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掌握 吸收 制剂 概念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18章章 经皮吸收制剂经皮吸收制剂张娜张娜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n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分类。分类。 n掌握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经皮吸收。掌握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经皮吸收。 n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 n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n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n第三节第三节 药物经皮肤吸收的过程药物经皮肤吸收的过程n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n第五节第五
2、节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n第六节第六节 药物经皮吸收研究方法药物经皮吸收研究方法n第七节第七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组成与实例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组成与实例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n一、经皮给药技术和经皮给药制剂一、经皮给药技术和经皮给药制剂n经皮给药技术(经皮给药技术(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technology,TDDT)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应用药剂学、物理学或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应用药剂学、物理学或化学方法及手段,促进药物穿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化学方法及手段,促进药物穿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3、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给药技体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给药技术。术。n应用经皮给药技术制成的给药系统称为经皮给药系统应用经皮给药技术制成的给药系统称为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或经皮治疗或经皮治疗系统(系统( tran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TS)。)。n经皮给药系统一般指透皮贴剂(经皮给药系统一般指透皮贴剂(dermal patch),),同样经皮肤给药而仅在皮肤或皮下局同样经皮肤给药而仅在皮肤或皮下局部组织发挥作用的外用制剂,如软膏剂、硬膏部组织发挥作用的外用制剂,如软膏剂、
4、硬膏剂、涂剂和气雾剂等,由于在处方设计、生产剂、涂剂和气雾剂等,由于在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TDDT有较大的区别,有较大的区别,不在本章论述范围之内。不在本章论述范围之内。1优点优点n(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失活,提高了治疗效果。道降解失活,提高了治疗效果。例如,硝酸甘油口服例如,硝酸甘油口服给药,给药,90%被肝脏破坏。舌下给药,维持时间很短。被肝脏破坏。舌下给药,维持时间很短。而硝酸甘油而硝酸甘油TDDS可维持可维持24h有效浓度。有效浓度。n(2)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延长作用
5、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大多数大多数TDDS只只需需1星期用药星期用药1次,如东莨菪碱、雌二醇、可乐定等。次,如东莨菪碱、雌二醇、可乐定等。而一般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维持有效作用时间不会超而一般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维持有效作用时间不会超过过24h。(3 3)维持恒定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等引起的血维持恒定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等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一一d d多次给药,血多次给药,血药浓度峰谷现象很难避免,而药浓度峰谷现象很难避免,而TDDSTDDS利用相对固定的皮利用相对固定的皮肤部位给药,在用药期间吸收速度和吸收总量不会出肤部位给药,在用药期间吸收速度
6、和吸收总量不会出现明显变化。现明显变化。(4 4)使用方便,可以随时中断给药,改善病人用药使用方便,可以随时中断给药,改善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的顺应性。去掉给药系统后,血药浓度下降,特别适去掉给药系统后,血药浓度下降,特别适用于婴儿、老人或不宜口服的病人。用于婴儿、老人或不宜口服的病人。 2缺点缺点n(1)皮肤是限制体外物质吸收进入体内的生理屏障,)皮肤是限制体外物质吸收进入体内的生理屏障,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都很小。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都很小。n一般给药后几一般给药后几h才能起效,且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才能起效,且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有人认为,每日剂量超过疗浓度。有人认
7、为,每日剂量超过5mg的药物就已经的药物就已经不容易制备成理想的不容易制备成理想的TDDS。n虽然可以通过扩大给药面积来增加透皮程度,但这种虽然可以通过扩大给药面积来增加透皮程度,但这种方法显然增加了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病人方法显然增加了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病人多不乐意接受。多不乐意接受。n一些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不宜设计成一些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不宜设计成TDDS。n(2)TDDS是一类吸收不完全的制剂,即在规定用药时是一类吸收不完全的制剂,即在规定用药时间内仅有部分药量由系统释放和吸收。而剩余药物随间内仅有部分药量由系统释放和吸收。而剩余药物随TDD
8、S系统的被撕离而丢弃。系统的被撕离而丢弃。n基质型经皮给药控释系统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控缓释系基质型经皮给药控释系统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控缓释系统,统, 药物分散在基质并通过基质扩散给药。要获得稳定药物分散在基质并通过基质扩散给药。要获得稳定的给药速率,的给药速率, 必须维持药库表面药物浓度恒定。但随着必须维持药库表面药物浓度恒定。但随着药物释放,药物释放, 药库表面药物浓度不断减小,药库表面药物浓度不断减小, 从而给药速从而给药速率降低。率降低。n为了达到恒定给药速率,为了达到恒定给药速率, 基质型经皮给药系统药物含基质型经皮给药系统药物含量往往远大于实际给药量,量往往远大于实际给药量, 以保证
9、药库浓度恒定。以保证药库浓度恒定。n例如,法国利博福尼公司的例如,法国利博福尼公司的OESCLM 50 雌二醇经皮雌二醇经皮给药系统,给药系统, 实际给药量不足制剂中药物总含量的实际给药量不足制剂中药物总含量的5%。n再如,标示量为再如,标示量为25mg每每24h用药一次的硝酸甘油用药一次的硝酸甘油TDDS大约只有大约只有5mg被吸收,占给药总量被吸收,占给药总量20%,而,而80%浪费浪费掉了。掉了。二、经皮给药技术的发展二、经皮给药技术的发展n 透皮释药技术使药物恒速持续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可以达透皮释药技术使药物恒速持续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可以达到类似静脉持续给药的效果,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也
10、较低。到类似静脉持续给药的效果,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也较低。n这一技术自这一技术自20世纪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就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年代出现以来,就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广泛重视。n20世纪世纪90年代,已有年代,已有10多种产品上市并取得很大成功,掀多种产品上市并取得很大成功,掀起了透皮释药制剂的开发浪潮。起了透皮释药制剂的开发浪潮。n美国作为药物透皮制剂的发源地,有关研究和开发工美国作为药物透皮制剂的发源地,有关研究和开发工作处于领先水平。作处于领先水平。n美国研发的透皮释药系统药物占全球该类药物份额的美国研发的透皮释药系统药物占全球该类药物份额的56%,欧洲占,欧洲占32%,日本占,日本
11、占7%。n美国已有超过美国已有超过35个透皮释药药物上市,大约个透皮释药药物上市,大约16个活性个活性化合物已经获准在全球使用。化合物已经获准在全球使用。n美国美国2001年进行临床试验的年进行临床试验的129 种药物中,种药物中,51 种与经种与经皮给药或皮肤相关;皮给药或皮肤相关;77 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的药物中,种处于临床前期研究的药物中,33 %与经皮给药系统相关。与经皮给药系统相关。1999年透皮制剂的销售总额约为年透皮制剂的销售总额约为11亿美元,亿美元,2000年增至年增至13亿美元,亿美元,2002年为年为30亿美元,亿美元,透皮释药系统药物市场增长前景非常乐观。透皮释药系统药
12、物市场增长前景非常乐观。经皮给药的发展经皮给药的发展n皮肤用药过去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局部疾病皮肤用药过去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局部疾病n1987年首创产品东莨菪碱透皮贴剂年首创产品东莨菪碱透皮贴剂 n透皮释药系统是现代给药系统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透皮释药系统是现代给药系统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医药界认为,在今后国医药界认为,在今后10年年15年内,有年内,有1/3的现用药的现用药将开发相应的透皮吸收制剂品种。将开发相应的透皮吸收制剂品种。 n透皮释药系统作用时间较长,因此适合一些需要维持血透皮释药系统作用时间较长,因此适合一些需要维持血药浓度和用药方便性要求较高的疾病治疗,如糖尿病,药浓度和用药方
13、便性要求较高的疾病治疗,如糖尿病,哮喘,心血管疾病等,从国际上现在上市的药品看来,哮喘,心血管疾病等,从国际上现在上市的药品看来,还包括精神疾病、疼痛、避孕药等。还包括精神疾病、疼痛、避孕药等。 n国际上:东莨菪碱、硝酸甘油、雌二醇、芬太国际上:东莨菪碱、硝酸甘油、雌二醇、芬太尼、烟碱、可乐定、睾酮、硝酸异山梨酯、左尼、烟碱、可乐定、睾酮、硝酸异山梨酯、左炔诺酮等。炔诺酮等。n我国:东莨菪碱、硝酸甘油、可乐定、雌二醇、我国:东莨菪碱、硝酸甘油、可乐定、雌二醇、芬太尼、尼古丁芬太尼、尼古丁各种经皮给药制剂各种经皮给药制剂n目前销售额最高的透皮释药药物为止痛药芬太尼,该药目前销售额最高的透皮释药药
14、物为止痛药芬太尼,该药可谓透皮释药系统中的重磅炸弹。可谓透皮释药系统中的重磅炸弹。n2002年,芬太尼透皮贴片销售额为年,芬太尼透皮贴片销售额为15.9亿美元,比上一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年增长24%,显示了透皮制剂在市场上的强劲增长。,显示了透皮制剂在市场上的强劲增长。n芬太尼长效贴片作用时间为芬太尼长效贴片作用时间为72小时左右,避免了血药浓小时左右,避免了血药浓度形成峰顶和峰谷的波动,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度形成峰顶和峰谷的波动,从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了镇痛效果,对于肿瘤等患者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治改善了镇痛效果,对于肿瘤等患者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作用。n透皮释药系统药物在
15、一些传统剂型占主导地位的领域,透皮释药系统药物在一些传统剂型占主导地位的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n7天避孕经皮释药贴片产品天避孕经皮释药贴片产品OrthoEvra的畅销是一个有的畅销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力的证明。2002年该产品成为同类市场上第二大畅销年该产品成为同类市场上第二大畅销药物,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在此前,该类药物基药物,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在此前,该类药物基本上被每天口服的药品所垄断。本上被每天口服的药品所垄断。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n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成人皮肤总面积为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成人皮肤总面
16、积为1.52.2m2,占体重的占体重的14%16%。n皮肤主要由表皮(皮肤主要由表皮(epidermis)、)、真皮(真皮(dermis)和皮下组织和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组成,还有附属器(毛囊、汗腺、皮组成,还有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脂腺)。n皮肤表面有一层脂质称表面类脂(皮肤表面有一层脂质称表面类脂(skin surface lipids),),主主要来源于皮脂腺的分泌和皮肤脱落的表皮细胞。要来源于皮脂腺的分泌和皮肤脱落的表皮细胞。n除此外皮肤表面还有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及微生物。除此外皮肤表面还有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及微生物。n正常皮肤表面偏酸性,
17、正常皮肤表面偏酸性,pH为为5.57.0,但不同部位差,但不同部位差异较大,最低为异较大,最低为4.4,最高为,最高为9.6,上肢及手背部偏酸,上肢及手背部偏酸,头部、前额、腹股沟处偏碱。头部、前额、腹股沟处偏碱。n皮肤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图皮肤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图8-1)。)。图图8-1 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的基本结构 图图8-1 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的基本结构 1表皮表皮n表皮基层由一单层有核骰状活性细胞构成,覆盖在基表皮基层由一单层有核骰状活性细胞构成,覆盖在基底膜上,底膜上, 药物的生物转化多在这些细胞中进行。药物的生物转化多在这些细胞中进行。n表
18、皮细胞间脂质骨架结构复杂,表皮细胞间脂质骨架结构复杂, 在窄小的细胞间交替在窄小的细胞间交替分布着亲水区和亲脂区,分布着亲水区和亲脂区, 磷脂和糖鞘脂类等极性脂质磷脂和糖鞘脂类等极性脂质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层,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层, 而胆固醇等非极性脂质主要分而胆固醇等非极性脂质主要分布在角质层。布在角质层。n角质层中的亲脂区几乎全部由饱和脂质组成,角质层中的亲脂区几乎全部由饱和脂质组成, 水和多水和多数化合物难以透过。数化合物难以透过。n动脉、静脉、淋巴管分支分布于从真皮动脉、静脉、淋巴管分支分布于从真皮-皮下组织的接皮下组织的接合处至表皮与真皮间基底膜之间,合处至表皮与真皮间基底膜之间, 皮脂腺
19、、汗腺和毛皮脂腺、汗腺和毛囊等附属器存在于真皮中并向皮肤表面穿透。囊等附属器存在于真皮中并向皮肤表面穿透。图图8-2 表皮的组成表皮的组成 n2真皮真皮n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脂肪组织之间。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脂肪组织之间。n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存在于其中。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皮脂腺)存在于其中。n真皮之中还存在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透皮贴剂的主要吸真皮之中还存在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透皮贴剂的主要吸收部位在真皮。收部位在真皮。n此外,真皮内尚含有大量电解质和水分,并有丰富神经末此外,真皮内尚含有大量电解质和水分,并有丰富神经末梢。梢。n3皮肤附属器皮肤附属器n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囊、汗腺
20、、皮脂腺,为透皮吸收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囊、汗腺、皮脂腺,为透皮吸收次要途径。次要途径。但一些离子型药物和水溶性药物,但一些离子型药物和水溶性药物,难于通难于通过富含类脂的角质层,过富含类脂的角质层,皮肤附属器是该类型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是该类型药物通过皮肤的主要通道。皮肤的主要通道。n4皮下组织皮下组织n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主要成分为六种脂肪酸:皮下组织是一种脂肪组织,主要成分为六种脂肪酸:肉豆蔻酸、油酸、硬脂酸、亚麻二烯酸和十六碳烯酸。肉豆蔻酸、油酸、硬脂酸、亚麻二烯酸和十六碳烯酸。皮下组织可作为脂溶性药物的贮库。皮下组织可作为脂溶性药物的贮库。第三节第三节 药物经皮吸收的过程药物经皮吸收的
21、过程 n 药物经皮吸收途径药物经皮吸收途径n药物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药物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经皮吸收制剂中释放出来,经皮吸收制剂中释放出来,穿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的穿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过程。n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 药物通过皮肤吸收途径药物通过皮肤吸收途径 n表皮途径即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表皮途径即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收进入体循环, 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n在这条途径中,在这条途径中, 药物可以穿过角质层细胞到达活性表药物可以穿过角质层细胞到达活性表皮
22、皮 , 也可以通过角质层细胞间到达活性表皮。也可以通过角质层细胞间到达活性表皮。n由于角质层细胞扩散阻力大由于角质层细胞扩散阻力大 , 所以,药物分子主要由所以,药物分子主要由细胞间扩散通过角质层。细胞间扩散通过角质层。n药物通过皮肤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药物通过皮肤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 , 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n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 , 但但皮肤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只有皮肤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只有 0.1% 左右左右 , n因此,不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因此,
23、不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吸收途径吸收途径:药物药物角质层、真皮角质层、真皮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体循环体循环药物药物毛囊、皮脂腺、毛囊、皮脂腺、汗腺汗腺体循环体循环皮肤附属器皮肤附属器完整表皮完整表皮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n一、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n1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的影响 n低分子量的小分子药物容易透皮吸收,即小分子渗透低分子量的小分子药物容易透皮吸收,即小分子渗透比大分子快,比大分子快,相对分子质量在相对分子质量在3 000以上时不渗入,故以上时不渗入,故以皮肤吸收适于分子量小的物质。以皮肤吸收适于分子量小的物质。n2熔点的影响熔点
24、的影响 n由于药物经皮的给药动力学过程主要是被动扩散过程,由于药物经皮的给药动力学过程主要是被动扩散过程,低熔点的药物浓度高,因此,低熔点的药物浓度高,因此,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皮肤。皮肤。n3药物分子形式的影响药物分子形式的影响n分子型的药物较易透皮吸收分子型的药物较易透皮吸收,离子型的药物不易透皮,离子型的药物不易透皮吸收。吸收。n4油油/水分配系数的影响水分配系数的影响n用于透皮吸收的药物在水中及在油中的溶解度最好比用于透皮吸收的药物在水中及在油中的溶解度最好比较接近。较接近。一般来说,透皮系数开始随油一般来说,透皮系数开始随油/水分配系数的水分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
25、油增大而增大,但油/水分配系数大到一定程度时,透皮水分配系数大到一定程度时,透皮系数反而下降。系数反而下降。n物质溶解性能对于渗透生物膜能力有很大影响,物质溶解性能对于渗透生物膜能力有很大影响,n溶于类脂物的物质由于细胞膜含有类脂物故能被通过,溶于类脂物的物质由于细胞膜含有类脂物故能被通过,而水溶性物质需要在细胞壁蛋白质离子水合后才能通而水溶性物质需要在细胞壁蛋白质离子水合后才能通过。过。n非常亲油的药物可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离子型非常亲油的药物可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离子型药物与分子型药物相比吸收较慢。药物与分子型药物相比吸收较慢。n5药物浓度的影响药物浓度的影响n皮肤吸收药物的量,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