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七 单元 15 谏太宗十思疏答 司马 谏议书 课件 新人 必修 下册 下载 _人教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概述概述目标提要与策略目标提要与策略单元目标1注意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2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内容提要本单元作品文体多样,有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有据理辩争、剖白心迹的书信,有立足现实评说盛衰的辞赋,有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的史论。这些作品思路缜密,表达技巧高超,可以激发我们关注现实,深入思考。谏太宗十思疏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
2、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阿房宫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学习策略1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2阅读课文,体会从不同角度展现作者面对国家社会问题时的理性思考。15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魏征魏征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王安石素养目标素养目标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作者对
3、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2领略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领略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学习其思虑周详的说理艺点,学习其思虑周详的说理艺术。术。1学习魏征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学习魏征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体会魏征的爱国忠君思想。术,体会魏征的爱国忠君思想。2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责自己的“四条罪状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感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的决心。讽谏帝王,是冒险之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唐代却有一位著
4、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而王安石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续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标。情景导学情景导学预习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1作者简介一代名相魏征魏征(580643),字玄成。汉族,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
5、,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为宰相,废除新法,王安石忧愤而死。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2写作背景(1)谏太宗十思疏: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连连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
6、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2)答司马谏议书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王安石答复司马光的信。司马光,字君实,当时任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实行新法。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他停止变法。王安石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熙宁三年(1070)二月一封长达三千余字、全面攻击新法的来信的回复。王安石先是简短地复了一信,对来信所责难的诸点不一一置辩,随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谊深厚,信札来往不宜草率简慢,就又写了这封答书。基础
7、梳理基础梳理 积累积累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 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 疏,又称奏疏。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分条陈述。畅于春秋,成于两汉。如汉代贾谊的论积贮疏。探究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图文导航图文导航1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思”,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主旨探微主旨探微 2答司马谏议书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
8、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一)领读课文1魏征眼中最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这一境界?提示: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总此十思,宏兹九德”才能实现这个理想。任务探究任务探究2在严峻的情势下,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提示: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把握主要观点,体会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活动请梳理谏
9、太宗十思疏的思路,概括主要观点。提示:思路:第一段文章开篇连用两个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务一任务一(二二)精研课文精研课文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指出人君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的原因,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第三段正面回答如何居安思危,即“十思”。观点: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提出十条建议,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活动请梳理答司马谏议书的
10、思路,概括主要观点。提示:王安石称,变法乃“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之举:其制定法令的程序合理合法,先是“受命于人主”,而后“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再“授之于有司”。其目的则是“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也正是因为变法为“度义而后动”的举措,所以致怨天下“而不见可悔”。除了正面的辩驳,王安石又宕开一笔,批判士大夫苟且终日,一味“守前所为”,对于这些人的指责,明确表示“非某之所敢知”,态度十分坚决。 观点:针对司马光的责难,从高处入手,论证变法的名正言顺,令指责不攻自破,并且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的不良习气,表现了改革的决心与勇气。领略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学习思虑周详的说理艺术活
11、动请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提示:(1)运用对偶,凝练而鲜明地揭示事理。第一段末,说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险,作者运用一组对偶,把它比作“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读来既有节奏感,又把这种危险性说得比较充分。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是对偶句;接着,文章分析其原因,也是用的对偶句:“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句式的对偶把正误得失揭示表达得十分鲜明。任务二任务二 (2)排比列叙,用以壮大语势。第一段,作者正反设喻,连用两组排比句,来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气势充沛,给人以其道理毋庸置疑之感
12、。第三段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从君王的个人所欲到君王因国家需要采取的措施,从君王的思想修养到君王对臣下的赏罚,以及从君王的游乐到君王的行为准则,全都说到了,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征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活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成功地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责难,请分析驳斥的特点。提示:(1)驳斥要充分。面对别人的责难进行充分的反驳。在文中,王安石所驳斥的论点就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等五项之多。针对每一项的责难,王安石都以事实为论据进行了充分的驳斥。(2)驳论文有
13、明确的立场。文中的结尾处,他这样写道:“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言外之意就是说,面对你的指责我是不会退缩的。这既是其变法决心的表白,也是面对他回击责难的态度。文文 白白 对对 译译 教材原文教材原文诚:假设连词,如果,常与“则”搭配。见可欲:这里指看见想要的东西。作: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物。知止:典出老子。以:目的连词,以便。高危:高而险。冲:谦虚。牧:修养。满溢:比喻骄傲自大。下:居于之下。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壅蔽:被堵塞、被蒙蔽。黜:排斥。谬:错误地。简:选拔。择:分辨取用。播:扩大。效:献。垂拱:皇上垂衣拱手,喻指轻而易举。司,管理。段解:论述君人
14、者弘德保功的十种方法。拓展拓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 1课内素材倾听别人的意见唐太宗李世民和名臣魏征之间演绎了一段纳谏与进谏的佳话。每当唐太宗犯错误之时,总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直言劝谏,甚至犯颜而谏,这个人就是魏征。唐太宗也以魏征为自己的镜子,为自己纠正过错,使自己少犯错误,终于造就了“贞观之治”。魏征死后,唐太宗大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死,朕亡一镜矣。”【适用话题】“善于倾听”“纳谏”“居安思危”等。素材积累素材积累2课外素材黛安娜王妃的安慰英国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艾莉,才12岁,不幸由于骨癌必须截肢。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包括她的观众闻讯赶来探望。这个说:“别难过,没准
15、儿会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起来呢。”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听着大家的安慰,艾莉一言不发,默默地也很有礼貌地向所有的人微笑致谢。但是,她心中最想见到的是黛安娜王妃,因为她优美的舞姿曾经得到黛安娜王妃的赞美,王妃夸她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黛安娜王妃终于从百忙中赶了过来,她把艾莉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小艾莉一下子泪如泉涌,不再矜持。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艾莉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适用话题】“倾听与沟通”“释放压力”“心灵呵护”等。魏征身后的落寞魏征去世的贞
16、观十七年,正是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皇位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李承乾后因谋反案获罪,属于太子集团的杜正伦被流放,侯君集被杀,这两人都是魏征推荐的,当时就有人跳出来说,魏征结党,这触动了太宗敏感的神经,他对魏征的信任因此受到强烈冲击。之前,太宗将女儿衡山公主下嫁魏征嫡子魏叔玉,适逢魏征去世,婚事不得不延缓,但此时情势已经逆转,就在魏征卒后六个月,太宗不但手诏废除了联姻,还下令将魏征神道碑仆倒。人物速写人物速写太宗这一次仆碑,表明君臣相知的神话已然破灭。贞观十八年十月至十九年九月,太宗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结果无功而返。当他途经昭陵,遥望魏征墓时,追思起魏征的犯颜直谏,感慨如果魏征还在,必定会劝阻这次辽
17、东之役的。于是太宗慰劳魏征妻儿,派人祭奠魏征墓,把之前仆倒的神道碑重新立起来。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太宗薨,九月二十四日的敕书中指定的配享功臣名单里没有魏征,说明太宗对于魏征的心结并未完全打开。到了唐中宗神龙二年(706)闰二月十五日的敕书中,才规定魏征配享太宗庙。当时,中宗刚刚复唐不久,需要一些拨乱反正的措施来收揽人心,对前代功臣的尊崇是重要举措之一,魏征正好赶上了这个契机。至唐玄宗开元中,魏家寝堂遭受火灾,魏征子孙哭三日,玄宗特令百官赴吊,意在昭示天下自己追慕太宗、尊崇功臣,复贞观故事的决心。不过此举带来的效应可能只是一种象征意义。妙用排比,气势纵横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2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