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复习提纲.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统编版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复习提纲.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统编版高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 复习提纲 新教材 统编 高考 历史 中国 古代史 复习 提纲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勃兴阶段1、政治:经历了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2、经济:生产力不断进步,井田制由鼎盛到逐步瓦解,土地制度由国有制走向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精耕细作农耕经济模式确3、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1、 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2
2、、 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1) 开始: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2)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3) 传承方式:王位有时候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4) 影响:从此,中国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家天下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1、 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纣,夏朝灭亡。迁都:盘庚迁殷2、 政治制度:国家机构更加完善。(1) 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2) 地方:内服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在不同程度
3、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权力,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自主权,有的附属国与商经常处于战争状态。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3) 文化: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青铜器,主要礼器和酒器,青铜农具非常少。3、 西周(前1046-前770)1、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城镐京(陕西西安附近)2、 政治制度:(1)
4、 分封制: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商朝已有,西周始于周武王时期,武王、周公、成王时最明显。含义: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周王将亲族、功臣、姻亲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以达到巩固周王室统治的目的目的:对西周境内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控制,以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A、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控制镐京、洛伊及其附近的王畿B、分封对象:姬姓王族族为主体(主要封国有鲁、燕、卫、晋、吴,居于富庶或战略要地,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异姓封国包括功臣(齐)、姻亲、先代贵族的后代、殷商降族(宋)C、诸侯的权力与义务: 权力:在自己的封疆内再分封(周王-诸侯-卿大夫-士),设置官员、征派赋役、建立武装(权力较大,
5、周王无法直接有效控制,后期易分裂)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定期朝觐述职等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区域,促进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国家政权机构趋向严密,维持了西周政权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促进各地文化的整合与交流,有利于后世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弊端:诸侯权力相对较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形成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后世影响: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湖北荆楚、河北燕赵等称法(2) 宗法制: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形成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大宗
6、可以约束小宗,小宗要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是家与国的统一。影响:对当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与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后世-传承了宗法观念,有利于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重视修家谱、建宗祠、寻根问祖),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中国现在的民间继承方式也有较大的影响;但也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度森严、崇尚权威、家(族)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
7、、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缺乏理性、宗族势力较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3) 礼乐制: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内容:礼指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指音乐、舞蹈等与礼制相匹配的艺术方式和意识规范作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发生。知识拓展: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之间的关系三者构成了西周的社会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内核纽带。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4) 选官制:世卿世禄制,也叫世官制,以血缘关系为标准,是一种贵
8、族政治(5) 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特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家国一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体现了族权与政权结合,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的有机统一,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带有浓厚的原始部族色彩,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各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 经济:(1) 农业:生产工具的材质主要是木、石、骨、蚌等,生产力水平低下,虽产生青铜农据,但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劳动者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的方式进行集体耕作(千耦其耘);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经营方式是井田制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
9、地层层分封,受封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缴纳贡赋。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周王和诸侯无法再完全控制土地;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齐国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正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2) 手工业和商业:工商食官政策,由官府垄断经营。4、 西周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
10、把都城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221)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1、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小农经济产生(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形成。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制萌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为实现富国强兵,各国都致力于变法;处于争霸需求,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3、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人
11、讲学风气兴起,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4、民族关系:在冲突中不断融合,华夏一统观念逐渐形成。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春秋五霸”。2、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实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4、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5、华夏认同观念(
12、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1、农业:(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小农经济产生。(2)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2、手工业: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打破工商食官政策,私商成为商人主体。(2) 商
13、鞅变法1、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是各国变化的根本原因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夺权;军事:战争频繁,各国要富国强兵;理论:法家思想推动2、 概况: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孝公的支持;宗旨:富国强兵3、 措施:(重点背)(1) 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在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2) 政治: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加强中央集权;制定秦律。(
14、3) 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4) 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实质是文化专制。(5) 改革旧俗:拆除大家庭,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4、 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成功了5、 性质: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运动。6、 作用: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 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重点背)1、 春期时期:A、 孔子(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5、,名丘,字仲尼,出生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2)思想主张:思想核心:仁和礼仁就是仁者爱人。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礼就是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体现了孔子政治保守的一面,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但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哲学: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方面: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思想的发展。文学: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
16、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集中于论语中。(3)评价: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无助于社会变革,不利于富国强兵和加强中央集权,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也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B、 老子:(1)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2)思想主张:哲学: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政治: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
17、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2、 战国时期:(1) 儒家:A、 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B、 荀子: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礼法并施,以礼为主;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2) 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3) 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 墨家: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力,代表下层平民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5)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变法革新。(6) 共同之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7) 百
18、家争鸣的意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220年曹魏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统一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秦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东汉末年割据混战,中央集权受威胁。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北方的黄河流域较发达。农业、手工业发达,领先世界3、思想文化: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西汉末年,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传入,东汉末年道教产生;造纸术的发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突破了东亚文化圈,远及欧和非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 秦的统一(1) 统一的条件:1、 客观条件:(1)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民的共识(2)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3)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4)诸侯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方向发展2、主观条件:(1)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2)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
20、明(3)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奠定基础(4)策略得当:远交近攻3、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潮流(二)统一过程:1、东方:公元前230年-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3、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三)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含义: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专制独裁,往往产生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往
21、往产生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原因:(1)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需要强有力中央政府的保护(2)阶级基础:地主阶级需要巩固政权(3)思想:法家思想提供理论基础3、措施:(1)最早确立皇帝制度皇帝来源: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实质是君主专制(3) 中央政府: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政务)、太尉(军事,虚职,皇帝掌管军权)、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三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配合,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4) 地
22、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划分标准宗法制;血缘关系大一统;按地域划分官吏权力较大,有相对独立性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接受中央考核监督传承世袭;贵族政治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僚政治与中央的关系易形成割据势力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郡县制影响:实现了中央对方政权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5) 巩固统一措施:统一车轨、文字(小篆)、货币(半两钱或叫圆形方孔钱,钱币上的文字为小篆)
23、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3、 影响:(1)政治: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2) 经济:有利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生产活动(3) 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二、秦朝的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课本16-18页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前202年-公元9年)1、 建立:公元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