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模板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89315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格式:PPTX
  • 页数:19
  • 大小:178.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模板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诗 鉴赏 中的 表达 技巧 模板 课件
    资源描述:

    1、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比喻 、比拟、比拟 (拟人、拟物)、借代、排(拟人、拟物)、借代、排比、比、 、对比、夸张、对偶、反问、对比、夸张、对偶、反问、 、反复、反语、设问、反复、反语、设问、双关、用典双关、用典 、互文等。、互文等。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和描写。(1)抒情:)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

    2、情方式。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景景”(事、物、史)与(事、物、史)与“情情”(喜、怒、(喜、怒、哀、乐)、哀、乐)、 “志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分为(志向、情操、爱好、愿望)。分为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2)描写:)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讲究技巧: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讲究技巧: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3、艺术手法:、艺术

    3、手法: 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渲染、联想与想象、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渲染、联想与想象、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乐景与哀情、哀景与乐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乐景与哀情、哀景与乐情等等情等等4、篇章结构:、篇章结构: 叠词、重章叠句、倒装、开门见山、曲笔叠词、重章叠句、倒装、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过渡照应、伏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铺垫、画龙点睛等各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各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1、修辞方法:、修辞方法:(1)比

    4、喻)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2)比拟)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象、生动的作用。(3)设问)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

    5、,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4)反问)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强烈感情。(5)借代)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简练、含蓄。(6)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

    6、,整齐对称;从内容看,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意义集中含蓄。(7)夸张)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8)用典)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

    7、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故事运用历史故事。几种情形: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故事运用历史故事。(9)点化)点化(化用化用):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8、。内容升华、意境开拓。(10)反复)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11)排比)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12)双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

    9、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直接袒露襟怀,抒发感情。诗人在其诗作中直接袒露襟怀,抒发感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感情。分为借景抒情、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情景交融。(3)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

    10、增其哀乐的效果。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4)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渲染在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渲染在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5)衬托与对比:)衬托与

    11、对比: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进行对照,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力量。(5)虚实结合)虚实结合: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

    12、实,隐者为虚;有行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诗歌的诗歌的“虚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事、实境。 诗歌中的诗歌中的“虚虚”包括以下三类: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往

    13、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已逝已逝之景之境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写乐将倍增其乐。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是指虚与实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

    14、的意象,开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6)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这里的“动动”含动与声:如含动

    15、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舟”“”“喧喧”为声。因此,动静结合的手法与衬托又分不为声。因此,动静结合的手法与衬托又分不开。开。(7)正侧结合)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是侧面描写。(8)观察角度的变化)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有层次性描写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不同

    16、,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9)白描工笔)白描工笔:白描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抓住描白描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指精雕细刻、重彩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浓墨的描绘。(10)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应具有

    17、以下特征: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 以小见大是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以小见大是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古代诗歌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中,常常表现了窗中

    18、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11)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12)比兴手法)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

    19、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意象,则是象征。(13)铺陈)铺陈:即即诗经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赋者,铺陈其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14)象征)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

    20、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15)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想一定要从甲事想到乙事,联想和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想一定要从甲事想到乙事,而想象只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但是联想对而想象只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但是联想对于想象的形成往往具有媒介作用,头脑种新形象的形成有时是由于想象的形

    21、成往往具有媒介作用,头脑种新形象的形成有时是由联想促成的。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联想促成的。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李白常把现联想和想象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我寄愁心与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遐想与自然天真

    22、相结合的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如李白的夸张手法的运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对此欲倒东南倾。”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山的巍峨高峻。(16)抑扬关系)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17)似贬实褒)似贬实褒:对值得

    23、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18)似褒实贬)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19)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20)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24、。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往往抓取人物的一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往往抓取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特点等特写镜头描人绘景传情。细节描写的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特点等特写镜头描人绘景传情。细节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往往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来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往往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来进行。景物形象往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白描、气进行。景物形象往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白描、气氛渲染、对比衬托等方法进行。氛渲染、对比衬托等方法

    25、进行。(212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先有情,物皆著我颜色。彩。先有情,物皆著我颜色。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用很多

    26、,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例

    27、如:例如:李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

    28、帆影消失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与与“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

    29、、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也叫来寄托感情。也叫情景交融。情景交融。例一:例一: 端居端居 李商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0、。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是借景抒情(叙)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诗人借助对“青苔青苔”、“红树红树”以及以及“雨雨”景、景、“月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例二:例二: 滁洲西涧韦应物滁洲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

    31、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寓情于景的手法。的手法。(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景象。(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例三:例三: 题菊花题菊花 黄巢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

    32、与桃花一处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运用了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模板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8931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