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doc 11页0.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doc 11页0.doc》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doc 11页0 浅析 建筑工程 施工图 设计 文件 审查 要点 doc 11
- 资源描述:
-
1、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试行)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试行) 一、总一、总 则则 (一)为指导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 察设计管理条例 ,特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要点。 (二) 本要点供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技术性审查时参考使用。 工业建筑工程的 施工图,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参照本要点进行审查。 (三)建设单位报请施工图技术性审查的资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2、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详勘) 。 3、全套施工图(含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及
2、版本) ; 4、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四)施工图技术性审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 (五)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本要点作出必 要的补充规定。 三三、结构专业审查要点、结构专业审查要点 序号 项目 审 查 内 容 3.1 强制性条 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
3、02 年版(具体条款略) 3.2 设计依据 3.2.1 工程建设 标准 使用的设计规范、规程,是否适用于本工程,是否为有效版本。 3.2.2 建筑抗震 设防类别 建筑抗震设计所采用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的规定。 3.2.3 建筑抗震 设计参数 是否正确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岩土参数,是否正确采用岩土 工程勘察报告对基础形式、地基处理、防腐蚀措施(地下水有腐蚀性时)等提 出的建议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所属设计地 震分组,是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附录 A 采用;
4、对已编制 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是否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参数采用;对于 在规范上未明确的地区,地震动参数的取值应由勘察单位依据 GB50011-2001 第 1.0.4、1.0.5 条提供。 3.2.4 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 是否正确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岩土参数,是否正确釆用岩土 工程勘察报告对基础形式、地基处理、防腐蚀措施(地下水有腐蚀性时)等提 出的建议并釆取了相应措施。 需考虑地下水位对地下建筑影响的工程,设计及计算所采用的防水设计 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是否符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水位。 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第 4.1.13 条规定,岩土工程
5、勘察时应提供设计所需的地下水位。 3.3 结构计算 书 3.3.1 软件的适 用性 所使用的软件是否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 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是否符合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 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 3.3.2 计算书的 完整性 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输入的结构总体计算总信息、周期、振型、地震作 用、位移、结构平面简图、荷载平面简图、配筋平面简图;地基计算;基础计 算;人防计算;挡土墙计算;水池计算;楼梯计算等。 3.3.3 计算分析 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所采用软件的计算假定和力学模型,是否符合工程实际。 复杂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
6、形分析时,是否采用了不少于 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软件进行计算,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 设计。 3.3.4 结构构件 及节点 结构构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第 3.2.2 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 3.2.3 条及 其它规范、规程有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规定。 结构连接节点及变截面悬臂构件各截面承载力是否满足规范、规程的要 求。 3.4 结构设计 总说明 着重审查设计依据条件是否正确,结构材料选用、统一构造做法、标准图 选用是否正确,对涉及使用、
7、施工等方面需作说明的问题是否已作交待。审查 内容一般包括: 建筑结构类型及概况,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设 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 、场地类别和钢 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基 本雪压和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人防工程抗力等级等。 设计 0.000 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持力层土层类型及承载力特征值, 地下水类型及标高、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地基 液化,湿陷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冻结深度等描述是否正确,相应的处 理措施是否落实。 设计荷载, 包括规范未做出具体规定的荷载均应注明使
8、用荷载的标准值。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材料选用、强度等级、材料性能(包括钢材强 屈比等性能指标)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等。 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结构的统一做法和构造要求及标准图选用。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耐火极限、钢结构防火、防腐蚀及施工安装要 求等。 施工注意事项,如后浇带设置、封闭时间及所用材料性能、施工程序、 专业配合及施工质量验收的特殊要求等。 3.5 地基和 基础 3.5.1 基础选型 与地基处 理 基础选型、埋深和布置是否合理,基础底面标高不同或局部未达到勘察 报告建议的持力层时结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 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案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施工、检测及验收要求是否 明确。
9、 桩基类型选择、桩的布置、试桩要求、成桩方法、终止沉桩条件、桩的 检测及桩基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是否明确。 是否要进行沉降观测,如要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 正确。 深基础施工中是否提出了基础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基坑 开挖和工程降水时有无消除对毗邻建筑物的影响及确保边坡稳定的措施。 对有液化土层的地基,是否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液化等级, 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液化土中的桩的配筋范围是否符合 GB50011-2001 第 4.4.5 条的要求。 3.5.2 地基和基 础设计 地下室顶板和外墙计算,采用的计算简图和荷载取值(包括地下室外墙 的地下水压力及地面
10、荷载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人防 地下室时,要注意审查基础结构是人防荷载控制还是建筑物的荷载控制。 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是否对下卧层进行了强度和变形验算。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是否正确,群桩的承载力计算是否正确;桩身混凝土 强度是否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 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 应根据 JGJ94-94 第 5.2.14 条考虑桩侧负摩阻力。 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见 GB50007-2002 第 8.4.108.4.13 条。 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桩基沉降验算、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间差 异沉降控制和处理是否正确。 基础设计(包括桩基承台) ,除抗弯
11、计算外,是否进行了抗冲切及抗剪切 验算以及必要时的局部受压验算,见 GB5007-2002 第 8.2.7 条、8.3.1 条、8.3.2 条、8.5.158.5.20 条及 8.4 节等。 人防地下室结构选型是否正确,设计荷载取值、计算和构造是否符合规 范规定。 天然地基基础是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第 4.2.2 条进 行抗震验算。 地下室墙的门(窗)洞口是否按计算设置了地梁;地下室设置的隔墙是 否进行了计算,其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受力传力路径是否明确合理。 3.6 混凝土结 构 3.6.1 结构布置 房屋结构的高度是否在规范、规程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以内;超限高层 建
12、筑(适用最大高度超限、适用结构类型超限及体型规则性超限的建筑)是否 执行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的抗震 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结构平面布置是否规则,抗侧力体系布置、刚度、质量分布是否均匀对 称;对平面不规则的结构(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是 否采取了有效措施;不应釆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结构竖向高宽比控制、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连续性及载面尺寸、结构材料 强度等级变化是否合理;对竖向不规则结构(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 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竖向局部水平外伸或内缩及出屋面的小屋等)是 否采取了有效措施。 主楼与裙房的连接处理是否正确;结构
13、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 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主楼与裙房间不设缝时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计算并 采取了有效措施。 转换层结构选型是否合理,转换层结构上下层楼板及抗侧力构件是否按 规范要求进行了加强。 建筑及设备专业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例如建筑开角窗及设备在梁上开洞 等,是否已采取可靠措施。 房屋局部采用小型钢网架、钢桁架、钢雨蓬等钢结构时,与主体结构的 连接应安全可靠,结构计算、构造、加工制作及施工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填充墙、女儿墙和其他非结构构件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是否符合规范 的规定,是否安全可靠。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框架结 构中楼、电梯间及局部出
14、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 重,不得采用砌体墙承重;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框架- 剪力墙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仅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其设计计 算和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 JGJ3-2002 第 6.1.7 条的要求。 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时,应符合 JGJ3-2002 第 7.1.2 条的规定。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框架梁。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适用范围、 结构布置、 抗震措施是否符合 JGJ3-2002 第 10 章的有关规定。 3.6.2 结构计
15、算 结构平面简图和荷载平面简图是否正确。 抗震设计时, 地震作用计算原则是否符合规范 GB50011-2001 第 5.1 节的 要求。 需进行时程分析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否提供了相关资料,地震波和 加速度有效峰值等计算参数的取值是否正确。 薄弱层和薄弱部位的判别、验算及加强措施是否正确及有效。 转换层上下部结构和转换层结构的计算模型和所采用的软件是否正确; 转换层上下层结构侧向刚度比是否符合规范、规程规定;转换层结构(框支梁、 柱、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楼板)的截面尺寸、配筋和构造是否符 合规范要求。 结构计算的分析判断: 结构计算总信息参数输入是否正确,自振周期、振型、层侧向刚度
16、比、带 转换层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有效质量系数等是否在工 程设计的正常范围内并符合规范、规程要求;层间弹性位移(含最大位移与平 均位移的比) 、弹塑性变形验算时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首层墙、柱轴压比、混凝 土强度等级及断面变化处的墙、柱轴压比、柱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等是否符合规 范规定。 抗震设计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 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 框架结构确定。 剪力墙连梁超筋、超限是否按规范 JGJ3-2002 第 7.2.25 条的要求进行调整 和处理。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是否根据使用条件进行了
17、承载力计算及变形、 抗裂、裂缝宽度、应力及端部锚固区局部承压等验算;是否按具体情况对制作、 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了验算。 板柱节点的破坏往往是脆性破坏,在设计无梁楼盖板柱节点时,必须按 GB50010-2002 附录 G 进行计算,并留有必要的余地。 3.6.3 配筋与 构造 梁、板、柱和剪力墙的配筋应满足计算结果及规范的配筋构造要求(包 括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等) 。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当有边框柱而无边框梁时应设暗梁,当无边 框柱时还应设边缘构件。 剪力墙厚度及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确定应符合规范、规 程的规定。 采用预应力结构时,应遵守有关规范的规定。 剪力墙
18、开洞形成独立小墙肢按柱配筋时,其箍筋配置除符合框架柱的要 求外,还应符合剪力墙水平筋的配筋要求。 楼面梁支承在剪力墙上时, 应按 JGJ3-2002 节 7.1.7 条的要求采取措施增 强剪力墙出平面的抗弯能力; 应避免楼面梁垂直支承在无翼墙的剪力墙的端部。 剪力墙结构设角窗时,该处 L 形连梁应按双悬挑梁复核,该处墙体和楼 板应专门进行加强。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预制构件和电梯机房等处的吊环,严禁使用冷加工 钢筋。 跨高比5 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在剪力墙 之间的连梁上。 筒体结构的内筒的抗震构造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规程的规定。 带转换层结构的转换层设置高度、落地剪力墙间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