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23551
  • 上传时间:2022-05-29
  • 格式:PPT
  • 页数:95
  • 大小:34.7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微生物 课件
    资源描述:

    1、微生物类群与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生物技术系 陈向东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一)个体形态和排列(二)大小(三)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和内含物4、核区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糖被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鞭毛8、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菌毛 9、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性毛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二、放线菌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四、粘细菌(myxobacteria)五、蛭弧菌(Bdellovibrio)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

    2、ria)二、放线菌(一)概念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近代生物学技术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参见P 358)(参见P30,图2-21)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二、放线菌(一)概念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参见P 358)(二)形态与结构t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t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t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t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按形

    3、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二、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1、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0.8 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2、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深,直径较粗(1-1.4 mm),有的产色素。3、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二、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二、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营养

    4、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二、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参见P31,图2-22)二、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二、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二、放线菌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出1-3个芽管(三)生长与繁殖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孢子丝)孢子丝释放孢子二、放线菌(三)生长与繁殖繁殖方式无性孢子菌丝断裂凝聚孢子横隔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壁孢子存在多种孢子形成方式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二、放线菌(四)菌落形态菌落形态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

    5、菌)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二、放线菌(四)菌落形态二、放线菌(五)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其中90%由链霉菌产生)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制;此外,在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放线菌的主要类型请参见P358)第一节 真细菌(Eu

    6、bacteria)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参见P 349)支原体(Mycoplasm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衣原体(Chlamydia)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均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1、概念H.T.Rick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一)立克次氏体(Rick

    7、ettsia)2、特性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t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t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 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 胞则易死亡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其中伯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burneti)能通过细菌过滤器一般个体:球状体:0.2-0.5 mm;杆状体:0.3-0.5 x 0.3-2 mm;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2

    8、、特性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2、特性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羌虫热、Q热等,并常伴随着灾害、战争和饥饿,曾长期与人类的痛苦、灾难联系在一起。防治:预防为主。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二)支原体(Mycoplasma)1、概念又称类菌质体,是介于一般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2、特性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

    9、态多变;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的可独立 生活的细胞型生物。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 “油煎荷包蛋”形状;(参见P350)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被支 原体污染;球状体:0.2-0.25 mm,最小达0.1 mm;丝状体最长可达150 mm,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三)衣原体(Chlamydia)1、概念(参见P350)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过

    10、去误认为“大病毒”,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更接近细菌而不同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观察到的衣原体微菌落(microcolony)(三)衣原体(Chlamydia)2、特性1)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具有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也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70S核糖体也是由30S和50S二个亚基组成)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 mm,能通过细菌滤器;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衣原体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被称为“能量寄生型生物”。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 始体两种形态。(参见P350)5)衣原体广

    11、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致病;1956年,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等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6)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 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沙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具有感染性的原体通过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被宿主细胞膜包围形成空泡。原体逐渐增大成为始体。始体无感染性,但能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繁殖,形成大量新的原体,积聚于细胞质内成为各种形状的包涵体。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的原体则感染新的细胞。表131 支原体、立克次氏

    12、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P350)特特 征征细细 菌菌支支 原原 体体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衣衣 原原 体体病病 毒毒直径直径( (m)m)0.5-0.20.2-0.250.2-0.50.2-0.30.25可见性可见性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电子显微镜过滤性过滤性不能过滤能过滤不能过滤能过滤能过滤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阴性阴性阴性无细胞壁细胞壁有坚韧的细胞壁缺与细菌相似与细菌相似无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繁殖方式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复制培养方法培养方法人工培养基人工培养基宿主细胞宿主细胞宿主细胞核酸种类核酸种类DNA 和 RNADNA 和 RNADNA 和

    13、RNADNA 和 RNADNA 或 RNA核糖体核糖体有有有有无大分子合成大分子合成有有进行进行只利用宿主机器产生产生 ATPATP 系统系统有有有无无增殖过程中结增殖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构的完整性保持保持保持保持失去入侵方式入侵方式多样直接昆虫媒介不清楚决定宿主细胞性质对抗生素对抗生素敏感敏感(青霉素例外)敏感敏感不敏感对干扰素对干扰素某些菌敏感不敏感有的敏感有的敏感敏感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四、粘细菌(myxobacteria)(参见P 357)一、概念粘细菌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二、生活史1、营养细胞:杆状、柔软、缺乏坚硬的细胞壁,

    14、无鞭毛,产生 粘液,可在固体表面作“滑行”运动,以分裂方式 进行繁殖。2、子实体: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彼此向 对方移动,在一定位置聚集成团,形成形态各异, 肉眼可见的子实体。四、粘细菌单个子实体中可能含有109个或更多由某些营养细胞转变而成的休眠结构,称为粘孢子(mycospore)。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有足够的养料就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干燥后,可借助风力、水力等到处传播,遇到适宜的环境又萌发成为营养细胞。四、粘细菌四、粘细菌四、粘细菌能形成子实体是粘细菌区别于其它原核微生物的最主要标志四、粘细菌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五、蛭弧菌(Bdellovibrio)(参见P

    15、 349)(一)概念寄生于其它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弧菌,其行为类似噬菌体。(二)特点1、鞭毛多为偏端单生;2、生活方式多样:寄生、兼性寄生,极少数腐生。 一般认为后者为突变株;3、可能成为防治有害细菌的一种有力武器;五、蛭弧菌(三)寄生方式1、高速猛烈碰撞、附着于宿主细胞;2、100转/秒以上转速“钻孔”、收缩、进入宿主细胞的周质空间,同时失去鞭毛;3、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裂解;五、蛭弧菌第一节 真细菌(Eubacteria)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参见P 353)1、概念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

    16、、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以前曾归于藻类,因为它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光和色素-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六、蓝细菌2、特性1)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土壤、岩石、以至在树皮或其它物体上均能成片生长.(参见P 353)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在夏、秋两季大量繁殖,并形成胶质团浮于水面,形成“水花”,使水体变色。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等形态;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蓝细菌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17、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染色阴性。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 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氮的场所。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 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第二节 古生菌(Archaea)一、概念的提出1977年,Carl Woese以16S rRNA序列比较为依据,提出的独立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生命的第三种形式。t 在分类地位上与真细

    18、菌和真核生物并列为三域(Domain), 并且在进化谱系上更接近真核生物。t 在细胞构造上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原核生物。t 多生活于一些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极端环境中, 例如高温、高盐、高酸等。t 原名:古细菌(Archaebacteria);后改名:古生菌(Archaea)微生物(病毒)古生菌(Archaea)细菌(Bacteria)非细胞型细胞型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Eukarya)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真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系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Eubacteria (真细菌)Archaebacteria (古细菌)第二节 古生菌(Archa

    19、ea)二、细胞形态在显微镜下,古生菌与细菌具有类似的个体形态。(参见P 30)第二节 古生菌(Archaea)三、细胞结构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上,古生菌既有类似真细菌之处,也有类似真核生物之处,还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点。三、细胞结构(一)细胞壁(参见P44)具有与真细菌类似功能的细胞壁;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均差别甚大;已研究过的一些古生菌,它们细胞壁中没有真正的肽聚糖, 而是由多糖(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热原体属(Thermoplasma)没有细胞壁;三、细胞结构(一)细胞壁(参见P44)-1,3糖苷键不被溶菌酶水解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交替连接而成,连在后一氨基糖

    20、上的肽尾由L-glu、L-ala和L-lys三个L型氨基酸组成,肽桥则由L-glu一个氨基酸组成。三、细胞结构(二)细胞膜(参见P48)古生菌的质膜在本质上也是由磷脂组成,但它比真细菌或真核生物具有更明显的多样性。亲水头(甘油)与疏水尾(烃链)间是通过醚键而不是酯键连接的;细胞膜的化学组分存在多样性;古生菌的细胞质膜中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而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都是双分子层。三、细胞结构(三)细胞质和内含物(详见P319,表12-2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征比较)t 无复杂内膜的细胞器;t 核糖体为70 St 有些种类的细胞质中具有 有一定功能的颗粒状内含物产甲烷

    21、嗜热菌细胞内的气泡(四)核区(详见P319,表12-2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征比较)没有具有核仁、核摸的细胞核染色体DNA为共价闭和环状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 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真核微生物的特征: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霉菌酵母菌覃菌(蘑菇)丝状真菌单细胞真菌大型真菌真核微生物的种类约占微生物总数的95%以上。从个体形态、群体形态、营养吸收、代谢类型、代谢产物、遗传特性、和生态分布诸方面,真核微生物都展现出一幅多样化的画面。现代真核生物的起源(参见P365)第三节 真核

    22、微生物本节主要内容-真菌:真菌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特点:1、具有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2、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3、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4、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好氧;5、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6、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一、 霉菌(一)概念 霉菌(mold)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hypha)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参见P33)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一、 霉菌(二)分

    23、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参见P34)霉菌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食物、工农业制品的霉变;全世界平均每年由于霉变而不能食(饲)用的谷物约占2%。有用物品的生产; 风味食品、酒精、抗生素(青霉素、灰黄霉素)、 有机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延胡索酸等)、 酶制剂(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 维生素、甾体激素等。 在农业上用于饲料发酵、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 杀虫农药(白僵菌剂)等。引起动植物疾病;我国在1950年发生的麦锈病和1974年发生的稻瘟病,使小麦和水稻分别减产了60亿公斤。腐生型霉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一、 霉菌(三)形态结构1、菌丝细胞形态无隔膜菌丝有隔膜菌丝(参见P33)整个菌丝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有多个核。其生长过程只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裂殖增多以及细胞质的增加。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成串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有些菌丝,从外观看虽然像多细胞,但横隔膜上有小孔,使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自由流通,而且每个细胞的功能也都相同。一、 霉菌1、菌丝菌丝功能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参见P34)霉菌菌丝直径约为210mm,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菌丝大几到几十倍。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 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对于不同的真菌来说,在它们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相应的环境条件已有了高度的适

    25、应性,并明显地表现在产生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特化结构上。也称菌丝的变态。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1)菌环:菌丝交织成套状2)菌网:菌丝交织成网状捕虫菌目(Zoopagales)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的特化结构,特化菌丝构成巧妙的网,可以捕捉小型原生动物或无脊椎动物,捕获物死后,菌丝伸入体内吸收营养。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3)附枝:匍匐菌丝、假根(类似树根,吸收营养),功能是固着 和吸收营养。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4)附着枝:若干寄生真菌由菌丝细胞生出1-2个细胞的短枝,以将 菌丝附着于宿主上,这种特殊的结构即附着枝。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5)吸器:一些专性寄生真菌从菌丝上分化出来的旁枝,

    26、侵入细胞 内分化成指状、球状或丝状,用以吸收细胞内的营养。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6)附着胞:许多植物寄生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大, 并分泌粘性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这一 结构就是附着胞,附着胞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感染菌 丝,以侵入宿主的角质层而吸取营养。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6)附着胞:(参见P65)当感染植物的时候,这种附着胞牢牢地附着到宿主的叶片表面,并且通过提高附着胞内渗透压活性物质的浓度产生巨大的膨压,射出一钉状结构进入植物细胞,为真菌的感染炸开一条通道。真菌禾生刺盘孢(C. Graminicola)的附着胞的压力为5.35Mpa;M. grisea附着胞的压力8.

    27、0Mpa,相当于我们用高压蒸汽灭菌压力(0.1Mpa)的50-80倍。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6)附着胞:(参见P65)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7)菌核:是一种休眠的菌丝组织。由菌丝密集地交织在一起, 其外层教坚硬、色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7)菌核:假菌核,是寄生性真菌与宿主共同形成,例如冬虫夏草,真菌寄生于鳞翅目昆虫,使虫体转变为假菌核,当孢子萌发,虫体死亡,菌自虫体内生长出子实体。含有虫草酸,是名贵中药。一、 霉菌2、菌丝的特化8)子座:菌丝交织成垫状、壳状等,在子座外或内可形成 繁殖器官。一、 霉菌3、细胞结构自学!(P61-73)一、 霉菌(四)菌落由粗而长

    28、的分枝状菌丝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的没有固定大小。各种霉菌,在一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相对稳定,所以菌落特征也为分类依据之一。一、 霉菌(四)菌落一、 霉菌(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霉菌的繁殖方式无性孢子有性孢子菌丝断片1)无性孢子繁殖1、繁殖方式 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等。霉菌的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孢囊孢子芽生孢子分生孢子霉菌的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孢囊孢子芽生孢子分生孢子(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1、繁殖方式2)有性孢子

    29、繁殖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 ,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 染色体数是二倍(2n)。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 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1、繁殖方式2)有性孢子繁殖霉菌有性孢子繁殖的特点:a)霉菌的有性繁殖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多发生在特定 条件下,往往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b)有性繁殖方式因菌种不同而异,有的两条营养菌丝就可以直接 结合,有的则由特殊的性细胞(性器官)-配子囊或由配 子囊产生的配子来

    30、相互交配,形成有性孢子。c)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 双倍体只限于接合子。d)霉菌的有性繁殖存在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情况。e)霉菌的有性孢子包括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等。(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2、生活史无性繁殖阶段;菌丝体(营养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多次重复。有性繁殖阶段;在发育后期,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丝体上分化出 特殊性器官(细胞),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后 形成单倍体孢子,再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有一些霉菌,至尽尚未发现其生活史中有有性繁殖阶段,有一些霉菌,至尽尚未发现其生活史中有有性繁殖阶段,这类真菌称为半知菌这

    31、类真菌称为半知菌(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接合孢子孢囊孢子(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子囊孢子分生孢子3、霉菌孢子与细菌芽孢的比较项目项目霉菌孢子霉菌孢子细菌芽孢细菌芽孢大小大小大小数目数目一条菌丝或一个细胞产多个1个细胞只产1个形态形态形态、色泽多样形态简单形成部位形成部位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形成只在细胞内形成细胞核细胞核真核原核功能功能最重要的繁殖方式不是繁殖方式,是抗性构造(休眠方式)抗热性抗热性不强,在60-70下易杀死极强,一般100数十分钟才能杀死产生菌产生菌绝大多数种类可以产生少数细菌可产生(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二、 酵母菌(一)概念酵母菌(yeast)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32、这个术语也是无分类学意义的普通名称,通常用于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单细胞真菌,以与霉菌区分开。有些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参见P34)二、 酵母菌(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如水果、蔬菜、叶子、树皮等处,及葡萄园和果园土壤中等。2、重要的微生物资源;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ae)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核生物(1997)4、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有些酵母菌能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疾病二、 酵母菌(三)形态结构1、个体形态卵圆、圆、圆柱、

    33、梨形等单细胞,其细胞直径一般比细菌粗10倍左右。有的酵母菌子代细胞连在一起成为链状,称为假丝酵母。2、细胞结构(参见P 36)自学!(P61-73)二、 酵母菌(四)菌落特征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二、 酵母菌(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1、无性繁殖1)芽殖 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成熟细胞长出一个小芽,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体继续长成新个体。2)裂殖 少数酵母菌可以象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割分裂而繁殖,例如裂殖酵母。(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1、无性繁殖二、 酵母菌(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2、有性繁殖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繁殖:1)两

    34、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靠近,相互接触;2)接触处细胞壁消失,质配;3)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A、以二倍体方式进行营养细胞生长繁殖,独立生活; 下次有性繁殖前进行减数分裂。B、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子囊孢子,而原有的营养 细胞就成为子囊。子囊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营养细胞。二、 酵母菌(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生活史酵母菌单倍体和双倍体细胞均可独立存在,有三种类型:1)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核配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2)营养体只能以双倍体形式存在(核配后不立即进行减数分裂)3)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也可以双倍体形式存在,都可进行出芽繁殖。酵母菌中尚未发现其有性阶段的被称为假酵母二、 酵母菌(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生活史 第三章思考题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 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 什么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235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