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全).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全).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科学 教学 设计 全册全 下载 _三年级下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022)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
2、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二、教材分析1.整体情况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本册的三个单元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强调学生建构科学模型。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运动中质点的模型,“动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建构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日地月的天体模型这些科
3、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特别要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2
4、.单元概述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本单元是将机械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题单元.对于运动,学生有许多正确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无法准确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习惯用感觉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等.本单元希望学生经过对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有初步的科学认识,由此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此外,本单元还将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从而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体会科学实践的成功和乐趣.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如下:第1到6课,具
5、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这三方面展开;第7课,设计制作;第8课,综合应用。本单元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其中第7课延伸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 制造产品的活动,第8课回归到本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知识应用,实现跨领域的综合学习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本单元是研究动物生命周期的主题单元。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呈现出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两
6、条线索:一条是研究蚕的生命周期现象;另一条则是由蚕拓展到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在此过程中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本单元的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结论等能力。本单元共8课,包括两条线索,第1、3、4、5、6课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第2、7、8课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引导学生形成对更多动物卵、繁殖和动物一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本单元是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主题单元
7、。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地球上万物正常运作的基础,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小学生也是如此.本单元将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本单元也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本单元共8课,通过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的认识将更上一层楼.前3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第4到第7课,学生将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足够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第8课,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更加
8、深入的探索。三、教学目标1.“物体的运动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2.物体的运动有不同形式。3.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可以用“当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当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5.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2)科学探究目标1.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描述某个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2.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描述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3.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
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4.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5.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自己小组的“过山车”。6.基于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开展基于证据的科学论证活动。(3)科学态度目标1.亲历对物体运动的探究活动,表现出相应的探究兴趣。2.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3.体会到重复测试在提高证据有效性中的意义。4.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5.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2.初步体
10、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3.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2.“动物的一生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像蚕一样,动物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不同动物从生到死经历的时间不同,具体过程也不相同。3.动物有卵生和胎生等不同的繁殖方式.4.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5.动物与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6.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适宜的条件。7.动物可以分为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的类群,每类动物都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制订研究蚕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2.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
11、长期观察,研究蚕的一生。3.能运用摄像、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使用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4.能基于证据描述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5.能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现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6.能抓住主要特征对动物及动物卵进行分类.7.能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趋势进行预测。8.能对自己饲养和观察蚕的过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3)科学态度目标1.对饲养蚕以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表现出浓厚兴趣。2.能客观记录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3.能坚持不懈对蚕的一生进行长期观察.4.能在养蚕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可爱和可贵。5.愿意与人分享养蚕经验和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4)科学、技术、社会与
12、环境目标1.意识到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人类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2.了解人类生活可能对生物环境造成破坏。3.初步具有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2.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3.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4.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5.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表面有很多环形山。6.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7.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8.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9.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10.地球表面的海
13、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2)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征.2.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3.能使用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4.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5.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6.能利用维恩图的方式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特征。(3)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2.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3.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体会发现规律的乐趣。4.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协作
14、,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5.能用科学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亲历人类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知深度的推动作用。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掌握能对人类生活、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3.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四、主要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
15、察到的事实和现象。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1.运动和位置一、教材分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
16、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二、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
17、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三、设计理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2.借助方向盘、
18、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 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难点: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6、 授课时间:一课时7、 时间分配:一课时8、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谈话法 九、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十、教学过程一、聚焦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
19、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板书:运动和位置】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探索活动一:(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教师可以用“和.相比”的句式,代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学生交流讨论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小结: 一个物体和另一
20、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板书:物体位置:改变运动 不改变静止】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1.探究活动二: 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2.探究活动三: 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1) 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2) 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
21、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3.探究活动四 方案一:材料准备:校园平面图、可移动的透明方向盘、测量尺提示:此活动对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学生有困难,选择方案二提供每组校园设计图纸,借助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告知学生每小段表示几米),然后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4、 研讨提示:这两个问题与聚焦部分的问题相呼应,可以有机融合到探索活动中,问题
22、1与探究活动1融合,问题2与探究活动2-4融合。也可以在探索活动后进行总结提升。提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五、拓展提示:先让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询问不明白之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出示坐标图,学生根据已知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十一、板书设计1.运动和位置物体位置:改变运动 不改变静止 描述位置:方向、距离十二、教学反思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一课时。通过前面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使用方向、 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本课旨在带领学生认识运动和位置之间的关系:1、可以用与另一物体相比,位置有没有
23、发生变化,来判断该物体是否处于运动当中;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2.各种各样的运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2课。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为第3课做好认知铺垫。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表示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