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课件.ppt第四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婚姻法课件.ppt第四章.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婚姻法 课件 ppt 第四
- 资源描述:
-
1、 婚姻家庭法教案法律事务教研室 邹红第四章第四章 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一、课题一、课题第一节 夫妻关系的法律地位概第二节 夫妻关系(一)二、教学目的、要求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夫妻关系的概念、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难点:夫妻关系的概念。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工作五、教学准备工作(教具、演示、电教手段等)六、教学内容和过程:六、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授课具体内容(75分钟)3、课堂小结(5分钟)第一节 夫妻关系一、夫妻关系概述一、夫妻关系概述夫妻关系即夫妻法律关系,它是由
2、法律规定的婚姻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合法性是夫妻关系的前提,一切不合法的两性关系,如未婚同居、通奸、姘居、卖淫嫖娼等,都不够成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从其内容上而言包括夫妻人身关系和夫妻财产关系。夫妻人身关系包含了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是不直接体现经济内容的法律关系;夫妻财产关系是涉及了夫妻双方和有关第三人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包括夫妻财产制、扶养关系、继承关系等内容。夫妻间的人身关系是夫妻关系的核心,而财产关系则是夫妻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二、夫妻的法律地位二、夫妻的法律地位 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这是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对夫妻法律地位的原则性规定。“夫妻
3、在家庭中地位平等”,意味着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平等地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共同承担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它同时也要求,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相互尊重,反对性别歧视,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二节第二节 夫妻人身关系夫妻人身关系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规定:夫妻人身关系包括夫妻有各自的姓名权、人身自由权、婚姻住所决定权和计划生育义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姓名权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姓名是公民特定化的外在标志,是公民的“符号”。有了姓名,就可以和社会上其他成员区别开来。姓是表示家
4、庭或家庭系统的符号,是血缘团体的象征,体现每个社会成员所属的亲属团体;名则是区分每个个体的标志性符号。二者的组合则表明该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特定符号。所以,姓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丰富的社会内涵。所谓姓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与非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独立姓名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夫妻各自享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2)夫妻双方可就姓名权问题进行协商。(3)夫妻一方不得盗用或冒用另一方的姓名。夫妻姓名权必然会涉及到子女的姓氏问题。婚姻法除了规定夫妻有平等的姓名权的同时,在第22条中还规定了,“子
5、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因此,对于子女的姓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1)未成年时由父母或其它监护人代为命名。(2)子女成年后可亲自行使命名权。 (二)人身自由权 所谓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本人的人身和行动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限制或侵害的权利。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具体而言,我国夫妻人身自由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参加生产工作的权利。 (2)参加学习的自由。(3)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三)住所决定权住所决定权是指夫妻双方有选择、决定夫妻婚后共同生活住所的权利。婚姻法第9条规
6、定,“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 我国夫妻间的住所决定权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登记结婚后,夫妻双方平等地享有婚姻住所决定权,夫妻双方共同选择婚后共同生活的住所,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强迫,第三人也不得加以干涉。(2)夫妻双方可以约定成为对方的家庭成员。即女到男家落户,妻从夫居;也可以男到女家落户,夫从妻居。(4)婚姻住所既可以通过双方协商确定,也可以通过协商予以变更。 (四)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婚姻法在总则中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第16条进一步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1.夫妻有生育的
7、权利2.夫妻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三节 夫妻关系(二)课题课题第二节 夫妻关系(二)二、教学目的、要求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夫妻财产关系的内容。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的内容。难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工作五、教学准备工作(教具、演示、电教手段等)六、教学内容和过程:六、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授课具体内容(75分钟)3、课堂小结(5分钟)一、夫妻财产关系一、夫妻财产关系(一)法定财产制1、夫妻法定共同财产(1)特征A. 夫妻共同财产必须是
8、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 B. 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所得的财产。(2)范围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A. 工资、奖金B. 生产、经营的收益C. 知识产权的收益D. 非特定性的继承或受赠财产E. 其它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3)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处理权婚姻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婚姻法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规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
9、用品(5)其它应当归一方所有的财产 (二)夫妻约定财产制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清偿等作出约定,从而全部或部分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1、夫妻财产约定的条件第一,夫妻具有合法的婚姻关系。第二,夫妻进行财产约定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三,夫妻双方必须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对婚前财产或婚姻 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约定。第四,财产约定的内容合法,不得超过夫妻享有的财产权利的范围。第五,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要明确。第六,财产的约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2、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1)婚姻关系
10、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均归双方共同所有(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3、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效力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这里的扶养,指夫妻相互之间在经济上供养,精神上安慰,在日常生活中扶助,主要是指物质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料。夫妻间的扶养关系是以夫妻身份的确立和存续为条件的。男女双方依法登记结婚,取得结婚证后,夫妻关系形成,相互间的扶养义务也随之产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这种扶养关系就一直存在;一旦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的扶养关系也就随之消灭
11、。同居、被宣告无效和被撤销的婚姻都不产生夫妻间的扶养义务。三、夫妻间遗产继承权三、夫妻间遗产继承权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补充规定 家庭关系概述家庭是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构成的共同生活的单位或组织。家庭成员间在共同生活、生产、扶养等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可统称为家庭关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它主要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祖孙关系。夫妻关系是因男女双方的结婚行为而产生的。夫妻是构成家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父母子女关系是因生育或法律拟制而产生,是家庭关系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兄弟姐妹、祖孙之间虽是亲属,但其权利义务关系必须在一定条件
12、下才能发生。一、课题一、课题 父母子女关系二、教学目的、要求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容。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与义务。难点:子女队父母的权利义务。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工作五、教学准备工作(教具、演示、电教手段等)六、教学内容和过程:六、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授课具体内容(75分钟)3、课堂小结(5分钟) 父母子女关系,又称亲子关系,亲是指父母,子是指子女,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与子女是关系最为密切的直系血亲,构成家庭关系的重心。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13、亲子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基于子女出生的事实而发生,包括婚生的父母子女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基于法律规定和认可,由人的行为而发生,包括养父母子女和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一、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一、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具体而言:1.抚养义务抚养是指父母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供养和在生活上对子女的照料,其内容包括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2.教育义务教育,是指父
14、母在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对子女的关心和培养。 (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义务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所谓保护,是指父母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防止和排除来自外界的自然损害和他人的非法侵害。 所谓教育,是指父母依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对其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 (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赡养费的权利。” 所
15、谓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顾。 (四)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父母应当尊重子女的婚姻自主权,不得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同时,子女也应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婚姻自由不是年轻人、子女的专利,它也是老年人、父母的权利。父母的再婚权利是婚姻自由的重要体现。 (五)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婚姻法第24条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二、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二、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一)婚生子
16、女所谓婚生子女,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或出生的子女。(二)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俗称“私生子女”,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在我国,婚姻法赋予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平等的法律地位。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三、继父母与继子女三、继父母与继子女婚姻法第27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四、养父母与养子女四、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是
17、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形成的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他们之间具有与生父母子女相同的权利义务。其详细内容见第六章。一、课题一、课题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二、教学目的、要求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除夫妻、父母子女关系以外的其他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祖孙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难点: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工作五、教学准备工作(教具、演示、电教手段等)六、教学内容和过程:六、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授课具体内容(75分钟)3、课堂小结(5分钟)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18、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除了夫妻、父母子女以外,还有兄弟姐妹及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的存在。在婚姻家庭法中对这几类家庭关系作出调整,既有利于发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也有利于贯彻对老人、儿童予以保护的婚姻家庭原则。一、祖孙关系一、祖孙关系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条件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必须有相应的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经济条件和监护能力;(2)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父母双亡;或者虽然父或母一方生存,但失去抚养子女的能力;以及父母双方都健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力抚养子女;(3)孙子女、外孙子女尚未成年;或虽已成年,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抚养。孙子女、外
19、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的条件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失去劳动能力、生活发生困难,需要赡养;(2)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死亡或子女虽未死亡无力赡养;(3)孙子女、外孙子女已经成年并有经济来源,有负担能力,能够赡养照顾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弟姐妹关系二、兄弟姐妹关系兄、姐扶养弟、妹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弟、妹未成年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客观上需要扶养;(2)他们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虽没有死亡,但没有能力承担和履行抚养义务;(3)兄、姐有实际的履行扶养义务的承受能力。 弟、妹承担对兄、姐的扶养义务的条件则有四个:(1)弟、妹曾由兄、姐扶养长大;(2)弟、妹有扶养其兄姐的负担能力;(3)兄、
20、姐丧失劳动能力;(4)兄、姐孤独无依,没有第一顺位扶养义务人。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成文法始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战国时代 C.宋代 D.清末 2.王某已婚,因工作关系离开老家,一人长期在甲地工作,在工作中与女同事李某产生感情,从2007年初开始两人以夫妻名义在甲地同居生活。王某的行为是我国婚姻法所禁止的( ) A.重婚 B.事实婚姻 C.家庭暴力 D.有配偶者与
21、他人同居 3.甲男与乙女经人介绍相识,二人相处一段时间,甲对乙较为满意,向乙提出结婚。乙则提出,甲必须为乙购买钻石项链、戒指,并给乙20万元,方能与甲登记,乙的行为属于( ) A.买卖婚姻 B.包办婚姻 C.借婚姻索取财物 D.借婚姻骗取财物 4.按照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王某与其侄子之间的亲等数为( ) A.二亲等旁系血亲 B.三亲等旁系血亲 C.四亲等旁系血亲 D.五亲等旁系血亲 5.盛行于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时期的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结婚方式是( ) A.互易婚 B.抢夺婚 C.劳役婚 D.聘娶婚 6.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
22、例公布实施后,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符合结婚实质要件补办结婚登记的,其婚姻关系的效力( ) A.从双方补办结婚登记手续时起算 B.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时起算 C.从双方共同生活时起算 D.从双方起诉离婚时起算 7.赵某(男)和钱某(女)办理结婚登记后并未举办结婚仪式,二人登记后不久赵某在出差途中遇车祸死亡,则钱某( ) A.可以以配偶的身份继承死者遗产 B.不能以配偶的身份继承死者遗产 C.经死者父母同意可以继承死者遗产 D.经死者单位同意可以继承死者遗产 8.我国现行婚姻法所采用的法定财产制是夫妻共同财产制与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法定
23、共同夫妻财产制是( ) A.婚后所得共同制 B.非常财产制 C.统一财产制 D.联合财产制 9.下列有关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说法正确的是( ) A.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始于欧洲的教会法 B.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只能通过生父与生母结婚而实现 C.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不愿认领时,有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请求确认父子关系 D.我国婚姻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制度,以实现对非婚生子 女的保护目的 10.小王6周岁时父母离婚,小王随母亲生活,1年后其母亲再婚。小王由其母亲和继父一起抚养长大。小王22周岁时其生父和继父相继去世。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小王( ) A.只能继承生父遗产 B.只能继承继父
24、遗产 C.对生父和继父遗产均有权继承 D.对生父和继父遗产均无权继承 11.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是( ) A.第一顺序继承人 B.第二顺序继承人 C.第三顺序继承人 D.第四顺序继承人 12.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未成年的养子女同生父母的关系( ) A.由双方协商如何处理 B.自行恢复 C.司法行政部门决定是否恢复 D.由法院判决是否恢复 13.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强制离婚方式是( ) A.和离 B.七出 C.呈诉离婚 D.义绝 14.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时无过错方作为被告不同意离婚,也未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就损
25、害赔偿单独提起诉讼的期限是( ) A.离婚后6个月内 B.离婚后1年内 C.离婚后2年内 D.离婚后20年内 15.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适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B.外国人国籍地法律 C.法院地法 D.婚姻缔结地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下列行为中属于我国婚姻家庭法中虐待行为的是( ) A.甲经常打骂其妻子 B.乙拒绝为其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 C.丙限制其女儿的人身自由 D.丁拒绝履行赡养其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