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2016 年中 化学 试卷 解析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水果榨汁C分离液态空气D 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开,没有
2、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环境保护是2016年两会热点话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考点】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分析;B、根据黄
3、标车尾气会造成污染分析;C、根据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分析;D、根据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分析【解答】解: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说法正确;C、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故C说法错误;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社会热点题,本题考查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 测定溶液的pHC 闻气体气味D 点燃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4、;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B、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C、
5、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 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水分子不断运动 D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AABBCCDD【考点】
6、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
7、解释正确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考点】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
8、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B、根据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解答;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解答【解答】解: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
9、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对课本知识能够掌握好,就可做好此题6. 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D、根据久未开启
10、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解答】解: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
11、之一7. 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B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C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
12、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选项说法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13、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
14、法正确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15、青蒿素是由C15H22O5分子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
16、:11:40,则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
17、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18、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19、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要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本题没有说明是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故错误;B、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20g丙
20、溶解于50g水中,有5g丙未溶解,能形成60g溶液,故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故正确;D、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析出晶体,依然为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且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
21、,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C N2(O2)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网 D NaOH溶液(Na2CO3)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
22、,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