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课件解析.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西方文论课件解析.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文论 课件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教材:马新国教材:马新国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史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美卫姆斯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志文出版社2.英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美马克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为诗一辩,王柏华、王晓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5.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导导 论论一、基本概念1.“西方”:A、与他者的区别:东方的阿拉伯、印度、中国相对B、自身的含义:地理、思想和文化概念C、自身含义的动态性:古希腊-古罗马帝国-近代欧洲(英法德)-后又包括
2、美国2. “文论”:A、关于“文”的论述(“文”-“文章”-“文学”)B、文学:不同的描述角度3.已有的对于文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观点)n文学活动论n反映论n生产论n审美意识形态论n艺术交往论(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媒介和符号论)二、西方文论的基本情况:1.呈现方式(约为三种):(1)一些哲学家、政治家、宗教家、美学家的著作中。 (2)诗人作家谈创作体会的著作中。 (3)19世纪以后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论著。 2.发生发展: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文论仅为其中一种)(1).分类标准:A.按与文艺发展之关联分: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文论B.按思考方式的变化分:本体论-认
3、识论-语言论(2)发展状况:A、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 ): 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B、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 ): 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C、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D、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 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 三、注意事项: 1.西方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与文艺理论
4、发展变化的关系。 2.西方社会生活的演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3.哲学思潮的变化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4.基督教神学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5.语言学、符号学的发展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 6.西方文论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自身范畴的演变,文学艺术理论是在文艺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受政治、哲学等条件的影响而发展的。第一章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数的和谐”(1)基本观念:“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体现着一种数的和谐。(2)艺术和美:美是和谐统一(从数量比
5、例关系角度探讨艺术的形式美)(3)大小宇宙思想(天体/人)2. 赫拉克利特(前530前470左右):“对立和谐”(1)基本观念:赫拉克利特(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家的奠基人。A、“火”是宇宙万物的本源;B、整个天体就是地水风火的运动过程其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运动变化、辩证观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2)艺术和美:A、“艺术摹仿自然”(再现自然及其规律)B、“和谐统一”(侧重于美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不同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于平衡、静止)3.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左右) :摹仿说 (1)基本思想: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物体中的原子流放射出来,造成影像,作
6、用于人的感观与心灵,从而引起人对事物的认识。 (2)艺术和美:“文艺摹仿自然”(根据人的需要进行创造)A、对象:社会的人,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B、艺术家的主观条件:天才、灵感和语言。C、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人求美/文艺在于“快乐”。评价: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影响深远。4.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摹仿说与功用说 (1)基本思想:神学目的论宇宙自然、人都由神创造,神创造自然和艺术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的全部欲望。因此,哲学研究的重点不是自然,而是人类本身的灵魂。(2)艺术和美:艺术摹仿自然(通过人的外在方面来表现其精神性内涵/早期典型化理论的萌
7、芽)(3)美和善:相关,“美在功用”。第二节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1. 理式论摹仿说理式论摹仿说 a.“理式” :a1.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a2.层次性:由低到高(具体事物的理式艺术道德等的理式最高的理式)(真善美合一)b.三层世界:理式世界(蓝本/真善美合一);现实世界(摹本/和真理隔一层/影子);艺术世界(摹本的摹本/和真理隔两层/影子的影子)c.文学艺术:对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d. 理论价值(唯心本质,丰富和发展了此前的摹仿说):d1. 本体论层面: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层面:反映论。它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 d
8、2.对文艺共性的隐约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也要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 2. 文艺的社会功用: a.理想国:“正义”b.艺术:三条罪状 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 3. 灵感说灵感说 a.基本含义 :“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集其大成,用其本义,并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 。b.柏拉图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三个方角度: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获得灵感的过程)C、价值:、价值: c1、确认灵感对文艺活动的重要意义,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看出理智和灵感的区别,前者是科学的思维形式,后者
9、是艺术创造的思维形式。 c2、看出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艺术创作不只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c3、强调灵感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对现实美的摹写上,而是努力创造有普遍性的理想美的形象的过程。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诗学1.文艺本质论 a.文艺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 b.诗比历史更真实 c.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人”:贵族“诗”:史诗“历史”:充满或然性的现实“真实”:反映论2.悲剧理论 a.含义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
10、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 b.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 悲剧的六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其中情节最重要,原因如下:b1、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所模仿的对象而决定的。b2、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所决定的。C、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是:c1.必须善良;c2.必须合适;c3.必须与一般人相似;c4.必须一致。 d.悲剧的布局:“情节的整一性”原则“突转”:指要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发现”: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从而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达到悲
11、剧的效果。 e.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f.悲剧的社会作用:“卡塔西斯说” f1、悲剧通过人物动作“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f2、“陶冶”:原文katharsis“净化”或“宣泄”之意。朱光潜:“可知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心理的健康。”罗念生:其作用就是借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是观众的太强太弱的感情得到锻炼,达到适度。 f、悲剧理论的发展:f1、亚里士多德:定义;悲剧的美感f2、黑格尔:冲突(两种理念)正、反
12、、合f3、叔本华:悲剧类型恶人造成的;盲目的命运;小人物的悲剧f4、马克思: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g、中国的悲剧:g1、基本情况:正剧大团圆结局【梁祝;孔雀东南飞;窦娥冤;药】g2、缺少西方意义上的悲剧,原因:g21、宗教世俗化;g22、太重视伦理和谐;g23、实践追求有限范围内人与自然的和谐g3、宗教:此岸彼岸西方:二者决然对立,此岸的人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必须要抗争。西方宗教本身充满悲剧精神。中国:二者互通(儒家:圣;道家:仙;佛家:佛。“四端”,清心寡欲,佛性)国人养成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性格悲剧:正剧第二章 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一、 贺拉斯与诗艺 贺拉斯(H
13、oratius公元前65-公元8),罗马杰出诗人、文艺批评家。诗艺是一封诗体书信,主要谈个人的创作体会,分为诗意论、诗法论、诗人论。1.古典主义诗学原则: (1)借鉴原则:即把古希腊文学作为典范来学习借鉴。(2)合式原则:主要指艺术上的协调一致、恰当得体,符合自然、符合情理、符合观众心理、符合艺术原则,是批评家为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确立的具体法则。2.理性主义倾向:“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 贺拉斯的“合理与合式”就是“内容与形式”的最早源头,标志着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与内容相对应的“形式”概念最早之滥觞。 3 3.艺术的功用:“寓教于乐”原则 (春秋的孔子)二、 朗吉弩斯论崇高 1
14、、 崇高的概念(文学风格的崇高) 所谓崇高,与伟大、雄浑、高远、壮丽是同义语,是指伟大不平凡的对象所唤起的高亢强烈的情绪,不可抗拒的威力和尊严感。2、 崇高的来源(五种因素):深刻而伟大的思想;强烈深厚的激情;运用词藻的能力;高雅的措辞;卓越的结构。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想一、但丁的“四义说”和民族语言理论:1.文学语言(圣经的语言):(1)四含义: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2)理论价值:A、揭示了语言艺术意义的多层次性,为文学批评以及语言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B、“四义说”是对文学艺术存在权利的有力辩护,同时它也成为但丁宣扬人文主义理想、反对教会的有力武器。2、民族语言(飨宴
15、论俗语):(1)辩护:(2)基础与意义:在意大利各地方“俗语”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统一的、有权威性的新的民族语言。该语言既是全民族传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又是作家创作所采用的语言。【该语言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即“俗语”上。(“光辉的、基本的、宫廷的和法庭的”)】第四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一、基本界定:1.新古典主义:指十七世纪君主专制时期所倡导的对古典的摹仿,它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一种带有浓厚宫廷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它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并使之系统化、法律化,而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其更多的现时代的官方意志。2.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
16、语境及特征(1)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2)哲学基础:唯理主义(3)文化历史传统 二、布瓦洛诗的艺术:1、理性原则:(1)布瓦洛强调的理性是笛卡尔主义的理性,即人天生就有的良知,这是一种抽象的、不变的,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底的判断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它是普遍人性的一部分。(2)对理性的认识:A、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最高尺度,是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原则,只有抓住普遍永恒性的作品才是美的。B、理性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帮助诗人正确认识事物的关系、程序、条理,可以帮助作家写出有条有理、合乎情理的文章。人们凭借理性判断是非真伪,凭借理性从善避恶,求得真理。真理是理性的产物。美的东西必然是符合理性的,理性=
17、真实=美。C、不反对艺术表达情感。但他认为不论是作家的情感和想象,还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服从理性。2、摹仿自然:“要永远追随自然,一步也不要离开自然。” “写每个人都要抱着他的本性不移。” 布瓦洛的“自然”:A.客观自然界;B.合乎常情常理的事物,特别是指合乎常情常理的人性。 3、尊崇和摹仿古典:文艺的基本任务是摹仿自然,摹仿自然的最好办法即摹仿古典(古典即自然,摹仿古人即摹仿自然 )。4、形式的规范与技巧的完美(1)文艺题材体裁:“诗体各有其美”,不同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形式。 (2)结构:构思清楚,布局合理,不落俗套,剪裁恰当。(3)语言简洁、明晰、朴质、典雅、流畅。(4)戏剧“三一律
18、”原则:即时间、地点、情节一致。5.诗的艺术的历史地位及影响:诗的艺术提出了一些健康的现实主义的见解,其艺术见解、观点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对国家民族的统一起了促进的作用。但其明显带有封建宫廷色彩,保守倾向,把向古代学习引向教条。 三、 古今之争 :崇今派和厚古派。1.争论焦点:古典是否具有永恒的法典的意义;究竟是古人高明还是今人高明。2.厚古派:以布瓦洛、夏普兰为代表,强调服从古典; 崇今派、革新派:以帕罗、圣艾弗蒙、奥施耶为代表,强调现时代的重要意义。黑格尔美学(一)哲学思想:(1)“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它是超自然、超人类的一种“宇宙精神”,是整个宇宙的,而非个人、非人类的,在人与自然
19、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2)“宇宙精神”(绝对精神、理念)的三阶段(封闭):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自然阶段:绝对精神以自然形式、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 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人类精神的形式存在。人类精神三层次: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主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为各种制度、法 律、道德、伦理等普遍力量。绝对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宇宙精神的最高发展阶段,回复到自身,这时它才是自由的、独立自足的。 绝对精神三层次:艺术、宗教、哲学。艺术以直观形式体现绝对精神;宗教以想象象征形式体现绝对精神;哲学以概念范畴和自由思考的形
20、式体现绝对精神。(二)(二)美学美学的基本内容:的基本内容:1、 美的本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三因素:A、理念,即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主要因素)B、表现,内容的外观、表现形式、外在表现C、两者关系:融会贯通的关系 2、 自然美与艺术美 :(1)自然美:自然是纯感性物质的、自在的,无美可言,谈不上精神理念。出现了人,生命才有美可言。自然美是因人而美,只有在自然形象附合某种概念(精神)、体现出精神的灌注与精神相统一时才显出美。(2)艺术美:是内在精神心灵自由体现于外在事物中。 艺术是按照人的心灵需要来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的实践活动。(3)艺术美的实现: A、理想性格: 丰富性(整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