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治安案件课件三.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23511
  • 上传时间:2022-05-29
  • 格式:PPT
  • 页数:96
  • 大小:22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治安案件课件三.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治安案件 课件
    资源描述:

    1、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条规定, 治安案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治安案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扰乱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案件;2、妨害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案件;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公民人身权利案件;4、侵犯公私财产公私财产案件。(二)、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章的(二)、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章的第第19条条32条条 规定,治安案件具体划分为以下规定,治安案件具体划分为以下八大类型八大类型 ,共计,共计77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具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具体确定为体确定为163个具体案名。这八类案件是:个具体案名。这八类

    2、案件是:1、扰乱公共秩序案;2、妨害公共安全案;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4、侵犯公私财物案;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6、违反消防管理案;7、违反交通管理案;8、违反户(口)证(居民身份证)管理案。(三)、注意掌握与相应同类(三)、注意掌握与相应同类“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区的区别。别。1、与刑法相应罪名的联系;2、与相关行政法律有关规定的联系; 主要从*“主体主体”条件、*客观方面的危害程度客观方面的危害程度、 *主观方面的故意与过失故意与过失等三个方面加以把握。一、一、扰乱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类案概述类案概述(治安条例第十九条)(治安条例第十九条)(一)、(一)、“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的含义。的

    3、含义。 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须维护的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安居乐业的秩序)。(安居乐业的秩序)(二)、(二)、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案件的概念 是指行为人故意故意实施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正常的正常的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秩序,尚不够刑尚不够刑事事处罚,依法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查处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查处的案件。 (三)、(三)、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案件的法律特征 (一)、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一)、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的范围包括:的范围包括:1、单位内部的各种工作秩序(生产、营业、

    4、教学、科研、医疗等秩序);(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医疗等秩序);2、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共活动、(公共活动、公共交通秩序公共交通秩序)。)。 (二)、违法行为表现的客体方面是行为人用各种手段(二)、违法行为表现的客体方面是行为人用各种手段扰乱公共秩序,并造成了一定实际危害后果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并造成了一定实际危害后果的行为(尚不够(尚不够刑事罚)。刑事罚)。(三)、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三)、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过失不构成扰乱过失不构成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的违法行为。(四)、违法行为主体是自然人,(四)、违法行为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过失不构成扰乱单位不

    5、能构成过失不构成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主体的违法行为主体。(四)、(四)、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案件的具体案名 (注意:案名一般定到(注意:案名一般定到“条条”下面的下面的“项项”) 1、扰乱“单位秩序”案 ; 2、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案 ; 3、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案 ; 4、 “流氓”案 ; 5、煽动扰乱“社会秩序”案 ; 6、“谎报险情”,制造混乱案; 7、 “妨碍公务”案 ;二、扰乱二、扰乱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类案分述类案分述(一)、(一)、扰乱“XX单位秩序”案 1、扰乱“XX单位秩序”违法行为的法律认定。(1)、行为所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企业、事业

    6、单位 的工作秩序;的工作秩序;(2)、行为危害程度致使机关、团体、企业、致使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 科研科研不能正常不能正常进行,进行,尚未造成严重尚未造成严重损失;损失; ( 不能正常不能正常进行进行违法;违法; 造成严重造成严重损失损失犯罪)犯罪)(3)、扰乱“XX单位秩序”违法行为与聚众扰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乱社会秩序罪(刑法第(刑法第290条条1款)、款)、 聚众冲击国家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关罪(刑法第(刑法第290条条2款)款)的界限A、客观方面。危害行为的危害程度不同: a、违法行为“不能正常进行不能正常进

    7、行”,尚未造成,尚未造成“严重损严重损失失”。 b、罪:“情节严重”“无法进行无法进行”。B、行为主体。不同: a、违法行为个人或共同行为中的一般参加者。个人或共同行为中的一般参加者。 b、罪: 聚众者,即(组织者并非所有参加者)(组织者并非所有参加者)和积极 参加者 2、案例分析:人民公安报、案例分析:人民公安报2003317 2003年3月3 日, 二十岁的蒙古族青年“巴音特儿”爬政府机关院内大榕树闹“自杀”骗取钱财。3月5日,爬上加油站的房顶再次表演“自杀”,前后曾经在广西数县的政府机关表演此闹剧。获得大家“资助费”共计4300元。构成什么行为?(二)、扰乱“公共场所公共场所 秩序”案1

    8、、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的法律认定(1)、行为发生地“公共场所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泛指为不特定的社会成员可以泛指为不特定的社会成员可以 “自由自由”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场所。 (2)、行为表现形式多样:起哄、怪叫等制造混乱的。起哄、怪叫等制造混乱的。(3)、行为危害程度: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尚不够刑事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尚不够刑事 处罚。处罚。 2、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与“聚众扰乱公共秩序”、“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刑法第291条1款 的规定)的法律界限(1)、行为的危害情节。)、行为的危害情节。罪:要求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罪:要求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a、造成人员伤亡人员伤亡

    9、或者重大财产重大财产损失; b、在重要的公共场所重要的公共场所闹事造成恶劣社会 影响的; c、在交通要道交通要道聚众扰乱秩序,造成交通秩序严重混乱造成交通秩序严重混乱。 d、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三)、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案1、违法行为的发生地发生地是在供公众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并且是正在运营的“公共交通工具”上。2、只要实施了各种“扰乱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均可构成本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治安处罚。3、与“聚众扰乱交通秩序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罪(刑法第291条1款 的规定)的法律界限a、危害情节;(一个扰乱的仅仅是交通工具上,另一个是整个交通秩序)b、行为人所处的法律地位。 (一

    10、个是一般参加者,另一个必须是聚众 者,)(四)、流氓系列案件 “ 流氓流氓”行为的整体特征是:行为的整体特征是: *主观上主观上的无聊、寻求刺的无聊、寻求刺激;激; *行为行为对象所指对象所指是不特定的人或物。没有具体的行为指向(倒是不特定的人或物。没有具体的行为指向(倒霉者)霉者) 具体表现为: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其他流氓活动。1、结伙斗殴案件、结伙斗殴案件。(俗称打群架)。(俗称打群架) (1)、)、最本质的行为特征是结伙的双方或多方都为显示威风,争夺不法利益而“互殴”。(2)、)、与刑法上(292条1款)界定的“ 聚众斗殴罪”的区别是: a、行为主体的认定;(罪者聚众聚众者与积

    11、极参加积极参加者) b 、情节、危害后果;(罪行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或 公共秩序的严重混乱) 2、寻衅滋事、寻衅滋事(1)、)、最本质的行为特征行为特征是行为人公然蔑视国家法律与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若事生非、无理取闹(随意性突出)。(随意性突出)。 (2)、)、与刑法上(293条 )界定的“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是行为的危害后果。如果涉嫌下列情形的就可立为刑事案件:a、随意殴打他人,造成轻伤一人以上、轻微伤三人以上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随意殴打他人,造成轻伤一人以上、轻微伤三人以上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b、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他人严重精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

    12、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他人严重精神障碍、自杀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神障碍、自杀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c、强那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强那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 二千元以上或者二千元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d、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该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该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3、侮辱妇女、侮辱妇女(1)、)、最本质的行为特征行为特征是行为人用下流、污秽的语言、动作损害妇女的人身和人格的行为。(说下流话,追逐调戏,向妇女身上泼洒、涂抹污物,强行搂抱、亲吻等) (2)、)、与刑法上(293条 )界定

    13、的“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是行为的严重程度。如果在行为表现上为采用暴力暴力、胁迫胁迫或者其他强强制方法制方法使妇女不能不能或不敢不敢反抗,则可立为刑事案件(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五)、煽动扰乱社会秩序案件(五)、煽动扰乱社会秩序案件 “该案该案”行为的特征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行为的特征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1、行为、行为表现表现特征:捏造特征:捏造 、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言或者以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其他方法公安部有执法解释:公安部有执法解释:“开新闻发开新闻

    14、发布会、向境外发表作品,歪曲、攻击党、国家领导人,煽动不明真相的人闹事。布会、向境外发表作品,歪曲、攻击党、国家领导人,煽动不明真相的人闹事。利用宗教、民族问题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等活动。利用宗教、民族问题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等活动。”);); *如果用法律设定的其他禁止方法,即特殊方法如果用法律设定的其他禁止方法,即特殊方法如用封建迷信,则构如用封建迷信,则构成了另一违法行为。成了另一违法行为。2、行为、行为目的目的是扰乱社会秩序。如果其目的是颠覆是扰乱社会秩序。如果其目的是颠覆国家政权。则构成了国家政权。则构成了“煽动颠覆政府罪煽动颠覆政府罪”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案件(

    15、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案件 1、 “谎报险情案件谎报险情案件”行为的特征是:行为的特征是: 明知明知没没有险情发生,却有险情发生,却故意故意向有关单位谎报向有关单位谎报“险情险情”,目的是给相关单位制造目的是给相关单位制造 混乱。混乱。 (必须是向有关单位谎报(必须是向有关单位谎报险情)险情) 2、“险情险情”的范围的范围火灾、水灾、疫情、火灾、水灾、疫情、地震、事故等。地震、事故等。(七)、妨碍公务案件(七)、妨碍公务案件行为表现特征:“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1、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各种机关里工作的执行公共事务管理职务的人员(执行国家意志的行为);

    16、(执行国家意志的行为);2、依法执行职务正在执行法定职务;3、必须是使用暴力、胁迫手段。(。(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4、与扰乱单位秩序行为的区别,侵害的对象不同:一个是特定的执法人员;另一个是单位的秩序(行(行为发生地为单位)。为发生地为单位)。三、妨害三、妨害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类案分述类案分述妨害公共安全案件妨害公共安全案件(公共安全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和公共生活的安全。)该类行为的特征:该类行为的特征: 之一是破坏对象所指具有随机性,即不特定性;之一是破坏对象所指具有随机性,即不特定性; 之二是行为人对行为损害后果不具有事先预料性。之二是

    17、行为人对行为损害后果不具有事先预料性。共计十一种案件: (一)、违反枪支(弹药)管理案件违反枪支(弹药)管理案件(条例20条1款:“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者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二)、违反危险物品管理(二)、违反危险物品管理 案件案件(条例20条2款:“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危险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够刑事处罚的。”(三)、违反管制刀具管理规定案件(三)、违反管制刀具管理规定案件(条例20条3款:“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四)、经营旅馆和公共场所违反安全规定

    18、案件(四)、经营旅馆和公共场所违反安全规定案件(条例20条4款:“经营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展览馆或者其他供群众聚集的场所,违反安全规定,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五)、组织群众集会、活动不采取安全措施案(五)、组织群众集会、活动不采取安全措施案(条例20条5款:“组织群众集会或者文化、娱乐、体育、展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六)、违反渡船、渡口安全规定案件(六)、违反渡船、渡口安全规定案件(条例20条6款:“违反渡船、渡口安全规定,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七)、妨害安全航渡案件(七)、妨害安全航渡案件(条例20条7款:“不

    19、听劝阻抢登渡船、造成渡船口超载或者强迫渡船驾驶员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航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八)、妨害交通安全运输案件(八)、妨害交通安全运输案件(条例20条8款:“在铁路、公路、水域航道、堤坝上,挖掘坑穴,放置障碍物,损毁、移动指示标志,可能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九)、民用射击场违反安全规定案件(九)、民用射击场违反安全规定案件(条例21条1款:“设置、使用民用射击场,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十)、违法装、用电网案件(十)、违法装、用电网案件(条例21条2款:“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安全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一)、(十一)、

    20、 妨害交通运输安全案件妨害交通运输安全案件(条例21条3款:“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对沟井坎穴不设覆盖物、标志、防围的,或者故意损毁、移动覆 盖物、标志、防围的。”)(一)、违反违反枪支(弹药)枪支(弹药)管理案件管理案件 违反枪支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枪支管理法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行为,是指违反枪支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枪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制造、销售、携带、有关枪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制造、销售、携带、保存、运输枪支、弹药,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保存、运输枪支、弹药,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其特征有:为。其特征有:1、行为对象行为对象所指必须是枪支管理法规定的枪支,包

    21、括:( 1)、军用手枪、步枪、冲锋枪和机枪等; ( 2)、射击运动用枪、猎枪、麻醉注射枪、 发射金属弹丸的气枪; ( 3)、各类自制火药枪、仿真枪; ( 4)、各类枪支使用的弹药 。 2、行为表现形式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种多样; a、违法运输;违法运输; b、不按规定上缴不合格的枪支;不按规定上缴不合格的枪支; c、合法拥有枪支、弹药的单位或个人丢失、被盗枪支、弹药不及合法拥有枪支、弹药的单位或个人丢失、被盗枪支、弹药不及 时报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时报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d、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不按国家规定;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不按国家规定; e、没有制造民用制造资格的单位或个人非法制造

    22、民用枪支;没有制造民用制造资格的单位或个人非法制造民用枪支; f、合法拥有民用枪支的单位或个人出租、出借枪支,情节轻微;合法拥有民用枪支的单位或个人出租、出借枪支,情节轻微; g、制造、销售仿真枪支;制造、销售仿真枪支; h、有有带枪资格的人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带枪资格的人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g、无证经销、非法购买民用枪支和弹具。无证经销、非法购买民用枪支和弹具。3、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必须是情节轻微。必须是情节轻微。 (与相应罪的区别。)(与相应罪的区别。)(二)、违反(二)、违反危险物品危险物品管理案件管理案件 “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

    23、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者使用危险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够刑事处罚的。”其特征有:其特征有:1、行为对象行为对象所指必须是各类危险物品具体指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烟花爆竹的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里规定的物品。2、行为表现行为表现 是生产生产、销售销售、储存储存、运输运输、携带携带或者使用使用各类危险物品。 3、与相关犯罪行为的区别。、与相关犯罪行为的区别。 主要是主要是情节情节和和危害后果危害后果。 (见刑事案件立案草案)(见刑事案件立案草案) (三)、违反(三)、违反管制刀具管制刀具管理规定管理规定 条例20条3款:“

    24、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1、行为对象行为对象所指必须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非生活用刀)(非生活用刀)。具体范围根据(1)、公安部制定的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公安部制定的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83年);年);(2)、公安部关于管制刀具范围的批复()、公安部关于管制刀具范围的批复(94年)年) (3)、公安部于)、公安部于98年下文把年下文把“弩弩”列入管制刀具范围;列入管制刀具范围;(4)、公安部关于停止生产、销售电击、强光、催泪、)、公安部关于停止生产、销售电击、强光、催泪、 麻醉等保安防卫器械的通知里规定的器械。麻醉等保安防卫器械的通知里

    25、规定的器械。2、行为表现行为表现 是:(1)、擅自 制造制造、销售销售 ;(2)、非法 持有持有、 携带携带; 3、与、与相关犯罪相关犯罪行为的区别行为的区别,(与刑法130 条规定的罪名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罪)。主要看携带的数量( 20把以上)或是否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四、四、 侵犯公私财物类案件分述侵犯公私财物类案件分述 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公共与私人财物公共与私人财物 ; 侵犯侵犯非法占有或故意损坏非法占有或故意损坏 条例条例23条规定:条规定:“有下列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行为之一,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26、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具体案名如下: (一)、偷窃偷窃案件案件(条例23条1款:“偷窃偷窃、骗取骗取、抢夺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二)、(二)、骗取骗取公私财物案件公私财物案件(条例23条 1款 “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三)、(三)、抢夺抢夺案件案件(条例23条1款 “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 (四)、(四)、哄抢哄抢公私财物案件公私财物案件(条例23条2款 “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五)、(五)、敲诈勒索敲诈勒索案件案件(条例23条3款:“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六)、(六)、故意毁坏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件公私财物

    27、案件(条例23条4款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一)、偷窃偷窃案件案件1、数额数额的确定的确定与盗窃罪的区别与盗窃罪的区别根据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的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根据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的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准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较大”以以500元至元至2000 元元为起点,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为起点,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幅度内确定本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幅度内确定本地区的地区的“数额较大数额较大”标准,并分别报根据公安部、最高检、标准,并分别报根据公安部、

    28、最高检、最高法三家备案。最高法三家备案。2、行为所指的具体、行为所指的具体对象对象。必须不是法律特设的对必须不是法律特设的对象。象。 枪支弹药、危险物品、国家重要设施等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枪支弹药、危险物品、国家重要设施等不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物品。 (二)、(二)、 骗取骗取公私财物案件公私财物案件1、与诈骗罪的区别、与诈骗罪的区别数额数额的确定的确定根据最高法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根据最高法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2000 元以元以上的上的为为 “数额较大数额较大”2、与利用封建迷信骗取财物的区别、与利

    29、用封建迷信骗取财物的区别行为表现行为表现方式的确定方式的确定(1)、行为手段不同;)、行为手段不同;(2)、主体不同。)、主体不同。(三)、(三)、抢夺抢夺案件案件1、与抢夺罪的区别、与抢夺罪的区别数额数额的确定的确定 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执法实践中,一般按盗窃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执法实践中,一般按盗窃罪的数额标准确定,即以罪的数额标准确定,即以500元至元至2000 元元为界限。为界限。2、与抢劫罪的区别、与抢劫罪的区别行为表现行为表现方式方式 公开地夺走财物,必须是不使用暴力回以暴力相威胁公开地夺走财物,必须是不使用暴力回以暴力相威胁为前提,否则,则构成抢劫罪(不论数额大小)。为前

    30、提,否则,则构成抢劫罪(不论数额大小)。(四)、(四)、哄抢哄抢公私财物案件公私财物案件 与聚众哄抢罪的区别与聚众哄抢罪的区别( 1)、数额与情节数额与情节的不同的不同A、关于关于“数额数额”,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执法实践中,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执法实践中,一般按盗窃罪的数额标准确定,即以一般按盗窃罪的数额标准确定,即以500元至元至2000 元元为界限。为界限。B、关于关于“情节严重情节严重”为罪,一般指参与哄抢的人数较多;哄为罪,一般指参与哄抢的人数较多;哄抢的物资重要;哄抢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或很坏的社会影响。抢的物资重要;哄抢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或很坏的社会影响。( 2)、主体

    31、主体要求不同要求不同 哄抢罪的主体必须是首要分子回积极参加者,而哄抢违法哄抢罪的主体必须是首要分子回积极参加者,而哄抢违法的主体,可以是凡是参与的人员。的主体,可以是凡是参与的人员。(五)、(五)、敲诈勒索敲诈勒索案件案件1、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数额数额的确定的确定 根据最高法的关于审理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根据最高法的关于审理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以以 1000 元至元至3000元元 为为 “数额较大数额较大”2、与抢劫罪的区别、与抢劫罪的区别行为表现行为表现方式的不同方式的不同 (1)、)、威胁的内容威胁的内容不同

    32、:抢劫罪只能以威胁被害人的生命健康相威胁,而敲诈不同:抢劫罪只能以威胁被害人的生命健康相威胁,而敲诈勒索违法行为既可以用暴力来威胁,也可以用其他内容来威胁;勒索违法行为既可以用暴力来威胁,也可以用其他内容来威胁; (2)、)、威胁的方式威胁的方式不同。抢劫罪只能当面威胁,而不同。抢劫罪只能当面威胁,而 敲诈勒索违法行为既当面来敲诈勒索违法行为既当面来威胁,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转达来威胁;威胁,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转达来威胁;(3)、)、 取得的非法利益取得的非法利益不同。抢劫罪只能是指向不动产的财物,而不同。抢劫罪只能是指向不动产的财物,而 敲诈勒敲诈勒索违法行为既可以动产或不动产的财物,也可以是其他

    33、财产利益。索违法行为既可以动产或不动产的财物,也可以是其他财产利益。故意毁坏故意毁坏1、与、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区别的区别数额数额与情节与情节的不同的不同 A、关于关于“数额数额”,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B、关于关于“情节严重情节严重”为罪,一般指毁坏重要物品;行为人破坏手为罪,一般指毁坏重要物品;行为人破坏手段恶劣;段恶劣; 破坏行为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破坏行为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2、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中损毁特定财物的、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中损毁特定财物的区别区别破坏对象所指与主观动机破坏对象所指与主观动机不同不同A 、破坏对象。

    34、破坏对象。条例第条例第25条规定的条规定的“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公共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公共场所的雕塑、路牌、交通标志、草坪、花卉、树木等场所的雕塑、路牌、交通标志、草坪、花卉、树木等” 特殊财物特殊财物B、主观动机。主观动机。 条例第条例第25条规定的的是条规定的的是“放纵取乐放纵取乐”,非泄愤报复。,非泄愤报复。五五、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类案分述案分述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造成他人生理或精神损害以及其他损失 。 条例条例22条规定:条规定:“有下列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行为之一,行为之一, 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不

    35、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告。”具体案名如下: (一)、殴打他人案件殴打他人案件(条例22条1款:“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案件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案件(条例22条2款:“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条例22条2款:“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四)、侮辱他人案件侮辱他人案件(条例22条3款:“公然侮辱他人的。”)(五)、诽谤他人案件诽谤他人案件(条例22条3款:“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六)、虐待家庭成员案件虐待家庭成员案件(条例22条4款:“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36、”)(七)、威胁他人安全案件威胁他人安全案件(条例22条5款:“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案件(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案件(条例22条5款:“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九)、摧残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案件(九)、摧残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案件(条例22条6款:“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其身心健康的。”)(十)、侵犯他人通信自由案件(十)、侵犯他人通信自由案件(条例22条7款:“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1、与与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的区别危害程度危害程度 的不同

    37、的不同 殴打他人行为殴打他人行为造成了轻微伤,经法医鉴定不够造成了轻微伤,经法医鉴定不够1990年公、检、法、司发布的人体年公、检、法、司发布的人体轻伤轻伤鉴定标准鉴定标准. 2、与与结伙斗殴流氓行为结伙斗殴流氓行为的区别的区别(1)、侵犯的)、侵犯的客体客体不同。本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另一个不同。本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另一个是侵犯社会公共秩序。是侵犯社会公共秩序。(2)、主观)、主观目的目的不同。本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另一个是不同。本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另一个是显示自己的威风和霸道。显示自己的威风和霸道。( 3)、行为)、行为主体数主体数量不同。本行为既可以是一人所为

    38、,也可以量不同。本行为既可以是一人所为,也可以是多人所为;另一行为必须是三人以上所为。是多人所为;另一行为必须是三人以上所为。1、与与“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的区别的区别限制行为的严重程度限制行为的严重程度 的不同:的不同: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一般是对被限制人,一般是对被限制人实行实行“心理心理”(精神上)的强制,没使用暴力手段。(精神上)的强制,没使用暴力手段。 而而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则是使用了捆绑、关押、禁闭等,则是使用了捆绑、关押、禁闭等暴力暴力手段实现对被限制人的人身限制,手段实现对被限制人的人身限制,足以使对方失去人身足以使对方失去人身自由。自

    39、由。 关于“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见后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立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小时的;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三次以上非法拘禁 他人他人 ;3、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4、非法拘禁他人,并有事实捆绑、殴打、侮辱、非法拘禁他人,并有事实捆绑、殴打、侮辱 行为的;行为的;5、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的等构成非法拘、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的等构成非法拘 禁罪。禁罪。2、与与公安、司法人员的违法限制他人

    40、人身自由公安、司法人员的违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行为行为的区别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是主要的区别是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不同。公安人员等必不同。公安人员等必须是在执行其职务过程中,使用具有限制人身自须是在执行其职务过程中,使用具有限制人身自由性质的调查手段措施时,造成了超过法定时限由性质的调查手段措施时,造成了超过法定时限的违法性行为(留置、拘留、讯问)。的违法性行为(留置、拘留、讯问)。3、如果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发生在家庭成员之、如果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一般不以限制人身自由行为来对待,情节严间,一般不以限制人身自由行为来对待,情节严重的,可以按虐待家庭成员行为处理。重的,可以按虐待家庭成员

    41、行为处理。(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为,是指未经住宅主人允许,没有正当理是指未经住宅主人允许,没有正当理由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由擅自进入他人住宅,或者经住宅主人同意或有正当理由进入,但或者经住宅主人同意或有正当理由进入,但经住宅主人要求退出,而拒绝退出,经住宅主人要求退出,而拒绝退出,其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尚不其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此种违法行为有“作为”与“不作为”两种方式)1、与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区别的区别构成构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必须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42、必须是情节情节严重,危严重,危害较大,害较大,严重地影响严重地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了他人的正常生活。2、与与依法执行公务依法执行公务的区别的区别依法执行公务进入他人住宅,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进入他人住宅,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的执法行为。这是法律赋予执法人员的一项职执行职务时的执法行为。这是法律赋予执法人员的一项职权,体现的是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权,体现的是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当以国家利益为重。 当然,公安、司法人员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执法,尤其是进入公民居所的时候。(按照行政、刑事办案程序办事)3、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与

    43、其他违法行为结合进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与其他违法行为结合进行(发生)的时候,应如何定性处罚?(发生)的时候,应如何定性处罚? 如与如与“入室偷窃入室偷窃”、“入室抢劫入室抢劫”、“入室寻衅滋入室寻衅滋事事”等行为同时或相伴发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应以等行为同时或相伴发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应以实施的主要行为定性处罚实施的主要行为定性处罚。 (属于牵连行为,择一重定性处罚) (四)、侮辱他人案件(四)、侮辱他人案件(刘(刘 、申治安处罚新论)、申治安处罚新论)侮辱他人行为,是指侮辱他人行为,是指 受案受案1、明确案件来源:、明确案件来源: (1)、公安执法发现; (2)、群众报案(知人不知事); (3)、群众举报(知人又知事); (4)、群众扭送(将违法嫌疑人扭送到公安机关); (5)、相关部门移送(外部、内部移送)。注意:填表时要规范案件来源用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安案件课件三.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2351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