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五四新诗运动分析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39242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格式:PPT
  • 页数:128
  • 大小:1.8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五四新诗运动分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五四 新诗 运动 分析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四章 “ “五四五四”新诗运动与新诗创作新诗运动与新诗创作第一节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早期白话诗 一、新诗的诞生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五四新诗运动 (一)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诗歌的语言问题(一)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诗歌的语言问题 黄遵宪认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人,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提倡旧风格含新意境,即用古诗的形式,表达现代的内涵。 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古诗程式化、封闭性的表现形式无法接纳新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现实创作中证明是行不通的。 (二)西方诗歌的翻译(二)西方诗歌的翻译 西方诗歌的翻译是中国新诗诞生的直接推动力。 中国第一首英语翻译诗歌:中国第

    2、一首英语翻译诗歌:1864年,朗费罗的人生颂(钱钟书考证)。当时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的样式来翻译外国诗歌,改造意象,无法展示西方现代诗歌自身的面目和个性,将诗译成了不中不西的怪样。 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古典诗歌已经不可能通过对其形式的改造有所超越和发展,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唐已经做完”。因此,诗歌的质变势在必然。 (三)胡适(三)胡适“作诗如作文作诗如作文”的新诗散文化的新诗散文化主张主张 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继承了“诗界革命”师法欧美、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要的是从体式上的革新从体式上的革新入手,以彻底打破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规范,创立不同于古典诗歌的自由体白话诗自由体白话诗,在体式上

    3、与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彻底的断裂。 (四)早期白话新诗(四)早期白话新诗 整体特征:整体特征: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化,自由的形式,偏重说理。 重要的诗人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清等。教我如何不想她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沈尹默沈尹默月夜月夜: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4、我和一棵顶天的树并排站着/却没有靠着”。 诗歌表现的不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契合,而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同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康白情康白情草儿草儿: :“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 康白情康白情窗外窗外: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窗内蜜也似的相思。/ 相思都恼了,/ 他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月也恼了,/ 一抽身就没有了。/ 月倒没了, 相思倒觉得舍不得了。 二、二、尝试尝试中的新诗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早期白话诗 (一)(一)诗诗的创刊的创刊中国第一个新诗中国第一个新诗刊物,叶圣陶创办刊物,叶圣陶创办(二)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二)半文半白,半新半

    5、旧的尝试尝试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收19161920年间创作的诗歌75首,初版2年内发行万余册,到1940年,共出版了16版)黄侃讥嘲为“驴鸣狗吠”,胡先骕咒其“必死必朽”。朱湘评价“内容粗浅,艺术幼稚,这是试加在尝试集上的八个大字”。 尝试集尝试集的价值在于的价值在于作为早期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和古典诗歌有了本质的区别,在格律和内容、语言方式上完成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革新和超越。 初期白话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主要在初期白话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主要在:一是以白话文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一是创立了自由体、无韵体和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的体式中解脱出来。形式上的变革成

    6、了新诗诞生的契机。 不足的是:不足的是: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诗歌语言上的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诗的区别,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诗歌的语言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蝴蝶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鸽子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 一念一念: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

    7、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公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心头的一念!/ 我心头一念;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第二节第二节 郭沫若郭沫若 一、文化人格与独特贡献一、文化人格与独特贡献 ()生平和创作道路()生平和创作道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医科。1916年开始白话新诗创作。1918年升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1919年底至1920年初,进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发表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凤

    8、凰涅槃、天狗等著名诗篇。 (二)前期郭沫若的文化人格(二)前期郭沫若的文化人格 少年郭沫若是在物质上富裕、精神上优越、缺乏封建礼教束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自由任性、放荡不羁、自由任性、放荡不羁、乐观向上的冲动型、叛逆型乐观向上的冲动型、叛逆型的人格特质。表现在文学上,是他天才的主观抒情能力天才的主观抒情能力。 “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自己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自幼便嗜好文学,所以我便借文学来以鸣我的存在,在文学中更借了诗歌的这只芦笛。 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

    9、自己也承认。我回顾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怪我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 在文艺的真实性问题上,他认为“艺术家的求真不能在忠于自然上讲,只能在忠于自我上讲”。在文艺的功利性问题上,郭沫若是矛盾的:时而主张为“自我表现”而艺术,时而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在这一明显的矛盾中,前期郭沫若实际是以后者服从前者,因为他坚信“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因此说,郭沫若前期的文艺思想首先是以高扬主体性为出发点的。 郭沫若前期的文学思想是文学家“自我的表现”的观念和“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的观念,是分别从创作主体和文学本体两个方面共同阐发的“

    10、生命文学”的思想体系。 前期郭沫若艺术个性的形成,既有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无意识积淀,更有对外来文化艺术的自觉接受。 留日期间,留日期间,创作对他创作对他影响较大影响较大的的惠特曼诗歌泰戈尔诗歌日本“私小说”德国“狂飙突进”时期的文学作品就文艺思就文艺思想来说,想来说,对他影响对他影响较大的较大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学说西方前现代主义歌德的主情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欧洲浪漫主义 在1919年和1920年之交,郭沫若丢开了医学专业。几乎每天都陷入“诗的陶醉里”。这些日子是郭沫若本人,也是中国新诗能量的第一次大爆发。 他在文学中发现了“自我”,并找到了此时自己最理想的

    11、人生位置。先天就具有主观性、冲动性的郭沫若显现出激动、亢奋、狂妄之态就是必然的了。这种心态恰与五四的时代氛围相契合,形成郭沫若充满青春活力、敢于标新立异、尽情张扬个性的创造型人格。 他的优秀作品中那种生机勃发、不可抑制的艺术能量,正是他特有的人格能量的总爆发。 (三)郭沫若文化人格的文学史意义(三)郭沫若文化人格的文学史意义 郭沫若是一个追求多方位自我实现的“球形天球形天才才”。他的巨大影响,主要不是他在某一领域达到了怎样的深度,而来自于他作为文化巨人的综合能量。 郭沫若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他探首新文坛之际,恰逢五四新文化先驱呼唤新青年、创造少年中国的岁月。 郭沫若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

    12、强的入世文人。 郭沫若的文化人格也给他的文学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他追求“全全”,缺乏的是“深深”。他冲动、热情,缺乏坚韧和冷静。女神以后,他越来越追求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同时其作品的审美力量也随之越来越弱。 二二女神女神 ()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界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 从女神的表现内容来看,它的突出贡突出贡献献是以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 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 当时的郭沫若是以诗人的角色将其作为诗人最理想的宇宙观来认同泛神论的。 郭沫若的泛神论,既是一种高扬主体性的

    13、人生哲学,又是一种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 这种泛神的宇宙观,既为女神提供了个人心灵和情感驰骋的空间领地,又为女神铺展了自我和万物能够不断超越、不断更生的时间流程,也就为女神诗化五四时代精神提供了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时代精神本是理性的抽象观念,它本身是不能直接转化成诗歌成品的。女神对五四时代精神成功的诗化,是以郭沫若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泛神的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前提的。 凤凰涅槃是女神的代表性作品,是作者诗化五四时代的“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典范之作。 诗人把五四青年对旧时代的破坏和叛逆精神转化成诗中凤和凰对“茫茫世界”的诅咒,把对新时代的渴望转化成诗中凤凰更生后那不厌其烦的欢唱。 诗人形象地表现了我

    14、们民族必须经历从死灰中涅槃的决绝态度,要传达出五四青年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的欢呼雀跃之情。 (二)(二)“内在律内在律”的发现的发现 从诗歌本体来说,女神对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就是它以“内在律内在律”的发现和创造,开了一代诗风。 中国旧体诗的“外在律”即讲究平仄、对偶、韵平仄、对偶、韵式、句法式、句法等规则的以声调为核心的格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中国人现代情绪的自由抒发。 早期白话诗人虽然实现了白话入诗并致力于“诗体大解放”的初步尝试,但他们并没有找到从根本上取代旧诗“外在律”体系的新诗的诗美理想和艺术规则。 郭沫若发现并创造了适应现代人思想情感表现的新诗的艺术规律“内在律内在律”。他说:“诗之精

    15、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也并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 由于“内在律”是以情绪表现为核心,所以现代人内在的自由开放情绪就需要与之相吻合的外在的寄托形式。 杏花、春雨古典诗歌意象 晨钟、暮鼓 晓风、残月 太阳、地球女神 无限的太平洋 巨大的意象 雪的喜马拉雅山 郭沫若深知“纯粹的感情是不能成为诗的”,要把实情提升为诗情,离不开想象的参与。他的天狗就是想象艺术的杰出范例。 诗作表现的是扩张自我和破坏旧世界的思想情绪。 诗中没有一句说教,丰富的理性意蕴全部隐藏在通过奇特想象

    16、所创造的意象中。 在郭沫若的“内在律”体系中更重要的因素是节奏。在他看来,情绪情绪是诗歌最核心的内容,节奏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主要的形式。 郭沫若还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 与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相反,女神中每一诗行所独立具有的审美意义是很小的,即便抽出女神优秀诗篇中的一两行,也会觉得如口号般的缺乏诗意。 这些“缺乏诗意”的句子经郭沫若的组合,便大放新诗特有的光彩。其中奥秘之一,就是的力量。 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以“情绪的自情绪的自然消涨然消涨”结构全诗,形成一曲节奏动人的乐章。从序曲的沉郁、凤歌的愤懑,凰歌的凄婉,直到凤凰同生歌的沸腾激昂,形成了“弱一强一弱一弱一强一

    17、弱一特强特强”的节奏起伏,把对旧世界的诅咒、对新生的渴望和新生后的欢快逐层次地尽情渲染。诗中的节奏形成了新诗特有的宏大气势,是诗人炽热、奔放的青春热情的外化,让读者从中感到生命的力量、自由的力量和不可阻挡的时代的力量。 自由体新诗不是郭沫若首创,却是在他手里成熟。他的自由体诗歌对前人的超越,在于他让这一解放了的诗体自由而不随意。他的自由体不受“外在律”的束缚,却受“内在律”的支配;不受理性规范的约束,却受情绪表现的支配。 女神中的作品,篇与篇行数不等,行与行长短不一,但有共同的规律在,即“情绪的自然消情绪的自然消涨涨”。 天狗中连续出现的“我飞跑”,每行3个字,以飞奔的节奏书写自我超越的急切之

    18、情。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无限的太平洋提起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一行长达21个字,并且故意不加标点停顿,是以海涛般的句势表达对“动”与“力”的颂扬和呼唤。 郭沫若这种自由而有“体”的诗形,从此引导了近一个世纪中国新诗形体的主流。 女神女神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以凤凰涅槃为例 一、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一、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勇敢的决裂,热烈的追求。 (二)瑰丽的想象,极度的夸张。 (三)美好的象征,如火的激情。 二、成功地实现了诗作的大解放二、成功地实现了诗作的大解放 (一)摆脱了旧诗格律的影响。 (二)保留着浓厚的民族色彩。 (三)强烈的

    19、节奏感,和谐的韵律美。 在形象的塑造上,也是十分成功的。疾恶如仇,热烈向往与追求美好的未来,勇于奋斗牺牲,敢于破旧立新,充满对新生的热情,是凤凰的整体形象,诗人刻画得很丰满、鲜明;便是凤的阳刚,凰的阴柔,诗人同样也写得个性分明。不仅仅凤凰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就是“群鸟”的形象也写得活灵活现。 在郭沫若看来,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诗的原始细胞只是些单纯的直觉,浑然的情绪,直觉直觉是诗细胞的核,情绪情绪是原形质,想象想象是染色体,形式形式是细胞膜。以此为标准,真正的好诗是生命流泉中的韵律,心琴上弹出的曲调,是生的颤动、灵的喊叫。创作中的郭沫若常常任情感的冲动,诗兴进入高潮时好像生

    20、了热病一样咋寒咋冷,提起笔颤栗着几乎写不成字。他的感奋热情激活了整个年轻一代的心灵。第三节第三节 前期新月诗派的新格律诗的创作前期新月诗派的新格律诗的创作 新月诗派的源头是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1926年4月,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创办诗镌,才明确提出现代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并集结了朱湘、刘梦苇、饶孟侃、林徽因、于庚虞等,积极尝试新格律诗的创作。 以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诗镌时期的活动,一般认为是前期“新月诗派”。 1928年3月,徐志摩、梁实秋创办新月月刊;1931年又由徐志摩、陈梦家创办诗刊季刊,他们在“新月”旗帜下,重新集结了方玮德、卞之琳、邵洵美等一批

    21、年轻诗人,1931年底,徐志摩去世后,新月诗派的活动逐渐结束。上海时期的活动,一般称为后期“新月诗派”。 一、前期新月诗派的艺术主张一、前期新月诗派的艺术主张 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新格律诗的理论。强调新诗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新格律诗的理论。强调新诗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和谐和谐”、“均齐均齐”。 突出表现在闻一多“三美主张三美主张”上 :音乐音乐的美的美(音节)、绘画的美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是新格律诗派的经典理论。 其次,强调扩大新诗的抒情领域,丰富新诗的抒其次,强调扩大新诗的抒情领域,丰富新诗的抒情技巧。情技巧。 把“理想的爱情”题材引入

    22、新诗,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开掘诗的情感内涵,并且崇尚自然,注重“性灵”为新诗注入了感情活力。 第三,注重对诗体形式的探索,开阔实验新诗诗第三,注重对诗体形式的探索,开阔实验新诗诗体形式的思路。体形式的思路。 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在创作实践上表现出某种局限和弊端。 二、代表诗人二、代表诗人 (1)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1927年大革命以前,诗人时期,爱国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大革命失败到抗战爆发,是学者时期,走“向内发展的路”在学术上取得造诣。抗战前期,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抗战后期民族斗士。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李公朴被国民党特

    23、务暗杀,闻一多冒着生命危险大义凛然,参加追悼大会,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当晚被暗杀,时间是1946年7月15日。 闻一多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在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两方面。理论倡导核心是著名的三美主张。 创作实践:创作实践:诗集红烛(1923年,103首,留美期间),诗集死水(1929年,28首)。 红烛红烛、死水死水的思想艺术特色的思想艺术特色 贯穿两部诗集的诗魂是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 1、歌颂祖国、思恋祖国。 2、反对种族歧视。孤雁、洗衣歌 3、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发现、死水。 4、对爱和青春的咏唱,对大自然的赞美。 艺术上体现了闻一多的诗歌理论,讲究三美。

    24、 红烛多为自由体,带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也有唯美主义印痕;死水的诗风有明显变化,转向格律体,现实主义精神增强。想象力丰富飞腾。红烛以繁丽的比喻与形象显胜;死水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构思新颖,设喻奇巧,精于炼字。死水 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25、,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绝望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的原义是不活动的水,通常用来比喻革新运动,时代潮流和进步风气尚未波及的地方;这里所指的是诗人当时见到的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像一潭死水那样滞塞、腐烂。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懑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认为已经腐败得不可救药了。比喻一切健康的、先进的思想和行动,但对它毫不起作用了。,原义是水上的波纹,这里用来比喻社会上的变化和反应。 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一个年轻的爱国诗人对黑暗现实的诅咒,吐露了五四以后开始

    26、觉醒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一代的苦闷。 后两句关键在抓住诗中的“你”字,联系诗的最后一段,“你”实际上指的是“丑恶”,即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等。 “不如不如”、“爽性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第二段:既然诗人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死水”,那么,这段正是对造成这沟“死水”的反动派的欺骗宣传所作的辛辣讽刺和无情揭露。诗的前两句紧承“破铜烂铁”,后两句紧承“剩菜残羹”。诗人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美好的形象来描绘“死水”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表面的那些装饰和点缀, 本质上只不过是“破铜烂铁”“剩菜残羹

    27、”霉烂生锈酝酿而成的一种假象而已。用很美丽的比喻来反衬这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效果。这样,就传达出诗人尖锐的讽刺的本意。 第三段:写的是“死水”里的种种丑恶腐败的现象。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 “死水”在霉烂发酵过程中的情景,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在阳光的蒸发下,死水里的腐败东西在发热、发酵,冒出一颗颗气泡,发出咕咕的声响;气泡由小到大,色彩绚烂斑驳,最后又被腐水滋生的花蚊咬破,在写法上借鉴了我国古代的咏物诗。一方面用“绿酒”、“白沫”、“小珠”、“花蚊”等比喻,逼真地状写了一沟死水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另一方面也给读者带来种种联想,让人们对这发着恶臭,花蚊逞凶的世界感到痛恨、厌弃。

    28、第四段:也是讽刺的写法。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毫无生机反衬死水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 第五段:重现了诗的主旋律。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不仅是一种照应,而且是一种再强调。尽管在这之前,它极写这死水由翡翠、珍珠、桃花、云霞、罗绮所装扮的“美”的骗局:“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这“绝望的死水”的“主旋律”的重现,表现了诗人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的否定。正因为诗人看透了这沟死水的无可希望,于是就执意要彻底暴露它,所以,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恨到了极点似的诅咒。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诗中三次写到诗中三次写到“一沟绝望的死水一沟绝望

    29、的死水”到底有何象征意义?到底有何象征意义? 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粘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 抒发诗人回国后因目睹种种现实而引起的悲愤心情。 诗中描摹的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蕴涵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 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 死水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对祖国为丑恶势力所笼罩而表示的痛恨,以及由于对社会发展前途认识不清而产生的无名愤激情绪。 以本诗为例看作者的以本诗为例看作者的“三美三美”艺术主张。艺

    30、术主张。 死水是其“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 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双行押韵,每节一韵,读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以富有色彩感的词藻,绘声绘色,给人以视觉的绘画感; 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 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2 2)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短短三十五岁的一生,带给世人许多可供回味的东西。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

    31、游。有“中国的济慈”之称的徐志摩带给世人许多震撼,他是一位理想的追寻者、更还是实践者。 他一生以“爱、自由和美”为奋斗目标,惊世骇俗的挑战了中国传统的旧社会,放肆率性的追寻着人性的自由、与自我理想的实践。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以他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注定不会被文学史及世人所淡忘。 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诗歌的内容徐志摩诗歌的内容 有一部分有社会意义的,如大帅、人变兽、先生!先生、叫化活该、盖上几张油纸、一条金色的光痕从各个角度描绘

    32、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 有直抒胸臆的诗,也有进步内容,如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毒药等。 真正构成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和独特贡献的,是一部分抒情诗。是“从性灵暖处来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的诗句。” 徐志摩是个主张以作品表现自己的诗人。他在散文迎上前去说:“我要的是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所谓“性灵性灵”是与封建社会叛逆性格以及近代个性解放思潮有联系的美学范畴。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几次出现,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意义。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性灵”字样,是南北朝,那时佛道盛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有所削弱,“性灵”说抬头。 到明中叶,针对前后七子提倡文学

    33、是的“拟古”思潮,袁宏道等人主张“抒写性灵”,表现真实的性格和内心深处真实的感情,充分表现作者的创作个性。 由于中国社会条件不成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性灵”概念常掺杂“隐士气”,它在反封建方面又是不彻底的。 徐志摩的“性灵”说,是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在艺术理论上的体现。在他看来,世界一切事物的灵魂和生命,都在自身,每样东西除自身外,没有另外的主宰。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思想也有一点泛神论色彩,这是他性灵说的思想基础。 第一个特点是徐志摩的抒情诗以抒写性灵为最大第一个特点是徐志摩的抒情诗以抒写性灵为最大特色特色 他追求自由、追求友谊、追求爱情、追求童真、追求光明、追求理

    34、想、追求大自然的美景,追求本民族的伟大精神,并力图在自己的诗作中本色地表现这一切。 为要寻一颗明星里的骑手,宁可自己倒下,也要追求“水晶似的光明”。海韵中的女主人公,嬉戏着风暴到来时的大海,终于被浪涛卷走,悲凉中显示出勇悍。我有一个恋爱虽然以“恋爱”为题,表现的也仍是对理想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难得抒写的是纯真的友情。 徐志摩的爱情诗同样袒露着性灵,感情真挚,表现细腻,明丽委婉。如山中、雪花的快乐。 最能表现徐志摩性灵的诗是。 第二个特点是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刻第二个特点是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意追求。 徐志摩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使形象与意趣融合。 徐志摩

    35、诗中的形象往往不用快镜头摄下某些生活实景,而是有虚有实,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的意象。 如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起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沙扬娜拉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徐志摩尤其善于抓住特定情景中刹那闪现的意趣,经过细心咀嚼品味,借助比喻转化为形象,用凝练的诗句表现出来。 全诗只有五行,是借

    36、比喻传神地写出了一位日本姑娘与朋友道别时的特有神态。 第一句是写无言。分离在即,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有默默低头。此情此景,十分恰当地表现出这位痴情女子的仪态。 第二句是写这位女子的表情。以凉风中微微摇荡的水莲花,来比况这位日本姑娘那一低头的深情。写出了日本女性所独具的特点。 第三句是写沉默之间,情郎转身而去,那女子这才匆忙地说了一句希望他珍重的话。这里生动地表现了那女子告别爱人时的心态。情郎对女子发自心底的话语,是“蜜甜的忧愁”,爱情有了回声,所以蜜甜,然而,好景不长,如今男子要离去了,叫她怎么不忧愁呢。“沙扬娜拉”,增添了诗的日本风味。 这首诗除了比喻的运用外,在艺术上的特色:这首

    37、诗除了比喻的运用外,在艺术上的特色: 首先是语言高度简练,仅前两行,就比较充分地表现了男女分离时的环境,彼此无言而难舍的情景,以及女子那温柔娇羞的表情。第三句把甜蜜的忧愁这两个看起来含义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使诗的内涵丰富。 其次,是笔调的缠绵悱恻,诗作于徐缓的节奏中,流动着激荡的情潮。 第三,在艺术表现上,写一位温柔、娇羞的女性同人告别的情景。女郎和谁告别,他们过去是怎样相识的,分别后的情景将是怎样的,这一切都没有说,而是统统凝结为告别这一顷刻之中,把过去和未来交织进去,让读者去畅想,去回味。这样就使这首小诗具有魅力。 第三个特色是讲究音乐美。第三个特色是讲究音乐美。 “音节的本身还得起源于

    38、真纯的诗感。拿人身作比,一首诗的字句是本身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 徐志摩在“诗感诗感”“”“诗意诗意”的基础上处理音节,以求节奏变化与感情起伏和谐一致。 性灵意象音律,三者统一在一起。 性灵,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需要通过音乐美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 弱点是:境界比较狭小,这与生活视野不开阔,思想胸襟不大有关。诗的建筑美方面有时生硬。 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他曾写过的关于康桥的文字有: 1、康桥再会吧 1922年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 梦魂也常绕汝左右 你岂非是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39、” 2、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6年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上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3)吸烟与文化 1927年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吟成了这首再别康桥传世

    40、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新颖的构思新颖的构思 1 1、自古写离别的诗作数

    41、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自古写离别的诗作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哪些?有哪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诗歌和、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再别康桥相比,在送相比,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呢?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离别的对象特别 、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云:云

    42、:“执手相看泪眼,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给我们什这种离别的气氛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么样的感觉? 沉重的悲愁。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也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 4 4、读了、读了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大家有没有这种沉,大家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重之感? 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营造的气氛轻松 、一般来说,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一般来说,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也

    43、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的意象是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的意象是“云彩云彩”“”“金金柳柳”“”“柔波柔波”“”“青荇青荇”“”“青草青草”“”“星辉星辉”等自然等自然物,这些意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物,这些意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意象的选择新颖 优美的意境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哪个词?、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哪个词?你从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你从这个词想到了什么? 三个轻轻的(其中还有一个前置) 它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丽最集中的表现

    44、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的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珍爱,即使离别时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珍藏内心,展现出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并为全诗确定了静美的情感基调。 、“柳柳”明明是碧绿的,诗人为何说是明明是碧绿的,诗人为何说是“金柳金柳”? 它沐浴在夕阳的金辉中。 “金柳”除了表现康桥的美丽,还有什么言外之意? 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所以,写金柳就是写离别。 8 8、把、把“金柳金柳”喻为喻为“新娘新娘”,表达了诗人怎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的情感? 金柳既为新娘,则暗示诗人是新郎,这一比喻表现诗人对康桥的恋恋不舍。 9 9、“招摇招摇”一词,现今常含贬义,常与一词,现今常含贬义,常与“

    45、过市过市”相连。那么,怎样理解诗中相连。那么,怎样理解诗中“招摇招摇”? 招摇还有逍遥一义,而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跃然纸上了。它表现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更加生动形象。 1010、怎样理解、怎样理解“油油油油”一词?一词? 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波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靠招摇一词。 1111、“榆阴下的一潭榆阴下的一潭”理应是清清的泉流,可诗理应是清清的泉流,可诗人为

    46、何说它人为何说它“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呢?呢? 晚霞倒映潭中,无论色彩还是模样,既像被浮藻揉碎的彩虹,也像彩虹一样绚丽的梦。 1212、在第、在第5 5节末尾,诗人写自己节末尾,诗人写自己“在星辉斑斓里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而在第,而在第6 6节开头,诗人却又说节开头,诗人却又说“但我不但我不能放歌能放歌”,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诗人幻想自己在康桥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快乐,而但我不能放歌是从幻想返回现实,表达此时不忍与康桥离别的心情,因此,第6节连用两个沉默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淡淡愁绪。 1313、云彩本来就不可能带走,诗人

    47、为何还要以、云彩本来就不可能带走,诗人为何还要以“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结尾?结尾? (1)呼应第1节的作别西天的云彩。 (2)创设飘逸洒脱的意境。 (3)启发读者揣摩其言外之意:既然不带走的是云彩,那么,带走的是什么呢?只能是对康桥深深的眷念吧。 1 1、意境优美深邃、意境优美深邃 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隽永。 意境创造的成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分不开。 第一节画出诗人形象温柔的爱,莫名的心曲 第二、三节以视觉形象写康桥的美,抒发倾慕之情。 第四节是情思的回转过渡 爱还在,苦味的隐衷滋长 第五、六两节追求和幻灭两股思潮形成回旋幻灭情思成了主流 末节与首节貌似复唱,实已推

    48、移、深化。爱恋之情深潜心底,凄惘之情涨上心头。 精心构思助成诗意的起伏回荡,创造出波动的完整意境。 手法灵活,技巧精熟。 2 2、形象描绘、形象描绘 诗人形象 康桥形象具象化、主体化、“灵性”化 诗人形象与康桥形象融合,达到物我合一 含蓄:用多种手法隐蔽意象,蕴蓄感情。 首尾相应相援、实景虚景相生相照。 3 3、体现三美主张、体现三美主张 建筑美建筑美 全诗形式整齐,每节四行,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在六至八字间,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全诗以第四节为中心,互相对称,整饬匀称。 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

    49、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两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既然在康桥觅到精神家园,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饬之美。 音乐美音乐美 A A、语言:节奏感、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旋律美 弹跳性弹跳性 如诗歌第一节,三次用“轻轻的”,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足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

    50、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B B、声调的和谐,节奏感强、声调的和谐,节奏感强 逢双句押韵 重复 叠词 首尾呼应 顶真手法 一句三顿 绘画美绘画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画面美表现之一:诗人使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象,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也用得颇为精到。 画面美表现之二: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画面美表现之三:善用比喻把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四新诗运动分析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3924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