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2 《孟子》三章.DOC》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22 孟子三章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2孟子三章第1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2理解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3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
2、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2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掌握朗读节奏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听读课文,读出语句的停顿。重
3、点句停顿示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3赛读课文(教师评点)。目标导学三:疏通文意,积累字词1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对照注释,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交流释疑。3以“接龙”的形式,翻译文章,教师及时点评纠正。4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亲戚畔之:同“叛”,背叛。【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目标导学四:把握观点,理清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天时”“地利”“人和”“得道
4、”“失道”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明确:天时有利的自然条件,如风、雨、季节、气候等;地利有利的物质条件,如城、池、兵革、米粟等;人和众人拥有的士气、斗志,万众一心的精神状况,众志成城、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等;得道得到仁义,施行仁政,施恩于民;失道失掉仁义,倒行逆施,残暴统治。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和?”明确:做到“得道”二字,即人心向背,对战争有重要意义。4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明确: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论证严密,条理清晰。即开篇就点明了中心论点,揭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然后以“攻城
5、”为例,先从攻方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从守方说明没有人心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守住城池,即“地利不如人和”,这样层层垫高,最终强调了“人和”是三个条件中最关键的因素。进而从“域民”“固国”“威天下”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目标导学五:扩展延伸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了怎样的新内涵?示例: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气致祥”、“和衷共济”等;俗语有“家和万事兴”;典故有“将相和”等。“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三、板书设计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进攻
6、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人和” 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取之处1.注重在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2教学重难点突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不足之处1.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扩展延伸得不够。2孟子说理文的特点,渗透较少。第2课时富贵不能淫1背诵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意。2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体会孟子论述的道理的现实意义。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作者及作品背景:孟子(约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