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和燃料电池资料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氢能和燃料电池资料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料电池 资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NCEPUNCEPU第七讲第七讲 氢能和燃料电池氢能和燃料电池v氢的特点氢的特点v氢能应用的关键问题氢能应用的关键问题v氢的制取氢的制取v氢的储存和运输氢的储存和运输NCEPUNCEPU发展氢能的原因发展氢能的原因v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已对全球环境造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已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成严重污染,甚至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v矿物燃料的存量,是一个有限量,也会随着过度开矿物燃料的存量,是一个有限量,也会随着过度开采而枯竭。采而枯竭。v当前在设法降低现有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造当前在设法降低现有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造成污染环境的
2、同时,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大势成污染环境的同时,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大势所趋。所趋。NCEPUNCEPUv 氢氢作为化学能的载能体,和大气中的氧燃烧或反应作为化学能的载能体,和大气中的氧燃烧或反应后,只生成水后,只生成水v 氢是一种清洁的能量载体;氢能和电能一样,没有氢是一种清洁的能量载体;氢能和电能一样,没有直接的资源蕴藏,都需要从别的一次能源转化得到,直接的资源蕴藏,都需要从别的一次能源转化得到,所以,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所以,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氢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NCEPUNCEPU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氢的原料是丰富的水,氢可由多种一次能量制出故没有氢的原料
3、是丰富的水,氢可由多种一次能量制出故没有资源的限制资源的限制氢的燃烧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的燃烧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与长年累月生成的化石燃料不同,氢来自水燃烧后又回与长年累月生成的化石燃料不同,氢来自水燃烧后又回归于水,不影响地球上的物质循环归于水,不影响地球上的物质循环与电力储藏困难相反,氢能储藏很容易与电力储藏困难相反,氢能储藏很容易氢能作为取代石油的液体燃料,可用于汽车燃料,飞机氢能作为取代石油的液体燃料,可用于汽车燃料,飞机燃料等燃料等氢能可由燃料电池直接用来发电氢能可由燃料电池直接用来发电氢与储氢材料之间的可逆反应具有能量转换功能。故可氢与储氢材料之间的可逆反应具有能量转换功能。
4、故可广泛用于电池等广泛用于电池等氢可广泛用作化工等的原料氢可广泛用作化工等的原料NCEPUNCEPU 科学家认为,氢能在二十一世纪能科学家认为,氢能在二十一世纪能源舞台上将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源舞台上将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 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利用的最佳方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利用的最佳方案和新技术平台,是火力发电、水力案和新技术平台,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大发电发电、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大发电方式。方式。NCEPUNCEPUNCEPUNCEPU氢能系统氢能系统v氢能系统氢能系统氢能系统氢能系统转换转换储存储存输运输运化石原料制备化石原料制备COCO2 2处理处理可再生能源制
5、备可再生能源制备应用应用NCEPUNCEPU氢的特点氢的特点v 所有元素中,氢重量最轻。在标准状态下,它的密度为所有元素中,氢重量最轻。在标准状态下,它的密度为0.0899g/l0.0899g/l;在;在-252.7-252.7C C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就可变为金属氢。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就可变为金属氢。v 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数高出1010倍,因此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倍,因此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v 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
6、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的75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O090O0倍。倍。v 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1
7、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是汽油发热值的3 3倍。倍。NCEPUNCEPU氢的特点氢的特点v 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v 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
8、巨,而且燃烧生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巨,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v 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用氢代替煤和石油,不需对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用氢代替煤和石油,不需对现有的技术装备作重大的改造现在的内燃机稍加改装即可现有的技术装备作重大的改造现在的内燃机稍加改装即可使用。使用。v 氢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
9、贮氢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NCEPUNCEPU氢能应用的关键问题氢能应用的关键问题v廉价的制氢技术。因为氢是一种二次能源,廉价的制氢技术。因为氢是一种二次能源,它的制取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它的制取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目前制氢效率很低,因此寻求大规模的廉目前制氢效率很低,因此寻求大规模的廉价的制氢技术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价的制氢技术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题。 v安全可靠的贮氢和输氢方法。由于氢易气安全可靠的贮氢和输氢方法。由于氢易气化、着火、爆炸,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氢能化、着火、爆炸,因此如
10、何妥善解决氢能的贮存和运输问题也就成为开发氢能的关的贮存和运输问题也就成为开发氢能的关键。键。v大规模高效利用氢能的末端技术大规模高效利用氢能的末端技术NCEPUNCEPU氢的制取氢的制取v 传统的制氢技术传统的制氢技术 烃类水蒸气重整制氢法、烃类水蒸气重整制氢法、 重油(或渣油)部分氧化重整制氢法重油(或渣油)部分氧化重整制氢法 电解水法。电解水法。v 新制备方法新制备方法 生物制氢生物制氢 利用工农业副产品制氢的技术也在发展。利用工农业副产品制氢的技术也在发展。 热化学循环制氢热化学循环制氢 太阳能太阳能 地热能地热能 核能等核能等NCEPUNCEPU氢的制取氢的制取NCEPUNCEPU氢
11、的储存氢的储存 v高压气态贮存高压气态贮存v低温液氢贮存低温液氢贮存v金属氢化物贮存金属氢化物贮存 NCEPUNCEPU高压气态贮存高压气态贮存v 气态氢可贮存在地下库里,也可装人钢瓶中。气态氢可贮存在地下库里,也可装人钢瓶中。v为减小贮存体积,必须先将氢气压缩,为此需消为减小贮存体积,必须先将氢气压缩,为此需消耗较多的压缩功。耗较多的压缩功。v一般一个充气压力为一般一个充气压力为20MPa20MPa的高压钢瓶贮氢重量只的高压钢瓶贮氢重量只占占1.61.6;供太空用的钛瓶储氢重量也仅为;供太空用的钛瓶储氢重量也仅为5 5。为提高贮氢量,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微孔结构的储为提高贮氢量,目前正在研究一种
12、微孔结构的储氢装置,它是一微型球床。微型球系薄壁(氢装置,它是一微型球床。微型球系薄壁(1 11Om1Om),充满微孔(),充满微孔(1010100m100m),氢气贮存在),氢气贮存在微孔中。微型球可用塑料、玻璃、陶瓷或金属制微孔中。微型球可用塑料、玻璃、陶瓷或金属制造。造。 NCEPUNCEPU低温液氢贮存低温液氢贮存v 将氢气冷却到将氢气冷却到-253-253,即可呈液态,然后,将其贮存在,即可呈液态,然后,将其贮存在高高 真空的绝热容器中。真空的绝热容器中。v 液氢贮存工艺首先用于宇航中,其贮存成本较贵,安全技液氢贮存工艺首先用于宇航中,其贮存成本较贵,安全技术也比较复杂。高度绝热的贮
13、氢容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术也比较复杂。高度绝热的贮氢容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现在一种间壁间充满中孔微珠的绝热容器已经问世。这种现在一种间壁间充满中孔微珠的绝热容器已经问世。这种二氧化硅的微珠直径约为二氧化硅的微珠直径约为3030150m150m,中间是空心的,壁,中间是空心的,壁厚厚l l 5m5m。在部分微珠上镀上厚度为。在部分微珠上镀上厚度为1m1m的铝。由于这的铝。由于这种微珠导热系数极小,其颗粒又非常细可完全抑制颗粒间种微珠导热系数极小,其颗粒又非常细可完全抑制颗粒间的对流换热;将部分镀铝微珠(一般约为的对流换热;将部分镀铝微珠(一般约为3 35 5)混入)混入不镀铝的微珠中可有效地切断
14、辐射传热。这种新型的热绝不镀铝的微珠中可有效地切断辐射传热。这种新型的热绝缘容器不需抽真空,其绝热效果远优于普通高真空的绝热缘容器不需抽真空,其绝热效果远优于普通高真空的绝热容器,是一种理想的液氢贮存罐,美国宇航局已广泛采用容器,是一种理想的液氢贮存罐,美国宇航局已广泛采用这种新型的贮氢容器。这种新型的贮氢容器。 NCEPUNCEPU金属氢化物贮存金属氢化物贮存 v 氢与氢化金属之间可以进行可逆反应,当外界有热量加给金属氢化物时,它就分解为氢化金属并放出氢气。反之氢和氢化金 属构成氢化物时,氢就以固态结合的形式储于其中。 v 用来贮氢的氢化金属大多为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稀土镧镍等,每公斤镧
15、镍合金可贮氢153L。 铁一钛系,它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贮氢材料,其贮氢量大,是前者的4倍,且价格低、活性大,还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氢,给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 镁系,这是吸氢量最大的金属元素,但它需要在287下才能释放氢,且吸收氢十分缓慢,因而使用上受限制。 钒、铌、锆等多元素系,这类金属本身属稀贵金属,因此只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NCEPUNCEPU金属氢化物贮存金属氢化物贮存v目前在金属氢化物贮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在金属氢化物贮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贮氢量低,成本高及释氢温度高。贮氢量低,成本高及释氢温度高。v带金属氢化物的贮氢装置既有固定式也有移动式,带金属氢化物的贮氢装置既有固定式也有
16、移动式,它们既可作为氢燃料和氢物料的供应来源,也可它们既可作为氢燃料和氢物料的供应来源,也可用于吸收废热,储存太阳用于吸收废热,储存太阳 能,还可作氢泵或氢压能,还可作氢泵或氢压缩机使用。缩机使用。 NCEPUNCEPU金属氢化物贮存金属氢化物贮存 氢虽然有很好的可运输性,但不论是气态氢还是液氢,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特殊问题。 首先,由于氢特别轻,与其他燃料相比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单位能量所占的体积特别大,即使液态氢也是如此。 其次,氢特别容易泄漏,以氢作燃料的汽车行驶试验证明,即使是真空密封的氢燃料箱,每24h的泄漏率就达2,而汽油一般一个月才泄漏1。因此对贮氢容器和输氢管道、接
17、头、阀门等都要采取特殊的密封措施。 第三, 液氢的温度极低,只要有一点滴掉在皮肤上就会发生严重的冻伤,因此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NCEPUNCEPU燃料电池燃料电池v燃料电池燃料电池(Fuel Cell)(Fuel Cell)的基本原理及组成的基本原理及组成v燃料电池的分类燃料电池的分类v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特点及研发应用现状燃料电池特点及研发应用现状v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NCEPUNCEPU燃料电池的定义及其分类燃料电池的定义及其分类定义: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持续的通过发生在阳极和阴极的定义: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持续的通过发生在阳极和阴极的氧化还
18、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燃料电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的区别在于,它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池与常规电池的区别在于,它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入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持续供应,燃料电池就会不断提内输入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持续供应,燃料电池就会不断提供电能。供电能。分类:根据工作温度可分为低温型(低于分类:根据工作温度可分为低温型(低于100100)、中温型)、中温型(100-300100-300)和高温型()和高温型(600-1000600-1000)三种。根据电解质的)三种。根据电解质的种类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种类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
19、( (AFC)AFC)、磷酸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 (PAFC)PAFC)、熔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SOFC)和聚和聚合物离子膜燃料电池合物离子膜燃料电池( (PCMFC)PCMFC)。NCEPUNCEPU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化学电池类似,燃料电化学电池类似,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阴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阴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流向阴极构成通过负
20、载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产生电流。电回路,产生电流。燃料燃料氧化剂氧化剂阳极阳极阴极阴极电电 解解 质质导电离子导电离子NCEPUNCEPU1.1燃料电池燃料电池(Fuel Cell) 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通过氧与氢结合成水的简单电化学反应而发电。燃料电池通过氧与氢结合成水的简单电化学反应而发电。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有:电极、电解质、燃料和催化剂。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有:电极、电解质、燃料和催化剂。二个电极被一个位于这它们之间的、携带有充电电荷的固二个电极被一个位于这它们之间的、携带有充电电荷的固态或液态电解质分开。在电极上,催化剂,例如白金,常态或液态电解质分开。在电极上,催化剂,例如白
21、金,常用来加速电化学反应。用来加速电化学反应。 下图为燃料电池基本原理示意图。下图为燃料电池基本原理示意图。NCEPUNCEPU 燃料可以是燃料可以是H H2 2、CHCH4 4、CHCH3 3OHOH、COCO等,氧化剂一般是氧气等,氧化剂一般是氧气或空气,电解质可为水溶液(或空气,电解质可为水溶液(H H2 2SOSO4 4、H H3 3POPO4 4、NaOHNaOH等)、熔等)、熔融盐(融盐(NaCONaCO3 3、K K2 2COCO3 3)、固体聚合物、固体氧化物等。)、固体聚合物、固体氧化物等。 发电时,燃料和氧化剂由电池外部分别供给电池的阳发电时,燃料和氧化剂由电池外部分别供给
22、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阳极发生燃料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氧化剂的极和阴极,阳极发生燃料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氧化剂的还原反应,电解质将两电极隔开,导电离子在电解质内移还原反应,电解质将两电极隔开,导电离子在电解质内移动,电子通过外电路做功并构成电的回路。与普通电池不动,电子通过外电路做功并构成电的回路。与普通电池不同的是,只要能保证燃料和氧化剂的供给,燃料电池就可同的是,只要能保证燃料和氧化剂的供给,燃料电池就可以连续不断地产生电能。以连续不断地产生电能。 NCEPUNCEPU 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储存在电池内,而是储存在电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储存在电池内,而是储存在电池外的储罐中。当电池发电时,要连
23、续不断地向电池内送池外的储罐中。当电池发电时,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和氧化剂,排出反应产物,同时也要排除一定的废入燃料和氧化剂,排出反应产物,同时也要排除一定的废热,以维持电池工作温度的恒定。热,以维持电池工作温度的恒定。FCFC本身只决定输出功率本身只决定输出功率的大小,其储存能量则由储存在储罐内的燃料与氧化剂的的大小,其储存能量则由储存在储罐内的燃料与氧化剂的量决定。量决定。 NCEPUNCEPU1.2燃料电池系统组成燃料电池系统组成 单独的燃料电池堆是不能发电并用于汽车的,它必单独的燃料电池堆是不能发电并用于汽车的,它必需和燃料供给与循环系统、氧化剂供给系统、水需和燃料供给与循环系
24、统、氧化剂供给系统、水/ /热管热管理系统和一个能使上述各系统协调工作的控制系统组理系统和一个能使上述各系统协调工作的控制系统组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简称燃料电池系统。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简称燃料电池系统。1 1 燃料电池组燃料电池组2 2 辅助装置和关键设备:辅助装置和关键设备: (1)(1)燃料和燃料储存器燃料和燃料储存器 (2)(2)氧化剂和氧化剂存储器氧化剂和氧化剂存储器(3)(3)供给管道系统和调节系统(包括气体输送泵、热交换供给管道系统和调节系统(包括气体输送泵、热交换器、气体分离和净化装置)器、气体分离和净化装置)(4)(4)水和热管理系统水和热管理系统NCEPUNCEPU1.3燃
25、料电池系统发展燃料电池系统发展v1839年英国的Grove发明了燃料电池,并用这种以铂黑为电极催化剂的简单的氢氧燃料电池点亮了伦敦讲演厅的照明灯 v剑桥大学的Bacon用高压氢氧制成了具有实用功率水平的燃料电池。60年代,这种电池成功地应用于阿波罗(Appollo)登月飞船。 NCEPUNCEPUv 在中国的燃料电池研究始于1958年,原电子工业部天津电源研究所最早开展了MCFC的研究。70年代在航天事业的推动下,中国燃料电池的研究曾呈现出第一次高潮。其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两种类型的碱性石棉膜型氢氧燃料电池系统(千瓦级AFC)均通过了例行的航天环境模拟试验。1990年中国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