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线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通信电缆线路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电缆 线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1章 通信电缆线路概述 本章内容 1.现代通信网及其传输技术 2.通信线路简史 3.全塑电缆线路的传输衰减及传输方式 本章重点 1.现代通信网的构成、我国电话网的结构和 本地电话网的概念及其类型 2.现代通信传输技术和全塑电缆线路的传输衰减及传输方式本章难点 1、全塑电缆线路的传输衰减 2、全塑电缆线路的传输方式 学习本章目的和要求 1.了解现代通信网的构成、树立全程全网概念 2.掌握我国电话网的结构和本地电话网的概念及 其类型 3.掌握现代通信传输技术和全塑电缆线路的传输衰减及 传输方式 第1章 第1讲 现代通信网及其传输技术 1.1 现代通信网及其传输技术 1.1.1 现代通信网简介
2、1.1.2 本地电话网的构成 1.1.3 现代通信传输技术 1.1.1 现代通信网简介 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2.通信网的构成和分类 3.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4.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5.现代通信网的构成及发展 1.1 现代通信网及其传输技术 本节简要介绍通信网、电话网和现代通信传输技术(电缆、光缆、微波和卫星通信)。树立“全程全网”概念,为学习后续章节奠定基础。1.1.1 现代通信网简介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Node)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Link)组成,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如图11所示。 图11 简单通信网 2.通信网的构成
3、和分类(1)通信网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通信网包括硬件和软件。通信网的硬件一般由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和转接交换系统等三部分电信设备构成,是构成通信网的物理实体;为了使全网协调合理地工作,还要有各种规定,如信令方案、各种协议、网路结构、路由方案、编号方案、资费制度与质量标准等,这些均属于软件。 (2)通信网的分类 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 按服务区域范围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国际电信网等。 按传输媒介种类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等。
4、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等。 按结构形式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栅格网、总线网等。 按信息信号形式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等。 按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异步转移模式(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图12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形式3.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网型、星形、复合型、环型和总线型等,如图12所示。 4.通信网的质量要求l 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对通信网一般提出三个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路的可靠性与经
5、济合理性。l 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对电话通信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的要求:接续质量、传输质量、稳定质量 5.现代通信网的构成及发展(1)现代通信网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除了有传递各种用户信息的业务网之外,还需要有若干支撑网。现代通信网的构成如图13所示。图13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示意图业务网 业务网是向用户提供诸如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业务网包括电话网、数据网、智能网、移动通信网等,可分别提供不同的业务。支撑网支撑网是使业务网正常运转,增强网络功能,提供全网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在各个支撑网中传送相应的控制、检测信号。支撑网包括信令网、同步网和电信管
6、理网。(2)现代通信网的发展 现代通信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六化”,即通信技术数字化、通信业务综合化、网络互通融合化、通信网络宽带化、网络管理智能化和通信服务个人化。 1.1.2 本地电话网的构成 1.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电话网的结构 3.本地电话网 4.本地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图14 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图1.1.2本地电话网的构成1.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从任一个终端到另一个终端传送话音信息的路由,完成信息传输、信息交换后,为终端提供良好的服务。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图14所示。 (1)终端设备在电话业务中,终端设备就是电话机。(2)传输设备传输设
7、备是指终端设备与交换中心以及交换中心到交换中心之间的传输线路及其相关设备。(3)交换设备交换设备根据主叫终端所发出的选择信号来选择被叫终端,使这两个终端建立连接,然后经过交换设备所连通的路由传递电信号。2.电话网的结构 电话网是开放电话业务为广大用户服务的通信网络。最早的电话通信形式只是两部电话机中间用导线连接起来便可通话,但当某一地区电话用户增多时要想使众多用户相互间都能两两通话,便需设一部电话交换机,由交换机完成任意两个用户的连接,这时便形成了一个以交换机为中心的单局制电话网。在某一地区(或城市)随着用户数继续增多,便需建立多个电话局,然后由局间中继线路将各局连接起来,形成多局制电话网。(
8、1)我国传统的五级电话网结构 图15 我国传统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其中一、二、三、四级的长途交换中心构成长途电话网,由本地网端局和按需要设置的汇接局组成本地电话网。我国传统电话网的网路结构如图15所示。 电话网基本结构形式分为多级汇接网和无级网两种,过去的电话网络采用多级汇接制。我国传统电话网由四级长途交换中心和一级本地网端局组成五级结构。 电话网的等级分为五级,C1为大区交换中心,C2为省交换中心,C3为地区交换中心,C4为县交换中心。到1992年底我国共有8个C1(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成都),有3个国际局(北京、上 海和广州)。本地电话网的网路结构一般设置汇接局(Tm)
9、和端局(C5)两个等级。Tm局可分为市话汇接局、郊区汇接局、农话汇接局等,C5称五级交换中心,即本地电话网端局。按电话使用范围分类,电话网可分为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和国际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是指在一个统一号码长度的编号区内,由端局、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以及用户线、电话机组成的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是指全国各城市间用户进行长途通话的电话网,网中各城市都设一个或多个长途电话局,各长途局间由各级长途电路连接起来。国际长途电话网是指将世界各国的电话网相互连接起来进行国际通话的电话网。为此,每个国家都需设一个或几个国际电话局进行国际去话和来话的连接。一个国际长途通话实际上是由发话国的
10、国内网部分、发话国的国际局、国际电路和受话国的国际局以及受话国的国内网等几部分组成的。(2)我国现代电话网的三级结构 五级电话网采用多级汇接,转接次数多、呼损大、传输质量低、可靠性差。现代电信网不但要传电话还要传数据业务,传统的电话网已不能满足要求。由于长途交换机容量增加,全国光缆干线建成,以及各省内本地网的扩大,我国电信网近年来已将C1和C2、C3和C4合并成同级处理,电话网已由原来的五级交换中心转化为三级交换中心,即由原来的C1、C2两级长途交换中心变为一级省际交换中心DC1,由原来的C3、C4两级交换中心组成一级汇接本地网的长途交换中心DC2。 图16 我国长途网的两级网路结构 DC1和
11、DC2构成我国两级长途网结构,如图16所示。 3.本地电话网(local telephone network) 本地电话网是指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端局(或端局与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及端局用户线所组成的自动电话网。 本地电话网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只有一个本地网,同一个本地网的用户之间呼叫只拨本地电话号码,而呼叫本地网以外的用户则需按长途程序拨号。我国本地电话网有两种类型:(1)特大城市、大城市本地电话网;(2)中、小城市及县本地电话网。4.本地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和模拟电话交换机已在本地电话网内同时存在,部分本地电话网将是数、模混合网的格局。 特大城市
12、、大城市数模混合本地电话网一般采用两级网的网路结构,中、小城市及县本地电话网根据服务区的大小和端局的数量可以采用两级网的网路结构或网状网结构。(1)两级网的网路结构 两级网的网路结构如图17所示。 图17 两级网的网路结构(2)网状网结构 网状网结构如图18所示图18 网状网结构1.1.3现代通信传输技术 信息需要在一定的物理媒质中传播,我们将这种物理媒质称为传输媒质。 传输媒质是传递信号的通道,提供两地之间的传输通路。传输从大的分类上来区分有两种,一种是电磁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叫做无线传输;另一种是电磁信号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叫做有线传输。现代通信传输方式可以用右图
13、概括。1.微波 2.通信卫星3.通信电缆 4.光纤 本讲小结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组成,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其传输技术主要有电缆、光缆、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技术。 电话网基本结构形式分为多级汇接网和无级网两种,过去的电话网络采用多级汇接制。我国传统电话网由四级长途交换中心和一级本地网端局组成五级结构。由五级网演变成三级网,这对提高干线网效率和质量将起到良好作用。随着通信的不断发展,今后我国的电话网将进一步形成由一级长途网和本地网所构成的两级网络,实现长途无级网。本地电话网是指在一个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端局(或端局与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
14、及端局用户线所组成的自动电话网。 习题 现代通信传输技术的种类、特点和 应用领域? 我国电话网的五级结构和 本地网的类型? 第1章 第2讲 通信线路简介、传输衰减及传输方式 1.2 通信线路简介 1.2.1 通信线路的发展 1.2.2 全塑电缆线路的特点 1.3 传输衰减及传输方式 1.3.1 传输衰减 1.3.2 传输方式 1.2 通信线路简介 1.2.1 通信线路的发展 1.2.2 全塑电缆线路的特点 1.2.1 通信线路的发展 1.通信线路简史 2.电信线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1.通信线路简史 1.1844年,在美国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建造的电报线路 2.1876年电话问世 3.1941年
15、,美国建成了第一条同轴电缆线路 4.1970年,用于通信的激光器和光纤研制成功 5.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用含有144根光纤的光缆建成了 第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系统 6.1988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通信光缆敷设成功。 成为欧美两大洲之间的骨干通信线路 2.我国通信线路的发展 1.19世纪70年代,电信传入我国 2.1962年,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开通了我国设计制造的60 路载波长途高频对称电缆 3.1976年,我国开通了自己设计制造的1800路京沪杭同轴电缆线路 4.1978年,我国研制成功通信光缆 1.2.2 全塑电缆线路的特点 全塑电缆凡是电缆的芯线绝缘层、缆芯包带层、扎带和护套均采用
16、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制成的电缆称为全塑市内通信电缆 1.2.2 全塑电缆线路的特点全塑电缆的特点: 1.全塑电缆电特性好,传输质量优良 2.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施工 3.维护方便、故障少、使用寿命长 4.投资经济 1.3 电缆线路的传输衰减及传输方式 1.3.1 传输衰减、参考当量和响度评定值 1.3.2 电缆线路的传输方式 1.3.1 传输衰减、参考当量和响度评定值 1.传输衰减 2.参考当量与响度评定值 1.传输衰减 在任意两用户间的最大传输衰减在频率为800Hz时为29dB,它包括两端的用户线路、交换设备、中继线路等的衰减 2.参考当量与响度评定值 参考当量的含义经过训练的实验员将被测试的电话
17、系统(包括两端话机之间的所有设备)与测试参考当量用的参考系统(NOSFER)按照严格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响度比较,当两个系统响度相等时,插入到参考系统中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即为被测系统的参考当量(RE)。 如果将被测系统的一部分,如发送部分、接收部分、中继部分与参考系统相应部分进行比较,则相应称为发送参考当量(SRE)、接收参考当量(RRE)、中继链路(ORE)参考当量和全程(ORE)参考当量等 1.3.2 电缆线路的传输方式 1.二线制与四线制 2.二、四线制的比较 3.四线制的单缆制与双缆制 1.二线制与四线制 市话用户线路发话和受话信号共用同一对线路称为二线制。市话中继线路,由于采用PCM,
18、传输的为数字信号,发话信号和受话信号分别在两对导线或两条光纤上传输,称为四线制。 2.二线制与四线制的比较 (1)四线制电路稳定性高,通信距离长 (2)四线制可传送频分制模拟信号和时分制的数字信号,而二线制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3)四线制电路近端串音防卫度小,传输数字信号时,一般市内通信全塑电缆要经过选线或采用双缆制、内屏蔽电缆 3.四线制的单缆制与双缆制 l 四线制中如果用同一条电缆传输两个方向的信号称为单缆制l 单缆四线制中回路间近端串音防卫度较低,必须选择近端串音防卫度大的两对线传输两个方向的信号,或在全塑电缆中把两个方向的回路群间加入内屏蔽层l 采用双电缆制时两个方向的传输信号分别放在两
19、条电缆的金属护套内,提高两对芯线间的近端串音防卫度 本讲小结 l 电缆线路的发展l 电缆线路的传输方式 习题 l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的特点l什么是中继线路、用户线路?如何分配传输衰减?l电缆线路的传输方式本章内容1.全塑电缆的分类、型号及主要电气特性2.全塑电缆的结构与色谱3.自承式电缆、特殊结构电缆第2章 全塑电缆的构造及电气特性本章重点掌握全塑电缆的型号、电气性能、结构及色谱本章难点全塑电缆的电气参数和色谱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1.掌握电缆的规格型号、电气参数、结构及色谱2.技能方面会正确识别电缆型号并准确进行线序编排第2章 第1讲 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2.1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2.1.1
20、全塑电缆的分类 2.1.2全塑电缆的型号2.1 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 从事通信电缆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首先对通信电缆产品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本节主要介绍全塑电缆的分类和型号。2.1.1全塑电缆的分类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无论是芯线绝缘还是成缆后的包层和护套,均采用聚烯烃塑料制成。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常见类型为: 1.按电缆结构类型分非填充型和填充型。 2.按导线材料分铜导线和铝导线; 3.按芯线绝缘结构分实心绝缘、泡沫绝缘、泡沫实心皮绝缘; 4.按线对绞合方式分对绞式和星绞式; 5.按芯线绝缘颜色分全色谱和普通色谱; 6.按缆芯结构分同心式(层绞式)、单位式、束绞式、SZ绞;7.按屏蔽方式分
21、单层涂塑铝带屏蔽、多层铝及钢金属带复合屏蔽,而屏蔽带又分绕包和纵包;8.按护套分单层塑料护套、双层塑料护套、综合护套、粘接护套、密封金属塑料护套和特种护套;9.按外护层分单层、双层钢带铠装和钢丝铠装塑料护层;10.按用途分传输模拟信号和传输数字信号;11.按敷设方式分架空、管道、直埋、水底电缆等。2.1.2全塑电缆的型号 电缆型号是识别电缆规格程式和用途的代号。按照用途、芯线结构、导线材料、绝缘材料、护层材料、外护层材料等,分别用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来表示,称为电缆型号。按照原邮电部行业标准(YD200192),全塑电缆型号的表示方法和意义为:1.类别H一一市内通信电缆;HP一一配线电缆;
22、HJ一一局用电缆。2.绝缘Y一一实心聚烯烃绝缘;YF一一泡沫聚烯烃绝缘;YP一一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3.屏蔽护套A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S一一铝、钢双层金属带屏蔽聚乙烯护套;V聚氯乙烯护套。4.特征(派生)T一一石油膏填充;G一高频隔离;C一一自承式。电缆同时有几种特征存在时,型号字母顺序依次为T、G、C。5.外护层23一一双层防腐钢带绕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32一一单层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层;43一一单层粗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层;53一一单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553一一双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型号中各代号的排列次序如图21所示,各代号的意义如表21所
23、示。图 21 电缆型号构成表21 电缆型号中各代号的含义示例 HYA10020.5HYA10020.5表示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容量100对、对绞式、线径为0.5mm的市内通信全塑电缆。本讲小结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是指电缆芯线的绝缘、扎带、缆芯包层和护套材料均采用塑料制成的市内通信电缆。一般分填充型和非填充型两大类,其中非填充型为当前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主流。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表示,表达电缆的类别、绝缘、屏蔽、护套、特征和外护层等内容。习题l简述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型号l写出下列电缆的全称:1.HYA 10020.52.HYFA 5040.63.HYPA 200
24、20.44.HYAT53 40020.4第2章 第2讲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2.2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2.2.1全塑电缆的一次参数 2.2.2全塑电缆的二次参数 2.2.3全塑电缆的主要电特性指标2.2 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本节首先介绍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一次参数和二次参数,然后归纳出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2.2.1 全塑电缆的一次参数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一次参数回路有效电阻R、电感L、电容C、绝缘电导G。1.回路有效电阻R 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R,由直流电阻R0和交流电阻R组成。0RRR(21)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常用于5000Hz以下,电缆回路的有效电阻R近似等于回
25、路的直流电阻R0,计算公式为kmdRR/800020(22) 式中导线的电阻系数,在20时,铜和铝的电阻系数分别为0.0175和0.0238; d导线直径(mm); 电缆芯线总绞合系数,即扭绞电缆芯线的实际长度与电缆标称长度之比,一般总绞合系数为1.0051.070。 当环境温度不是20时,回路电阻可用下式换算: kmtRRt/)20(120式中Rt 温度为t时的回路电阻; R20 温度为20时的回路电阻; 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铜为0.00393,铝为0.00410); t计算时的环境温度t。(23)2.回路电感L电缆回路的电感决定于导线的相对位置、材料和形状等。全塑电缆传输音频信号时,回路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