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毛概学习课件第一章.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23494
  • 上传时间:2022-05-29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4.8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毛概学习课件第一章.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学习 课件 第一章
    资源描述:

    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作人:吴国清制作人:吴国清2从战略高度来研究从战略高度来研究(即从战略全局出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决策、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分配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发展战略等内容。制度、发展战略等内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通过本章教学,主要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主

    2、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战略方针方针等内容。等内容。从而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经济从而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经济方针和政策上来方针和政策上来, ,当前特别要把思想统一到贯彻党当前特别要把思想统一到贯彻党的的十七大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十七大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上来。上来。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4第一节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新中国

    3、成立以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所谓计划经济,或称计划经济体制所谓计划经济,或称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就是对生产、就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事先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换言之,换言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基本上是由政府所指令而基本经济问题基本上是由政府所指令而不受市场影响。不受市场影响。 5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以党的十一

    4、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 6具体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一)(一)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

    5、辅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的思想。 (二)(二)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三)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三)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建立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体制的改革目标。7(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四)邓小平

    6、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概括起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重大创新可以概括起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重大创新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和方法,不是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和方法,不是区别姓区别姓“社社”还是姓还是姓“资资”的标志。的标志。第二,计划和市场要结合,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第二,计划和市场要结合,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更有效。展更有效。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不存在着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不存在着根本矛盾,或者说,社会主义制度要与市场经济相根本矛盾,或者说,社会主义制度要与市场

    7、经济相结合。结合。 8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市场经济的概念(一)市场经济的概念所谓市场经济,所谓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关系的市场化、经济关系的市场化、企业行为的自主化、企业行为的自主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经济运行的法制化。 共性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8、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合“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社会主义

    9、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联系又相互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经济的共性; 但又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但又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体现的是不同度相结合,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济。故,建设中国特色社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坚持会主义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济的发展道路,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这是我们的创造性

    10、和特色所在。和特色所在。 11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一)19921992年党的年党的十四大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党的(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1993、1111)通过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题的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系统化和

    11、具体化,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基本框架 (三)党的(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2003、1010)通过了)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题的决定。 (四)(四)十七大十七大: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12 总之,社会主义条件下总之,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世界上没有先搞市场经济,世界上

    12、没有先例,这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和例,这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和艰辛的创造,许多规律性的艰辛的创造,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东西我们还不熟悉。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合理做法。但从根本上说,建的成功经验和合理做法。但从根本上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从我国实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自己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的路。13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

    13、立的依据及其确立的依据十五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上不发达、多层次性决定了)阶段,(生产力总体上不发达、多层次性决定了)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

    14、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4公有制不是目的公有制不是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条件本质的前提条件 1、传统理论把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传统理论把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画等号。画等号。 2、邓小平把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进、邓小平把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区分行了区分15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一)十六大提出两个(一)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第一,必须

    15、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16( (二二) ) 十七大提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十七大提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制经济

    16、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促进新格局。17( (三三) )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

    17、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大胆利用。 18 现实生活中要辨别现实生活中要辨别“伪公有制经伪公有制经济济”不是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公共不是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公共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

    18、制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形式。 19(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19、展发展20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 一、我国现阶段一、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分配思想分配思想(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原则)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

    20、报酬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思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1附: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上,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

    21、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按照共同富裕的方向,加大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按照共同富裕的方向,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改革力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

    22、、行业和社理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22二、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二、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一)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依据和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配依据和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等量报酬,多劳多得,

    23、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者不得食。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23(二)(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 2、劳动特点是劳动特点是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还是个人的谋生劳动还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高,社、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是

    24、实行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物质条件。24(三)(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还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而且还

    25、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3、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总之,按劳分配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总之,按劳分配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25(四)(四)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所有制结构决定、所有制结构决定。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公有制经济内部

    26、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分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配形式的多样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6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指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等生产

    27、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方式。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权在经济上的实现。27 多种分配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多种分配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28

    28、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非是根本对立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规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两种分配原则的结合提供了存在的依据。 29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一)正确认识正确认识“先富先富”与与“共富共富”的关系的关系 1、1978年年12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在经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

    29、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30 这一全新的思想和主张这一

    30、全新的思想和主张是邓小平对马克思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准确理解和新发挥(反主义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准确理解和新发挥(反对平均主义)。对平均主义)。 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策提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提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允许裕。允许“先富先富”的目的,是逐步创造条件,最的目的,是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是关系大局的思想和政策。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是关系大局的思想和政策。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先富”、只谈、只谈 “共富共富”,不

    31、仅不可能为实现,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贫穷。如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贫穷。如果不谈果不谈“共富共富”、只谈、只谈“先富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312、允许和鼓励、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部分先富”的客观必然性的客观必然性(1)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要求)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要求(形式上平等,事实上不平等)。(形式上平等,事实上不平等)。(2)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必然要求(

    32、收入差别)。方式的必然要求(收入差别)。(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优胜劣汰)。求(优胜劣汰)。(4)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322、 “部分先富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1)“部分先富部分先富”能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带能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动作用。(2)“部分先富部分先富”可以为后富提供更好的可以为后富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支援条件。物质基础和支援条件。(3)“部分先富部分先富”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展,解决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33、。径。 总之,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总之,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33 (二)(二)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党的十四大党的十四大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

    34、范分配秩序。 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分配不公”问题 例题附后 34(三)(三)另外,要正确认识另外,要正确认识“物质利益物质利益”与与“革命精神革命精神”的关系的关系 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的问题。他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义的问题。他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指出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指出:“不讲多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劳多得,不

    35、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论。”邓选二邓选二14635(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36、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等。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总之,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总之,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36 总之,总之,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37、配的制度,初次分配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届五中全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十七届五中全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

    38、质量和水平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提高)37第四节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的重大战略方针)一、何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何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求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求“好好”与与“快快”有机结合,要让有机结合,要让“快快”服从服从“好好”,坚持,坚持“好好”中求中

    39、求“快快”。38十七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40、,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教材涉及1-5)39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1、,从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是核心、教育是基础。40三、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变,但有着深刻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

    42、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它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的发展方式。 41 (二)(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43、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新”表现在四点:表现在四点: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产业相结合。43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

    44、052005年年1010月,党的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一五规划的建议,明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务这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是一个与现代和部署,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化建设同步的过程。(后单列一专题)(后单列一专题) 44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中心环节、物质基础是中心环节、物质基础生活宽裕生活宽裕是目的、衡量工作的基本尺度是目的、衡量工作

    45、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村容整洁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要求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要求管理民主管理民主政治保证政治保证 45 五、统筹区域发展五、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重视统筹区域发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重视统筹区域发展,并对此作出了重大决策。展,并对此作出了重大决策。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

    46、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地区共同发展。46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形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环境友好形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通过人与自

    47、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会的和谐。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7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

    48、明的目标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的增强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2、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3、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加大节能环保投

    49、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4、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48 一般地说,一般地说, 以上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以上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具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重大战略思想。大战略思想。49思考题思考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0、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从理论上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5、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毛概学习课件第一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234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