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方体 正方体 教材 分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中山市古镇镇古一小学中山市古镇镇古一小学 顾群顾群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属于属于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的版块。的版块。包括:包括: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
2、之间的换算,感受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1立立方米、方米、1 1立方分米、立方分米、1 1立方厘米以及立方厘米以及1L1L、1ml1ml的实际意义。的实际意义。二、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二、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 1、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3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算方
3、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新增)(新增)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2)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 1)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建立。)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建立。 (2
4、2)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3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已体图形,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已经具有了一些图形的面积的经验交流以及认识面经具有了一些图形的面积的经验交流以及认识面积单位的经验。积单位的经验。四、内容结构。四、内容结构。五、教材内容变化与调整。五、教材内容变化与调整。 1. 1.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长方体、正方体,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
5、出长方体、正方体,而是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而是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 2. 2. 体积和表面积不再安排例题进行对比,但在练体积和表面积不再安排例题进行对比,但在练习中有相关的渗透。习中有相关的渗透。 3. 3.按照按照标准标准的要求,新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的要求,新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积的测量方法。 六、教学建议与畅想六、教学建议与畅想 本单元建议本单元建议 1515课时左右。课时左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建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建议2 2课时)课时)1.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
6、经验。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第一课时:例第一课时:例1 1、例、例2 2 第二课时:第第二课时:第3030页的内容页的内容2. 2. 要突出学生动手操要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畅想:教学畅想: 1. 1.创设情境,形成表象。创设情境,形成表象。 实物引入,揭示课题。实物引入,揭示课题。 激起疑问,引发思考激起疑问,引发思考 。 2.2.观察实物,初步感知。观察实物,初步感知。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3.动手实践,加深理解。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
7、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有没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面?有没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面?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你是怎样知道的?你是怎样知道的?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 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 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哪些棱的长度相等?你是怎样知道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你是怎样知道的? 探究长方体顶点的特征。探究长方体顶点的特征。 先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先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 怎样数才能不重复和遗漏怎样数才能不重复和遗
8、漏?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特别注意:特别注意: 长方体摆放的情况不同,它的长、宽、长方体摆放的情况不同,它的长、宽、高就有变化。高就有变化。 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应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应该优化。该优化。长方体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长+ +宽宽+ +高)高)4 4正方体棱长总和正方体棱长总和= =棱长棱长1212 3.3.要发挥学生的经验作用,要发挥学生的经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推理。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推理。 4.4.要重视长方体、正方体的相互关系(包含关系)。要重视长方体、正方体的相互关系
9、(包含关系)。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 1)练习五)练习五1 1、3 3、4 4、6 6、7 7题可配合第题可配合第1 1课时,第课时,第2 2、5 5、8 8、9 9题可配合第题可配合第2 2课时。课时。 (2 2)第)第4 4题。题。 (3 3)第)第7 7题。题。 首先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首先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接着要引导学生用较简便的接着要引导学生用较简便的方法列式计算,推荐:(方法列式计算,推荐:(2.2+0.4+0.82.2+0.4+0.8)4 4。 (4 4)第)第6 6题。长方体形体的俱乐部下面四边不装彩灯,为题。长方体形体的俱乐部下面四边不装彩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先
10、让学生根据题意在图上了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在图上标出长、宽、高的长度。标出长、宽、高的长度。 两种思路:两种思路: 从棱长总和里减去不装的从棱长总和里减去不装的2 2长长2 2宽的长度宽的长度 算出需要安装彩灯的棱长之和,即算出需要安装彩灯的棱长之和,即2 2长长2 2宽宽4 4高之和。高之和。 (5 5)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可以补充:看下图给出的长、宽、高,想象长方体的样子。可以补充:看下图给出的长、宽、高,想象长方体的样子。(1 1)这个长方体长()这个长方体长( )厘)厘米,宽(米,宽( )厘米
11、,高()厘米,高( )厘米。厘米。(2 2)()( )面的面积是)面的面积是1010平平方厘米。左面和右面的面积方厘米。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和是(和是(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6 6)可补充给长方体或正方体礼品捆扎彩带的练习,通过不)可补充给长方体或正方体礼品捆扎彩带的练习,通过不同的捆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同的捆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能力。 (7 7)第)第8 8题。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建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建议3 3课时)课时) 第第1 1课时:例课时:例1 1第第2 2课时:例课时:例2 2第第3 3课时:综合练习课
12、时:综合练习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列式时出现错误。在列式时出现错误。1.1.加强动手操作,关注展开图的加强动手操作,关注展开图的“面面”与与“体体”的位置联的位置联系,重视展开图的要素与系,重视展开图的要素与“体体”的要素的联系。的要素的联系。关注展开图的关注展开图的“面面”与与“体体”的位置联系。的位置联系。 展开图的要素与展开图的要素与“体体”的要素的联系。的要素的联系。 2.2. 要重视长方体和正方体要重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
13、开的过程,关注展开策略展开的过程,关注展开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的想象提供的多样化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支持,为解决策略的多样提支持,为解决策略的多样提供可能。供可能。生生1 1: 0.70.70.50.50.70.70.50.50.70.70.40.40.70.70.4 0.4 0.50.50.4 + 0.50.4 + 0.50.40.4生生2 2: 0.70.70.50.52 20.70.70.40.42 20.50.50.40.42 2生生3 3:(:(0.70.70.50.50.70.70.40.40.50.50.40.4)2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长宽长宽长高宽高宽高)高)
14、2 2 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棱长棱长6 6 或或 棱长棱长2 2 6 6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1)练习六的第练习六的第1 1、2 2、3 3题配合第一课时,第题配合第一课时,第4 4、5 5、6 6、7 7、题配合第二课时,、题配合第二课时,8 8、9 9、1010、1111题配合第三课时。第三题配合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中还应设计一些有变化,有拓展层次的练习。课时中还应设计一些有变化,有拓展层次的练习。 (2)(2)第第2 2题。题。 (3) (3) 在练习中,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第6 6题
15、,先计算做一个无底洗衣机机套至少需要多少布,题,先计算做一个无底洗衣机机套至少需要多少布,计算上面和前、后、左、右共计算上面和前、后、左、右共5 5个面的面积之和。再计算做个面的面积之和。再计算做10001000个至少需要多少布。计算完后,要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个至少需要多少布。计算完后,要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换算成平方米。换算成平方米。 第第5 5题,给长方体饼干盒贴商标,上下面不贴,只用计算题,给长方体饼干盒贴商标,上下面不贴,只用计算前后左右前后左右4 4个面的面积之和。个面的面积之和。 第第8 8题,在确定粉刷教室的哪些面时,如果学生不明确,题,在确定粉刷教室的哪些面时,如果学生不明确,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