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力学 力矩 分配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无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 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第七章第七章渐近法渐近法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目的目的: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
2、要建立和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便于掌握。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便于掌握。 要求要求: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侧移刚架的计算。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第一节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一、引言一、引言 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我们前面学习了两种基本的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我们前面学习了两种基本的方法方法力法和位移法,二者的共同
3、特点是都要建立和求解联立力法和位移法,二者的共同特点是都要建立和求解联立方程组,当未知量太多时,计算量也相应的增大,同时,在求方程组,当未知量太多时,计算量也相应的增大,同时,在求得未知量后,还需要利用杆端弯矩的叠加公式求得杆端弯矩,得未知量后,还需要利用杆端弯矩的叠加公式求得杆端弯矩,整个计算求解过程较繁琐。整个计算求解过程较繁琐。为了寻求计算超静定刚架更简捷的途径,自为了寻求计算超静定刚架更简捷的途径,自20世纪世纪30年代年代以来,又陆续出现了各种渐近法,如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以来,又陆续出现了各种渐近法,如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迭代法等。而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都是位移法,共同特点法
4、、迭代法等。而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都是位移法,共同特点是避免了组成和解算典型方程,而以逐次渐近的方法来计算杆是避免了组成和解算典型方程,而以逐次渐近的方法来计算杆端弯矩,其结果的精度随计算轮次的增加而提高,最后收敛于端弯矩,其结果的精度随计算轮次的增加而提高,最后收敛于精确值。精确值。二、力矩分配法的概念二、力矩分配法的概念1、力矩分配法:主要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力矩分配法:主要用于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侧移侧移)刚架的计算,其特点是不需要建立和求解联立方程组,刚架的计算,其特点是不需要建立和求解联立方程组,而在其计算简图上直接进行计算或列表计算,就能直接而在其计算简图上直接进行计算或列表
5、计算,就能直接求得个杆端弯矩。求得个杆端弯矩。理论基础:位移法理论基础: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力矩分配法计算对象:杆端弯矩计算对象:杆端弯矩计算方法:逐次逼近的方法计算方法:逐次逼近的方法使用范围: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使用范围: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 力矩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位移法,故力矩分配法中对杆力矩分配法的理论基础是位移法,故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假设对杆端顺时针旋转为正号。作用于结点的同,即都假设对杆端顺时针旋转为正号。作用于结点的外力偶荷载、作用于附加刚臂的约束反力矩,也假定为外力偶荷
6、载、作用于附加刚臂的约束反力矩,也假定为对结点或附加刚臂顺时针旋转为正号对结点或附加刚臂顺时针旋转为正号。2、力矩分配法的正负号规定、力矩分配法的正负号规定3 3、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1 1)计算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计算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固端弯矩:常用的三种基本结构的单跨超静定梁,固端弯矩:常用的三种基本结构的单跨超静定梁,在支座移动和几种常见的荷载作用下的杆端弯矩,可用力在支座移动和几种常见的荷载作用下的杆端弯矩,可用力法计算或在计算表中查得。法计算或在计算表中查得。(2 2)计算结点各杆端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结点各杆端的弯矩分配系数(3 3)计算杆件由近端向远
7、端传递的弯矩传递系数)计算杆件由近端向远端传递的弯矩传递系数C C(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需要先(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需要先解决三个问题:)解决三个问题:)4、相关参数的概念、相关参数的概念(1)转动刚度)转动刚度S: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在: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在数值上等于杆端产生单位转角时所需要施加的力矩数值上等于杆端产生单位转角时所需要施加的力矩。ABEIlABABAB1111ABSi=4=iABS=3iSABABS=0远端固定,远端固定,SAB =4i;远端铰支,;远端铰支,SAB =3i远端滑动,远端滑动,SAB =i;远端自由,;远端自由,S
8、AB =0说明:在说明:在SAB中,中,A端是施力端,也称为近端,端是施力端,也称为近端,B端称为远端端称为远端杆端转动刚度不仅与杆件的线刚度杆端转动刚度不仅与杆件的线刚度i有关,而且与远端有关,而且与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的支承情况有关。(2)弯矩分配系数)弯矩分配系数和弯矩分配和弯矩分配ADACABiiir3411MRP101111PRr)(113411AADACABADACABPSMSSSMiiiMrR)(14AABABABSMSiM)(13AACACACSMSiM)(1AADADADSMSiM可以看出,刚结点可以看出,刚结点A A在外力偶荷载作用下,结点在外力偶荷载作用下,结点A A上各
9、杆在上各杆在A A端的弯矩与各杆的转动刚度成正比,由此我们进入分配系端的弯矩与各杆的转动刚度成正比,由此我们进入分配系数数)()(DCBjSMSAAjAj、定义:结点处,某杆的转动刚度与汇交于该结点的所有杆定义:结点处,某杆的转动刚度与汇交于该结点的所有杆件的转动刚度之和的比值。件的转动刚度之和的比值。特性:相交于的所有杆件的分配系数之和为特性:相交于的所有杆件的分配系数之和为1弯矩分配:弯矩分配:近端弯矩近端弯矩= =分配系数结点弯矩分配系数结点弯矩远端弯矩远端弯矩= =近端弯矩传递系数近端弯矩传递系数(3 3)弯矩传递系数和弯矩传递)弯矩传递系数和弯矩传递传递系数传递系数C C:表示当杆端
10、发生转角时,杆件远端弯矩:表示当杆端发生转角时,杆件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当杆件的某一端发生转角时,在该端产生的弯矩称为当杆件的某一端发生转角时,在该端产生的弯矩称为近端弯矩,另一端产生的弯矩称为远端弯矩。近端弯矩,另一端产生的弯矩称为远端弯矩。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称为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称为弯矩传递系数弯矩传递系数。ACBDMABADMACMA待分配力矩MAAMZ11ZZ11ZiMADDAAABBAiM20CAM21ABABBACMM0ACACCACMM1ADADDACMMAjjAAjMMC在等截面杆件中,弯矩传递系数在等截面杆件中,弯矩传递系数C随远端的支承情
11、况随远端的支承情况而不同。三种基本等截面直杆的传递系数如下:而不同。三种基本等截面直杆的传递系数如下:远端固定远端固定21AjC远端铰支远端铰支 0AjC远端滑动远端滑动1AjC固定状态固定状态: :F21100 kN m12ABMqlF100 kN mBAM 0 FFCBBCMM放松状态放松状态: :P()57.1BABABMRP()42.9BCBCBMR不平衡力矩变号,再乘以不平衡力矩变号,再乘以分配系数即为分配弯矩分配系数即为分配弯矩PBRABm10EIkN/m12 qCm10EIABkN/m12 qCPPBBRR ABC2/12ql2/12ql例题:例题: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弯矩图。
12、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弯矩图。P100 kN mBR杆端弯矩固端杆端弯矩固端弯矩弯矩+ +分配弯矩分配弯矩+ +传递力矩传递力矩10028.6128.6ABM10057.142.9BAM 042.942.9BCM0 CBM最终状态最终状态: :PBRABm10EImkNq/12 Cm10EIABmkNq/12 CPPBBRR ABC2/12ql2/12qlP100 kN mBRABm10EImkNq/12 Cm10EI FM分分配配传传递递M571. 0429. 01001000057.1 42.928.60128.69 .429 .42 09 .426128.M通常采用列通常采用列表方式计算
13、表方式计算kN 40ABm4EIkN/m 10 qCEIm4m6练习:练习: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弯矩图。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弯矩图。 FM分分配配传传递递M FM分配分配传递传递M结点结点杆端杆端BA1CB1A11A1B1CC11/2 3/8 1/8qBAC1l/2l2qll/2liSA41 2/13441 iiiiA iSB31 iSC 18/33431 iiiiB 8/1341 iiiiC 例题:例题: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弯矩图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弯矩图(EI=常数常数) 。000 FM分配分配传递传递M结点结点杆端杆端BA1CB1A11A1B1CC11/2 3/8 1/8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