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教案(29页).doc

  • 上传人(卖家):宇zoey
  • 文档编号:293710
  • 上传时间:2020-02-24
  • 格式:DOC
  • 页数:25
  • 大小:2.3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教案(29页).doc》由用户(宇zoe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人教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教案 29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 第四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都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古诗三首从诗人描绘的情景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不畏艰难、守边卫国,同情、愤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军神用深情的笔墨高度歌颂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清贫一文主要表现方志敏在生死关头仍能坚守革命信念,这种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使人心潮难平。习作以“他_了”为主题,通过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语文园地从“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几个板块入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引导学生在阅读这

    2、些文章时,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2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3通过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4引导学生练习习作,尝试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重点1认识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中,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3通过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难点1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2引导学生练习习作,尝试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古诗三首

    3、3课时青山处处埋忠骨2课时军神2课时清贫1课时习作:他_了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从军行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被罢斥归故乡的陆游,仍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写因安始之乱而颠沛流离的诗人听闻收复失地的喜讯后欣喜若狂,即刻收拾行装返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愿望,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

    4、“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1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每首诗读准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古诗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2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古诗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文化的沉淀,要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4在学生对诗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2题,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文中插图,体

    5、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知识与技能】1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这三首诗背下来,并默写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结合注释,来理解全诗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3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从军行。2结合注释,借助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重点理解诗意

    6、,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一、引入新课、铺垫渲染1以往我们学过一些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和学生接诗)在你们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过渡:王昌龄在他的笔下,又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边塞风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从军行)2解诗题: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谁读懂了?(从军就是参军,标题中加上“歌”“引”“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请大家先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生读)谁来读一读?(师点

    7、评指导)师小结提问: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看图画、想象画面)请同学们借助这些方法,默读这首诗,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意思。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同桌也可以边读边讨论。2析字词、明诗意。(1)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什么景物?(青海湖、长云铺天盖地,很长很长、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追问:什么样的雪山?(出示雪山图)这里的雪山,是指祁连山,海拔40005000米,终年积雪,雪光闪耀。祁连山因它的雪白而壮丽,如今怎么就暗了

    8、下来呢?(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人有时会因心情的不同而对周围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就如杜甫在国破家亡时看到盛开的繁花溅泪,听到鸟的叫声亦惊心。再读读这句,对“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情也是暗淡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在你积累的诗句中有和玉门关有关的吗?背给大家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联想到这些诗句,再读这句诗,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孤独,对故土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把你的感受融在诗句中,再读。过渡:环境是这样的恶劣,

    9、_;乡情是这样的深切,_。可戍边将士_。(2)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齐读,谁愿意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在黄沙满天的战场上,征人的金甲都被磨破了,他们表示不破楼兰就不回来。)师:“穿”是“穿上金甲”吗?(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金属制作的盔甲会磨破!不可思议呀!你认为可能吗?边塞将士是怎样把金甲磨破的?(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指导感情朗读: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将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里。刀光剑影、生死拼搏里横刀立马的身影流露着马革裹尸的豪情。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一颗怎样的心?(决心,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一

    10、颗热爱祖国的决心。)3感悟诗情。(1)“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就不思念家乡的亲人,真的不想还吗?(2)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也许一双年幼的儿女在一次次的呼唤父亲回家;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的让黑发染霜。请你们代替边关的将士们给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你为什么终不还”。4练习背诵。三、总结全诗、升华悟情1不是每场战斗都能像这次这样取得胜利,“一将功成万骨枯”,战斗的胜利是用许多将士“白骨掩蓬蒿”的壮烈牺牲换来的,战火无情,(出示课始师生接读的两句诗)秦时

    11、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征战地,能得几人还。学生读。师:“能得几人还?即使人未还?可守边的战士们却(引导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塞外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守边战士戍边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凄美、悲壮,向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3尝试默写。四、拓展延伸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七幅不同的画面,还有另外六首大家课后选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回家之后可以再收集一下其他诗人的边塞诗读一读,感受盛唐边塞诗的悲壮、豪放。从军行唐王昌龄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2抓住关键词,理解古

    12、诗的意思,品味古诗所表达的情感。3品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重点反复品读古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难点体会中原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和当权者的昏庸无道。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心灵。一、谈话导入,渲染气氛1激情导入:唐宋,是我们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时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的心灵,去感受他的情怀。2走进作者:陆游,“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马上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人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

    13、位。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一起感受他在68岁写下这首诗的情怀。来,一齐把课题读一遍。3齐读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指导学生将课题读通读顺。找出关键词“感”(感受);“凉”(清凉、凄凉)。指名说课题的意思。二、初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谁来读读这首诗?2师生点评。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力求将这首诗读通、读顺,并把诗歌的节奏美、音律美读出来。3自由朗读古诗。4全班齐读,读出一种豪壮的美感。5谁来试着说说诗歌的大意呢?(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怎么理解就怎么说)同学们,这短短的28个字就描述了诗人这么丰富的内心情感!全班再读。三、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心1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

    14、语皆心语。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一些景物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作者描写了“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这两样景物)2我们一齐来把这两句诗读一下。(1)谁来说说“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河”指的是黄河。)三万里是真实的数字吗?(不是,是突出了黄河的长。)仅仅是长吗?你还可用哪些词、句来形容黄河呢?(“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等词语来形容。)(2)你还了解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远上白云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3)说得很好,你很善于积累,我眼前仿佛浮现了黄河挟风带雨卷起万里沙的磅礴气势,一起来把黄河的这种气势读出来。“三万里河东入海”。(4

    15、)“五千仞岳”呢?“岳”指的是什么?(高山,西岳华山)“仞”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仞”);“五千仞岳”说明了华山怎样?(高)高到哪种程度?(上摩天,直入云天。)(5)你能用哪些词、句来形容华山?(直插云霄、耸入云天、高耸入云)来,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行诗。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祖国山河壮丽。) (6)祖国河山如此壮丽,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高兴、激动、自豪、兴奋)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遍。3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怎不令人留恋、沉醉、自豪?让我们带着这种难以言状的自豪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1

    16、)读完后两句,你又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悲凉、悲伤)你是从哪些字眼体会出来的?(“泪”字体会到的。)(2)诗人和遗民在金兵的铁蹄下干什么?流泪,流到了哪种程度?那泪是什么泪?(是血泪,是痛苦的泪,还有期盼)(3)但是他们没有绝望,每天每夜、每时每刻仍然(读)南望王师又一年。他们“望”的是什么?(期望王师赶走侵略者,收复失地。)(4)此时此刻,你一定深深地被诗人的心诗人的情所震撼了,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忧国忧民)陆游最终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人世,但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那对祖国无限的热爱,那一字一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尝试默写。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诗

    17、人那份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那强烈的爱国心,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头。读示儿2积累古诗。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精忠报国匹三万里河泪尽(凄凉)天夫山河壮丽遗民下有五千仞岳南望(悲凉)兴责忧国忧民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3借助相关背景理解诗人听到胜利喜讯后欣喜若狂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难点借助相关背景理解诗人听到胜利喜讯后欣喜若狂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一、揭

    18、题,知背景1揭题。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但有一首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齐读课题)2解题。“闻”什么意思?(听说)谁听说了什么?(杜甫听说了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那“河南河北”指的是什么?(其实“河”在古代专指黄河,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谁来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杜甫听说了唐王朝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消息)3了解背景,再次读题。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那是什么事件吗?(安史之乱)这一喜讯冲开了诗人郁积多年的情感闸

    19、门,喷薄出“生平第一首快诗”再读课题。二、初读,读通顺1大声朗读这首诗,做到字正腔圆。2指名读诗,检查生字读音。3再读古诗,注意押韵。4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三、再读,明诗意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做上记号。2质疑问难。说说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同解决。课件出示地名,师简单介绍。3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师适时点拨)四、细读,悟诗情1一首好诗,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总是蕴涵着一种心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欲狂)2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

    20、,细细地品味一下。 3集体交流。(1)读第一至六句。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又是怎样的泪呢?(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放歌、纵酒)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想到的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绘一番。(2)读第七、八句。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在这里诗人却只用四个动词,你怎么理解?(表现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喜悦和归心似箭的心情。)李白曾有一句诗,和杜甫的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归心似箭,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故乡就在眼前。让我们一同感受诗人轻快愉悦的心情。(再次齐读古诗)4当年,杜甫随着浩浩荡荡的逃难人群别离了故乡,历尽千辛万苦。现在,他又要和千千万万还乡的父老一起重归故里。这份喜悦,只是诗人一家人的喜悦吗?还有谁的喜悦? (这是人民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 五、诵读,懂诗人1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杜甫?(爱国、爱人民)2透过诗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杜甫深深地爱

    22、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始终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这位伟大的诗人,被人尊称为“诗圣”。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读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并背诵下来。六、拓展延伸这节课读懂了古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真挚的爱国之情。请同学们下去之后继续积累杜甫的古诗,也可以把这首古诗改为一篇记叙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爱国爱民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从学生的预习入手。强调了古诗预习的方法:知诗人,明诗意,找同类。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汇报预习的情况,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并让他们了解预习的重要性。其次,以读为主。在朗读指导时做到有目标,分层次,讲实效:定了“四步读诗法”,即“

    23、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接着,尊重学生个体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批,让学生用几个词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觉,再引导学生静心轻读,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让学生学会在古诗中捕捉“感受”的来源。最后,课外拓展及时。古诗的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老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要提高各方面的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内心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请求是

    24、否运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经过矛盾、痛苦的挣扎,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主席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表现了毛主席崇高的精神境界,让人肃然起敬。课文讲的是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大部分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够说出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大意,学生应该能比较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感情基调。但毛主席老年丧子的无比悲痛心情,学生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不可能感受得那么深刻,教学时

    25、不过分要求学生,求真情,有所感,有所悟即可。1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时,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毛主席常人的情感世界和伟人的博大胸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联系、调动学生的家庭亲情指导学生去感受。【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词。2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

    26、学生深刻理解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重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教师: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 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2课时1掌握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一、诗歌导入

    27、,激情引出课题1课前背诵毛主席诗词蝶念花答李淑一。2这是毛主席纪念杨开慧的诗词,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了六位烈士,其中就有他深爱的长子毛岸英。(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基点1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自由读3指导读好重点字词,理解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28、)4根据课文内填容空:主席的爱子()在()战争中(),主席收到了仿佛是()的电报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请求(),朝鲜方面要求(),这个抉择让毛主席()。三、读懂电报,提出问题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主席收到的电报,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电报的主要内容。2指名说说电报的主要内容。(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执行任务时光荣殉职。)3毛主席最后的决定是什么?(1)交流并简单了解“抗美援朝”和“毛岸英”。(板书:闻噩耗作抉择写批示)(2)刚才你细细地读了,默默地看了,那么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主席此时的心情? (心如刀割,撕心裂肺、悲痛欲绝。)(3)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那是什么?(板书:痛)四、课堂小结让我们

    29、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生字词。2熟读课文,将让你感动的语段抄写下来。1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进一步强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快速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2通过“读、说、写”这些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3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重点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难点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博大胸襟。一、研读课文,深入感知1这是一个()的决定啊!用心读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填空,并从课文描写毛主席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的句子中,找出你这样填写

    30、的理由,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邀请小组成员一起读一读感受最深的那句话。 小组合作要求:画出相关句子,对小组成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懂的?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与交流。(1)悲痛的决定。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从“整整一天、一支接着一支、热了几次”。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时间和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毛主席的悲痛。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乡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指

    31、导学生将“这次怎么会”补充完整。加深体会毛主席感到震惊,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加深体会毛主席的无比悲痛。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从“打湿的枕巾”体会一位父亲彻夜未眠,满怀悲痛的心情。(2)顾全大局的决定。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指导学生读懂反问句,通过语言描写感受主席心中不仅装着自己的儿子,也装着所有献出生命的志愿军战士,体会毛主席无私宽阔、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3)艰难的

    32、决定。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引导学生扣住“想”与“打消念头”,体会主席在见与不见的选择中痛苦犹豫的心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1)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

    33、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主席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2)当“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是否将遗体运回国”“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3)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体会要点:毛岸英是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4)当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

    34、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博大的胸襟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2深情朗读,深化感悟。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厚重,他的情如海般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三、升华情感,拓展运用1这一夜对毛主席来说,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难眠的一夜,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写出毛主席的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2全班交流。3拓展延伸,出示资料:12年后,毛岸

    35、英的妻子思齐第一次赴朝鲜为岸英扫墓时,此时主席已近七十岁,七十岁的老人这样说:“思齐,到了那里,要告诉岸英:你也是代表我去给他扫墓的。告诉他,我们去晚了。告诉他,我无法去看他,请他原谅。告诉他,爸爸想他、爱他”(课件出示话语,音乐起)四、课堂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的心忽地一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他深深爱着他的儿子,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因为他的心里装着是千千万万的子民。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记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悲痛、踌躇慈爱的父亲艰难抉择 博大胸襟的领袖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文本中挖掘,让学生通过初读来整体感知

    36、课文大意,在细读中让学生动手画出描写主席心情的句子,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深的,能从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感悟到主席作为一个普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怜,一个伟大领袖所具有的博大的胸襟。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故事,赞扬了刘伯承

    37、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课文先写了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刘伯承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学生的自主求知欲很强,对历史人物比较感兴趣,但对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方面不能联系时代背景,在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先让学生独立搜集有关刘伯承的资料,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本文描写了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学本文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奠定基础。2这篇文章篇幅较长,

    38、故事性强,应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3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之后,再组织大家交流,并说说自己为什么会感动。4教师适时给予朗读上的指导,可以通过范读拨动孩子的心弦,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情感态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重点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情感态度的方法。1刘伯承的相关资料。2生字卡片。2课时1学习生字,掌握并学会运用新词。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刘伯承的钦佩之情。一、创设情境引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被人称为“军神”。(出示刘伯承的头像)2关于刘伯承,你们知道些什么?(学生展示课外收集刘伯承的资料)3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军神”呢?学了课文,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启发。二、初读课文识字词1现在就请同学们先

    40、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生自读)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语。(生自读)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语。三、精读课文知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刘伯承的眼睛负伤,在接受治疗时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结束后还能准确地说出刀数,被主治医生称为军神。)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四部分。)3从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冷冷愣住迟疑冷冷目光柔和生气愣住吓了一跳惊呆慈祥肃然起敬。沃克医生一步步被刘伯承在就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四、课堂小结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

    41、”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在下节课一起继续学习课文,寻找答案。军神求治术前术中术后1进一步掌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2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难点进一步掌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情感态度的方法。一、回顾原文入新章1听写词语。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梳理文章脉络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求治术前术中

    42、术后”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11自然段):写刘伯承眼部受伤,找沃克医生求治,沃克医生从刘伯承受了很重的伤还依然镇定,看出他是军人。第二部分(第1215自然段):写刘伯承为了不影响脑神经,坚决不使用麻醉剂,甘愿忍受巨大疼痛的坚定态度。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一方面写沃克医生担心刘伯承会挺不住,一方面写刘伯承忍受剧痛却一声不吭。第四部分(第1826自然段):写刘伯承不仅忍受剧痛,而且一直在数刀数,沃克医生被刘伯承的精神深深感动,赞扬他是“军神”。三、师生共读深探究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学生自己找相关句子)1感悟“军人”特质。句子1:“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

    43、,“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1)指导学生朗读。(2)为什么沃克医生说受伤的年轻人是军人?(感悟刘伯承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他的从容镇定。)(3)伤势有多重?(4)“从容镇定”是什么意思?读读表现刘伯承从容镇定的句子。(分角色读)2感悟“军神”特质。(1)拒绝使用麻醉剂。刘伯承是怎样拒绝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句子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他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你从“平静”这一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句子。(2)忍受手术的剧痛。手术到底有多痛?(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44、句子3: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作者是怎么写出剧痛的?(抓住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来描写。)“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刘伯承却一直坚持着,反映出他的钢铁意志。)带着你的理解读句子。3一直在数刀数。(1)出示沃克医生与刘伯承对话的句子。准确地数出刀数“七十二刀”,说明了刘伯承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2)出示:“吓了一跳”。为什么沃克医生会“吓了一跳”?(3)两个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两个人的不同语气可以先从标点符号处入手,沃克医生的话末尾是问号,而刘伯承的话末尾

    45、却是句号。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说话的语气为什么不一样,感受刘伯承的崇高精神。)(4)根据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4感悟中心。刘伯承回答“七十二刀”之后,沃克医生又有怎样的反应?句子4:“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1)生交流: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理解“钢板”。(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2)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作为军神,除了应具有普通军人的镇定外,还应具有一般军人所难以具备的杰出之处。刘伯承手术前坚决不使用麻醉剂,手术中一声不吭,还数清了刀数,无不表现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超乎常人的非凡气概,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3)“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4)指名朗读,范读,齐读。5学习课文的写法。课文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过程,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和语言作了大量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找出这些语句,体会一下沃克医生当时的反应。出示幻灯片。(重点摘出沃克医生的“四句话”,指导朗读。)“你是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教案(29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3710.html
    宇zoey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