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氧化物教学设计(4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90043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格式:PPT
  • 页数:48
  • 大小:1.4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氧化物教学设计(4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必修 第四 三节 氧化物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人教版 必修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章 第三节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硫和氮的氧化物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北京市模块要求 能列举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通过实验认识硫单质、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认识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的方法。 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及其与水的反应;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研

    2、究课标、模块要求、高考说明并结合新课程的实践: 1、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问题与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正确的研究、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即观念的建构; 3、关注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STS); 4、三维目标的融合; 5、重视双基的落实。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与功能第一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从实验学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工具研究物质性质的工具:实验方法、定量工具实验方法、定量工具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研究物质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思想方法、表达方法(分类

    3、观、离子观、表达方法(分类观、离子观、氧还观)氧还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第四章 实践,发展,深化,形成实践,发展,深化,形成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与功能 1、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方法及规律的总结和深入应用; 2、为学生下一节深入学习浓硫酸、硝酸的性质做好知识的铺垫; 3、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基本掌握了研究元素化合物所要具备的基本观点(分类观、离子观、氧还观),研究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分类与比较,定性与定量),基本具备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能

    4、力,可以比较准确的应用化学语言(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及反应。 2、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关于酸性氧化物(以CO2为代表性物质)的相关知识,已经初步认识酸雨及其危害,具备了继续探究酸性氧化物性质的知识基础和事实基础。 3、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一定的困难,一是从情境素材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迁移的能力有所欠缺;二是定量分析与计算能力的欠缺会对课程内容的接受与理解造成困难。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学法指导 1、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意义 2、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硫元素的存在形式;能根据化合价列举硫的主要化合物;

    5、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准确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初步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与定义; 2、掌握氮的氧化物NO、NO2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准确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3、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并解释简单的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组织学生学习SO2的性质,使学生学会分析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通过对相关情境素材的分析,训练学生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迁移的能力; 3、在探究硫及氮的氧化物性质的实验中,学习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硫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概念理论对物质性质学习的指导作用,感受化学在社会发展

    6、中的两面作用(不正确使用化学物质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同时借助于化学知识又可以趋利避害);在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中体验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漂白性)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水反应 认识二氧化硫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时设计 三课时: 课时一: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还原性的探究 课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性质小结 课时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酸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设计思路:主要设计思路:1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生产生活事实,设置问题、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生产生活事实,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

    7、亲身体验;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亲身体验;2 2、使学生继续深化、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使学生继续深化、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与方法;3 3、巩固离子反应、氧还反应。、巩固离子反应、氧还反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环节一、引入环节一、引入:1、故宫、故宫2、美国多诺拉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3、 19世纪,英国的工业迅猛发展,世纪,英国的工业迅猛发展,但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英国但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英国市区的紫色的紫罗兰花变成了白色。市区的紫色的紫罗兰花变成了白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二:硫的存在形式、物理性质及常见化合物石膏(

    8、石膏(CaSO42H2O)芒硝(芒硝( Na2SO410H2O )火山口的硫磺火山口的硫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三: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关注教材中提到的”SO2易液化”阅读相关报道,从中提取关于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信息:京华时报2007年12月21日报道 昨天下午,在大兴区团河南村,瀚波公司发生二氧化硫气体泄漏事故,周边所有居民被紧急疏散。事故造成至少6人中毒,但无生命危险。一名窗帘加工厂的女工说,昨天下午5点左右,大家正在干活,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紧接着就看到一股浓雾飘过来,连人都看不到了,“我们马上向旁边的房间里面跑,可是这股气味始终罩着我们,根本没办法逃脱”。随后,9个

    9、人陆续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一名工人见状报警求救。警方赶到后,将9人中的4女2男共6名工人送往大兴医院。医生对6人进行了输液、吸氧等救治。接诊医生说,6人属中毒症状但无生命危险。现场消防员称,他们身穿防化服、佩戴呼吸器进入现场疏散场内被困人员,将漏点用沙子封堵,抑制有毒气体挥发,然后采取用水稀释等方法展开救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提出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能否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1、提供必要的药品供选择;2、每组实验都应注意尾气处理,防止二氧化硫泄漏。) 从分类的角度预测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

    10、化物,其可能具有以下性质(与二氧化碳类比介绍):与水反应(在材料中已有体现);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依据课本实验进行1、实验过程保持体系的密封性;2、制取二氧化硫可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二氧化硫要经过干燥再收集;3、提醒学生注意该反应的特点,在此介绍可逆反应的定义,书写时注意可逆符号,为学生今后接触更多可逆反应以及化学平衡奠定基础;4、如何证明二者反应:指示剂(紫色石蕊)或者pH试纸;5、亚硫酸为弱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

    11、物 实验探究二、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1、考虑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可以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的方式; 2、反应产物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反应的产物,可借助于已知的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并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2NaOH=Na2SO3+H2O SO2+NaOH=NaHSO3 SO2+Na2SO3+H2O=NaHSO3(与对应正盐的反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实验探究二、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3、可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此实验; 4、引申:二氧化硫有毒,实验室如何处理二氧化硫尾气? 5、建议做一下向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硫的实验,

    12、使学生确实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从而提醒学生: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能否用澄清石灰水; 6、关于有同学提出:二氧化硫使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否是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使然,可以建议学生课后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原因;或者在下一课时与漂白性一起探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三、二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介绍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与三氧化硫的性质以及选修1中的内容相衔接,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硫的固定方法,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课后习题)。 CaOSO2= CaSO3 (条件:加热) 2CaSO3O2= 2CaSO4(条件:加热)教学过

    13、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五: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性质中间价态:氧化性、还原性皆有 实验视频: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介绍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学生设计、完成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1、关键点: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试剂合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五: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2、可给学生提供试剂供其选择: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等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再提供几种还原剂或其他试剂形成干扰,如Fe2+等; 3、让学生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和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一课时一) 环节五: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14、 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在工业中的应用工业制硫酸的基础 注意:1、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的反应条件,反应特点(可逆反应); 2、学生自主总结三氧化硫的性质:教材中三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体现了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关系。建议学习完二氧化硫后再由学生总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二) 二氧化硫的特性漂白性 来自生活的事实: 1、新、旧报纸或一些工艺品的新旧对比; 2、不法商贩的勾当:如馒头的里外不一;硫磺筷子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二) 二氧化硫的特性漂白性 通过分析以上事例,得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推测出二氧化硫漂白的特点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实验探究: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加热恢复

    15、 1、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要适当控制,预先测试 2、特制仪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二) 二氧化硫的特性漂白性 小结:1、对比总结二氧化硫与氯气、过氧化钠、活性炭等的漂白褪色原理v 资料:关于物质褪色原理的总结资料:关于物质褪色原理的总结:v 常用的漂白剂有:氯水、漂粉精、常用的漂白剂有:氯水、漂粉精、O3、H2O2、Na2O2、SO2、活性炭、活性炭1、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物理变化。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物理变化。2、SO2:由于溶于水后生成的:由于溶于水后生成的H2SO3与有色物质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与有色物质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可

    16、用于漂白和消毒。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可用于漂白和消毒。3、氯水、氯水、Ca(ClO)2、O3、H2O2、Na2O2漂白原理是:它们都具有强氧漂白原理是:它们都具有强氧化性,均可以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而褪色后不能恢复原色。化性,均可以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而褪色后不能恢复原色。4、既是漂白剂又是消毒剂的有:氯气、漂白粉、过氧化氢、臭氧等。它们既是漂白剂又是消毒剂的有:氯气、漂白粉、过氧化氢、臭氧等。它们的消毒作用是自身的强氧化作用使细菌体内的系统彻底遭到破坏。的消毒作用是自身的强氧化作用使细菌体内的系统彻底遭到破坏。5、Na2O2也可作漂白剂:因遇水或稀酸后,

    17、生成也可作漂白剂:因遇水或稀酸后,生成H2O2。但不能作消毒剂。但不能作消毒剂,因为生成,因为生成H2O2的同时,还生成腐蚀性强的的同时,还生成腐蚀性强的NaOH。总之,物质的强氧化性常与漂白和消毒联系在一起。但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总之,物质的强氧化性常与漂白和消毒联系在一起。但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不一定能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如:浓不一定能作漂白剂和消毒剂。如:浓H2SO4、浓、浓HNO3等。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二) 二氧化硫的特性漂白性 2、对比探讨二氧化硫使不同有色溶液褪色的机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二) 二氧化硫的特性漂白性 实验装置如上图:两试管中有色溶液都褪色了,是什么原

    18、因? 先讨论氢氧化钠遇酚酞变红,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将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课后讨论。 SO2漂白了变红的酚酞试剂漂白了变红的酚酞试剂 SO2与与NaOH反应使溶液不显碱性,酚酞变无色。反应使溶液不显碱性,酚酞变无色。推论:如果是推论:如果是SO2漂白了红色的酚酞试剂,则所得到的物质漂白了红色的酚酞试剂,则所得到的物质是不稳定的,加热会恢复为红色,或再加入酚酞也会变红。是不稳定的,加热会恢复为红色,或再加入酚酞也会变红。如果是如果是SO2与与NaOH反应使酚酞变无色,继续滴加反应使酚酞变无色,继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会呈红色。又会呈红色。教学过程

    19、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二) 3、二氧化硫的性质总结(可作为本节评价的一种形式) 【问题讨论】1.对比CO2、SO2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有何相同于不同点? 物性:二者皆为无色气体,都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密度比空气大。但SO2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1)同为酸性氧化物:与水、碱、对应的正盐反应; (2) SO2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而CO2只有氧化性 2.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硫? (1)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通过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如何鉴别CO2、SO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三课时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科学视野:信使分子NO 一氧化氮在心、脑血

    20、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NO被视为大气污染物,但在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没有绝对有害的物质) 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对于NO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三课时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资料:在我国的青海省,也有个“魔鬼谷”,当人畜入谷后,它能多次呼风唤雨,造成人畜伤亡,令人望而生畏。被称作“魔鬼谷”的山谷东起青海省茫崖镇的布伦台,西至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南部的昆仑山支脉沙山,长约100公里,宽约30公里,谷地平均海拔约3200米。这个谷地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金山,两山夹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虽然地处内陆,但林木繁茂

    21、,牧草秀美。然而,这个看似理想的天然优良牧场,一遇天气骤变,便会变成阴森恐怖的“地狱”,平地生风,电闪雷鸣。尤其是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木被烧得身焦枝残。附近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几百年来均将此谷视为禁地,偶然有误入其中者,往往遭雷击而绝少生还。 魔鬼谷为什么有如此威力呢?是魔鬼作怪还是有着其中的必然奥妙?为了揭开魔鬼谷的奥秘,青海省地质科学工作者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对这一谷地进行实地科学探查,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地质勘察证实,这一谷地地层中,除有大面积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体外,还分布有百多个铁矿及石英闪光岩体。经专家们进行伽玛法测试,这里的磁场峰值高达1000-3000伽马。有关

    22、专家认为,正是由于这里的地下岩体和铁矿带所形成的强大磁场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生了空气放电,形成炸雷。而雷电一遇上地面突出物体,就会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因而牧场上的人和畜群就成了雷电轰击的目标。奇怪的是这一谷地的牧草却特别茂盛,原因在于雷电所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生成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水又生成硝酸,硝酸随雨水落下后与土壤中的岩石作用形成能溶于水、易于植物吸收利用的硝酸盐。牧草由于吸收了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而变得枝叶茂盛,偏偏又不断地诱惑着牧民和畜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三课时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通过上述材料学生分

    23、析获得信息:一氧化氮的生成及与二氧化氮的转化,二氧化氮的性质(与水反应);能写出氮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N2NONO2 HNO3 ; 实验视频:氮氧放电反应 观察得出NO、NO2的物理性质,还可借助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实验进一步总结二者的物理性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三课时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实验探究:NO2与水反应: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观察现象; 1、所得溶液性质的检验; 2、分析无色气体是什么(通过氧还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分析;或者是向残留气体中通氧气的方式来检验?); 3、定量分析:残留气体体积的比例,进而明确方程式中NO、NO2的比例关系; 4、 NO、NO2物

    24、理性质的说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三课时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教材科学探究:如何实现NO2尽可能多的被水吸收?考虑给出方程式:考虑给出方程式:4NO2+O2+2H2O=4HNO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时三课时三) 硫、氮氧化物与环境的关系酸雨 视频教学: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 活动设计: 讨论:能否利用已学知识,设计方案减少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调查身边硫、氮氧化物排放的情况或者减排的措施。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 习题评价:(08海淀适应-26)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如果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可产生二

    25、氧化硫污染大气的是 。(填序号)。 A含硫矿石的冶炼 B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C大量烟花爆竹的燃放 D硫酸厂排放的工业尾气(2)某课外小组采集了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变化数据如下分析雨水样品PH变化的原因(用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 1、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NO2的操作中,正确是 ( ) A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通过盛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D先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2下列关

    26、于NO2 与水的反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B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3mol NO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 DV L NO2 溶于水后剩余(1/3)V L的气体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 1、运用大量的生产生活事实,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贴近,同时训练学生获取、吸收信息的能力; 2、在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体现概念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 不足:在教学的引入上还可以考虑其他方式,以引起学生更多的共鸣和思考。另一种思路另一种思路 资料资料美国多诺拉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

    27、匹兹堡市南边3O公里处,有居民14万多人。多诺拉镇座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以致多诺拉镇的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1948年1O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

    28、硫(SO2)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O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相似。美国多诺拉事件-事后分析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多诺拉烟雾事件和1930年

    29、12月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及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1959年墨西哥的波萨里卡事件一样,都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资料资料 一氧化氮与人体生物功能 近来发现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特别是神经组织中。它是一种新型生物信使分子,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分子小,结构简单,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具有脂溶性,可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生物半衰期只有35s,其生成依赖于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 NOS )并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

    30、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资料资料 资料:一氧化氮与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从硝酸甘油到昔多芬(“伟哥”) 1864年,诺贝尔以三硝酸丙三醇脂(硝酸甘油)及硅藻士为主要原料,制造出了安全炸药。安全炸药的工业化生产给诺贝尔带来了荣誉和金钱,使他得以创立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诺贝尔晚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曾建议他服用硝酸甘油以缓解心绞痛的发作,但诺贝尔拒绝了,因为早在研制安全炸药的实验过程中,诺贝尔就发现吸入硝酸甘油蒸气会引起剧烈的血管性头痛。1896年,诺贝尔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硝酸甘油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但它的作用机理困扰了医学家、药理学家百余年, 直到80年代才因为弗奇戈特,伊格纳罗及穆拉德这三位美国药理学家的出色工作而得以解决:硝酸甘油及其他有机硝酸脂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气体而舒张血管平滑肌,从而扩张血管。由于这一发现,弗奇戈特、伊格纳罗及穆拉德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氧化物教学设计(4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900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