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 语法 研究 两个 三角 验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语法研究中 “两个三角”的验证 (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整体感知文章“小三角”及其事实验证“大三角”及其事实验证“两个三角”相结合的事实验证结束语具体细化文章一、提出论点:“两个三角”的验证,是动态分析的最基本的作法。二、具体论述: (一)“小三角”及其事实验证 1.什么是“小三角”(表-里-值) 任何语法事实都存在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角度(1)“表”( “语表形式-语表”的简称) “表” 指显露在外的可见形式。比方, 如果以“V+N”的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表-里-值”三角里,VN是语表;V和N之间,可能是动宾关系, 可能是偏正关系, 属于语里。 任何语法单位,小到
2、语素或词,大到复句或句群,都有其语表形式,都跟特定的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相联系。(2)“里”(“语里意义-语里”的简称) “里”指隐含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或内容。语法单位不同,语里意义的偏重点也有所不同。 A.复句和句群 (表现为逻辑-语法关系 ) 比如“与其p,不如q”,具有择优性和推断性,这是一种为特定复句句式所规约的“逻辑-语法”关系。 B.单句和由单句离析出来的结构 (结构、施受和意向三种关系 ) “结构关系”,指主谓、动宾、偏正等等关系; “施受关系”,指动作和相关人物之间的施事、受事、用事、于事等等关系; “意向关系”,指句法结构反映在表意指向类型上的语义关系。 比如:“有什么NP吗?
3、”这类问句在表意指向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问是非(“有吗?”),另一方面又有特指(“什么?”),跟单纯的是非问句和单纯的特指问句都有所不同。 C.词(涵盖意义和特征意义) “涵盖意义”,主要指意义虚灵的词所涵盖的语义内容。比方“刚刚”,有两个涵盖意义: 1)表示事件发生的始发点,不一定以“现在”为参照点。(孩子刚刚生下来,怎能抱出门去?) 2)表示事件发生在说话前不久,一定以“现在”为参照点。(我刚刚还念叨你呢。) “特征意义”,也叫语义特征,指意义实在的词所包涵的可以成为区别性特征的意义。 比如:“学生”“科长”“春天”“暑假”这几个名词,各有各的词汇意义,但都具有“推移性”语义特征。正因如此
4、,它们在语法上具有某种同一性:都能够带上“了”,构成“NP了”句式。 3.“值”(“语用价值-语值”的简称 ) 重视在比较中考究研究对象的语用效应,回答它到底有何价值的问题。 举例说: “双”。一般以为“双”是量词(一双丨两双),实际上有时是数词(双重压力丨双层岗哨丨双份礼品丨双倍工资)。那么,“数词双+量词”同“数词两+量词”和“数词二+量词”相比较,语用价值有什么不同? 2.“小三角”的事实验证(1)表里印证所谓“表里印证”,是指在表里之间寻找规律性联系,以揭示有关事实的特定规律。这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最基本的工作。 举例:作者最后得出结论:现代汉语里,“及物动词+名词”尽管通常会形成动宾结构
5、,但有的时候,在特定规律制约下,也可以形成定心结构。而他是由“双音节及物动词+双音节名词” 分析得出的A.领导+群众/干部领导群众(动宾),领导干部(定心) B.纺织+布匹/姑娘纺织布匹(动宾),纺织姑娘(定心)C.喂养+鹦鹉/方法喂养鹦鹉(动宾),喂养方法(定心)D.救济+灾民/物资救济灾民(动宾),救济物资(定心)A小类名词都表人。凡是形成定心结构的,其中的名词在语义上都具有行为施行性,它前边的动词不是一般地表示人物的行为,而是表示人物的职责或作用;在语表上,名词若移到动词前头,都会转化成为施事主语。 B小类的两个名词,一个表人,一个表物。但B小类和A小类基本相同:凡是形成定心结构的,其中
6、的名词在语义上都具有行为施行性,在语表上都可以转化成为施事主语。 C小类两个名词都表物。凡是形成定心结构的,其中的名词在语义上具有管界性,即划定行为活动的范围,它前边的动词不是一般地表示人物的行为,而是从一个方面表示管界事物的内容或作用;在语表上,动词前后可以补出表示行为对象的名词。 凡是形成动宾关系的,名词一定表示行为“及物”之对象,具有受事性。凡是形成定心关系的,必须符合两个条件:首先一个是最起码的条件,这就是,名词和前边的动词能够配搭;其次一个是语里关系上的条件,这就是,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施事性或管界性,作定语的动词只表示职责、作用、内容等意义。 D小类的两个名词,一个表人,一个表
7、物,表人的是宾语,表物的是定语。D小类和C小类基本相同:凡是形成定心结构的,其中的名词在语义上都具有管界性,在语表上都可以补出行为的受事。(2)语值验察所谓“语值验察”,是指在“表里印证”之后进一步研究“值”角,弄清特定的语用价值。即:语里同义,语表异形,究其语值。 以转折词“却”进入“既然那么”句式的现象来说。 基本作法是:由表察里,由里究表,表里相互印证。 “既然那么”表示推论因果的关系,所据理由和推得结果之间通常是顺承的,因此一般不能用转折词。比如:既然小路阴凉,那么,应该走小路。 既然小路阴凉,那么,为什么却不走小路?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在表里间反复印证 第一,由表察里: 语里关系:既
8、然小路阴凉,为什么却不走小路? =既然小路阴凉,(a)就应该走小路,(b)但实际上却决定了不走小路。(c) 关系是:a-b顺承,a-c逆转,在语里关系上包含有并且突出了根据和结果之间的逆转性。 第二,由里究表: 为了突出a-c之间的逆转性,语表形式的要求:这样的说法不行:“既然小路阴凉,但实际上却决定了不走小路。”这说明,c段不能保持陈述句的形式。换句话说,a-c两段不能都用陈述语气直接组合,后段必须用“为什么”的词语改造成为诘问的句式。 第三,再由表察里: 是不是所有的“既然为什么”复句都跟“却”有必然的联系? “为什么”有两个意思:第一,反问。指可能发生的情况,相当于b段。第二,诘问。指已
9、成事实的情况,相当于c段。 “既然这条路近,为什么不走这条路?” 这是歧义句:甲义=走这条路最合适。(我主张走这条路。走不走,未然。) 乙义=不走这条路不合适。(我反对不走这条路。不走,已然。)凡是用于反问的“既然为什么”,由于相当于a-b段,前后分句之间没有转折性,因而不用“却”。 第四,再由里究表: “却”的位置如何?“既然”和“为什么”的使用情况如何? 第一,“却”有两个位置,可以在“为什么”的前后出现。 既然一点也不好吃,为什么却不断地吃? 十二岁的马夫,甚至不明白,妈妈既然有过一个开着桂花的美丽的家,却为什么要搬到这破烂拥挤的小杂院来居住。 前一例是“为什么却”,后一例是“却为什么”
10、。 第二,“既然”可以说成“既”,“为什么”可以说成“为何”“何以”“怎么”等。 经过这样反复地进行表里验证,可以知:“却”字进入“既然”句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语里关系上包含逆转性;另一方面,语表形式上采用以“为什么”为代表的诘问句式。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必要知道这类句式的语用价值。 (二)“大三角”及其事实验证1.什么是大三角(普-方-古) 研究现代汉语共同语语法,为了深化对语法事实的认识,有时可以“普”为基角,撑开“方”角和“古”角,形成语法事实验证的一个“大三角”。 (1)“普”(“普通话”的简称,指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事实 )(2)“方”(方言的简称,指现代汉语里的方言事
11、实)(3)“古”(古代近代汉语的简称,指汉语里跟现代相对的古代近代的语法事实。 )(五四以前)(文言和白话)2.“大三角”的事实验证 (1)以方证普 (“普-方”验证)。 立足于普通话,横看方言,考察所研究的对象在方言里有什么样的表现,以方言印证普通话。 首先,以“(S)VV补”格式来说(VV代表动词重叠形式“补”代表后边的形容词补语。) 我去跟他们说说清楚!该叫到主子跟前问问明白。 这类说法可以得到方言事实的支持。 比方,崇明方言中,动词重叠式可带结果补语。其中的动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如:衣裳着着好(衣服穿整齐) 事体交代交代清爽(事情交代清楚) 又比方,南京方言中,动词重叠
12、式也可以带结果补语。如:摆摆正丨煮煮烂丨扫扫干净丨听听清楚丨商量商量好。 再比方,上海方言中,动词重叠式也可以带结果补语。如:做做好丨侬快点拿房间收捉收捉清爽。不仅如此,作补语的词还可以是动词。如:跑跑脱丨拿拿进去。 其次,再以“给”字句式来说。 比较:(这东西)不给你,(这东西)不给人。(普通话)= (这东西)给你不给,(这东西)给人不给。(乌鲁木齐方言) 乌鲁木齐方言里,出现两个“给”。前一个“给”是介词,跟表示逻辑宾语的词语一起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后一个“给”是动词,跟“不”构成否定形式。 朱德熙包含动词“给”的复杂句式曾经指出:“我给他一本书可以看成是我给给他一本书的紧缩形式。” 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