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胃经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12928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格式:PPT
  • 页数:152
  • 大小:6.1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胃经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课件
    资源描述:

    1、3目的要求 1 1掌握掌握灵枢灵枢经脉经脉经脉循行的原文,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经脉循行的原文,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主治和操作,熟悉非常用穴的定位和归经。 2 2熟悉十二经病候,络脉、经别的内容,奇经八脉的分布、病熟悉十二经病候,络脉、经别的内容,奇经八脉的分布、病候和作用。候和作用。 3 3了解经筋的内容,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了解经筋的内容,穴位的局部层次解剖要点。足阳明经络足阳明经络一、足阳明经脉一、足阳明经脉(一)经脉循行(一)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頞1中,旁约中,旁约2太阳之脉,下循太阳之脉,下循鼻外,鼻

    2、外,入上齿中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3下廉,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主人4 ,循发际,至额颅,循发际,至额颅5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络脾. 。鼻根凹陷处鼻根凹陷处下颌部下颌部前额正中前额正中部部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下挟脐,入气街6中。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其支者:起于胃下口7,循,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以下

    3、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下循胫外廉,下足跗8,入中,入中指内间指内间9。 其支者,下膝下三寸而别,其支者,下膝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下入中指外间10。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11,出其端。,出其端。腹股沟腹股沟动脉部动脉部中指与次指中指与次指之间之间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从鼻旁开始从鼻旁开始, ,交会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外侧鼻外侧, ,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夹口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夹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

    4、沿下颌角,上耳前,经颧弓上,沿发际,颌角,上耳前,经颧弓上,沿发际,至额颅中部。至额颅中部。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气街。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气街。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行经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

    5、进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1、体表路线 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嘴角嘴角 沿耳前上行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前额角(头维)。下颌角前下颌角前 由大迎前下行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沿颈前外侧入缺盆入缺盆胸前正中线旁开胸前正中线旁开

    6、寸寸腹正中线旁开寸腹正中线旁开寸下肢外侧前缘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 2、体内联系 属胃,络脾。属胃,络脾。 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耳、乳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耳、乳 部有联系。部有联系。(二)经脉病候(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1 1 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22,弃衣而走;贲响腹胀,弃衣而走;贲响腹胀3

    7、3,是为骭厥是为骭厥 4 4 。 a a、胃经是动病病位在阳明经、在气胃经是动病病位在阳明经、在气: : 张景岳说:张景岳说:“胃属土,胃属土,土病而洒洒振寒者,风之胜也。善呻数欠者,胃之郁也土病而洒洒振寒者,风之胜也。善呻数欠者,胃之郁也”。“洒洒洒振寒洒振寒”是形容病人自觉后背如凉水泼洒一样,这种寒冷的感觉是形容病人自觉后背如凉水泼洒一样,这种寒冷的感觉在肌肤。在肌肤。“善呻数欠善呻数欠”是欲伸展一下的样子,不是睡醒后的伸腰,是欲伸展一下的样子,不是睡醒后的伸腰,是说明阳明经病,发烧或处在低热阶段,按营卫气血辩证此时病是说明阳明经病,发烧或处在低热阶段,按营卫气血辩证此时病在气分。在气分。

    8、“颜黑颜黑”,杨上善认为是杨上善认为是“阴气见额;张景岳认为是阴气见额;张景岳认为是“土病而水无所谓,故黑色反而可见颜黑土病而水无所谓,故黑色反而可见颜黑。”天津学者认为:这天津学者认为:这种黑色是棕色,是在前面种黑色是棕色,是在前面“洒洒振寒洒洒振寒”基础上体温进一步升高,基础上体温进一步升高,病人自觉脸上热辣辣的,同时伴有周身的壮热,口渴、脉洪大,病人自觉脸上热辣辣的,同时伴有周身的壮热,口渴、脉洪大,即即“白虎汤白虎汤”的四大证。的四大证。“恶人与火恶人与火”就是怕人怕火。火,一是指光亮,二是指热,发就是怕人怕火。火,一是指光亮,二是指热,发病后喜处凉爽之地,病后喜处凉爽之地,“闻木声则

    9、惕然而惊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木声木声”代表一代表一切声响和噪音,切声响和噪音,“独闭户塞牖而处独闭户塞牖而处”,形容病人喜静喜冷怕热,形容病人喜静喜冷怕热而乱的环境。而乱的环境。“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是指病情进一步发展,是指病情进一步发展,病人失去理智,力过平常,弃衣而走,不避亲疏。病人失去理智,力过平常,弃衣而走,不避亲疏。“贲响腹胀贲响腹胀”指阳明腹气不通,性质属热属实,在气。张隐庵说:指阳明腹气不通,性质属热属实,在气。张隐庵说:“阳阳明之脉下膈数胃络脾,故贲响腹胀,此阳明之气。明之脉下膈数胃络脾,故贲响腹胀,此阳明之气。”以上病症以上病症均表明胃经是动病的病位在

    10、阳明经、在气。均表明胃经是动病的病位在阳明经、在气。 b b、胃经是动病性质为实:胃经是动描述了一派胃经实证,胃经是动病性质为实:胃经是动描述了一派胃经实证,热证的症候群。张隐庵曰:热证的症候群。张隐庵曰:“善呻者,阳气郁而欲伸出之,数善呻者,阳气郁而欲伸出之,数欠者,阳气欲引而上也,颜黑者,阴气加于上。欠者,阳气欲引而上也,颜黑者,阴气加于上。”张介宾曰:张介宾曰:“病至则恶人与火者,阳明厥逆则喘而惋,惋则恶人也。病至则恶人与火者,阳明厥逆则喘而惋,惋则恶人也。”恶恶火者,邪客阳明则热甚也火者,邪客阳明则热甚也欲闭户而处者,阴阳相搏阴胜阳欲闭户而处者,阴阳相搏阴胜阳也,欲上高而歌者,阳盛则四

    11、支实也,弃衣而走者,热盛于身也,欲上高而歌者,阳盛则四支实也,弃衣而走者,热盛于身也也”这些均表明胃经是动病性质属实属热。这些均表明胃经是动病性质属实属热。 c、胃经是动病的胃经是动病的“骭厥骭厥 ” ”:张景岳说:张景岳说:“厥逆于经而为此厥逆于经而为此诸证,故曰为骭厥诸证,故曰为骭厥 ,盖阳明之经脉循胫骭而下也,盖阳明之经脉循胫骭而下也”,即是说,即是说,胃经是动病发生了胃经是动病发生了“洒洒振寒,善呻数欠洒洒振寒,善呻数欠”等证,如果经气等证,如果经气厥逆于阳明经脉,则可发生骭厥厥逆于阳明经脉,则可发生骭厥 症候,即小腿外前廉萎缩,足症候,即小腿外前廉萎缩,足下垂,跗阳脉消失,足趾变色和

    12、剧痛等。下垂,跗阳脉消失,足趾变色和剧痛等。 d d、胃经是动病的临床表现:自觉后背如凉水泼洒一样,常胃经是动病的临床表现:自觉后背如凉水泼洒一样,常欲伸展一下肢体,面热,伴有壮热、口渴、脉洪大,面色黑红,欲伸展一下肢体,面热,伴有壮热、口渴、脉洪大,面色黑红,怕人怕光怕热,喜静恶冷,心悸不宁,病情进一步发展,阳热怕人怕光怕热,喜静恶冷,心悸不宁,病情进一步发展,阳热盛极,会出现理智失常,力过常态,弃衣而走,不避亲疏,腹盛极,会出现理智失常,力过常态,弃衣而走,不避亲疏,腹内隆隆作响,大便秘结,由于胃经经气厥逆,还可出现小腿外内隆隆作响,大便秘结,由于胃经经气厥逆,还可出现小腿外前廉萎缩,足下

    13、垂,跗阳脉消失,足趾变色和剧痛。前廉萎缩,足下垂,跗阳脉消失,足趾变色和剧痛。 e e、胃经是动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胃经是动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恶性肿瘤、结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狂躁型的神经官能症和抑郁型的精神分裂症及各种缔组织病、狂躁型的神经官能症和抑郁型的精神分裂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不全肠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不全肠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其梗阻、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其“骭厥骭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闭塞相当于现

    14、代医学的闭塞性脉管炎,股神经损伤,胫前肌萎缩性脉管炎,股神经损伤,胫前肌萎缩。 是主血所生病者是主血所生病者5 :狂,疟,温淫:狂,疟,温淫6,汗出,鼽衄,口喎,汗出,鼽衄,口喎,唇胗唇胗7,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胃经所生病病证的症候分析胃经所生病病证的症候分析

    15、 a a、胃经所生病是一组由实转虚,虚中夹实的症候群:由急胃经所生病是一组由实转虚,虚中夹实的症候群: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消耗的胃腑自病的症候群,性发病转为慢性消耗的胃腑自病的症候群,“主血所生病主血所生病”,张景岳说:张景岳说:“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为多气血之经,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为多气血之经,而主血所生病而主血所生病”,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腑自病,则表现为不,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腑自病,则表现为不能生化气血,伤血耗阴,临床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能生化气血,伤血耗阴,临床会出现一系列症状。“狂、疟、狂、疟、温淫、鼽衄温淫、鼽衄”均为阴虚血亏导致阴不敛阳,阳热炽盛;均为阴虚血亏

    16、导致阴不敛阳,阳热炽盛;“口口”是由于阳明血虚,外邪乘虚而入阳明之络而致;是由于阳明血虚,外邪乘虚而入阳明之络而致;“唇胗唇胗”乃由乃由于胃经虚火上炎而成;于胃经虚火上炎而成;“汗出汗出”乃热迫汗出之象。乃热迫汗出之象。 “ “大腹水肿大腹水肿”为中土脾胃本身虚寒证的一种表现,乃中焦运为中土脾胃本身虚寒证的一种表现,乃中焦运化失权,水湿内停之故。化失权,水湿内停之故。 b b、胃经所生病的临床表现:躁狂、高热、温热、鼻出血、胃经所生病的临床表现:躁狂、高热、温热、鼻出血、口、口唇溃疡、自汗、颈部肿、舌咽不利、腹胀、双膝肿痛、口、口唇溃疡、自汗、颈部肿、舌咽不利、腹胀、双膝肿痛、胸部、腹股沟及大

    17、腿前部、下肢外侧、足背部疼痛,足中指不胸部、腹股沟及大腿前部、下肢外侧、足背部疼痛,足中指不能屈伸。能屈伸。 c c、胃经所生病相当现代医学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胃经所生病相当现代医学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疟疾、伤寒、脑炎、流感、面瘫周围神经病变、脉管炎疟疾、伤寒、脑炎、流感、面瘫周围神经病变、脉管炎主治:主治:v 脾胃疾病:脾胃疾病: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v 头面五官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头痛,口眼歪斜,齿痛,牙关紧闭。头痛,口眼歪斜,齿痛,牙关紧闭。v 阳明热证(伤寒论)阳明热证(伤寒论)神志病神志病v 治痿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痿、痹痿、痹v 经

    18、脉循行部位经脉循行部位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l 起止点:起:鼻根部起止点:起:鼻根部 止:足第止:足第2 2趾末端外侧趾末端外侧l 表里经交接: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表里经交接: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交足太阴脾经交足太阴脾经l 属络关系:属胃、络脾;属络关系:属胃、络脾;l 气血流注:上接(大肠)气血流注:上接(大肠)胃胃下接(脾)下接(脾)l 联系脏腑:脾、胃、喉咙、目内眦、耳、鼻、口、齿联系脏腑:脾、胃、喉咙、目内眦、耳、鼻、口、齿l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l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乡阳明为多气多血之乡l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l 胃气主降,以降为顺胃气主降,以降

    19、为顺 小结小结二、足阳明络脉二、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经气,下络喉嗌。循胫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经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嗌瘖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嗌瘖11。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胫枯22。取之所别也。取之所别也。三、足阳明经别三、足阳明经别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11,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拙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拙22,还系目系,还系目系33,合于阳明也。

    20、,合于阳明也。四、足阳明经筋四、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11,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鸠,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上挟口,合于鸠,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22。其支者,从颊结于耳

    21、前。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33,伏兔转筋,髀前肿,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颓疝44,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55,急者目不合;热则,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缓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胜收,故僻。不胜收,故僻。足阳明腧穴足阳明腧穴承泣承泣【定位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主治】 目疾目疾 面瘫眼睑瞤动面瘫眼睑瞤动【操作操作】解剖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

    22、、下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浅层布有眶下神斜肌。浅层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颧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颧支。深层有动眼神经的支。深层有动眼神经的分支,眼动、静脉的分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支或属支。四四 白白【定位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主治】 1 1、近治作用:眼疾(内眼、外眼)、近治作用:眼疾(内眼、外眼) 2 2、整体作用:胆道蛔虫症。、整体作用:胆道蛔虫症。【操作操作】 直刺或斜刺直刺或斜刺【配穴配穴】 1 1、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 2 2、配攒竹、阳白治眼睑瞤动。、配攒竹

    23、、阳白治眼睑瞤动。地仓地仓【定位定位】 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功效功效】 疏风活络。疏风活络。【主治主治】 近治:头面口齿病(口眼歪斜、齿痛、眼睑瞤动)近治:头面口齿病(口眼歪斜、齿痛、眼睑瞤动)【操作操作】 平刺或斜刺平刺或斜刺解剖解剖: : 皮肤、皮下组织、口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口角肌。布轮匝肌、降口角肌。布有三叉神经的颊支和眶有三叉神经的颊支和眶下支,面动、静脉的分下支,面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支或属支。大大 迎迎【定位定位】 下颌角前,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下颌角前,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主治主治】 1 1、口歪、口噤、口歪、口噤 2 2、

    24、颊肿、齿痛、颊肿、齿痛【操作操作】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30.50.5寸。寸。 颊颊 车车 (ST 6) 在下颌角前在下颌角前 上方约一横指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咀嚼时咬肌隆起,起,按之凹按之凹陷处。陷处。【功效功效】 开关活络,止痛消肿。开关活络,止痛消肿。【主治主治】 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齿痛、面肌痉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齿痛、面肌痉挛【操作操作】 直刺或透地仓。直刺或透地仓。【进展进展】 1 1、 按摩颊车整复颞颌关节脱位,几分钟后,病人即感明按摩颊车整复颞颌关节脱位,几分钟后,病人即感明显的酸胀麻木感,常在不知不觉中自

    25、行复位。显的酸胀麻木感,常在不知不觉中自行复位。 2 2、 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口眼歪斜齿痛流涎下下 关(交会穴)关(交会穴)【定位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功效功效】 疏风清热,通关利窍。疏风清热,通关利窍。【主治主治】 1 1、近治:齿痛、下颌关节脱臼、面瘫、近治:齿痛、下颌关节脱臼、面瘫 2 2、耳疾:耳鸣、耳聋、耳疾:耳鸣、耳聋【进展进展】 1 1、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 2 2、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头头

    26、维维【定位定位】 额角发际上额角发际上0.50.5寸,正中线旁开寸,正中线旁开4.54.5寸寸【功效功效】 清头明目清头明目【主治主治】 近治作用:头痛、目眩、头晕近治作用:头痛、目眩、头晕 【操作操作】 向下或向后平刺向下或向后平刺0.5-10.5-1寸。寸。 【进展进展】 1 1、针刺急救高血压脑病,急速持续捻转、针刺急救高血压脑病,急速持续捻转3-53-5分钟,留针分钟,留针20-20-3030分钟。分钟。 2 2、电针治疗癔症性瘫痪。、电针治疗癔症性瘫痪。 3 3、脱发、脱发人人 迎迎【定位定位】 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

    27、动处。动处。 【主治主治】 1 1、近治:咽喉肿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近治:咽喉肿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 2 2、高血压、头痛、头晕、高血压、头痛、头晕【操作操作】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20.20.40.4寸;慎灸。寸;慎灸。水水 突突 【定位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中点。【主治主治】 1 1、近治作用:咽喉肿痛、瘰疬、瘿瘤。、近治作用:咽喉肿痛、瘰疬、瘿瘤。 2 2、呃逆、呃逆 3 3、经脉所过:咳逆上气、喘息不得卧、经脉所过:咳逆上气、喘息不得卧气舍气舍【定位定位】 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

    28、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主治】 1 1、近治:咽喉肿痛、瘿气、瘰疬、颈项强痛。、近治:咽喉肿痛、瘿气、瘰疬、颈项强痛。 2 2、喘息、呃逆、咳嗽、喘息、呃逆、咳嗽缺盆缺盆【定位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 4寸。寸。【主治主治】 1 1、咳嗽,气喘、咳嗽,气喘 2 2、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颈肿、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颈肿 3 3、经脉循行、经脉循行【操作操作】 直刺或向后背横刺直刺或向后背横刺0.30.30.50.5寸,不可深刺寸,不可深刺气气 户户【定位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

    29、距前正中线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 4寸。寸。库库 房房【定位定位】 在胸部,当第在胸部,当第1 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 4寸。寸。屋屋 翳翳【定位定位】 在胸部,当第在胸部,当第2 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 4寸。寸。膺膺 窗窗【定位定位】 在胸部,当第在胸部,当第3 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 4寸。寸。【主治主治】 近治:咳喘、胸痛(肺)近治:咳喘、胸痛(肺) 、胁肋疼痛、乳痈、肋间神经痛、胁肋疼痛、乳痈、肋间神经痛【操作操作】 沿肋间隙斜刺或平刺沿肋间隙斜刺或平刺0.50.5一一0.80.8寸寸 乳乳 中中【定位定位】 当第当

    30、第4 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 4寸。寸。【操作操作】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标志。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标志。 针灸甲乙经说;针灸甲乙经说;“禁不可针灸,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禁不可针灸,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乳乳 根根【定位定位】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 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 4寸。寸。 【主治主治】 1 1、乳疾:乳痈、乳汁少、乳疾:乳痈、乳汁少 2 2、胸痛、咳嗽,呃逆。、胸痛、咳嗽,呃逆。 操作操作

    31、 沿肋间隙斜刺或平刺沿肋间隙斜刺或平刺0.50.5一一0.80.8寸寸 不不 容容【定位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 6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承承 满满【定位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 5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主治主治】 消化系统: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系统: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直刺直刺】 0.5 0.51.01.0寸寸总总 结结【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 承泣穴承泣穴:针刺时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针刺时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直刺0.50.51.51.5寸,不提

    32、插或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寸,不提插或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应立即以干棉球按压针孔。出针时应立即以干棉球按压针孔。 大迎穴大迎穴:前方有面动脉,向前斜刺时要避开动脉。:前方有面动脉,向前斜刺时要避开动脉。 人迎、水突、气舍人迎、水突、气舍等颈部腧穴:深部有颈总动脉,针刺时等颈部腧穴:深部有颈总动脉,针刺时应避开动脉。应避开动脉。 缺盆缺盆等胸部腧穴:深部有肺、心、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等胸部腧穴:深部有肺、心、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刺。 面部腧穴面部腧穴:一般不宜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一般不宜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治疗治疗】 头面部腧穴头面部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病症为主。以

    33、治疗头面五官病症为主。 胸部腧穴胸部腧穴治疗相似,以局部病症、心肺病症为主。治疗相似,以局部病症、心肺病症为主。 平脐及脐上腧穴平脐及脐上腧穴主治以局部和消化系统疾患为主。主治以局部和消化系统疾患为主。 脐下腧穴脐下腧穴主治以局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疾患为主。主治以局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疾患为主。【取穴要点取穴要点】 目中线目中线取四白、地仓取四白、地仓 下颌角下颌角前上方取颊车前上方取颊车 下颌切迹下颌切迹取下关取下关 额角发际额角发际直上半寸取头维直上半寸取头维梁梁 门门【定位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 4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功效功效】 和胃降逆,消积化滞

    34、。和胃降逆,消积化滞。【主治主治】 胃痛(常用,急性合梁丘)诸症、胃下垂、胃胀、腹胀、胃痛(常用,急性合梁丘)诸症、胃下垂、胃胀、腹胀、 胃溃疡胃溃疡【操作操作】 直刺:局部酸胀,可出现胃部沉重感。直刺:局部酸胀,可出现胃部沉重感。【应用应用】 1 1、针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针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 2、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关关 门门【定位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 3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太太 乙乙【定位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 2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滑肉门滑肉门

    35、【定位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 1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主治主治】 1 1、消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 2 2、癫狂、心烦。、癫狂、心烦。 【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 天 枢 (ST 25) 在腹中部,距在腹中部,距 脐中脐中 2 寸寸。【功效功效】调和肠胃,理气止痛。调和肠胃,理气止痛。【主治主治】 1 1、胃肠病:急、慢性胃肠炎(双向调节)、泄泻、胃肠病:急、慢性胃肠炎(双向调节)、泄泻、便秘便秘 2 2、妇科疾病:癥瘕、痛经、妇科疾病:癥瘕、痛经 3 3、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操作操作】 直刺直刺1.0-1.51.0-1.

    36、5寸。注意缓慢下针,切忌快速和用力提插,以寸。注意缓慢下针,切忌快速和用力提插,以防刺伤肠管而致肠穿孔,尤其是肠麻痹患者,因肠不能蠕动,防刺伤肠管而致肠穿孔,尤其是肠麻痹患者,因肠不能蠕动,更需谨慎。更需谨慎。腹泻痢疾便秘肠结妇科疾病进针层次进针层次外陵外陵【定位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 1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 大巨大巨【定位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 2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水道水道【定位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 3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主治主治】 1 1、生殖系统疾患

    37、:疝气、痛经、盆腔炎、生殖系统疾患:疝气、痛经、盆腔炎 、遗精、早泄、遗精、早泄 2 2、泌尿系统疾患:小便不利、水肿、泌尿系统疾患:小便不利、水肿【操作操作】 排尿,直刺排尿,直刺1.01.01.51.5寸寸归归 来来【定位定位】 脐下脐下4 4寸,距前正中线寸,距前正中线2 2寸。寸。【主治主治】 1 1、生殖系统疾病(男: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疝气、生殖系统疾病(男: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疝气 女:痛经、闭经、输卵管狭窄)女:痛经、闭经、输卵管狭窄) 2 2、泌尿系统疾患:尿潴留、泌尿系统疾患:尿潴留【操作操作】 排尿,直刺排尿,直刺1 1.0-1.5.0-1.5寸或向耻骨联合处平刺

    38、寸或向耻骨联合处平刺1-1.51-1.5寸,局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及外生殖器。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及外生殖器。【操作操作】直刺,不宜灸直刺,不宜灸髀髀 关关【定位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主治主治】 下肢疾患下肢疾患伏伏 兔兔【定位定位】 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底上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底上6 6寸。寸。【主治主治】 1 1、腰胯、腿膝疼痛、麻木、下肢痿痹、腰胯、腿膝疼痛、麻木、下肢痿痹 2 2、疝气、疝气解剖:解剖: 皮肤、皮下

    39、组织、股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股中间肌。浅层直肌、股中间肌。浅层布有股外侧静脉,股神布有股外侧静脉,股神经前皮支及股外侧皮神经前皮支及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旋股外侧动、经。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的降支,股神经的静脉的降支,股神经的肌支。肌支。阴阴 市市【定位定位】 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上,髌底上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上,髌底上3 3寸。寸。【主治主治】 1 1、下肢疾患:腿膝痿痹,屈伸不利、下肢疾患:腿膝痿痹,屈伸不利 2 2、经脉循行:疝气,腹胀腹痛。、经脉循行:疝气,腹胀腹痛。 梁梁 丘丘(郄穴)(郄穴)犊犊 鼻鼻【定位定位】 屈膝,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屈膝,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

    40、中。【主治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膝痛、下肢麻痹【操作操作】 屈膝屈膝9090,向后内斜刺,向后内斜刺1.01.0一一l.5l.5寸寸足三里(合)足三里(合) 【定位定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 3寸,距胫骨前缘旁开寸,距胫骨前缘旁开1 1横指。横指。 【功效功效】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 【主治主治】 1 1、一切消化系统疾病(肚腹三里留)、一切消化系统疾病(肚腹三里留) ; 2 2、保健穴:虚劳羸瘦、保健穴:虚劳羸瘦 3 3、下肢疾患:、下肢疾患: 4 4、妇科病:经、带、胎、产;、妇科病:经、带、胎、产; 5 5、心神疾病:心烦、心悸

    41、、失眠、颠狂、双向调整血压;、心神疾病:心烦、心悸、失眠、颠狂、双向调整血压; 6 6、降低血沉、降低血沉【操作操作】脾胃病证防病保健下肢疾患解剖: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浅层布有腓肠外侧后肌。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 1、针刺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针刺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 2 2、穴位注射复方丹参饮手、足三里和内关治疗急性乳腺炎;、穴位注射复方丹参饮手、足三里和内关治疗急性乳腺炎; 3 3、针刺治疗胃肠痉挛(对胃功能有良性调

    42、整作用);、针刺治疗胃肠痉挛(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 4 4、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化疗时的恶心呕吐;、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化疗时的恶心呕吐; 5 5、针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针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6 6、配内关治呕吐;、配内关治呕吐; 7 7、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8 8、常灸足三里可养志保健。、常灸足三里可养志保健。 9 9、配气海治腹胀;、配气海治腹胀; 10 10、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1 1)针刺可调整胃电波及胃酸度;)针刺可调整胃电波及胃酸度; (2 2)针刺产生镇痛作用;促进免疫功能;调整血细胞;)针刺

    43、产生镇痛作用;促进免疫功能;调整血细胞; (3 3)调节内分泌系统:使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淀粉酶下降;)调节内分泌系统:使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淀粉酶下降;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4 4)针刺家兔的)针刺家兔的“足三里足三里、“大推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上巨虚上巨虚 【定位定位】犊鼻下犊鼻下6 6寸,距胫骨前缘寸,距胫骨前缘1 1横指。横指。 【功效功效】调和肠胃,疏经调气。调和肠胃,疏经调气。 【主治主治】 1 1、胃肠病:胃痛、胃肠病:胃痛、肠痈肠痈、便

    44、秘、泄泻、急性菌痢、肠炎、便秘、泄泻、急性菌痢、肠炎、阑尾炎等。阑尾炎等。 2 2、本经所过:下肢痿痹、脚气病。、本经所过:下肢痿痹、脚气病。条条 口口下巨虚(下合穴)下巨虚(下合穴) 【定位定位】上巨虚下上巨虚下3 3寸。寸。 【功效功效】理气调肠理气调肠 【主治主治】 1 1、消化系统:肠痈、便秘、泄泻、急性菌痢、肠炎、消化系统:肠痈、便秘、泄泻、急性菌痢、肠炎、阑尾炎阑尾炎 2 2、下肢病、下肢病 3 3、乳痈、乳痈 丰 隆 (ST 40) 当外踝尖上当外踝尖上 8 寸,条口外,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二横指(中指)丰隆(络)丰隆(络) 【功效功效】祛痰平喘。祛痰平

    45、喘。 【主治主治】 1 1、痰多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哮喘,中风,神志病:癫狂痫等(化痰常用、痰多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哮喘,中风,神志病:癫狂痫等(化痰常用穴);穴); 2 2、脾胃病;、脾胃病; 3 3、下肢病。、下肢病。 【应用应用】 1 1、针刺治疗高脂血症;、针刺治疗高脂血症; 2 2、配膻中、天突针刺治疗梅核气;、配膻中、天突针刺治疗梅核气; 3 3、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头痛眩晕痰喘呕逆心悸胸痹癫痫惊厥解溪(经)解溪(经)【定位定位】足背横纹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足背横纹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主治】 1 1、下肢疾患:、

    46、下肢疾患:足踝扭伤、下肢痿痹足踝扭伤、下肢痿痹 2 2、消化、消化 3 3、胃经主病、胃经主病冲阳(原)冲阳(原)【定位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在足背最高处,当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主治】 1 1、消化:胃痛腹胀、消化:胃痛腹胀 2 2、五官:口眼咽斜、面肿齿痛、五官:口眼咽斜、面肿齿痛 3 3、近治:足痿无力、脚背红肿、近治:足痿无力、脚背红肿 【操作操作】避开动脉,直刺避开动脉,直刺0.30.30.50.5寸;可灸。寸;可灸。 陷谷(输)陷谷(输) 【定位定位】在足背,当第在足背,当第2 2、第、第3 3跖骨结合部后方

    47、凹陷处。跖骨结合部后方凹陷处。 【主治主治】面目浮肿、肠鸣腹泻、足背疼痛、热病、目赤肿痛。面目浮肿、肠鸣腹泻、足背疼痛、热病、目赤肿痛。 内庭(荥)内庭(荥) 【定位定位】第二跖趾关节前方,二、三趾缝间。第二跖趾关节前方,二、三趾缝间。 【功效功效】清泻胃火。清泻胃火。 【主治主治】 1 1、胃火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口臭、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等。、胃火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口臭、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等。 2 2、胃肠病、胃肠病 3 3、近治、近治 【配穴配穴】口歪口歪 、齿痛、齿痛 厉兑(井)厉兑(井) 【定位定位】在足第在足第2 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0.1寸寸 【功

    48、效功效】开窍醒神,泻热开窍醒神,泻热 【主治主治】 1 1、是动病:面肿、齿痛、口涡、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是动病:面肿、齿痛、口涡、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 2 2、近治、近治 3 3、开窍醒神、开窍醒神 【操作操作】浅刺浅刺0.10.1寸。寸。 归归 纳纳【主治主治】 胃肠病:天枢、足三里、梁丘、上巨虚、下巨虚、内庭胃肠病:天枢、足三里、梁丘、上巨虚、下巨虚、内庭 头面五官: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头维、解溪、内庭头面五官: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头维、解溪、内庭 神志病:解溪、内庭、厉兑神志病:解溪、内庭、厉兑 化痰:丰隆化痰:丰隆 保健:足三里保健:足三里 利水:水道利水:水道 泻胃火:内庭泻胃火:内庭【取穴要点取穴要点】 脐旁两寸取天枢。脐旁两寸取天枢。 髌底外端上方髌底外端上方6 6寸取伏兔。寸取伏兔。 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两横指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两横指取丰隆。取丰隆。 足背横纹中央取解溪。足背横纹中央取解溪。 第二、三趾缝纹端取内庭。第二、三趾缝纹端取内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胃经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129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