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七讲-社会组织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24091
  • 上传时间:2022-06-11
  • 格式:PPT
  • 页数:78
  • 大小:1.0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讲-社会组织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七 社会 组织 课件
    资源描述:

    1、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一种类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日益取代初级群体,并成为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现代社会中90%以上的人都在社会组织中从事工作。社会组织作为人们设计出的一种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社会的高度组织化是社会合理化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合理化的过程中,具体的个人倒是显得不太重要了。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一、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一、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

    2、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狭义的组织。组织活动时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的活动 第一,组织的目标结构。组织内部不但每个成员有各自追求的目标,整体组织也有确定目标。组织目标通常既代表组织的整体,也反映组织成员的利益和社会要求。 第二,组织的心理结构。组织是以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人群组合,在组织内部由于人们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逐渐会形成某种固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结构,从而使社会组织千差万别。 第三,组织的技术结构。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脱离科学技术,确切地说,组

    3、织是运用组织和技术的人群。 第四,组织的整体活动。指在特定的关系模式中一起工作的人群,组织成员要按组织规则活动,认真完成组织规定的任务。社会组织的特征 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第一,现代组织具有非人格化特征; 第二,现代组织具有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第三,现代组织具有非道德性两重性特征。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l规范l地位l角色 l权威规范l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规范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是社会关系及其功能价值的具体表现,它指个人或团体应如何思考、感觉与信仰,在各种情况与关系当中应如何行动。l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地位l 地位

    4、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l 现代社会,人际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地位之间的互动。社会组织的互动也是经由地位而建立的,社会中到处都充满着这种组织性的互动。l 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如性别、年龄、种族及亲族等;成就地位则是依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如医生、教师、艺术家等。l 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主要是成就地位。角色 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角色的地位,也不存在无地位的角色,角色表现地位,地位规定角色的范围。可以说,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而地位则是角色的静态描述。社会组织就是由

    5、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角色构成的。权威 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与限制。组织权威一般有两个特征: 首先,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 其次,权威依附于职位。二、组织的研究变项 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的内容复杂多样,既有组织内部结构及其功能转换,同时还包括组织与个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换关系。组织的研究变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内的基本变项包括组织的结构、部门化、操作和相互行为;(2)输入系统的变项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3)输出系统的变项包括生产力因素,如产品、商品等,团结或整合的目的及高昂

    6、的士气等; (4) 人与组织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组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特征,包括体力、外表、知识、才能、性格、价值观、参考群体、专业技能、社会地位等;二是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包括表现、互动、期望、激励状态等;三是能否与组织相认同,包括组织外所属群体、是否为另一次级群体成员、角色状况、位置状况等。 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包括家庭和社区规范、专业规范、经济规范、政策、法律等;二是生存机制问题,即如何与环境相整合,包括与环境的知觉、沟通、适应、吸引、影响等;三是在与环境交换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内部结构的变化、人事、操作规

    7、则、效用、关系及其组织声望等。社会组织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1)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为了进行经常性、稳定性的合作,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工厂、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等。(2)人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之中,哪怕是儿童和老人也都多多少少地与社会组织相联系。 (3)现代社会中人们根本离不开社会 组织,不管是生老病死,还是日常生活。 (4)组织之网笼罩着整个社会,它满足着人们的需要,也对人们形成约束。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1、社会组织的类型(1)根据社会组织在社会生产中承担功能划分: 经济生产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 整合组织 模式维持组织经济生产组织 是指那些制造物品或进行生

    8、产的组织,这类组织的典型形式是实业公司。经济生产组织把经济功能放在首位,其运作方式是通过经济功能的实现对整体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政治目标组织 是指那些为保证整体社会目标实现而形成的各类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取向是实现社会共同价值的目标,以及形成和布置社会的权力。例如,政府机构和权力组织。整合组织 是指那些从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主要涉及到调解冲突和指导动机,为实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例如,教会和学校等。模式维持组织 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例如:教会和学校等。(2)根据组织运行的受惠者的角度划分: 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

    9、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互惠组织:这种组织的成员因共同的兴趣而结合在一起,参与程度较低。组织成员参与程度的多寡直接影响到组织权力的大小。 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经营性组织:是指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活动价值的组织,例如银行、公司、工厂、零售店等。 大众福利组织:社会公众都是这类组织的受惠者,如邮局、飞机场等。(3)根据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划分: 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 疏远型组织:是利用职权指导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组织 功利型组织:以实际性奖励和非实际性奖励为基础的组织。 道德型组织:以劝导和感召来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被认为是正确的轨道上的组织

    10、。(4)根据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划分: 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 长链组织:是指那些需要在时间序列中执行功能的组织形式,如汽车工业中的流水线作作业形式和建筑工业中的工序结构及其工作安排。 媒介组织:指将希望保持相互依赖的人群结合在一起,如银行系统。 集约组织:指将各种各样的工艺技术或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改变人或对象的组织。2、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1、以产业为标准分为: (1)第一产业组织 (2)第二产业组织 (3)第三产业组织2、以机构编制为标准分为: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 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

    11、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人们团体。国家事业编制组织 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其经费实行预算拨款制的国家事业机构。其中,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也被列为国家事业编制。具体包括农、林、水利、气象事业组织、文教卫生事业组织、科学研究事业组织,勘察设计事业组织,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城市公用事业组织,交通事业组织等。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各类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商业服务业系统等。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一、组织目标的涵义与功能1、组织目标的涵义 组织

    12、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2、组织目标的功能第一,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期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第二,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对外来说,是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该组织发生联系。 第三,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组织活动都是围

    13、绕着组织目标进行的,这种活动是否有效益或效率,以及效益和效率如何,就看它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3、组织目标的分类 (1)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3)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 (4)显目标和隐目标 (1)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指那些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的满足的目标。 次要目标是指组织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次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与愿望。(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成的目标,通常是一年或几年后完成的目标。 短期目标指组织短期内实现的目标,实现周期往往较短。 (3)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 平衡性目标

    14、是指有意识地做出了与组织的宏观环境相适应的决策,这种目标的实施采取了一种适应性战略。 改进性目标是指一种以改进工作和以更高效率完成计划的愿望为基础的目标,这是社会组织在转型社会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目标形式。(4)显目标和隐目标 显目标指组织所建立的官方的、正规的目标,并印刷出版,主要攻击组织之外的股东、政府或各类宣传机构参阅。 隐目标是指组织在事实上所实际朝向的非官方目标,这种目标有时与正规目标存在差异。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1、制定原则 (1)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人员都有利。 (2)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以评估目标实现程度。它包括规划和控制以及衡量与评价的技术。规划是管理当

    15、局为适应环境而采取的一种对策;控制是促使管理阶层完成规划,其目的是协调组织达成目标;衡量与评价目标实现程度是一项综合技术,既要明确的客观标准,也要考虑到诸多的社会及心理因素。 (3)选择原则:是指组织在确定目标使要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这种程序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掌握信息,明确确立组织目标的一句,包括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调查研究与科学分析。第二步是 你定各种组织目标的预选方案,包括上限方案、中限方案、下限方案,以便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研究,选择最佳方案。 第三步是讨论和评估,可由群众评估,也可由专家论证和领导裁判,最后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四步是对初步选择的方案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

    16、验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对方案进行调查、修改、充实和完善。第五步是经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最后通过并正式公布实施。2、组织目标的实施 (1)选择适当机会 (2)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监督检查。这种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所指定所指定的组织目标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可行,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以及重新考察和评估目标,及时进行修正。二是检查所指定的目标是否为组织实际追求的目标。三、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一)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文化环境是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影响资源分配和利用的重要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指影响经济发展的外部经济秩序,包括银行体制、财政政策、对物质资源的利用

    17、和大众消费特征。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压力往往给组织目标的实现带来多重影响。社会环境通常指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它包括人们评价事物的尺度、看问题的方法及善恶标准等。这些因素对组织目标的制定及其合法性都有重要影响。组织追求的目标,必须适应或符合社会总体价值观,否则这一目标便难以实现。 政治环境是指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现实状况。政治因素主要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思想产生影响,它涉及到组织目标确立应符合现实政治目标的需要,即应保持在现行政治轨道中选择目标,才具有其合法性。(二)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组织内部的目标具有多重性特点。组织在确定总目标之后,就要把它转换成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并

    18、分出等级和先后序列例如:战略层次上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它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有较大的转换性和灵活性。短期目标可操作的目标则指各种具体的工作任务,通常可以直接进行衡量和测定。因此,组织内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时可以改变短期目标和实际任务的完成。(三)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个人参加组织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组织目标不可能与每个成员的目标完全一致,这边出现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冲突。不应过多地强调组织目标与人的需要质检的一致性,因为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需要的满足与高效率的组织活动密切相关。组织与个人目标的完全和谐与完全对立都

    19、是不可能的。四、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与评估 目标实现程度是决定组织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管理部门有责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评估。 对于一般组织来说,评估其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如何的标准有三个:(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其资源;(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3)人道主义,即组织应追求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仅是追求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注重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节 社会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一)正式结构1、定义 为

    20、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设置的,并由组织规章正式规定的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二、组织结构的内容 组织结构作为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其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结构和职务工作结构。 组织结构的总体设计是根据组织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进行的,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组织结构的不同。 组织结构的职务工作结构设计,是对某类工作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一工作的内容和数量及完成该工作所应具备的责任、权力和技能。 组织结构设计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5)责权对等原则; (6)精

    21、简与效率原则; (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原则。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正式结构是每一个组织的普遍特性,它是组织确定各种活动关系的蓝图,具有法规的性质。正式结构一般表现为结构图,并将组织的规章制度载入各种手册和正式文件之中。但是,并非所有正式组织结构都具有同样的特点,它受多重社会因素制度、文化、技术、目标等的影响。1.直线职能式结构 又称生产区域管理制。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管理者之下设置相应的只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 特点: 1.各级主管者没有专业分工,所有管理只能都集中于一人之手,一个下级单位只接受一个领导的指令,上下级关系简单、明确、清楚。 2.这种形式保持了直线式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

    22、又具有职能分工专业化的长处,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4.组织内各级直线主管人员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使管理者能够对本部门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挥。所以,比较适应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的需要,被广泛采用。 不足之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专业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弱,企业间信息传递速度较慢。2.矩阵组织结构 又称规划矩阵结构或规划目标结构。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小组结合成一个矩阵,称之为矩阵式结构。它一般有三种形式:工程矩阵结构、产品矩阵结构、项目矩阵结构。这种结构都是把纵向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分派到横向单位以满足各单位之需要。当工作完成之后,他们再回到原

    23、来的部门,等待重新分派工作。优点 第一,与传统管理观念不同,矩阵组织中的项目负责人员又是只能部门的人员,使得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集权和分权也较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多方面的合作和提高效率。 第二,把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和发挥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三,矩阵组织结构又较强的灵活性、机动性和适应性,每个小组所负责的产品或项目任务,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四,提高了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日常工作,使高层管理者能集中精力考虑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足之处 由于实

    24、行双重领导,当两个部门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使下级人员无所适从,产生矛盾; 从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看,人员的频繁流动也会给管理带来困难,增加管理费用; 工作缺少长期性,当小组工作任务完成后,人员便要回到原单位,会削弱对工作的责任感。适用对象 比较适用于某些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员参加完成的项目或业务,及一些设计或研制等创新性质的工作,如军工、航天工业(飞机、导弹)等。事业部组织结构 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它的特点是把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产品种类和地区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优点 可使组织最高领导层成为强有力的决策机构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有利于调动各事业部发挥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

    25、于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 有利于总公司考核评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成果,促进各事业部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的协调一致。缺点 职能机构重叠,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各事业部独立核算,容易产生本位主义,难以协调一致 职权下放过大,增加了协调难度; 各事业部之间竞争激烈,早就人才和技术的相互封锁等。适应 比较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众多、各类产品之间的工艺差别较大、市场条件变化也较快的大型企业。(二)非正式群体 1、定义: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下)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想成的社会群体。2. 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确定的结构,它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群体目标、有一套

    26、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这种行为的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从范围上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的中下级支援联合体,而且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2.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一是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事实上,在每一个组织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情感吸引、厌恶敌视偏见等。随着时间的延长,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也不再是正式的社会关系,而出现许多新的变化; 二是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相互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而在他们正式关系中加入某些非正式的行为模式。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对工人 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 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 情绪反应的充分表露

    27、提供独立的机会l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l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l提供工作满意感对管理工作负功能l第一,抵制变革l第二,目标冲突l第三,遵从行为问题l第四,谣言问题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一、组织管理的含义 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依赖于组织的管理。 管理者的角色有两种基本职能:向内观察着组织内部的秩序,向外观察着环境的变化。 三、组织管理方式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它产生于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征 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 第二,分工不

    28、明,责任不清; 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 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第五,终身制。 如何评价家长制? 家长制是社会分工不很发达、组织规模较小的产物,自身有非常大的局限性。随着分工细致、协作复杂、效率要求高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的出现,家长制已不适应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家长制有没有优势? 家长制的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关系密切,感情色彩浓厚,成员相互比较了解。关于家长制的例子:封建社会的大家庭是典型的家长制。电视剧刘老根家族企业中的家长制。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特征 第一,明确的分工

    29、;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 ,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官僚主义问题 凡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仅仅是管理者个人的思想作风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管理制度问题。 从管理的主体角度看,无论家长制还是科层制都可能产生官僚主义问题。 由家长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遇事推诿、相互扯皮、敷衍塞责、热衷于谋取私利,不关心群众痛痒、一言堂及命令主义等。 由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为: 浮夸习气 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 繁文缛节、文牍主义 例行公事、文山

    30、会海3、什么是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1、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2、在生产组织中,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霍桑实验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

    31、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 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 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

    32、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七讲-社会组织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2409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