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气相色谱性能测定及条件选择方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实验十一气相色谱性能测定及条件选择方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十一 色谱 性能 测定 条件 选择 方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实验十一 气相色谱性能测定及条件选择方法 色谱法的起源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 他在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内,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这种方法因此得名为色谱法。以后此法逐渐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色谱”二字虽已失去原来的含义,但仍被人们沿用至今。石油石油醚醚碳酸碳酸钙颗钙颗粒粒色素色素色色谱谱组组分分 在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固定相 ;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流动相 ;装有固定相的管子(
2、玻璃管或不锈钢管)称为色谱色谱柱柱 。当流动相中样品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GC) 现代色谱法的分离过程与其含量测定过程是在线的,即连续进行。当一个二组分(A和B)的混合样品在t1时间从柱头加入。 随着流动相不断加入,洗脱作用连续进行,直至A和B组分先后流出柱子而进入检测器,从而使各组分浓度转变成电信号后记录在记录仪上。 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液相色谱(LC)关于程序升温 基本原理:
3、 在一个分析周期里,柱温连续的随时间由低温到高温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变化过程。分为线性升温或单阶线性升温 、非线性升温或多阶线性升温。方法特点: 适用分析对象为多组分、沸点范围宽的样品。单阶程序升温柱温时间多阶程序升温柱温时间关于塔板理论 假定假定:(1)在每小段在每小段,气相平均组成与液相平均组成可以很快达气相平均组成与液相平均组成可以很快达到平衡到平衡,每小段高度称为理论塔板高度每小段高度称为理论塔板高度(2)载气进入色谱柱是脉动似的载气进入色谱柱是脉动似的,每次进气为一个板体积每次进气为一个板体积(3)试样开始均加在第试样开始均加在第0号板上号板上(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分配系数在各塔
4、板上是常数(线性色谱线性色谱)内容内容:(1) 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数n50(n=L/H)时时,可得到基本对称的峰型可得到基本对称的峰型曲线曲线(2)样品进入色谱柱后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可得到良好分离可得到良好分离(3)n与半峰宽及半高峰宽的关系式与半峰宽及半高峰宽的关系式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数: n= 5.54(tR / W1/2)2 、理论塔板高度理论塔板高度: H = L / n 有效板有效板数:数: n有效有效= 5.54(tR / W1/2)2 、 有效板高有效板高 : H有效有效 = L / n有效有效tR和W1/2的测量峰高 h峰面积 A峰拐点 E、F峰宽 wb 半峰宽 w1/2 关于
5、分离度 分离度R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分离度是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性的指标,分离度又叫分辨率,它定义为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底宽总和之半的比值,即 R = 2 (tR2 - tR1) / W1 +W2 R值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越好。一般说,当R1时,两峰有部分重叠;当R=1时,分离程度可达98%;当R=1.5时,分离程度可达99.7%。通常用R=1.5作为相邻两组分已完全分离的标志。计算分离度时两峰之差和峰宽测量氢焰检测器的原理氢焰检测器的原理A A区:预热区区:预热区B B层:点燃火焰层:点燃火焰C C层:热裂解区:层:热裂解区:温度最高温度最高D D层:反应区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