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动过程及毒性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动过程及毒性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生物 体内 污染 物质 运动 过程 毒性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162016年年1212月月2828日日2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3生物膜的结构生物膜的结构主要由主要由脂质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蛋白质蛋白质和和多糖类多糖类组成。另有少量的水和金属离子。组成。另有少量的水和金属离子。4磷脂双分子层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磷脂双分子层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亲水的头部处于水相,疏水的尾部朝向中央亲水的头部处于水相,疏水的尾部朝向中央 。 5生物膜中的蛋白质约占细胞蛋白总量的生物膜中的蛋白质约占细胞蛋白总量的20%30%,它们或是单纯的蛋白质,它们或是单纯的蛋白质,或是与糖、脂结合或是与糖、脂结合形成的结
2、合蛋白。形成的结合蛋白。根据它们与膜脂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在膜中的排根据它们与膜脂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在膜中的排列部位,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列部位,可以大体分为两类:表在蛋白表在蛋白与与内在蛋内在蛋白白 。不同生物膜所具有的不同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由于不同生物膜所具有的不同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由于所含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所含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6生物膜中含有一定的寡糖类物质。它们大多与膜生物膜中含有一定的寡糖类物质。它们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少数与膜脂结合。蛋白结合,少数与膜脂结合。糖类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全部都处于细胞糖类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全部都处于细胞膜的外侧。生物膜中组成寡糖的单糖
3、主要有半乳膜的外侧。生物膜中组成寡糖的单糖主要有半乳糖、半乳糖胺、甘露糖、葡萄糖和葡萄糖胺等。糖、半乳糖胺、甘露糖、葡萄糖和葡萄糖胺等。生物膜中的糖类化合物在信息传递和相互识别方生物膜中的糖类化合物在信息传递和相互识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具有重要作用。7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膜孔滤过、膜孔滤过 2 2、被动扩散、被动扩散 3、被动易化扩散、被动易化扩散 4、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5、胞吞和胞饮、胞吞和胞饮呈现特异性选择;呈现特异性选择;是正常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是正常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大多数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大多数物质
4、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具体以何种方式通过生物膜,主要取决于机体各组织生物膜具体以何种方式通过生物膜,主要取决于机体各组织生物膜的特性和物质的结构、理化性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结构、理化性质。8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转运到低浓度的另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转运到低浓度的另一侧。一侧。通过被转运物质本身的扩散作用进行的,是一个通过被转运物质本身的扩散作用进行的,是一个不需要外加能量的自发过程。不需要外加能量的自发过程。许多物质的被动转运过程需要特殊的蛋白载体帮许多物质的被动转运过程需要特殊的蛋白载体帮助。助。9主动转运是在外加能主动转运是在外加能量驱动下进行的物质跨量驱动下进行的物质跨膜转运过程。膜
5、转运过程。主动转运的物质,可主动转运的物质,可以是离子、小分子化合以是离子、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以是复杂的大物,也可以是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如某些蛋白分子物质,如某些蛋白或酶等。或酶等。这一过程一般都与这一过程一般都与ATP的释能反应相偶联。的释能反应相偶联。10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物膜,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生物膜
6、法生物膜法6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主要工艺方法有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主要工艺方法有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等。11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排泄。12吸收吸收(1)消化管)消化管: 是吸收污染物质最主要的途径。是吸收污染物质最主要的途径。 一般通过摄取食物和饮水进入体内。一般通过摄取食物和饮水进入体内。 消化管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其次是胃。消化管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其次是胃。 一般污染物脂溶性越强,浓度越高,被消化道吸收越快。一般污染物脂溶性越强,浓度越高,被消化道吸收越快。 另外,由于胃酸的分泌,一些弱碱性的有机污染物在胃中另外,由
7、于胃酸的分泌,一些弱碱性的有机污染物在胃中呈极性离子态,水溶性增强,脂溶性变差,不易被吸收,但呈极性离子态,水溶性增强,脂溶性变差,不易被吸收,但是弱酸性的有机污染物在胃中容易被吸收。是弱酸性的有机污染物在胃中容易被吸收。 13(2)呼吸管)呼吸管吸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途径。吸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途径。其中的大颗粒部分停留在鼻腔、咽喉等部位,通其中的大颗粒部分停留在鼻腔、咽喉等部位,通过喷嚏、进食、吐痰等排出。过喷嚏、进食、吐痰等排出。细颗粒部分可以进入肺部不易复出,其主要吸收细颗粒部分可以进入肺部不易复出,其主要吸收部位是肺泡。部位是肺泡。肺泡的膜很薄,数量众多,四周布满壁膜极薄、肺泡的膜很薄,
8、数量众多,四周布满壁膜极薄、结构疏松的毛细血管,因此细颗粒中的可溶性部结构疏松的毛细血管,因此细颗粒中的可溶性部分经过肺部毛细血管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分经过肺部毛细血管转运进入血液循环。14(3)皮肤)皮肤 :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阻隔,皮肤吸收污染物的能力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阻隔,皮肤吸收污染物的能力较差,只是一些污染物质进人机体的途径。较差,只是一些污染物质进人机体的途径。一般水溶性强,分子量低的污染物(例如酚、苯一般水溶性强,分子量低的污染物(例如酚、苯胺)才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胺)才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但是当皮肤毛孔张开时,一些大分子污染物也可但是当皮肤毛孔张开时,一些大分子污染物也可以通过毛孔进入人
9、体。以通过毛孔进入人体。15(1)叶片吸附)叶片吸附 可吸附一些颗粒态污染物,植物叶片越粗糙,比表面积可吸附一些颗粒态污染物,植物叶片越粗糙,比表面积越大,越能吸附大量污染物。越大,越能吸附大量污染物。 一些植物叶片分泌一些油脂性物质,增加了对气态污染一些植物叶片分泌一些油脂性物质,增加了对气态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例如云杉、油松、马尾松能分泌油脂性物的吸附作用。例如云杉、油松、马尾松能分泌油脂性物质,杨梅、草莓等叶片粗糙,比表面积大。物质,杨梅、草莓等叶片粗糙,比表面积大。 对植物而言:主要是叶片吸附、叶孔吸收、对植物而言:主要是叶片吸附、叶孔吸收、根部吸收三个途径根部吸收三个途径16(2)叶孔
10、吸收)叶孔吸收 植物呼吸主要通过叶片气孔进行,大量污染物由此进入植物呼吸主要通过叶片气孔进行,大量污染物由此进入植物体内,例如二氧化硫通过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被叶植物体内,例如二氧化硫通过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被叶肉组织吸收,高浓度的二氧化硫能导致气孔的开闭功能肉组织吸收,高浓度的二氧化硫能导致气孔的开闭功能瘫痪;瘫痪; 氟化物、臭氧、光化学烟雾有害成分、一些农药等都能氟化物、臭氧、光化学烟雾有害成分、一些农药等都能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17(3)根部吸收)根部吸收 大部分通过植物根部细胞膜的被动扩散吸收,即当外部大部分通过植物根部细胞膜的被动扩散吸收,即当外部污染物浓度大时,
11、可以扩散进入根部细胞,然后通过蒸污染物浓度大时,可以扩散进入根部细胞,然后通过蒸腾作用进入植物全身。腾作用进入植物全身。 但是一般在植物根部累积的污染物浓度最大。但是一般在植物根部累积的污染物浓度最大。 18分布分布 污染物质常与血液中的血浆蛋白质结合污染物质常与血液中的血浆蛋白质结合。这种结合呈可。这种结合呈可逆性,结合与解离处于动态平衡逆性,结合与解离处于动态平衡 。 血脑屏障:高脂溶性低解离度的污染物质,容易通过血血脑屏障:高脂溶性低解离度的污染物质,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由血液进人脑部,如甲基汞化合物。脑屏障,由血液进人脑部,如甲基汞化合物。 污染物质由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必须通过由数层生
12、物污染物质由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必须通过由数层生物膜组成的胎盘,称为膜组成的胎盘,称为胎盘屏障胎盘屏障。 有些污染物质可与血液的红细胞或血管外组织蛋白相结有些污染物质可与血液的红细胞或血管外组织蛋白相结合,也会明显影响它们在体内的分布。合,也会明显影响它们在体内的分布。 分布是指污染物质被吸收后或其代谢转化物质形成后,分布是指污染物质被吸收后或其代谢转化物质形成后,由血液转送至机体各组织;与组织成分结合;从组织返由血液转送至机体各组织;与组织成分结合;从组织返回血液;以及再反复等过程。回血液;以及再反复等过程。19排泄排泄排泄是污染物质及其代谢物质向机体外的转运过程。排泄器排泄是污染物质及其代
13、谢物质向机体外的转运过程。排泄器官有肾、肝胆、肠、肺、外分泌等,而以肾和肝胆为主。官有肾、肝胆、肠、肺、外分泌等,而以肾和肝胆为主。1、肾排泄、肾排泄 一般来说,肾排泄是污染物质的一个主要排泄途径一般来说,肾排泄是污染物质的一个主要排泄途径 。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许多较大的膜孔,大部分污染物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许多较大的膜孔,大部分污染物质都能从肾小球滤过都能从肾小球滤过;但是,分子量过大的或与血浆蛋白结但是,分子量过大的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污染物质,不能滤过仍留在血液内。合的污染物质,不能滤过仍留在血液内。这就是一些高这就是一些高分子污染物(分子污染物(PCB)长期富积人体的原因。)长期富积人
14、体的原因。202、肝胆、肝胆 污染物质的另一个重要排泄途径,是胆汁排泄。污染物质的另一个重要排泄途径,是胆汁排泄。 胆汁排泄是指主要由消化管及其他途径吸收的污染物质,胆汁排泄是指主要由消化管及其他途径吸收的污染物质,经血液到达肝脏后,与胆汁一起分泌经血液到达肝脏后,与胆汁一起分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小肠小肠大肠大肠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出体外的过程。 少数是原形物质,多数是原形物质在肝脏经代谢转化而形少数是原形物质,多数是原形物质在肝脏经代谢转化而形成的产物。成的产物。 一般水溶性大、脂溶性小的化合物,胆汁排泄好。一般水溶性大、脂溶性小的化合物,胆汁排泄好。 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
15、收,称为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称为肠肝循环肠肝循环。21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蓄积。 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血浆蛋白、脂肪组织和骨骼。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血浆蛋白、脂肪组织和骨骼。 污染物的蓄积部位与毒性部位不一定相同。污染物的蓄积部位与毒性部位不一定相同。 蓄积部位中的污染物质,常同血浆中游离型污染物质保蓄积部位中的污染物质,常同血浆中游离型污染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持相对稳定的平衡。 蓄积量
16、是吸收、分布、排泄等的代数和蓄积量是吸收、分布、排泄等的代数和蓄积蓄积22生物富集生物富集生物通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 :影响影响BCF的因素的因素物质性质:降解性、脂溶性、水溶性等物质性质:降解性、脂溶性、水溶性等生物特征:种类、大小、性别、器官、生物特征:种类、大小、性别、器官、生长发育阶段等生长发育阶段等环境条件:温度、盐度、环境条件:温
17、度、盐度、pH、氧含量等、氧含量等23 生物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系数:ebccBCF/Cb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Ce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24生物放大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吞食低营养级生物低营养级生物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
18、条件下都能发生生物积累生物积累 (Bioaccumulation Process)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2526 在一个海洋模式生态系统中研究藤胡、牡蛎、蛤、蓝蟹在一个海洋模式生态系统中研究藤胡、牡蛎、蛤、蓝蟹和沙蚕等和沙蚕等5种动物对钛、锰、镉、硒、砷、铬、汞等种动物对钛、锰、镉、硒、砷、铬、汞等10种种重金属的放大作用,发现藤胡和沙蚕的生物放大能力较重金属的放大作用,发现藤胡和沙蚕的生物放大能力较大,牡蛎和蛤次之,蓝蟹最小。大,牡
19、蛎和蛤次之,蓝蟹最小。 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 如汞和银都被脂首鱼积累,但脂首鱼对汞有生物放大作用,如汞和银都被脂首鱼积累,但脂首鱼对汞有生物放大作用,而对银没有。而对银没有。27一、生物转化中的酶一、生物转化中的酶酶酶(Enzyme ):一类由细胞制造和分泌的、以蛋白:一类由细胞制造和分泌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28酶的发现酶的发现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验
20、: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他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一段时间他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但是什么,他不清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但是什么,他不清楚。楚。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解开胃的消化之谜。的物质。解开胃的消化之谜。 20世纪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世纪80
21、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9生物转化中的酶生物转化中的酶酶的分类酶的分类胞外酶胞外酶胞内酶胞内酶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酶水解酶水解酶裂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异构酶合成酶合成酶转移酶转移酶30根据酶的催化反应性质分为:根据酶的催化反应性质分为: 氧化还原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氧化还原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 转移酶:如胃蛋白酶、转移酶:如胃蛋白酶、淀粉淀粉酶酶 水解酶:如转水解酶:如转氨氨酶酶 裂解酶:如碳酸酐酶裂解酶:如碳酸酐酶 异构酶:如异构酶:如磷酸磷酸葡萄糖葡萄糖异构酶异构酶 合成酶:如谷氨酰胺合成酶合成酶:如
22、谷氨酰胺合成酶 31耗氧有机污染物质耗氧有机污染物质(Oxygen-Consuming Organic Pollutant ):是生物是生物残体、排放废水和废弃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较易生物降残体、排放废水和废弃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解的有机物质。生物降解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有机物质通过生物氧化以及其他的生有机物质通过生物氧化以及其他的生物转化,可以变成更小、更简单的分子过程。物转化,可以变成更小、更简单的分子过程。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32氮的微生物转化氮的微生物转化同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吸收硝态氮和铵态
23、氮,组成机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质的过程。氨化:生物残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经微生物分解成氨态氮的过程。硝化: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33 反硝化: 硝酸盐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硝酸盐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 (1)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 (2)硝酸盐还原成氮)硝酸盐还原成氮(3)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34氮的微生物转化氮的微生物转化传统水处理理论认为:传统水处理理论认为:氨氮的去除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相氨氮的去除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实现的,互独立的过程实现的,由于
24、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这两个过由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这两个过程不能同时发生,而只能序列式进行,即硝化反应发生在好氧程不能同时发生,而只能序列式进行,即硝化反应发生在好氧条件下,反硝化反应则发生在严格的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在这条件下,反硝化反应则发生在严格的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都是将缺氧区种理论指导下,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都是将缺氧区(或厌氧区或厌氧区)与好氧区分隔开,如与好氧区分隔开,如A/O系统。在好氧区供氧充足,氨氮被硝系统。在好氧区供氧充足,氨氮被硝化菌群氧化成硝酸盐氮,然后混合液进入缺氧段;在缺氧条件化菌群氧化成硝酸盐氮,然后混合液进入缺氧段;在缺氧条
25、件下,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氮和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完成反硝化过下,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氮和原污水中的有机物完成反硝化过程,达到脱氮的目的。程,达到脱氮的目的。35固氮: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分子氮转化为氨的过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分子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氮素是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一种大量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氮素是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一种大量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失去大量的氮素。土壤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氮素:一条是含失去大量的氮素。土壤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氮素:一条是含氮肥料;另一条是生物固氮:豆科植物。氮肥料;另一条是生物固氮:豆科植物。好氧根瘤菌好氧根瘤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