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已知 系统 开环 传递函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4章 根轨迹法4-1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2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4-3 4-3 广义根轨迹广义根轨迹4-4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系统性能的分析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1.正确理解开环零、极点和闭环零、极点以及主导正确理解开环零、极点和闭环零、极点以及主导极点、偶极子等概念。极点、偶极子等概念。2.2.正确理解和熟记根轨迹方程正确理解和熟记根轨迹方程( (模方程及相角方程模方程及相角方程) )。熟练运用模方程计算根轨迹上任一点的根轨迹增熟练运用模方程计算根轨迹上任一点的根轨迹增益和开环增益。益和开环增益。3.3.正确理解根轨迹法则,法则的证
2、明只需一般了解,正确理解根轨迹法则,法则的证明只需一般了解,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则按步骤绘制反馈系统开环增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则按步骤绘制反馈系统开环增益益K K从零变化到正无穷时的闭环根轨迹。从零变化到正无穷时的闭环根轨迹。4.4.了解绘制广义根轨迹的思路、要点和方法。了解绘制广义根轨迹的思路、要点和方法。 根据反馈控制系统的开、闭环传根据反馈控制系统的开、闭环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直接由递函数之间的关系,直接由开环开环传递函数零、传递函数零、极点求出极点求出闭环闭环极点(闭环特征根)。这给系极点(闭环特征根)。这给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统的分析与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3、和性能指标主要由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主要由闭环系统极点在复平面的位置决定,因此,分闭环系统极点在复平面的位置决定,因此,分析或设计系统时确定出闭环极点位置是十分有析或设计系统时确定出闭环极点位置是十分有意义的。意义的。定义定义:根轨迹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个:根轨迹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个参数(如开环增益参数(如开环增益K)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根在征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平面上移动的轨迹。4 41 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当闭环系统为当闭环系统为正正反馈时,对应的轨迹为反馈时,对应的轨迹为零零度度根根轨迹;而轨迹;而负负反馈系统的轨迹
4、为反馈系统的轨迹为 根轨迹。根轨迹。1801 1、根轨迹概念、根轨迹概念例例4-14-1如图所示二阶系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如图所示二阶系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0.51)KG sss开环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有两个极点有两个极点 。 没有零点,开环增益为没有零点,开环增益为K。120,2pp 闭环特征方程闭环特征方程为为2( )220D sssK闭环特征根闭环特征根为为 1211 2 ,11 2sK sK 闭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为为2( )2( )( )22C sKsR sssK从特征根的表达式中看出每个特征根都随从特征根的表达式中看出每个特征根都随K的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设变
5、化而变化。例如,设K=0K=0.5K=1K=2.5K=+12121212120,21,11,112 ,121,1sssssj sjsj sjsjsj 如果把不同如果把不同K值的闭环特征值的闭环特征根布置在根布置在s平面平面上,并连成线,上,并连成线,则可以画出如则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系统的图所示系统的根轨迹。根轨迹。 稳定性稳定性 当当K K由由0 0 ,根轨迹不会,根轨迹不会进入进入s s右半边,即系统总是稳定的。右半边,即系统总是稳定的。 稳态特性稳态特性 坐标原点有一个开环极坐标原点有一个开环极点,所以属点,所以属I I型系统,根轨迹上的型系统,根轨迹上的 K K值值就是就是K Kv v。如
6、果已知。如果已知e essss,则在根轨迹上,则在根轨迹上可确定闭环极点取值范围。可确定闭环极点取值范围。动态特性动态特性当当0 K1 0.5时,闭环系统是复极点,为欠阻尼状态,单位时,闭环系统是复极点,为欠阻尼状态,单位 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过程。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过程。 2、根轨迹与系统性能、根轨迹与系统性能3、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 )G ssG s H s(41)将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将前向通道传递函数G(s)表示为:)表示为:221212221222*11(1)(2
7、1)( )(1)(21)()()GfiiGqiiKsssG ssT sT sT sszKsp (42) 为前向通道增益,为前向通道增益, 为前向通道根轨迹增益为前向通道根轨迹增益*GKGK 式中式中 为反馈通道的根轨迹增益。为反馈通道的根轨迹增益。*HK1*1()( )()ljjHhjjszH sKsp(44)2*1222GGKKT T 1(43)(45)11*1111*11()()( )( )()()()()()()flijijGHqlijiiflijijqhijijszszG s H sK KspspszszKspsp问:问:f与与l、q与与h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闭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
8、数*11()( )()fhkkGnkkszsKsp,kkzp分别为闭环零、极点闭环零、极点。式中:(46)比较式(比较式(42)和式()和式(46)可得出以下结论)可得出以下结论闭环系统根轨迹增益等于系统前向通闭环系统根轨迹增益等于系统前向通道的根轨迹增益;道的根轨迹增益;闭环系统零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闭环系统零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馈通道的极点组成;馈通道的极点组成;闭环系统的极点与开环系统的极点、闭环系统的极点与开环系统的极点、零点以及开环根轨迹增益零点以及开环根轨迹增益 有关。有关。*K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的任务是在已知开环零、极点分的任务是在已知开环零、极点分布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图解法求
9、出闭环极点。布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图解法求出闭环极点。4、根轨迹方程、根轨迹方程根轨迹方程根轨迹方程 G(s)H(s)=-1 式中式中G(s)H(s)是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该式明确表示是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该式明确表示出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极点的关系。出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极点的关系。 闭环特征方程闭环特征方程 D(s)=1+G(s)H(s)=0 (4-7)闭环极点就是闭环特征方程的解,也称为特征根。闭环极点就是闭环特征方程的解,也称为特征根。设开环传递函数有设开环传递函数有m个零点,个零点,n个极点,并假定个极点,并假定nm,这时根轨迹方程又可以写成:,这时根轨迹方程又可以写成:*11()( )( )
10、1()miiniiszG s H sKsp (48)不难看出,式子为关于不难看出,式子为关于s的复数方程,因的复数方程,因此,可把它分解成此,可把它分解成和和。相角方程(49)11()()(21)0, 1, 2,mniiiiszspkk *11|1|miiniiKszsp模值方程(410)注意注意 在实际应用中,用在实际应用中,用绘制根轨迹,绘制根轨迹, 而而主要用来确定已知根轨迹上某一点主要用来确定已知根轨迹上某一点的的 值。值。*K 模值方程不但与开环零、极点有关,还与开模值方程不但与开环零、极点有关,还与开环根轨迹增益有关;而相角方程只与开环零、环根轨迹增益有关;而相角方程只与开环零、极
11、点有关。极点有关。 相角方程是决定系统闭环根轨迹的充分必要相角方程是决定系统闭环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条件。例例4-24-2它们应满足相角方程它们应满足相角方程(49)2( )( )2/(2)G s H sKs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224,24sjsj 试证明复平面上点试证明复平面上点 是该系统的闭环极点。是该系统的闭环极点。12122,2,pps s 若系统若系统闭环闭环极点为极点为证明:证明: 该系统的该系统的开环开环极点极点例例41开环零、极点分布图开环零、极点分布图001112()()9090(21)22spspk(k=0)2s以以 为试验点,可得为试验点
12、,可得1s以以 为试验点,观察右图,可得为试验点,观察右图,可得1112()()9090(21)22 (1)spspkk 证毕12,s s可见,可见, 都满足相角方程,都满足相角方程, 所以,所以, 点是闭环极点。点是闭环极点。12,s s例4-3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当当 变化时其根轨迹如图变化时其根轨迹如图4-24-2所示,所示,求根轨迹上点求根轨迹上点 所对应的所对应的K K值。值。4( )( )/(1)G s H sKs0K 10.50.5sj *K解解 根据模值方程求解根据模值方程求解 值值41| 0.50.5 1|Kj模值方程模值方程14K 根据图可得根据图可得
13、所以所以2| 0.50.5 1|2j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根轨迹方程确定复平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根轨迹方程确定复平面上一点是否是闭环极点以及确定根轨迹上一点面上一点是否是闭环极点以及确定根轨迹上一点对应的对应的 值。值。*K根轨迹法根轨迹法可以在已知开环零、极点时,迅速求可以在已知开环零、极点时,迅速求出开环增益(或其他参数)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出开环增益(或其他参数)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方程所有根在复平面上的分布,即特征方程所有根在复平面上的分布,即根轨迹根轨迹。返回返回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法则法则1、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根轨迹的起点与终
14、点*111)()(Kpszsniimii由根轨迹方程有:由根轨迹方程有: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mn mn 若开环零点数若开环零点数m 开环极点数开环极点数n (有有 个开环零点在无穷远处个开环零点在无穷远处) 则有则有( )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点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点 0*K0ipsips 起点*K0izsizs终点一、根轨迹的分支数一、根轨迹的分支数 分支数开环极点数分支数开环极点数 开环特征方程的阶数开环特征方程的阶数二、根轨迹对称于实轴二、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闭环极点为闭环极点为 实数实数在实轴上在实轴上 复数复数共轭共轭对称于实轴对称于实轴法则法则2 根轨迹的分支数
15、、对称性和连续性根轨迹的分支数、对称性和连续性三、根轨迹具有连续性三、根轨迹具有连续性法则法则3、根轨迹的渐近线、根轨迹的渐近线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mnka )12(渐近线与实轴相交点的坐标为:渐近线与实轴相交点的坐标为:mnzpnimjjia 11 例例4-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根据法则试根据法则3,求出根轨迹的渐近线。,求出根轨迹的渐近线。12340,4,11,11,4pppjpjn 极点极点解:解:零点零点1,1zm *2(1)( )( )(4)(22)KsG s H ss sss按照公式得按照公式得12300011(21)(
16、21)(21)4 1360(0)180(1)300(2)53nmiiiikkknmkkkpznm 以下是几种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渐近线以下是几种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渐近线*1()Ks sp*12()()Ks spsp*123()()()Ks spspsp*2123()()()Ksspspsp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1( )( )()KG s H ss sp(a)*12( )( )()()KG s H ss spsp(b)*123( )( )()()()KG s H ss spspsp(c)*2123( )( )()()()KG s H ssspspsp(d)法则法则4、根轨迹在实
17、轴上的分布、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实轴上根轨迹区段实轴上根轨迹区段的右侧,开环零、的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应为极点数目之和应为奇数。奇数。证明:设一系统开环零、设一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极点分布如图。在实轴上任取一试验点在实轴上任取一试验点 代入相角方程则代入相角方程则3411121()()()()()(21)iiiiszspszszspk1s所以相角方程成立,即所以相角方程成立,即 是根轨迹上的点。是根轨迹上的点。1s一般,设试验点右侧有一般,设试验点右侧有L个开环零点,个开环零点,h个个开环极点,则有关系式开环极点,则有关系式证毕证毕11()()()lhiiiiszsplh()(21
18、)lhk如满足相角条件必有如满足相角条件必有所以,所以,L-h必为奇数,当然必为奇数,当然L+h也为也为奇数。奇数。例例4-52(1)( )(2)K sG ss s0K 设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设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1)/s(0.5s+1),G(s)=K(s+1)/s(0.5s+1),求求 时的闭环根轨迹。时的闭环根轨迹。将开环传递函数写成零、极点形式将开环传递函数写成零、极点形式最后绘制出根轨迹图。最后绘制出根轨迹图。法则法则1, 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0、2,一条终于有限零点一条终于有限零点1,另一条趋于无穷远处。,
19、另一条趋于无穷远处。法则法则2,有两条根轨迹,有两条根轨迹法则法则4,在负实轴上,在负实轴上,0到到1区间和区间和2到负无到负无穷区间是根轨迹。穷区间是根轨迹。按绘制根规迹法则逐步进行:按绘制根规迹法则逐步进行:例例44根轨迹根轨迹法则法则5、根轨迹的分离点与分离角、根轨迹的分离点与分离角定义:几条(两条或两条以上)根轨迹在定义:几条(两条或两条以上)根轨迹在s平面平面上相遇又分开的点。上相遇又分开的点。若根轨迹位于实轴两相邻开环极点之间,则此若根轨迹位于实轴两相邻开环极点之间,则此二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二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若根轨迹位于实轴两相邻开环零点之间,则此若根轨迹位于
20、实轴两相邻开环零点之间,则此二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会合点。二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一个会合点。分离点的坐标分离点的坐标d可由下面方程求得可由下面方程求得 nimjjizdpd1111jz式中:式中: 为各开环零点的数值,为各开环零点的数值, 为各开环极点的数值。为各开环极点的数值。ip法则法则5、分离角与会合角、分离角与会合角所谓分离角是指根轨迹离开分所谓分离角是指根轨迹离开分离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离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夹角。分离角计算公式分离角计算公式 mjnliijdsdzdkl11)()() 12(1 (445)为为分分离离点点坐坐标标; d为为开开环环零零点点; jz个个非非重
21、重根根。其其它它个个重重极极点点外外,时时,除除为为当当lnlkksdi 所谓所谓会合角会合角是指根轨迹进入重极点处是指根轨迹进入重极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会合角计算公式会合角计算公式 ninliiidsdpdkl11)()()12(1 为为分分离离点点坐坐标标; d个个非非重重根根。其其它它个个重重极极点点外外,时时,除除为为当当lnlkksdi 现看作开环零点;现看作开环零点;为原系统的开环极点,为原系统的开环极点, ip分离角与会合角不必经公式计算,可以用下列简分离角与会合角不必经公式计算,可以用下列简单法则来确定:单法则来确定:ll若有若有 条根轨迹进
22、入条根轨迹进入d点,必有点,必有 条根轨迹离开条根轨迹离开d点;点;ll 条进入条进入d点的根轨迹与点的根轨迹与 条离开条离开d点的根轨迹相间隔;点的根轨迹相间隔;l任一条进入任一条进入d点的根轨迹与相邻的离开点的根轨迹与相邻的离开d点的根轨点的根轨迹方向之间的夹角为迹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因此只要确定了因此只要确定了d d点附近的一条根轨迹的方向,由点附近的一条根轨迹的方向,由上述规律就可以方便地确定上述规律就可以方便地确定d d点附近所有的根轨迹点附近所有的根轨迹方向,而确定方向,而确定d d点附近根轨迹方向的方法可根据法点附近根轨迹方向的方法可根据法则则2 2 、法则、法则4 4 或取试验
23、点用相角条件来验证。或取试验点用相角条件来验证。法则法则6、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根轨迹的终止角根轨迹的终止角是指终止于某开环是指终止于某开环零点的根轨迹在该点处的切线与水平正零点的根轨迹在该点处的切线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方向的夹角。根轨迹的起始角根轨迹的起始角是指根轨迹在起点处是指根轨迹在起点处的切线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的切线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终止角计算公式:终止角计算公式:)()()12(11jmkjjkniikzzzpzkk 11(21)()()kmnpkjkijii kkpzpp起始角计算公式:起始角计算公式:例例4-6*(2)(2)( )( )(12)(12
24、)Ksj sjG s H ssjsj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系统概略根轨迹。试绘制系统概略根轨迹。解解 将开环零、极点画在图将开环零、极点画在图4 44 4的根平面的根平面 上,逐步画图:上,逐步画图: n=2,有两条根轨迹,有两条根轨迹 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 (-1-j2),(-1+j2) ;终于开环零点终于开环零点 (-2-j) ,(-2+j) 确定起始角确定起始角,终止角。终止角。如图例如图例46所示。所示。例46根轨迹*(2)(2)(12)(12)Ksj sjsjsj 例例46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例例4-7
25、4-7*2(1)( )( )33.25K sG s H sss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求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分离点坐标试求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分离点坐标d,并,并概略绘制出根轨迹图。概略绘制出根轨迹图。解: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求出开环极点解: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求出开环极点121.51,1.51pjpj 按步骤:按步骤:n=2,m=1,有两条根轨迹有两条根轨迹两条根轨迹分别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两条根轨迹分别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和无穷远零点零点和无穷远零点实轴上根轨迹位于有限零点实轴上根轨迹位于有限零点1和无穷零点和无穷零点之间,因此判断有分离点之间,因此判断有分离点离开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