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厦门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12373
  • 上传时间:2022-06-10
  • 格式:PPT
  • 页数:96
  • 大小:84.3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厦门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厦门 五缘湾 北岸 城市设计 课件
    资源描述:

    1、厦门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目录 一、前言 二、现状条件认知 三、发展定位与目标 四、替选方案发展 五、设计理念与构想 六、设计系统说明 七、城市设计导则一、前言(一)规划背景(二)规划区位(三)规划范围01五缘湾片区开发是厦门海湾型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团队受厦门路桥公司委托,在厦门市五缘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根据厦门市规划局关于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要求,对北岸片区中首期开发的墩上地块(130公顷)与北环湾地块(100公顷)提出城市设计初期、中期方案。根据厦门市规划局关于厦门市五缘湾墩上地块城市设计中期讨论会纪要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新调整的五缘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阿特金斯公

    2、司提出的五缘湾片区总体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团队对中期城市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五缘湾片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步伐。一、前 言规划规划背景背景基地区位图规划范围图规划范围图墩上地块北环湾地块规划背景二、规划条件认知 (一)规划依据与资料 (二)环境现况分析1 1、概念性总体规划、概念性总体规划2 2、五缘湾生态环境整治及环湾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五缘湾生态环境整治及环湾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3 3、五缘湾控制性详细规划、五缘湾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配合五缘湾片区建设,对概念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于2004年8月天津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开始进行五 缘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控制

    3、性详细规划仍然遵 循概念规划确定的定位。整体布局采取组团与湾区廊带 相结合“ 一轴、两带、六区”功能结构体系。道路网以自 由曲线为基本型,形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景观游 览车道四个层次的道路交通网络结构。4 4、五缘湾片区总体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五缘湾片区总体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一)规划依据与资料02二、规划条件认知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图总体城市设计总平面图(二)环境现况分析1 1、区域交通路网、区域交通路网 未来五缘湾地区将有东通道连接翔安,并与仙岳路衔 接,构成厦门本岛东西向之交通主动脉。配合环岛路, 与厦门空、海港相连接,形成本片区优越的交通条件。2 2、地区交通规划路网、地区交通规

    4、划路网 规划中的湖里大道延长段将直穿过基地,将湖里大道 和环岛路联系起来,道路设计宽度为50米。规划中的 五石路设计宽度为40米。五石路和湖里大道上规划有 BRT线,将五缘湾整合入整个城市的便捷路网中。3 3、交通现况、交通现况 基地内目前周边现有道路除环岛路、湖里大道外,五 石路等皆已进行建设中,目前没有公交车通过。03二、规划条件认知4 4、地形现况分析、地形现况分析 基地现状可大致分为三块:填海造地区、 开挖地和低洼地区以及台地缓坡区。其 中填海造地区、开挖地和低洼地区等大 部分地区坡度都低于5%,只是在台地边 缘以及部分军事碉堡、开挖地边缘等局 部地区的坡度是大于30%的。 在台地缓

    5、坡地区的坡度分布是比较复杂而琐碎的, 大概是从5%到30%, 但是整个台地的坡 度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自西向东呈逐 渐上升的趋势。这和台地边缘的良好景 观树林共同构成了基地的一大特色。未 来基地内若有回填,则回填的坡度须控 制在10%以下,以利开发。(二)环境现况分析04二、规划条件认知5 5、地质现况分析、地质现况分析 厦门本岛属基层岛,地质结构是火成岩, 岛上有变质岩与花岗岩两类岩石。高崎 一带为花岗岩组成。一般侵入花岗岩整 体强度高,抗压强度在 150280mPa之 间;而一般残积土、冲洪积土、风积砂, 承载力约在130300kPa左右,而海积 软土(淤泥)则容许承载力较小,只有 40k

    6、Pa。 基地内需要考虑的自然地质区有:台地 边缘海岸侵蚀严重,促使土岸节节后退, 严重影响台地建设,需加以防护;填海 造地而来的海埔新生地地质承载力较小, 需考虑建筑基础处理方式。05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6 6、地貌现况分析、地貌现况分析 基地外近临海湾、远望 群山,基地内有生长良 好的台地景观带,整个 基地外向景观状态良好, 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 目前基地湾区开挖土约 2百多万立方米回填,以 创造地景变化。 (二)环境现况分析06二、规划条件认知324517 7、区域地景景观分析、区域地景景观分析 本地块虽然区内大部分 地势平坦,但对外区域 地景景观却被同安、翔 安岛外地区之山

    7、景与周 边山头所环绕,形成一 种观山海的景观特色。07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8 8、水文现况分析、水文现况分析 基地干沟水流地表泾流方向如下图所示。台地 缓坡的泾流由高到低(自东向西)的流入基地 中西部的低洼地边缘的两条干沟。由于基地内 其他地区基本为平地,故这是基地内最大的汇 水坡面。未来大面积开发须设滞洪池,是可与 开发地块主要开放空间系统相结合。08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9 9、植被现况分析、植被现况分析 厦门地处闽南博平岭东南湿热,亚热带雨林小 区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雨林。 基地内树木分布如图所示,以各种树种组成的 混合林为主。位于陡峭的台地边缘,夹

    8、杂于混 合林中的相思林也是基地内的一大特色。树形 姿态优美,和台地边缘的混合林共同形成了良 好的景观,值得保留。未来开发在台地边缘须 加强护坡绿化处理。09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1010、土地利用现况分析、土地利用现况分析 基地内的土地使用现况大多为农田、林地、开 挖地,以及少数的军事用地,另外,还有部分 工厂、民用建筑分布于上坡小路的两侧。绝大 多数农田、林地、保留用地、建筑用地等位于 台地缓坡,另有三、四个废弃碉堡等散布于开 挖地。由填海造地而来新生地基本上为空地, 只有一、二座尚未被完全埋没的建筑露出地面。 具体的土地使用现况如下图所示。10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

    9、11、建筑物质量现况分析 基地内建筑大致可分为三类:保留建筑、工业 厂房、聚落,它们绝大多数分布台地缓坡的小 路两侧。其中军事建筑多数为一层的石头屋子, 状况良好。另外还有零散的军事碉堡布于基地 各处,状况较差,有的已经倾倒。工业厂房多 为1-2层的砖、混建筑,建筑现况质量一般。 一组小聚落位于工厂附近,多为1-2层临时搭 建的建筑,质量较差,主要是服务于工厂。具 体的建筑分布情况如图所示。11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 12、自然条件分析(1)气温 年平均气温20.9 ,绝对最高气温38.0,6、7月间平均气温28.4 28.0,绝对最低气温2.0。一、二月平均气温12.6 多年 平

    10、均最高气温24.8,多年平均最低气19.2。 从气温数据可以看出,厦门本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度适中,四季 宜人。(2)风速与风向 厦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明 显。年平均风速3.4m/s,各月平均风速为2.9-4.2m/s。每年5-10月都 受台风影响,多集中在7-9月份,风力达12级以上,瞬时最大风速60m/s。 从厦门地区历年平均风速风向频率来看,东北季风出现的频率和风速 都是很高的,需要做好防风设计。 (3)地震 厦门市位于东南沿海强度最大、频率最高的泉汕地震带中部,70年代 以来,尽管福建省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但厦门市150km范围ML 1.5-

    11、3.0级地震活动频繁,平均每年达100多次。从构造 看,新华厦系 北北东北东向长乐沼安构造带的中段通过厦门地区,并与东西向 南靖厦门构造带复合,形成这一地区主要的控震构造。员筜港钟 宅地堑型段陷带在第四纪特别是中晚期以来,地堑已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近三十万年以来,未见差异活动。不存在活动性断裂。根据国家 地震局批准的“厦门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报告”确定厦门市为地震基 本烈度为七度,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 根据国家地震局批准的“厦门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报告”确定厦门市 为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4)降雨 厦门基本无冰雪现象,冰雹也少见,年平均雨量1183.4mm,

    12、年降雨日 数为120天。34月为春雨季节,占全年18.6%,56月为梅雨季节,占 全年34.5%,59月是厦门雨季,占全年63.8%,10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占 全年1.74%。历史最高降雨量是1772MM,最低的年降雨量为839.6MM。 厦门地区具有充沛的降雨量,但由于地形河川短的关系,无法有效的储存 雨水但未来大面积开发须设滞洪池,以避免暴雨灾害。(5)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2010.0MM;最大年蒸发量 2406.5MM;最大月蒸发量282.5 MM。 从厦门地区的蒸发量是比降雨量相对大,此地若要设大面积造景水池须补 充水源或利用中水系统,同时加强绿化降低其蒸发量。(6)湿度 多年平均

    13、绝对湿度 20.4毫巴;最大绝对湿度39.6毫巴;最小绝对湿度2.7 毫巴;最大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小相对湿度14。 数据清晰的显示出,厦门干湿分明,空气温润,空气质量一年四季良好, 是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7)潮汐 五缘湾外海潮汐统计数据如下: 最高高潮位4.25m,最低低潮位-3.21m,平均高潮位2.49m,平均低潮位- 1.58m,100年一遇高潮位4.43m,50年一遇高潮位4.32m。厦门岛潮汐为规 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这是在临近内湾的地区亲水活动和水岸设计需要 考虑的因素之一。 厦门岛潮汐为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这是在临近内湾的地区亲水活动 和水岸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4、 12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1313、地方感及地区特质分析、地方感及地区特质分析 五缘湾地区地形由环绕内湾的缓丘群落 组成,形成许多各具不同海湖景观、特 色明显的地形小区。内湾岸线大多为易 为辨认的陡坡,其出海口二侧均有突出 的陡峭山壁雄峙湾口。传统聚落多因应 地形的变化,形成雄崌山头的望海向阳 村或背倚山凹的避风望湖面田村。体认 地形特色,进而发挥甚或强化地形特质 的安居环境营造传统。 早期传统聚落使用的建材多为当地所产 的黄色花岗条石叠砌而成,十分具有地 方感。未来配合现代的建材加钢材与玻 璃,当可营造一种具地方传统与现代感 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以作为本地区建筑 意象的特色。14

    15、14、机场净空限高规定、机场净空限高规定 基地地块位于高崎国际机场净空高度控 制区域内水平面内,机场净空限高55.5 米水平面控制范围。因此对未来墩上地 块开发构成相当大的限制。13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 1515、基地潜力与限制、基地潜力与限制-基地开发条件小结基地开发条件小结(1)基地开发潜力 交通区位优越 景观休憩资源良好 临近就业地区 未来公建配套设施健全 拆迁问题较少 大盘开发形态容易(2)基地开发限制 穿过基地的湖里大道将基地与湾区分隔。 基地受厦门机场航空限高55.5米所约束。 部分地区受机场航班起降噪音干扰。 海蚀崖台地属于塌方区,边缘不适宜作建筑开发。 台地上的保

    16、留用地无法迁移,影响台地整体开发。 冬季东北季风强劲,台风时为迎风面。 填海区目前地质不良,容易沉陷。14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3 3)基地分区利用条件综合评估)基地分区利用条件综合评估 填海新生区: 片区大部分是由填海造地而来的新生地,占了基地面积 很大的部分。由于是填海新生地,故地基条件不是很好; 但其地势平坦,只要处理好建筑的基础部分,并充分考 量开发形态及基础工程成本控制,可以进行大面积开发。 填海取土区: 现有开挖取土填海地块是以前低矮的丘陵。地质现况条 件良好,经过平整应该是一块良好即可开发用地。 低洼区: 基地内现有低洼地是原有地区自然排洪水路,通向大海, 建议应维

    17、持水路畅通,并保留作为景观滞洪地区使用。 台地缓坡区: 地块内现有台地其东北侧为断崖,但西南侧则为缓坡, 台地缓坡区坡度大部分都小于15%,适合中密度开发,而 且可以借坡塑造良好的建筑空间与景观,但区内有拆迁 问题,无法立即开发。 海蚀崖景观区: 此区坡度在70%以上,属于潜在塌方区,不适宜作建筑开 发;其上生长良好的相思树、柠檬桉树等混合林应予以 保留,形成区内景观绿带。须加强注意护崖处理。 保留用地区: 基地内的保留用地内有五、六座低层建筑,状况良好, 其周围柠檬桉、相思树等均为良好的景观。 15二、规划条件认知(二)环境现况分析三、发展定位与目标(一)功能定位(二)设计目标1、功能定位

    18、a.高新精英海景绿园社区 b.国际交流双语教育学村 c.临海风情旅游酒店外滩 d 浪漫活力购物餐饮街坊 e.青春热力娱乐休闲里弄 f.科技物流商务配套专区三、发展定位与目标162、设计目标 a.建立清晰可感,以海湾为活动及视觉主轴的空间架构。 b.营造多元丰富,共享海湾景观资源的土地布局。 c.确保地区交通运作顺畅与大盘开发弹性的交通路网。 d.强化在地特有的空间品质与经营浪漫诗情的地方感。 e.打造厦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滨海景观示范城区。四、替选方案发展 (一)替选因子 (二)替选方案说明 (三)替选方案比较 1 1、填土形式、填土形式 (1)山包形式 (2)平坡形式 (3)局部造景 2

    19、 2、交通系统、交通系统 (1)格网形式 (2)廊带形式 (3)组团形式 3 3、中央开放空间形式、中央开放空间形式 (1)带状形式 (2)集中形式 (3)指状形式 5 5、学校区位、学校区位 (1)临湖里大道 (2)地块中央 (3)临五石路 6 6、沿湾开放空间形式、沿湾开放空间形式 (1)休闲徒步大道 (2)自然蜿蜒的人行路径 (3)热闹亲水徒步街 7 7、沿湾建筑空间类型沿湾建筑空间类型 (1)街 (2)埕 (3)坊 4 4、组团建筑空间形态、组团建筑空间形态 (1)山村 (2)岛村 (3)湖村 (4)围合院落 8 8、沿湾服务动线系统、沿湾服务动线系统 (1)外街 (2)内街 (3)尽

    20、端17四、替选方案发展(一)替选因子1、填土形式构想 填土形式为一个平坡,坡度较缓,为 将来的用地开发提供一种集中、有效 率的开发模式。替选方案一:望海山街方案2、交通系统构想 南北向的路网形式便于有效率的开发, 而且使得街道空间是望向大海的,从 而拥有了良好的景观。3、开放空间形式构想 带状的开放空间集中分布于基地之间, 有效率的被各个地块利用,提高土地 利用价值。18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1、填土形式构想 填土形式为三个山头,保证了每一 个组团的独立性,以营造出各自不 同的特色。2、交通系统构想 组团形式的路网为每一个地块形 成自己的特色提供可能,为基地 开发的多样性打下基础。

    21、3、开放空间形式构想 指状的开放空间形式使得使得 各个组团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景 观与多样性的开发可能性。替选方案二:滨水山村方案19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1、填土形式构想 填土形式为两个山崖,和基地原有的 台地崖取得良好的呼应,围塑出一个 外部丰富、内部安静的环境。2、交通系统构想 路网形式采用和地形紧密结合的廊带 形式,自由灵活多变的组团建筑空间 创造出独立的内部景观空间。3、开放空间形式构想 开放空间集中布置,以形成比较大气 的集中开放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基 地周围景观资源。替选方案三:环湖山城方案20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替选方案四:街坊绿院方案1、填土形式构想 结

    22、合临街中央绿原与临 水环湾绿带的片区公共 绿地系统2、开放空间形式 营造指向山海的街区绿 廊,形塑开发地块内连 续的公共绿地系统3、视觉景观构想 利用公共绿轴系统,创 造视觉景观走廊,强化 低层住宅组团的视野4、天际线变化 利用低层与小高层建筑 形态,营造陡升变化的 戏剧性天际线型态21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1、填土形式构想 调整控规公共绿地区位,将 中央绿原伸入各开发地块中, 强化水岸空间的亲水性2、开放空间形式 运用建筑景观内庭相互串 连,形成开发地块内公共绿 地系统3、视觉景观构想 利用地形变化结合低、 多、 高层住宅类型渐升布局, 营造最大住宅观效益4、天际线变化 利用低层

    23、、多层、小高层 建筑群,营造渐升变化的 浪漫山城意象天际线形态替选方案五:林荫绿园方案22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1、填土形式构想 结合山水的地块核心滞洪 公园2、小区主要绿地系统 营造通海绿轴的小区中央 门户公园3、临里组团系统 围塑邻里交流的组团带状绿 林公园4、天际线变化 尊重山海地景的渐高城区 天际绿意象替选方案六:通海绿廊方案23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替选方案六:通海绿廊方案24四、替选方案发展(二)替选方案说明1、第六方案明题在土地开发与公共设施和交通路网上拥有较多优势,未来开发商在执行上较具可操作性。2、方案二则在城市/地方特质与生态系统上有较强的亮点,对地

    24、块风貌创造上有其优势。3、规划团队建议在第六方案可操作性的架构基础上,加强其地方特质与生态性的弱点。.小结:25四、替选方案发展(三)替选方案比较四、城市设计构想 (一)私设公用道路 (二)通海公共绿地 (三)社区交流中心 (四)开放社区,封闭组团 (五)引水造景,营造内街 (六)聚落围合的环湾建筑群 1. 私设公用道路 各开发地块须留设全天开放的公共服务道路, 以建立地区街道网络。 2.通海公共绿地 各开发地块须留设一个主要集中绿地作为公 共开放空间,提供人行通海通湾使用。26四、城市设计构想 3.社区交流中心 结合中心公共绿地,布设小区公共设施成为 社区人际交流中心,强化社区意识。 4.开

    25、放社区,封闭组团 鼓励墩上地块开发以“开放社区,封闭组团”的布 局理念,营造具领域感的院落围合住宅组团模式。27四、城市设计构想 5.引水造景,营造内街 利用片区既有水资源,引水道至环湾各地 块,强化环湾地块开发亲水空间的营造。 6.聚落围合的环湾建筑群 环湾各地块开发以聚落围合形态,构成尺度 亲切、曲折有趣的商业休闲内街空间氛围。28四、城市设计构想29四、城市设计构想总平配置图总体开发意象30四、城市设计构想总体开发意象31四、城市设计构想总体开发意象32四、城市设计构想总体开发意象33四、城市设计构想总体开发意象34四、城市设计构想绿崖湖畔戏水公园(1)绿崖湖畔戏水公园 地块内现有山崖周

    26、边,可通过中水系统的利用与拦水 橡皮坝的处理,形成对映陡峭的绿崖为地块的湖畔戏 水公园,是居民踏青、划船、赏景的好去处。35四、城市设计构想绿顶景观社区公园(2)绿顶景观社区公园 现有山丘台地顶上植被茂密。将山丘崖边规划成绿顶 景观公园。将裸露之山壁施以人工绿化,稳定边坡, 重现青山绿园的面貌作为地块的主要自然景观地标物。36四、城市设计构想滨海防风林休憇带(3)滨海防风林休憩带 为隔绝冬季强劲的东北季风与环岛路的交通干扰,沿 路侧50米的退缩绿带广植防风乔木,形成浓密的防风 森带,空地设置以健身休闲设施,为住宅区与商务办 公区的延伸绿地。37四、城市设计构想热力音乐公园(4)热力音乐公园 可

    27、容纳约一万五千人之露天音乐广场,因其傍山依海 与交通便利之优势,是未来厦门与周边地区举办大型 音乐娱乐活动之首选地点,并带动人潮活化湾区活动 同时隔绝由大桥交通所带来之噪音干扰。 38四、城市设计构想沿湾亲水徒步大道(5)海湾亲水徒步大道 徒步大道环绕游艇码头,椰林大道位于高处,拥有绝 佳港湾眺景,为湾区风情旅游开放空间的延伸;下层 滨海之亲水大道为通往游艇码头区的主要联系通道。 39四、城市设计构想通湾绿廊(6)通湾绿廊 从停车场出发通往钟宅湾区,共有8条东西横向穿越 活力内街之绿化通道,有如绿色廊道般将客源导引 至游艇码头区。40四、城市设计构想活力内街 (7)活力内街 由前后两排商业建筑

    28、所围塑平均10米宽之内街,具 浪漫气氛的沿海聚落风情,遮荫避风的多彩多资, 人潮涌动在非常具有厦门空间尺度的、繁忙商业徒 步街道。41四、城市设计构想社区艺方绿埕 (8)社区艺文绿埕 是组团居民交相往来的主要活动空间,各中庭皆具不 同主题风情,重要节点主景装置公共艺术,创造具人 文气息之公共活动场所。42四、城市设计构想生活内院及中庭花园 (9)邻里生活内院 由住宅组团所围合成的半私密性合院,是居家生活的 沿伸空间,与各家入户花园结合,藉由罗列树阵整合 成一共享之绿化中庭。43四、城市设计构想 五、设计系统说明(一) 土地利用布局(二) 建筑高度布局(三) 车行路网系统(四) 公交运输系统(五

    29、) 地区停车系统(六) 人行动线系统(七) 景观绿地系统(八) 公共服务设施(九) 生态环保构想(十) 分期分区开发顺序44 土地利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性质为指导,将控规 的土地利用布局加以落实。规划以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 用地为主体,局部地块形成集中的绿化用地,其余的各 类设施用地则结合总体布局进行设置。规划区用地分类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 与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的分类标准来划分,用地分类以 小类为主(详见规划用地平衡表)。五、设计系统说明(一)土地利用布局用地平衡表用地平衡表1、沿环岛路侧地块,可开发高档的别墅及低层连幢住宅, 其高度在34层。2、在地块中间

    30、带,部分地点具有良好开阔景观,或面临 绿地公园,则布设较高档次的小高层住宅类型,以景 观提升其房产价值。虽然在基础工程上须支出较大成 本,但售价提高仍是可行的。3、沿湾地带,为保持滨海聚落的亲切尺度意象,主要建 筑群亦应维持在3层以下。除沿湾前沿部分,可提高 至5层,特殊地点的地标及门户建筑可适度提高至小 高层高度。4、墩上地块总体建筑高度应受自环岛路边起5:1的斜线 (宽度:高度)的斜线及航空限高双重控制。底层建筑(2-4层)多层建筑(5-8层)小高层建筑(9-12层)中高层点式建筑(16-18层)沿环岛路建筑高度控制原则(二)建筑高度布局45五、设计系统说明1、城市主次干道路维持控规规划。

    31、局部路段设置辅道, 以减轻主干道运输压力;同时各地块道路开口采右 进右出至干道慢车道,不能直接进入快车道,避免 干扰主线交通。2、各开发地块私设公用道路应相互串连以确保未来地 区交通的顺畅。3、小区主要服务道路以作为主要进出小区之景观道路, 界定主要社区公园形式,营造小区良好进出意象, 强化小区意识。4、小区次要服务道路和小区主要服务道路对地块进行 划分,以方便地块分期分区开发,兼顾小区精致物 业管理。(三)车行路网系统城市主干道(40m、50m)城市次干道(24m)城市支路(18m)城市辅道(7m)游览车道私设共用服务道路(14m)小区主要服务道路(14m)小区次要服务道路(7m)46五、设

    32、计系统说明1、为改善空气污染与节约能源,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减少阻隔干道的开发,并提升整体居住区居民便捷 的运输服务及强化沿湾商业带之活动,整体钟宅湾 地区应大力发展公交运输系统,未来有需要甚至可 以改为地面轻轨运输系统。2、墩上地块应以环岛路与区内城市次干道构成整体公 交路网系统,结合人行步道的串连,达成一次转运 抵达的公交转运目标。(四)公交运输系统47五、设计系统说明1、沿湾地区应统一于地块内侧设置集中停车区,以方 便到访的游客将车停此,而以步行方式便捷、舒适 地进入沿湾商业内街。2、整合居住小区内各开发地块于次要服务道路上设置 停车卸货服务进入口,以维持主要服务道路良好景 观意象。3、

    33、考量未来小汽车数增加,停车场的大量需求,各地 块应尽可能达成一户一辆之停车目标。4、可综合考量地面停车,利用地形差的半地下停车或 集中全地下停车方式处理。5、结合总体布局,局部地块设置集中的社会停车场。(五)地区停车系统地面停车区地下停车区停车卸货进出口48五、设计系统说明1、本地块人行动线系统是配合不同的行为目的,结合 不同公共绿地系统,构成人行步道网络化,层级化。2、通过各开发地块留设整体串连的组团开放空间,构 成住宅小区内主要人行动线,由此进入各家各户, 形塑良好的入口意象。3、充分达成人车分道,景观入口与停车卸货服务入口 分离,营造舒适、安全、便捷的人行环境,强化绿 色运输模式的利用。

    34、4、社区居民与学童可经至由主要人行步道系统通达社 区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如小学、幼儿园等地方,而 不会与车争道。5、强化沿湾亲水性与商业行为的产生,设置活力内街 与临湾徒步大道,加大步道密度,鼓励人行,方便 人潮聚集。(六)人行动线系统绿林人行步道系统临湾人行步道系统商业内街人行步道系统小区绿埕人行步道系统组团内部人行步道系统人行主要进出口亲水人行步道系统49五、设计系统说明1、本地块开放空间系统是兼顾生态多元性、居民可及 性,空间体验的层次性与丰富性,及活动的连续性 而构成。2、整体绿地系统区分为 (1)全区性绿地-临湾亲水绿地、景观隔离林带、 公园绿地等 (2)社区性绿地-社区集中绿地、活力

    35、内街等 (3)街坊性绿地-宅间绿地等(七)景观绿地系统临湾亲水绿地活力内街开放空间社区集中绿地公园绿地宅间绿地景观隔离带50五、设计系统说明1、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区位遵照控规的布局,主要考 量最大的服务半径效益以及总体布局的均衡。2、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应集中建设,以利土地集约利用, 便利服务居民。3、与绿地中设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应与景观充分结 合,尽量减小建筑体量,并宜采用绿建筑的方式进 行处理。(八)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建筑意象51五、设计系统说明1、尽可能保持地表步可直接渗透至地下,维持地下水 位平衡。2、留设景观滞洪池,确保暴雨时期基地内部不至淹水, 且可利用于地区景观植栽灌溉使用

    36、。3、景观植栽以少维护管理耐盐害,且有季节变化感的 树种为主。4、住宅雨水收集系统应与污水及阳台排水分离,以确 保中水系统之品质。5、景观滞洪池边将种植水生植物,藉以再净化雨水及 中水水质。(九)生态环保构想地表水渗透区域景观滞洪水池52五、设计系统说明1、考量本地块以大盘开发形态为主,故二级开发商应 对开发地块进行整体规划,分期分区开发方式进行。2、分期分区实施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动态发展、 滚动开发的原则,以先期出让的三个地块开始,以 中高档次开发为主体,逐渐向邻近成熟地块、外湾 地块推进,保留内湾较佳的区位地块,以作为日后 高档次开发的储备用地。(十)分期分区开发顺序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37、第四期 53五、设计系统说明六、城市设计导则 (一)总则 (二)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三)开发地块设计导则(一)城市设计目标 1.建立清晰可感,以海湾为活动及视觉主轴的空间架构。 2.营造多元丰富,共享海湾景观资源的土地布局。 3.确保地区交通运作顺畅与大盘开发弹性的交通路网。 4.强化在地特有的空间品质与经营浪漫诗情的地方感。 5.打造厦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滨海景观示范城区。(二)城市设计理念 1.各开发地块须留设全天开放的公共服务道路,以建立地区街道网络。 2.各开发地块须留设一个主要集中绿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提供人行通海通湾使用。 3.结合中心公共绿地,布设小区公共设施成为社区人际

    38、交流中心,强化社区意识。 4.鼓励墩上地块开发以“开放社区,封闭组团”的布局理念,营造具领域感的院落围合住宅组团模式。 5.利用片区既有水资源,引水道至环湾各地块,强化环湾地块开发亲水空间的营造。 6.环湾各地块开发以聚落围合形态,构成尺度亲切、曲折有趣的商业休闲空间氛围。(三)全区功能定位 1.科技精英海景绿园社区 2.国际交流音乐教育学村。 3.临海风情旅游酒店外滩。 4.浪漫活力购物餐饮街坊。 5.在地魅力娱乐休闲里弄。 6.亲水绿庭温泉水乡社区。总则54六、城市设计导则(四)控制目的 1.预测与确保规划区内各个开发区之建筑物,街道和公共开放空间等,维持一定的和谐而具地方感的整体 环境品

    39、质。 2.引导与激发开发者,建筑与景观设计师在整体都市设计构想原则下,发挥其各自设计创意与多样化手法, 达成彼此尊重与整合的都市地景。 3.建立一个有效的,弹性化的审议基准,使城市主管部门得以根据整体城市设计目标,总体构想,各地块 开发定位等多重层次考量,来积极评估,审议,修正与许可各个开发区内之建筑与景观设计。(五)控制目标 1.确保全区总体城市功能与定位,在开发过程中,能切实地执行与应对。 2.确保各开发地块的动线系统及环境品质,在开发过程中能获得适当之整合与塑造。 3.确保后续相关市政工程的建设,在开发过程中,得以妥善配合与落实。(六)导则内容 为达成不同开发形态特性所适用之规范内容,本

    40、导则主要内容乃区分为二大部分,分为规范公共空间,开 发地块。 1.公共空间之城市设计导则为增进全区生活功能及整体环境得以维持其一致性,和谐性,公共空间将予以 管制,如道路之断面形式,公共绿地的功能与布局,开发基地内指定留设之公共步道系统等。 2.开发地块城市设计导则订定依据各地块使用分区,经济技术指标,控制开发地块诸如建筑墙面线,建筑 退缩线,建筑物量体,造型材质,集中绿地留设,人车出入口位置及附属设施等。(七)执行方式 1.本导则可以作为开发者,设计者与审议者各方的对话协商基础。以应对发展的需求与市场的变动,而作 一定程度的弹性调整。55六、城市设计导则总则 2.导则可作为规划主管部门执行建

    41、筑审核或相关工程审核的补充,使其发挥实质效用,并与厦门市其他城 市建设管理法规政策配套使用。(八)奖励与处罚 1.各地块的开发项目若给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空间或游憩观赏的便利条件,如游憩广场,骑楼,公共人行 天桥,通道,建筑地层敞空用作社会停车等,政府为了鼓励开发者积极性实现政府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设 计目标,在符合消防,卫生,交能,净空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容积率奖励。 2.对违反规定的工程和施工,设计和规划管理责任人员的处罚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五 章之第三十九条四十三条进行处罚。 3.开发者极其受委托的建筑设计部门报建过程中,对经办政府部门的处理若有不同意见,可以逐级或越级

    42、上诉,上级承办部门就接到申诉后,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回复,直至由城市人民政府的最高规划主管部门 作出最后的裁决,交付执行.(九)解释 1. 执行本条例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使用时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用词:正面采用“必须”;反面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许选择,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作的用词:正面应采用“宜”或“可”,反面用“不宜”。 2. 条文中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要求或规定”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所定标 准或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43、3. 本细节则由厦门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4. 本细节则自批准之日起实施。56六、城市设计导则总则 1. 50米城市主干道(参见右图) (1)断面形式: 中央设置6米绿带,两侧依次设置1线 3.5米公交车道,1线3.5米快车道,1 线4米慢车道,3.5米快慢车道分隔绿 带,7.5米人行道、自行车道。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2)植栽形式: 中央绿带植栽高大棕榈树列,间隔4米一棵。二 侧人行道及快慢车道分割绿带栽植开展型之开花 性乔木(如凤凰树),间隔8米一棵。中央分隔 岛绿带和快慢车道分隔绿带应种植7080厘米之 灌木以防汽车之眩光。(一)公共道路设计导则57六、城市设计导则 2. 34米城市主干道

    44、(参见右图)(1)断面形式: 中央设置2.5米绿带,两侧依次设置2线 3.5米快车道,1线4米慢车道,4.75米 人行道、自行车道。(2)植栽形式: 中央绿带植栽高大棕榈树列,间隔4米一 棵。二侧人行道及快慢车道分割绿带植 栽开展型之开花性乔木(如凤凰树), 间隔8米一棵。中央分隔岛绿带和快慢车 道分隔绿带应种植7080厘米之灌木以 防汽车之眩光。58六、城市设计导则(一)公共道路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3. 24米城市次干道(参见右图) (1) 断面形式: 从中央到两侧依次设置1线3.5米车 道,1线4米慢车道,4.5米人行道、 自行车道(含1.5米绿带)。(2) 植栽形式: 两侧人行

    45、道栽植直立型常绿乔木, 间隔8米一棵。59六、城市设计导则(一)公共道路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4. 18米城市支路(参见右图) (1)断面形式: 设置双向3.5米车道,二侧各设置 一线2.5米路边停车带,两侧设置 3米人行道(含1.5米绿带)。 (2)植栽形式: 两侧人行道栽植直立型常绿乔木, 间隔8米一棵。60六、城市设计导则(一)公共道路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5. 14米小区私设公用服务道路(参见右图) (1) 断面形式: 设置双向4米车道, 两侧设置3米人 行道(含1.5米绿带)。 (2) 植栽形式: 两侧人行道栽植伞型常绿乔木,间 隔8米一棵。61六、城市设计导则(一)公

    46、共道路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1.绿崖湖畔戏水公园(F0504地块) A.功能定位:环绕地块中部现有崖地的西与北侧是面积近10公顷之湖 畔休憩公园,利用原有地形低洼,通过中水系统的利用与拦水橡皮 灞的处理,形成浅水滞洪的湖面,对映陡峭的墩上绿崖为片区的主 要中心公园,是居民踏青,戏水,赏景的好去处。 B.活动机能:沿区内城市次干道设置4米宽的阶梯式平台,4米宽的人 行步道,提供沿路行人休闲景观使用。湖滨(滞洪池)以高低起伏 的草地并以自然材质的步道蜿蜒穿梭其间,配合生态混合林的乔木 植栽为主,强化生态休憩氛围。重点地区可搭配草花灌木,增加本 区的景观色彩。水体可考量高低水位的变化,栽植水

    47、生植物。在低 水位区,可以防水布作为池底防渗漏处理,营造四季皆有水景的生 态滞洪池景观戏水池。 C.活动设施:沿步道侧以自然材质融入地景形式,提供休憩景观设施。 区内可放置公共厕所及小型咖啡餐饮设施,但须解决其污染物处理 及管理问题。景观小品设施以应木,钢构造为主,通透,尺度亲切, 自然质朴的风格。62六、城市设计导则(二)公共绿地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2.滨海防风林休憩带(F0101、F0201、F0203、 F0401、F0403地块) A.功能定位:为隔绝冬季强劲的东北季风与环岛路 的交通干扰,沿环岛路侧50米的退缩绿带广植防风 乔木,形成浓密的防风森带,林间空地设置以健身 休闲

    48、为主之游戏场与体健设施,为住宅区与商务办 公区的延伸绿地。 B.活动机能:沿环岛路侧可设置宽4米形态蜿蜒的人 行步道,以串连防风林间空地的各项休憩设施。临 开发地块侧不宜设置公共性步道可设置对小区住户 开放的非公共性,以免对住宅区形成干扰。区内不 宜植栽灌木,避免形成安全隐患问题。临环岛路与 住宅区侧可利用带状小土丘以稍微阻隔交通噪音, 废气与视觉上的干扰,及对周边住户的干扰。 C.活动设施:应考量在健身休憩设施旁设置适当的 座椅,以提供父母照看小孩游憩时使用。材质应以 自然建材为主。除必要设施外,尽量增加绿地与透 水面积。63六、城市设计导则(二)公共绿地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3.海湾

    49、亲水徒步大道(H0201、H0203、H0301地块)A.功能定位:徒步大道环绕游艇码头,因防洪需要,自然形成不同高程差之空间。椰林大道位于高处,拥有绝佳港湾眺景,为湾区风情旅游开放空间的延伸;下层滨海之亲水大道为通往游艇码头区的主要联系通道;其间之高低差,以阶梯形式处理,创造具休憩,景观功能之停留过渡空间。B.活动机能:利用原湾区的阶梯护岸形式改造为上下2个大平台,中间间隔几个台阶。上面平台至少保持20米宽,需留设紧急服务车道空间。栽植二排伸展型开花性乔木(如凤凰木),以作为徒步大道大量人潮的遮荫休憩带。台阶可供游客座憩观景使用。下层台阶至少须保持6米宽,以供游艇港服务车道使用。 C.活动设

    50、施:徒步大道上的各项活动设施应不能对湾景形成视觉阻挡,保持,通畅,通视。活动设施以提供坐憩设施为主,整体街道家具应经统一设计,与花台,台阶及植栽树列的秩序作一整合。注意无障碍环境提供。 64六、城市设计导则(二)公共绿地设计导则全区公共空间设计导则4.热力音乐公园(H0104地块)A.功能定位:基地东北角紧邻钟宅湾大桥是一处人工堆砌之土丘,作为码头区北侧之屏障,同时隔绝由大桥交通所带来之噪音干扰。人造土丘之土源来至于湾区疏溶土方,顺应由北向南渐低之地势,开辟一处朝码头区开放,可容纳约一万五千人之露天音乐广场,因其傍山依海与交通便利之优势,是未来厦门与周边地区举办大型音乐娱乐活动之首选地点,并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厦门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1237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