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醛缩合反应-有机化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羟醛缩合反应-有机化学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羟醛 缩合 反应 有机化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 10 章章醛醛 酮酮 醌醌( Aldehydes、 Ketones、Quinones )本本 章章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0.1 醛酮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醛酮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的化学性质10.3 醛、酮的制备醛、酮的制备10.4 二羰基化合物二羰基化合物10.5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10.6 酚醛和酚酮酚醛和酚酮10.7 醌醌(Quinones)类化合物简介类化合物简介第第10章章 醛和酮醛和酮 C=O R H 醛醛 R/ R C=O 酮酮 C=O H 醛基醛基RR/ 混合酮混合酮 RR/ 单一酮单一酮 C O羰基:羰基: 在醛(在醛(Ald
2、ehydes)和酮(和酮(Ketones)分子中,分子中,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官能团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官能团-羰基,故统称为羰羰基,故统称为羰基化合物基化合物 醛分子中,羰基至少要与一个氢原子直接相醛分子中,羰基至少要与一个氢原子直接相连,故醛基一定位于链端。连,故醛基一定位于链端。 C O 酮基酮基10-1 分类、命名和结构分类、命名和结构一、分类一、分类 1. 按含羰基数目分:按含羰基数目分:一元醛酮一元醛酮多元醛酮(二羰基化合物)多元醛酮(二羰基化合物)CH3-C-CH2-C-CH3O =O =CH3CHOCH3CH3C=O+HOHOOOCH3CH3H+乙醛乙醛丙酮丙酮OHC-CHO乙二醛乙二
3、醛 丁二酮丁二酮 H3O+CH3C-CH2CH3OHNO2CH3C-CCH3O NOHCH3C-CCH3O OCH2OCSeO2COCO二苯乙二酮二苯乙二酮2,4-戊二酮戊二酮 CH3CCH2OH+ 3C6H5NHNH2OCH=NNHC6H5C=NNH2C6H5CH3-羟基丙酮羟基丙酮 HOCH2CH2CH2CHOOHHO-羟基丁醛羟基丁醛一、分类一、分类2. 按含羰基的饱和性分按含羰基的饱和性分 饱饱 和和 醛醛 酮酮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丙烯醛丙烯醛3-戊烯戊烯-2-酮酮CH3CH=CH-C-CH3OH2CCH CHO一、分类一、分类3. 按烃基的类别分按烃基
4、的类别分脂肪醛酮脂肪醛酮芳香醛酮芳香醛酮 Ar-CHO 脂脂 环环 族族 OOHCHOOHCOCH3C CH3OCl2NaOHH+C OHO+ CHCl3CHO + CH3CHOdil. OH-?环己酮环己酮苯甲醛苯甲醛-萘乙酮萘乙酮二、命名二、命名1. 普通命名法普通命名法简单的醛简单的醛-烃烃(基基)习惯名称醛习惯名称醛(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CH3CHCH2CHO CH3OCH2CH2CH2CHO CH=CHCHO CH3 -甲基戊醛甲基戊醛 -甲氧基丁醛甲氧基丁醛 -苯基丙烯醛苯基丙烯醛 低级支链醛低级支链醛用用 标记取代基位置。标记取代基位置。例:例:CH3-CH-CHOlCH3CH
5、2=CHCHO丙烯醛丙烯醛异丁醛异丁醛 Iso-butanalPropenal acrylaldehyde3-methylpentanal4-methoxybutanal3-phenylpropenal简单的酮简单的酮-两个烃基习惯名称酮两个烃基习惯名称酮(与醚命名相似与醚命名相似-相当于甲酮的衍生物命名法相当于甲酮的衍生物命名法)1. 普通命名法普通命名法CH3CCH2CH3O甲基乙基甲酮甲基乙基甲酮 (甲乙酮甲乙酮)CH3CHCCH3CH3O甲基异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CH2CHCCH3O甲基乙烯基酮甲基乙烯基酮2.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原则命名原则)选主链选主链-含有羰基的最
6、长碳链为主链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编 号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2 3 3 C H C H C H 3 C H C H 2 C H O C H 3 C H C O C H 3 C H 4 - 甲甲 基基 - 2 - 戊戊 酮酮 3 - 甲甲 基基 丁丁 醛醛 1 2 4 3 3 5 1 2 4 CH3-C-CH=CH-CHOllCH3Cl4-甲基甲基-4-氯氯-2-戊烯醛戊烯醛CH2CCH2CH3OCHCCH3CH2O3-丁烯丁烯-2-酮酮CH3CH2CCH2CHOO3-氧代戊醛或氧代戊醛或3-戊酮醛戊酮醛3-methylbutanal4-methyl-2-pe
7、ntanone3-buten-2-one4-methyl-4-chloro-2-pentenal3-oxopentanal芳香族、脂环族醛酮:芳香族、脂环族醛酮:一般将芳基或脂环烃基作为取代基一般将芳基或脂环烃基作为取代基OCH3CH=CH-CHOC-CH3CH3OO3-苯基丙烯醛苯基丙烯醛 -对甲氧基苯乙酮对甲氧基苯乙酮3-甲基环己酮甲基环己酮CHOCH3CH33,3-二甲基环己基甲醛二甲基环己基甲醛CHOO3-氧代环己基甲醛氧代环己基甲醛CH3-C-CH2-C-CH3llllOO2,4-戊二酮戊二酮(-戊二酮戊二酮)CH3CCH2CH2CHOOOOCHOCH3CCHCCH3OOCH2CH=
8、CH23-烯丙基烯丙基-2,4-戊二酮戊二酮(-戊二酮戊二酮)多元醛酮:标明多元醛酮:标明-C-的位次和个数。的位次和个数。llOCH2CH2CHCHO OHCCH2CHCH2CHO CH3CHO3-甲酰基戊二醛甲酰基戊二醛酮中羰基所连烃基是甲基时,即酮中羰基所连烃基是甲基时,即CH3-C-R, 称为称为甲基酮甲基酮llO2,4-pentanedioneCO+三、结构三、结构+COsp2羰基为平面型;键角等于或接近羰基为平面型;键角等于或接近120;羰基羰基 C=O: 一个一个 键、键、 一个一个 键。键。羰基是极性基团羰基是极性基团CO =2.32.8DC H H O S P 2 杂杂 化化
9、 1 2 0 。 1 2 0 。 + - CO:RR,120Lone electron pairsP orbital120 bondP orbital bond(overlap of two sp2 hybrids)羰基碳和氧:羰基碳和氧:sp2杂化杂化羰基键电子云分布羰基键电子云分布甲醛结构甲醛结构- + CC HHO -活泼(酸性)活泼(酸性)H的反应的反应 (1)烯醇化)烯醇化 (2) -卤代卤代(卤仿反应卤仿反应) (3)醇醛缩合反应)醇醛缩合反应醛的氧化醛的氧化正电中心:正电中心:亲核加成亲核加成 10.3 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的化学性质结构分析结构分析:负电中心:负电中心:Lewis
10、碱性碱性双键:双键:氢化还原氢化还原 一、羰基上的加成反应一、羰基上的加成反应总述总述 羰基中的碳氧双键由于电负性羰基中的碳氧双键由于电负性O C,因此,因此电子云不是对称地分布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氧电子云不是对称地分布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氧的一端,由于碳正电中心的反应性能大于氧负电中的一端,由于碳正电中心的反应性能大于氧负电中心,因此羰基易于与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心,因此羰基易于与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CO+Nu:-CO+ 反应机理(一般亲核加成按两种方式进行)反应机理(一般亲核加成按两种方式进行)慢慢快快1. 碱性条件下,亲核试剂(碱性条件下,亲核试剂(Nu-)亲核性很强,)亲核性很
11、强, 按碱催化的机理进行按碱催化的机理进行: CO+-Nu -RRCORRNuHNuCORRNuH+Nu-三角形三角形平面分子平面分子 四面体中间体四面体中间体-氧负离子氧负离子 四面体产物四面体产物 1. 酸性条件下,亲核试剂(酸性条件下,亲核试剂(:Nu-H)亲核性较弱,)亲核性较弱, 按酸催化的机理进行:按酸催化的机理进行: RH(R)HA+OHRH(R)CA:NuH:NuHOHRH(R)NuOH:ORH(R)C:+-HA+OHRH(R)COHRH(R)C+A:质子化的羰基,即氧鎓离子质子化的羰基,即氧鎓离子 氧鎓正离子中的碳原子比起始状态的羰基碳原子更易氧鎓正离子中的碳原子比起始状态的
12、羰基碳原子更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 加成反应的活性决定于试剂亲核性强弱、羰基碳原子的加成反应的活性决定于试剂亲核性强弱、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正电性-亲电性强弱、羰基所连亲电性强弱、羰基所连 R 基大小,即受电子效应、基大小,即受电子效应、立体效应等因素影响立体效应等因素影响1. 决定于羰基碳上的正电性决定于羰基碳上的正电性 电子效应电子效应(供电子诱导、共轭、超共轭使正电性降低供电子诱导、共轭、超共轭使正电性降低)2. 决定于羰基碳上决定于羰基碳上R产生的空间效应产生的空间效应(空间位阻空间位阻)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活性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活性+C则反应活性则反应活性空间位阻空间位
13、阻则反应活性则反应活性HCHO RCHO ArCHO RCOR RCOAr C C=O H Cl Cl Cl CH3 -C=O H RC=ORRC=OArCORH3CC=O H C=ORH主要电子效应的影响主要电子效应的影响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的影响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的影响COHHCOHH3CCOHH5C6+I+C-I+I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活性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活性A N u H C N N a H S O 3 H N H - Y H O R X M g R L i R + -亲核试剂亲核试剂Na CCR1. 与氢氰酸加成与氢氰酸加成CO + HCNCOHCNH2OH+orOH-COHCOOH
14、产物:产物: -羟基腈;羟基腈; 制备制备 -羟基酸羟基酸*(1) 反应式反应式(CH3)2C=O + HCN-OH溶液溶液OHCCOOHCH3CH3H+ H2O -H2OCH2=C-COOHCH3 , -不饱和酸不饱和酸 -羟腈(或羟腈(或 -氰醇)氰醇) -羟基酸羟基酸CO-H2OOHCCNCNCH3CH3CH3CH3*(2)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可逆可逆)C=OCH3-CNCH3慢慢 H +H*(3)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反应必须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必须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碱性有利于反应,碱性有利于反应,但反应不能在强碱性条件下但反应不能在强碱性条件下 进行。强碱性将引发进行。强碱性将引发另
15、外的反应。另外的反应。H + 则则 V 则则 V O H - 实验证明:反应是可逆的实验证明:反应是可逆的H C N H + C N - OH -H+实际反应条件:实际反应条件:无机酸氰化钠水溶液无机酸氰化钠水溶液控制溶液控制溶液pH=8CO-CNCH3CH3OHCCNCH3CH3*(4) 反应活性反应活性某些醛酮与HCN反应的平衡常数 KCH3CHO 很大 CH3COCH(CH3)2 38 p-CH3C6H4CHO 32K 化合物 K 化合物C6H5CHO 210p-NO2C6H4CHO 1420C6H5COCH3 0.8C6H5COC6H5 很小醛、甲基脂肪酮、醛、甲基脂肪酮、C8以下环酮
16、以下环酮*(5)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例如:例如:1234OHCNCNHOHCNCCH2CH3Ono reactionHCNCHOCHOHCNHCNno reactionO.应应 用用 可可 增增 长长 碳碳 链链 制制 - - 羟基酸或不饱和酸羟基酸或不饱和酸* *(6)(6)CH3CH2CCH3OHCNCH3CH2C CNOHCH3浓H2SO4CH3CH=CCOOHCH3CH3 CCH3O+ NaCNH2SO410o-20oCCH3 C CNOHCH3 CH3OH H2SO4 CH2=CCOOCH3CH3COCH3CH3-CHCNO HC NCH3O HC H3稀浓H2S O4HCH3O
17、HCC O O HCH3O HC H3CC O O HCH2C H3H2S O4浓CC O O C H3CH2C H3H2S O4CC H2CH3O HC H3N H2(水化)*1反应式反应式2. 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2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 NaHSO3C=OSO3NaOHHRCHR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CH3)(CH3) NaHSO3对不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产率对不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产率C C H 3 C H 3 O O C H 3 C H 3 C H 2 C O C H 2 C H 3 C H 3 C H 2 C 5 6 . . 2 % 3 6 . 4
18、% 2 % =C=O C H 3 O R C H O 1 % 3 5 % 7 0 9 0 % =二小时后二小时后反应产率反应产率醛、甲基脂肪酮、醛、甲基脂肪酮、C8以下环酮以下环酮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 羟基磺酸钠如果在酸或碱存在下,加水稀释,羟基磺酸钠如果在酸或碱存在下,加水稀释,产物又可分解成原来的醛或酮。产物又可分解成原来的醛或酮。C R H OH SO3Na H 2 O H C l N a 2 C O 3 H 2 O 鉴别醛酮鉴别醛酮分离、提纯醛、酮化合物分离、提纯醛、酮化合物与与NaCN反应制取羟腈化合物反应制取羟腈化合物C=O + NaCl + SO2 + H2O R H C=O
19、 + Na2SO3 + CO2 + H2O R H 应用应用 反应体系须维持弱酸性反应体系须维持弱酸性CO + NaHSO3CH3CH3CCH3CH3OHSO3NaNaCNCCH3CH3OHCN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制取羟腈化合物的好方法,避免了用毒性很大的氢氰酸制取羟腈化合物的好方法,避免了用毒性很大的氢氰酸分离分离3-戊酮和戊酮和2-戊酮的混合物戊酮的混合物C H 3 C H 2 C H 2 C S O 3 N a C H 3 OH 过过 滤滤 分分 离离 H 2 O H C l C H 3 C H 2 C C H 2 C H 3 O =3-戊酮戊酮
20、C H 3 C H 2 C C H 2 C H 3 O =2-戊酮戊酮C H 3 C H 2 C H 2 C C H 3 O =NaHSO3蒸馏蒸馏蒸馏蒸馏滤液滤液沉淀沉淀(粗产物)(粗产物)C H 3 C H 2 C H 2 C C H 3 O =C H 3 C H 2 C C H 2 C H 3 O C H 3 C H 2 C H 2 C C H 3 O b p : 1 0 2b p : 1 0 1 =3. 3. 与醇加成与醇加成C=O + HOR/ R H 干干HCl缩缩醛醛C OR/OR/R H + H2O R/OH,H+ 半缩醛羟基半缩醛羟基C OH OR/R H 半缩醛半缩醛 (不
21、稳定(不稳定)CORHH+COHRH+HORH+OHCRHOR-H+CRHOROH+H+-H2ORC ORH+HORH+ORCRHORCRHOROH2-H+ORCRHOR(缩醛) 反应机理:反应可逆反应机理:反应可逆水水+酸酸CHOCH3CH2H(CH3)CH+OCH3CH2CHOCH3CH2提高亲电性.H(CH3)H(CH3)H(CH3)H(CH3)H(CH3).CH3CH2OHCH3CHOCH3HH+OCH3CH2CHOCH3CH2OCH3CHO.半缩醛(酮)形成 反应机理:反应可逆反应机理:反应可逆H(CH3)H(CH3)H+OHCH3CH2OCH3COCH3CH2OCH3C缩(醛)酮形
22、成.H3CH3CH(CH3)H(CH3)H(CH3).CH3CH2OCH3CHOH+.OCH3HHH2OCH3CH2OCH3CHOCH3CH2OCH3C.酮与醇的反应很慢,生成缩酮比较困难酮与醇的反应很慢,生成缩酮比较困难半缩酮半缩酮缩酮缩酮缩酮的生成缩酮的生成醛的正向平衡常数大醛的正向平衡常数大酮的正向平衡常数小酮的正向平衡常数小A 用油水分离器除去反应中的水,移动正向平衡用油水分离器除去反应中的水,移动正向平衡B 应用原甲酸酯或二元醇代替醇进行反应应用原甲酸酯或二元醇代替醇进行反应C 五元和六元环状缩酮的产率较好五元和六元环状缩酮的产率较好H+CCH3CH3O + 2CH3CH2OHCCH
23、3CH3OCH2CH3OCH2CH3+ H2O (不断除水)(不断除水) 平衡主要正向平衡主要正向CH3CH3C=O+HOHOOOCH3CH3H+O+2ROHORORH+HC(OC2H5)3C=ORRC OC2H5RR OC2H5+HCOOC2H5原甲酸三乙酯原甲酸三乙酯CH2CCH3O+ HOCH2CH2OHP-CH3C6H4SO3HC6H6 CH2CCH3OOCORORRH+ H2OH+CRHO + 2ROHCRHOROR+ H2OOH-no reactionCH2=CHCH(OC2H5)2H+H2OCH2=CHCHO + 2CH3CH2OHOOCH2CH3H+H2O? 缩醛缩醛( (酮酮
24、) )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等稳定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等稳定, ,但在稀但在稀酸溶液中,室温下可水解,生成原来的醛酸溶液中,室温下可水解,生成原来的醛( (酮酮) )和醇和醇OO+ H2OH+O + HOCH2CH2OH形成缩醛或缩酮在合成中的应用形成缩醛或缩酮在合成中的应用 羰基的保护羰基的保护例例 二二 : CH2=CHCH2CH2CHO CH3CH2CH2CH2CHO转化转化O OH O 例例 一一 : 转化转化CH2=CH-C-CH3 HO-CH2-CH-C-CH3=CH2=CH-CHO + 2CH3CH2OHH+CH2=CHCHOC2H5OC2H5CH2 CHCHOHOHOC2H5OC
25、2H5H+H2OCH2CHCHOOHOHKMnO4 冷解解1:解解2:?:?BrCH2CH2CHO + HOCH2CH2OHH+BrCH2CH2CH3CH2C CLiCH3CH2C CCH2CH2H3O+CH3CH2C CCH2CH2CHO + HOCH2CH2OHOOOO例三例三:BrCH2CH2CHO CH3CH2C CCH2CH2CHO4. 与格氏试剂加成与格氏试剂加成通通 式式 : C=O + R M g X C O M g X R H 2 O H + C O H R M g X O H +R/-C-R/ O=C R R / R / / O H RMgX / 无水乙醚无水乙醚 H2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