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45720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格式:PPT
  • 页数:51
  • 大小:1.2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基于 核心 素养 学校 课程设计 实施 课件
    资源描述: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变化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变化三、高中课程建设的变化三、高中课程建设的变化四、课程实施四、课程实施的的经验与问题经验与问题五、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五、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l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l 201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 1.一个主题:

    2、一个主题:落实好立德落实好立德树人树人 根本任务根本任务。 2. “三大目标三大目标”: (1)课程教材体系;)课程教材体系; (2)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体制; (3)育人工作格局。)育人工作格局。 4. “十项关键性改革十项关键性改革”:“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教材教材建设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评价改革革”“”“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资源建资源建设设”3. “五项主要任务五项主要任务”: (1)统筹各学段;()统筹各学段;(2)统筹各学)统筹各学科;(科;(3)统筹各环节;()统筹各环节;(4)统筹)统筹各方力量;(各方力量;(5)统筹各阵

    3、地。)统筹各阵地。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3 为什么把为什么把“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作为落实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呢?的重要途径呢?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育事业教育事业进入内涵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发展新阶段l普及水平大幅提高;l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升;l教育供给矛盾已经转移;l发展中转型,转型中发展。发展中转

    4、型,转型中发展。l教育重心开始调整:规模内涵数量质量l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人”,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脉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脉络上世纪末20012004年2011年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范围开展课程实验修订义务课程标准2014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三)第八次三)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的目标有待进一步落实有待进一步落实l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的新课程体系;l传播了先进教育理念;传播了先进教育理念;l更新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内容;l高度重视了学生

    5、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高度重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l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l学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l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义教课改十七年,高中课改十三年义教课改十七年,高中课改十三年: 高中高中“选修课选修课”演化为演化为“必修课必修课”; 义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高中通用技术课义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高中通用技术课设置寥寥;设置寥寥;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集体放羊

    6、集体放羊”;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走过场走过场”; 学校的课程自主权比改革前还少;学校的课程自主权比改革前还少; 有些地区和学校改革的最终形势:教材的有些地区和学校改革的最终形势:教材的“更新换代更新换代”。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在实践中并未全念、目标和内容在实践中并未全面落实。面落实。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变化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变化(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

    7、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考试招生改革举措考试招生改革举措

    8、 (1)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2)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3)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4)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5)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

    9、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 (二)带来的主要变化(二)带来的主要变化(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业水平考试全覆盖,14个学科全部考。(2)突出学生的选择,即“两依据一参考”。依据高考语、数、外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3)文理不分,文理兼修,文理兼考。l无论从本次高考改革方案本身来看,还是无论从本次高考改革方案本身来看,还是从先走一步的浙江和上海的试点情况来看,从先走一步的浙江和上海的试点情况来看,都清晰地反映出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的挑都清晰地反映出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前所未有,对战前所未有,对中小学特别是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普通高中的课程、教学、考试、评价

    10、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均等方面的改革均提出了更为明确、更高的要求,甚至形成提出了更为明确、更高的要求,甚至形成了了倒逼之势倒逼之势。 l只有把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考试只有把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招生制度改革作为一揽子一揽子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相得相得益彰,益彰,才能使两才能使两项项改革形成合力,取得更改革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改革实效。好的改革实效。三、高中课程建设的新变化三、高中课程建设的新变化 (一)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研究核心素养作为回答研究核心素养作为回答“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已经成为的大问

    11、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最为关心的重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最为关心的重要主题之一,成为要主题之一,成为2121世纪国际课程世纪国际课程改革的潮流。改革的潮流。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课题组,2016)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二)修订普通高中课程(二)修订普通高中课程1.1.明确明确高中高中教育教育的性质、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在九年义务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性质性质促进学生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面而有

    12、个性的发展,为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奠定基础。任务任务具有理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会责任感具有科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力具有自具有自主发展能力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和沟通合作能力能力培养培养目标目标2.2.调整课程结构调整课程结构(1 1)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不再强化学习领域,保留科目,改变原来以固定大小的模块呈现课程的方式,强调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灵活确定呈现方式。(2 2)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保留现行

    13、方案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分类。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延伸以及学校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旨在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而不考、学而备考或学而助考学而不考、学而备考或学而助考” 必修课程的拓展或深化,旨在进一步强化基础,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高考和学业水平选科考试范围 “选修选考选修选考” 奠定国民素质的共同基础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范围 “全修全考全修全考”(3 3)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学分必修选修I选修II总分总分现行116226144修订后884214144高中普及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高中普及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14、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需要,同时为了扩大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需要,同时为了扩大学生选择学习的空间学生选择学习的空间高考制度改革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高考制度改革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专业倾向,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专业倾向,需要与之相适应地安排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地安排课程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必修课程占比情况,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必修课程占比情况,必修占比仍显偏高必修占比仍显偏高 3.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标准设计依据、出发点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标准设计依据、出发点三个不争的事实:三个不争的事实:(1 1)中国中国是分科是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为

    15、主的教育教育;(2 2)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3 3)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课程的贡献。)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课程的贡献。落实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 必须的策略:必须的策略:(1 1)基于中国基于中国分科分科教育教育的实际;的实际;(2 2)充分)充分挖掘挖掘每一每一学科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贡献,让每一学科发挥好育人独特贡献,让每一学科发挥好育人功能。功能。 分析各学科课程的学科本质,阐释分析各学科课程的学科本质,阐释各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贡献,各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贡献,充分挖掘各学科育人价值,进而凝练充分挖掘

    16、各学科育人价值,进而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这是不断明晰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过这是不断明晰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过程,也是不断厘清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程,也是不断厘清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间逻辑联系的过程。素养培养间逻辑联系的过程。一是凝练各学科核心素养一是凝练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现,是该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所,是该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作出的独特贡献。 学科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信息化、全球学科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时,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

    17、时,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解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必备品必备品格格与与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什么是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序序号号学科学科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序序号号学科学科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1 1语文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111音乐音乐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2 2思想思想政治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

    18、、公共参与1212美术美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践、文化理解3 3历史历史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释、家国情怀1313艺术艺术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文化理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文化理解解4 4地理地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践力1414体育与体育与健康健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5 5数学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

    19、、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运算、数据分析1515英语英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力6 6物理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与责任1616日语日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学习能、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力7 7化学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717俄语俄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语言能力、文

    20、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力8 8生物生物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1818德语德语德语能力、文化沟通、多语思维、自主学德语能力、文化沟通、多语思维、自主学习习9 9通用通用技术技术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物化能力1919法语法语语言能力、双语思维、文化意识、学习能语言能力、双语思维、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力1010信息信息技术技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2020西班西班牙语牙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

    21、学习能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力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汇总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汇总表促进学科课程定位的根本转型:促进学科课程定位的根本转型: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科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掌握知识转向形成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从掌握知识转向形成学生核心素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必然路径,让核心价值观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必然路径,让核心价值观教育可视化、可操作、可评价。育可视化、可操作、可评价。延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美好期待,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延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美好期待,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

    22、然结果。促进学科教学重点的转移:从以学科知识为重点转向以学科体系结构和促进学科教学重点的转移:从以学科知识为重点转向以学科体系结构和大观念、思维方法、核心价值为重心,大观念、思维方法、核心价值为重心,帮助教师从忙于帮助教师从忙于“教教知识知识”到到走走向向 在在“教教知识知识” 基础上更为重视基础上更为重视“教态度、教方法、教价值观教态度、教方法、教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的继承与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提升,是课程目标的是课程目标的“中国话语中国话语” 。提出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突出学科本质突出学科

    23、本质强调强调学科学科特有的学科特有的学科思想、思想、方法方法及及学科知识学科知识防止浅层化防止浅层化;突出学科体系和结构突出学科体系和结构强调强调学科知识的联学科知识的联系性、整体性系性、整体性防止碎片化防止碎片化;突出主干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学科核心概念;追求强调学科核心概念;追求少而精少而精突出课程的整合性突出课程的整合性强调与现实生活、学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建立意义关联生经验建立意义关联推动知识的应用性。推动知识的应用性。二是二是以学科素养为纲以学科素养为纲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语文18个学习任务群个学习任务群必修课程必修课程选修选修I课程课程选修选修II课程课程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

    24、革命传统方面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传统方面的内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当代文化参与当代文化参与当代文化参与当代文化参与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汉字汉语专题研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革命传

    25、统作品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跨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育特点学习任务群的教育特点: :(1)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的明确目的相结合。(2)在真实情境下,以任务为目标,将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蕴含在具体任务下综合完成。(3)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

    26、解、应用系统。(4)形成结构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内容方法相互照应,资源配置合理测算。(5)是在学校课程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环境下、由学校和教师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完成的。 经济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 +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哲学与文化哲学与文化+ +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法律与生活必修必修4 4个模块,每个模块都用具有整合功能的标识性概念统领若干主题。个模块,每个模块都用具有整合功能的标识性概念统领若干主题。同时,基于必修课程包含社会活动的规律,采取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

    27、方式。有关社会活动的课时规定,不是减少学科内容的学习时间,而是要求采取社会活动的方式学习学科内容。为此,在对接内容标准的教学提示中,专门设计开展社会活动及教学活动的议题。议题提示课程内容,并提出多种活动建议,供课程实施时选择。财经与生活财经与生活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社会+ +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思想政治创业与经营创业与经营法官与律师法官与律师逻辑与思维逻辑与思维历史上的哲学家历史上的哲学家必修必修选修选修I选修选修II生物基于学生在基于学生在“生命观念生命观念”“”“科学科学思维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和和 “ “社会责社会责任任”等核心素养等核心素养应有的表现,选应有的表现,选取必修和选修的课

    28、程内容,设计取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充分吸纳充分吸纳国内外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成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课程课程内容内容操作性强。操作性强。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必修课程选必修课程选择的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择的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与社会和个与社会和个 人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生活关系密切,是后续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后续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基础。选选修修课程所选的内容是学生未来课程所选的内容是学生未来职业与职业与 专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专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大概念学生进一步加深

    29、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视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视野,提高实践和探究能力。选修野,提高实践和探究能力。选修课程包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课程包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拓展课程以及针对本校学生计的拓展课程以及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需要,以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需要,以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三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三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在完成某学段学科学是学生在完成某学段学科学习之后所获得的习之后所获得的各种素养的规范

    30、性成就或表现各种素养的规范性成就或表现标准标准,它是整合各种素养后,它是整合各种素养后,分水平呈现的、分水平呈现的、可测评的学习结果可测评的学习结果。 明确学生完成高中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明确学生完成高中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到的程度要求,并将并将具体课程目标分级细化具体课程目标分级细化。 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和广度,使,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使课程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使课程标准更具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标准更具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的意义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的意义 课程目标进一步指向学生,关注学生课程目标

    31、进一步指向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发展和成长,关注教育特别是课程关注教育特别是课程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什么; 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进一步彰显,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进一步彰显,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更强;的方向性、目的性更强; 课程实施结果将更为清晰,进一步明课程实施结果将更为清晰,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实施的程度和水平。确了课程实施的程度和水平。 探索了一条探索了一条中国解决中国解决课程改革实课程改革实际际问题问题的的路径路径; 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课程育人课程育人的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走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走出了 中国特色的育人之路中国特色的育人之路

    32、四、课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四、课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 (一)课程实施中的主要经验 1. 各地加大投入,普及高中教育。 2. 积极探索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路径。 3. 探索高中特色发展路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4. 针对高考改革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二)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 过度应试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教育质量观亟需转变; 课程教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2. 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改革的要求。 教师数量不足,结构矛盾突出。 教师活力不足。 校长、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3. 学校活力不足。 4. 经费和场地等条件不足。 5. 教学管理制度不适应。五、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五、推进课程教

    33、学改革的主要策略(一)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一)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l 坚持以人为本l 坚持全面发展l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l 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二)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二)深入推进课程改革l 加强课程的顶层设计l 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l 加强课程管理(三)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三)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l突出学科育人l 优化教学过程l 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l 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l 着力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四)充分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力(四)充分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力l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l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l 提高学校全员育人能力(五)加强教研系统建设(五)加强教研系统建设 1.教研工

    34、作面临的挑战教研工作面临的挑战l 有的地方教研工作在机构整合中出现了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现象;l 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还不够清晰;l 教研工作的机制缺乏与时俱进;l 教研队伍建设严重滞后;l 有的地方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和保障不够重视,甚至比较薄弱。2. 推动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推动教研工作转型发展l 转方向转方向研究指导课程育人的策略和方法。l 转重点转重点研究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l 转机制转机制l 转方式转方式l 转作风转作风 3. 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1)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科学决策。 (2)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指导。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

    35、与指导。 (3)加强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指导。加强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指导。(4)加强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指导。加强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与指导。(5)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服务。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服务。4. 切实加强教研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教研体系建设(1)健全发展五级教研体系。健全发展五级教研体系。(2)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专业作用。专业作用。(3)发挥教研示范发挥教研示范作用作用。(4)深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深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5. 高度重视教研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教研队伍建设(1)提高教研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教研员思想政

    36、治素质。(2)配齐配足教研员。配齐配足教研员。(3)健全教研员管理制度。健全教研员管理制度。(4)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6.全面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全面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与保障(1)加强全面领导。加强全面领导。(2)提供条件保障。提供条件保障。(3)增强教研工作吸引力。增强教研工作吸引力。(六)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六)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l 制订质量评估标准l建立质量评估机制l 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l 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七)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七)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l 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l 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八)政府部门要加大统筹力度(八)政府部门要加大统筹力度1. 引导政府、学校和社会树立与素质教育相引导政府、学校和社会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适应的教育质量观。2.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解决一些体制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解决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制问题。3. 推动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推动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4. 加大统筹力度,为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加大统筹力度,为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条件保障。提供条件保障。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457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