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犯罪心理学-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806892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格式:PPT
  • 页数:164
  • 大小:2.3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犯罪心理学-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犯罪心理学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Email: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本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问答等形式组成。期末考试形式采用开卷考试。课外书籍1 1、张春兴:、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社,20032003。2 2、罗大华:、罗大华:21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群众出版社,群众出版社,20052005。3 3、车文博:、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001。4 4、Aldert Vrij(英(英阿德顿维吉)阿德顿维吉

    2、)著,郑红著,郑红丽译丽译说谎心理学说谎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005。为犯罪心理为犯罪心理“画像画像” 我们时常会听说根据我们时常会听说根据脚印、指纹等现场留下的证脚印、指纹等现场留下的证据画出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据画出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事情。但在很多刑事案件的事情。但在很多刑事案件中,由于犯罪分子的隐蔽和中,由于犯罪分子的隐蔽和狡猾,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狡猾,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的犯罪证据,这个时候任何的犯罪证据,这个时候就要依靠犯罪心理学来给犯就要依靠犯罪心理学来给犯罪分子罪分子“画像画像”。 20032003年春节期间,河北某地接连发生三起年春节期间,河北

    3、某地接连发生三起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馆,店家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馆,店家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了,一位老太太还遭到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了,一位老太太还遭到强奸。凶手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线索。但强奸。凶手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线索。但是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犯罪心理专家李是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却很快得出了有关犯罪分子的结论:一玫瑾却很快得出了有关犯罪分子的结论:一个外地打工者,住所不在附近;有犯罪前科;个外地打工者,住所不在附近;有犯罪前科;一个性饥渴的人,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或者一个性饥渴的人,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或者女伴。据此公安机关很快画出了疑犯的大致女伴。据此

    4、公安机关很快画出了疑犯的大致路线图并将他抓捕归案。路线图并将他抓捕归案。 在杨新海跨在杨新海跨4 4省作案省作案2626起、杀死起、杀死6767人人, ,致致伤伤1010人,强奸人,强奸2323起一案中,犯罪心理专家李玫起一案中,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又对杨新海身高、年龄、犯罪背景、家庭背瑾又对杨新海身高、年龄、犯罪背景、家庭背景等方面做出了准确地分析,为及时破案起了景等方面做出了准确地分析,为及时破案起了重要作用。重要作用。 目前,在中国从事心目前,在中国从事心理画像的人还非常的少。理画像的人还非常的少。能够进行心理画像首先就能够进行心理画像首先就要做到对犯罪心理学研究要做到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足

    5、够深入。的足够深入。课程体系简介课程体系简介第一章 导 论第二章 犯罪人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第六章 犯罪心理机制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第八章 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第九章 贪污与贿赂犯罪心理第十章 性犯罪心理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第十二章 情绪型犯罪第十三章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女性犯罪心理第十五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第十六章 群体犯罪心理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第十八章 变态犯罪心理第十九章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第二十章 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第二十一章 罪犯心理矫治课程体系结构图课程体系结构图相关概念的区

    6、分相关概念的区分 1 1、刑法学的、刑法学的“犯罪犯罪”与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的的“犯罪犯罪” ” 概念是否一致?各自研究概念是否一致?各自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否一致?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否一致? 2 2、“犯罪心理犯罪心理”与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的关系?关系? A A、内隐性特征,外显性特征;、内隐性特征,外显性特征; B B、相对独立性,依存性;、相对独立性,依存性; C 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生在后。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科性质和学科性质一、犯罪心理学一、犯罪心理学(crim

    7、inal psychology)的的概念概念 (一)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二)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研究哪些人的心理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2、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3、虞犯(最有可能犯罪的6类人员:经常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经常出入不良场所者;经常逃

    8、学或离家出走者;参加不良组织者;无正当理由经常携带被政府所禁止的器具者;人格有严重缺陷者。)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二)研究哪些课题1、犯罪心理结构;2、犯罪心理结构成因;3、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4、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6、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2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在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2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 3

    9、犯罪心理的相对独立性。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三)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一)理论 充实、丰富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内容。(二)实践1、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犯罪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保证社会安定2、为公安、司法、监狱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犯罪等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以增强他们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心理

    10、学的历史和现状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一)犯罪心理学产生前的研究1、古代时期古希腊苏格拉底:人的善恶是由他是否具有知识决定的。“知识即美德”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法挽救的犯法行为意大利波尔达认为:人的身体骨骼与性格、犯罪有关德国加尔:颅相说。17世纪英国霍布斯:“性恶论”人生来自私自利、残暴好斗;18世纪意大利的贝卡利亚和英国的边沁都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犯罪是出于私欲。2、中世纪时期神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主张“恶魔说”3、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进步,人文主义的发展,妖魔论和迷信逐渐消失。4、19世纪以后民众越来越科学地认识

    11、精神疾病,精神医学不断发展。(二)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1、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创始者是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是从传统心理学工作者所进行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开始的。20世纪20年代,犯罪心理学真正独立。(三)当代西方犯罪心理研究概况1、个体犯罪心理;2、犯罪的社会心理学;3、犯罪预测;4、犯罪预防;5、犯罪矫正。二、我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二、我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1、关于犯罪形成原因的论述(1)经济状况与犯罪心理 管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董仲舒“民愁之聊,逃之山林,转为盗贼”“饱暖

    12、思淫欲,饥寒起盗心”(2)人性与犯罪心理 孟子“性善论”,人之所以犯罪,完全是因为后天教育、社会环境不好导致 荀子“性恶论”人性本恶,不加教化必然导致犯罪董仲舒、韩愈“性三品”论:上品“圣人之性”不会犯罪;下品“斗筲之性 ”很容易犯罪,中品“中民之性”。可善可恶,关键在引导。(3)后天环境与犯罪心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晋傅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孔子用“教化”和“德治”来预防和智力犯罪。“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董仲舒“教化立而奸邪皆止。”3、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周礼:“以五听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

    13、,四曰耳听,五曰目听。”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注意受审人讲话是否从容,气息是否平和,精神是否恍惚,眼神是否有神,从而断定其陈述的真伪和案件的是非曲直。董仲舒“原心定罪”3、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周礼:“以五听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注意受审人讲话是否从容,气息是否平和,精神是否恍惚,眼神是否有神,从而断定其陈述的真伪和案件的是非曲直。董仲舒“原心定罪”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1、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翻译、介绍,研究比较粗浅2、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停滞阶段3、20世纪80年代以后:1

    14、983出版了第一本犯罪心理学教材;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开设课程,招收犯罪心理学硕博士,1997年中国法学会颁布犯罪心理的调查报告,1997年公安部“多参量心理测试(测谎)技术”设备研制成功,1989年全国监管改造工作会议召开,各地监狱开展罪犯心理矫治。2000年,部分监狱开始使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量表。四、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四、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向1、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2、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3、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4、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5、加强犯罪心理学基

    15、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6、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7、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的研究;8、加强对犯罪人心理矫治的研究;9、加强对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10、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中西相比较,我国的差距 美国早在1978年,为案件侦破提供心理画像咨询,就已经获得了联邦调查局的正式批准,80年代开始普及。 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之困 无法访问罪犯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资金,二是没有一个相应的“资格”。 美国: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人一部分是大学教授,并且同时属于联邦调查局研究院的行为科学

    16、部,这个部门在1960年就已经建立;中国:研究人员当中的大学教授不属于任何部门。可喜之处: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罪犯心理评估系统,它以测试量表的形式出现,设有个性、少年、女性、暴力、财产等分量表。目前河北等11个省份的100多个监狱在试用。第二章第二章 犯罪人的基本特征犯罪人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犯罪与犯罪人概述犯罪与犯罪人概述一、犯罪概述一、犯罪概述(一)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一个刑法学概念,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到刑罚惩罚性。犯罪心理学就是遵循“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的原则,运用心理学

    17、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产生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和规律的学科。关于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和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是否具有相同内涵问题,却存在着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分歧。肯定说认为:犯罪心理学中“犯罪”的概念必须与刑法学中“犯罪”的概念相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刑事法学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的混乱。两门学科犯罪概念的一致性,并不影响各自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的不同。刑法学着重研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研究罪与非罪的界限及量刑的依据。犯罪心理学则侧重研究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心理机制和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否定说认为:犯罪心理学中“犯罪”的概念与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一致的,是泛指一切比较严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它不但包

    18、括刑法上的犯罪行为,而且还包括其他法律文件所规定的违法行为,以及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我们认为:肯定说是合理的。理由如下:犯罪概念是整个刑事法律科学最基本的概念;所有刑事法学科关于犯罪的认识,都是以刑法学中关于犯罪的概念为基础的。(二)犯罪类型1、犯罪类型的概念按一定原则或标准,对犯罪现象的某些共同性质、特点所做出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型。2、采用多元统一标准划分犯罪类型。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是以多种标准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进行统一分类,并统一对所划分的犯罪类型进行具体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分析。依多元统一标准所做的犯罪分类有:性别标准;年龄标准;犯罪动机标准;犯罪经历标准;

    19、犯罪行为方式标准;犯罪主体数量标准;心理状态标准;犯罪行为实施形态标准;精神正常与否标准。二、犯罪人概述二、犯罪人概述(一)犯罪人的定义(1)刑法学的界定: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以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2)犯罪心理学的界定:犯罪人包括以下对象:犯罪嫌疑人,罪犯(已判刑的人),虞犯(即有可能犯罪的人),刑满释放人员。(二)认识犯罪人的意义只有对犯罪人进行充分、系统的认识,有关对犯罪人犯罪心理的解释、预测、控制才有意义。发现犯罪人群体的本质特征的目的,在于了解该类群体产生犯罪心理的规律和原因,为犯罪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的方法。 三、对犯罪和犯罪人概念的不同解读三、对犯罪和犯罪人概念的

    20、不同解读主要有共通说和差异说主要有共通说和差异说1、共通说坚持任何相关学科中的犯罪概念必须与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具有一致性,反对使用刑法以外的犯罪和犯罪人概念。2、差异说以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为本质依据,同时使用专属于犯罪学等相关学科的犯罪概念,并认为两者具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比较以上两种学说,我们不难看出:两种观点都同意必须有危害社会行为的实施,即存在具体的实害;在违法行层面上:共通说只认同违反刑法的事实;差异说认为对该种实害所侵犯的法律关系不仅局限于刑法,还需扩展到包括行政法律在内的其他法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从行为的应受惩罚性角度分析:共通说:在实体上只同意符合刑法犯罪构成中犯罪主体要件的个

    21、体或单位为犯罪人;在程序上只有已经经审判确定的犯罪主体才符合犯罪人的条件。差异说:在实体上行为人可以是刑法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主体,也可以是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在程序上可以是已经被行使诉讼过程揭露和处理的行为,也可以是尚未发现或侦破的行为。 第二节第二节 认识犯罪人的多维度视角认识犯罪人的多维度视角一、物质的人一、物质的人 1、人的物质属性;2、人是自然中的物质;3、存在性是物质人的特征。作为存在的人,要以自身特有的物质形态与环境和他人产生互动,观点如下:认为物质的外貌体态与人格及行为存在因果关系;认同人的体貌特征对其社会适应过程与结果的相对影响。二、生物的人二、生物的人1、人的生物属性

    22、;2、生物人的机能;3、人的生物学差别;4、适应性是生物人的特征。三、思想的人三、思想的人1、思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思维的基础; 3、目的性是思想人的特征。 四、社会的人四、社会的人1、人是生存于社会中的生物;2、关系性是社会人的特征。“个体不是孤立地对立于社会背景,个人是社会背景的一部分;个体来自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个体的独特性可以改变社会群体,并被社会群体所改变。”美格奥尔高蒂小结:小结:遵循多维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存在特征与区别的过程,从而在系统的大范畴中区认识人。犯罪心理学分析犯罪人的方法论原则是:应当采用以系统论为指导的多层面方法,强调多维框架和以人为本,不简单忽略或

    23、强调某一种属性或特征的作用,也不单纯采取法律或道德的社会标准去认识犯罪人。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人的特征犯罪人的特征一、有关犯罪人特征的各种观点一、有关犯罪人特征的各种观点(一)犯罪人共有特征的研究(一)犯罪人共有特征的研究 共有的特征方面进行的研究是将犯罪人视为共有的特征方面进行的研究是将犯罪人视为抽象的整体,将该类人群与非犯罪人进行整体抽象的整体,将该类人群与非犯罪人进行整体性比较。性比较。1、刑法学的研究、刑法学的研究犯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行为;犯罪是由个人不能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犯罪是由个人不能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犯罪主要是刑法制定和实施中体现出的一种功犯罪主要是刑法制

    24、定和实施中体现出的一种功能。能。我国刑法学界:犯罪人的特征是我国刑法学界:犯罪人的特征是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 2、犯罪学的观点、犯罪学的观点异质说:犯罪人与非犯罪人有本质区别,具有异质说:犯罪人与非犯罪人有本质区别,具有反社会性;反社会性;同质说:犯罪人与一般人是同质的;同质说:犯罪人与一般人是同质的;质规定性说:犯罪人并不是具有某种特殊素质质规定性说:犯罪人并不是具有某种特殊素质而被注定犯罪的人,而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而被注定犯罪的人,而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劣根性说:犯罪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的劣根性。劣根性说:犯罪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的劣根性。3、犯罪心理学的观点、犯罪心理学的观点不认同犯罪人

    25、与非犯罪人在整体上、本质上存不认同犯罪人与非犯罪人在整体上、本质上存在区别的观点;在区别的观点;强调导致犯罪的心理因素,以及该类因素产生强调导致犯罪的心理因素,以及该类因素产生的背景。的背景。 (二)犯罪人人格特征的研究(二)犯罪人人格特征的研究1、犯罪人的人格与非犯罪人人格存在本质上的、犯罪人的人格与非犯罪人人格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区别。2、犯罪人的本质特征是其人格缺陷。、犯罪人的本质特征是其人格缺陷。3、犯罪人的特征表现在人格特质方面。、犯罪人的特征表现在人格特质方面。我国犯罪学研究者对犯罪人人格最常见的解释我国犯罪学研究者对犯罪人人格最常见的解释是是反社会性反社会性。(三)对犯罪人其他特征

    26、的研究(三)对犯罪人其他特征的研究1、心理因素研究、心理因素研究2、生物因素研究、生物因素研究小结: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都重视对犯罪人的小结: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都重视对犯罪人的描述,并从中发现和总结犯罪人的特征。描述,并从中发现和总结犯罪人的特征。 二、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可观察特征二、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可观察特征法律差异:归因于犯罪行为人所曾经实施过的被法律差异:归因于犯罪行为人所曾经实施过的被刑法认定为犯罪的行为,以及其行为所导致的刑法认定为犯罪的行为,以及其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法律后果。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特征但不是犯罪人的本质特法律身份是犯罪人的特征但不是犯罪人的本质特征。征。三、犯罪人的

    27、人格三、犯罪人的人格(一)人格的定义(一)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外部特征人格的外部特征人格的内部特征人格的内部特征人格的结构性特征人格的结构性特征人格的适应性作用人格的适应性作用 (二)犯罪人格与犯罪人人格(二)犯罪人格与犯罪人人格1、犯罪人格、犯罪人格人格障碍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形态,特指人格障碍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形态,特指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标签:悖德狂、犯罪人格、道德精神错乱等。标签:悖德狂、犯罪人格、道德精神错乱等。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产生犯罪行为的可能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产生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大。性大。2、犯罪人人格、犯罪人人格有两种含义:其一指抽象的代表或反映犯罪有两种含

    28、义:其一指抽象的代表或反映犯罪人整体人格特征的人格特点;其二特指某个人整体人格特征的人格特点;其二特指某个具体犯罪人的人格。具体犯罪人的人格。 (三)在人格层面如何把握犯罪人的特征(三)在人格层面如何把握犯罪人的特征1、人格与犯罪的关系。、人格与犯罪的关系。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观点认为:人格是行为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观点认为:人格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人格的集中表现,犯罪行为的基础,行为是人格的集中表现,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格的反映。是犯罪人格的反映。犯罪心理学研究认为:具体犯罪的选择虽然犯罪心理学研究认为:具体犯罪的选择虽然受制于人格的作用,但人格与犯罪行为之间受制于人格的作用,但人格与犯罪行为之间还

    29、有一个中介变量还有一个中介变量犯罪心理或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或犯罪心理结构在发挥作用。结构在发挥作用。2、人格特质是变量而非定量。、人格特质是变量而非定量。3、犯罪人群体的人格特征需要进行有效检验。、犯罪人群体的人格特征需要进行有效检验。 (四)犯罪人的本质特征体现于人格与环境的(四)犯罪人的本质特征体现于人格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互动过程对人格特点的描述与测量,可以归纳出每个对人格特点的描述与测量,可以归纳出每个人的个人特质,这些特质不存在与犯罪的必人的个人特质,这些特质不存在与犯罪的必然性联系。然性联系。1、即使发现某人具有突出的在神经质(、即使发现某人具有突出的在神经质(N)、)、宜人性(宜人性(

    30、A)等指标上得分较低的情况,我们)等指标上得分较低的情况,我们也很难将其与犯罪划上等号。也很难将其与犯罪划上等号。2、人格反映的是现阶段相对静态的主观内容,、人格反映的是现阶段相对静态的主观内容,缺少个体内在变异系统的考量。缺少个体内在变异系统的考量。3、将犯罪人格与犯罪动机等同起来,有失偏颇。、将犯罪人格与犯罪动机等同起来,有失偏颇。4、犯罪的产生出现在特定情境中。、犯罪的产生出现在特定情境中。 第四节第四节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一、犯罪心理一、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素的总称。二、犯罪行为二、犯罪行为

    31、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处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整体性关系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整体性关系(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2.犯

    32、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存性;3.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2.要剖析犯罪心理,应先了解犯罪行为;要剖析犯罪心理,应先了解犯罪行为;3.犯罪行为的性质由犯罪心理而定。犯罪行为的性质由犯罪心理而定。(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错综复杂,存在一致性和

    33、非一致性。错综复杂,存在一致性和非一致性。 (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2.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存性;3.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2.要剖析犯罪心理,应先

    34、了解犯罪行为;要剖析犯罪心理,应先了解犯罪行为;3.犯罪行为的性质由犯罪心理而定。犯罪行为的性质由犯罪心理而定。(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错综复杂,存在一致性和非一致性。错综复杂,存在一致性和非一致性。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10条标准条标准1.自我安全感2.切合实际3.不脱离环境4.能了解评价自己5.保持人格完整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有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发泄和控制情绪9.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恰当地满足个人需要消极的性格特征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同情感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同情感 好逸恶劳、贪婪自私、虚伪狡诈(物欲型)好逸恶劳、贪婪自私、虚伪狡诈(物欲型)情绪易

    35、冲动、缺乏理智情绪易冲动、缺乏理智 心胸狭窄、报复心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嫉妒心和虚荣心强嫉妒心和虚荣心强 耐受挫折能力差(暴力型)耐受挫折能力差(暴力型)固执己见、思维狭窄、偏执性强(低智能者固执己见、思维狭窄、偏执性强(低智能者)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冒险,侥幸心理(共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冒险,侥幸心理(共性)性)第三章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与可能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与可能性性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1.犯罪心理的隐蔽性;犯罪心理的隐蔽性;2.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间接性;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间接性;3.犯罪人心理

    36、的抵触性和欺骗性;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和欺骗性;4.难以试验或不可试验性。难以试验或不可试验性。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可能性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可能性1、广大公安和司法人员以及从事犯罪矫治工作、广大公安和司法人员以及从事犯罪矫治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某些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为我们提供真、某些犯罪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为我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供述;实可靠的供述;3、犯罪人的心理问题总要直接或间接地在其行、犯罪人的心理问题总要直接或间接地在其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根据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根据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可以借助搜集到的证据为之间的关系的原

    37、理,可以借助搜集到的证据即行为痕迹,揭示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即行为痕迹,揭示犯罪人的犯罪心理。4、现代心理科学,包括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现代心理科学,包括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解释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规律提供了依为我们解释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规律提供了依据;据;5、科学方法论和许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技、科学方法论和许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技术也为研究犯罪心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术也为研究犯罪心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一、犯罪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一、犯罪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

    38、方法论指导作用,应坚持以下原则:论指导作用,应坚持以下原则: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社会性与生物性想统一的原则;社会性与生物性想统一的原则;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原则;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二、犯罪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二、犯罪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犯罪心理学研究把系统方法论作为一般的科学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把系统方法论作为一般的科学方法论,需要掌握以下几点:法论,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用整体的观点观察犯罪心理;用整体的观点观察犯罪心理;用联系的观点观察犯罪心理;用联系的观点观察犯罪心理;把相关分析和整合研究结合起来;把相

    39、关分析和整合研究结合起来;要以动态观点观察犯罪心理;要以动态观点观察犯罪心理;要把犯罪心理形成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控要把犯罪心理形成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控制的自组织系统。制的自组织系统。小结:犯罪心理是一个自动调节的系统,即具有小结:犯罪心理是一个自动调节的系统,即具有自组织性的系统。自组织性的系统。 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一、数据收集方法一、数据收集方法观察法;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现场研究;观察法;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现场研究;档案法。档案法。二、数据分析二、数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函数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

    40、析;判别函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模型。 第四节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根据研究时间的延续来区分的类型;根据研究时间的延续来区分的类型;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从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来区分;从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来区分;三、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三、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根据研究数量的多少来区分;根据研究数量的多少来区分;四、自我观察研究与客观观察研究四、自我观察研究与客观观察研究五、常规研究和采用现代方法技术的研究五、常规研究和

    41、采用现代方法技术的研究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七、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因果性研究七、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因果性研究 第五节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一、选择研究课题一、选择研究课题二、根据理论设定具体的研究假设二、根据理论设定具体的研究假设三、研究设计三、研究设计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第四章第四章 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概述犯罪心理结构概述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

    42、配作用的畸变心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一)心理现象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一)心理现象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1、人的心理现象存在着结构;、人的心理现象存在着结构;2、人的个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人的个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俄罗斯心理学家列维托夫认为人的心理现俄罗斯心理学家列维托夫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有以下结构:象有以下结构:(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二)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1、从因素分析的角度看、从因素分析的角度看(1)犯罪心理结构并不是某

    43、种单一的心理因)犯罪心理结构并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因素,而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多种畸变因素的总素,而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多种畸变因素的总和。犯罪心理结构所具有的成分和因素,同时也和。犯罪心理结构所具有的成分和因素,同时也是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成分和因素。是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成分和因素。(2)个性倾向性是构成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个性倾向性是构成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一定的犯罪行为反映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个一定的犯罪行为反映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自我意识性心理特征构成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自我意识构成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构成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 2、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

    44、看,犯罪心理结构与不、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犯罪心理结构与不良个性的形成,都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相良个性的形成,都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相联系。联系。注意:犯罪心理只是犯罪者个性心理的一部分,注意:犯罪心理只是犯罪者个性心理的一部分,反映其个性心理的社会缺陷,许多犯罪者仍保留反映其个性心理的社会缺陷,许多犯罪者仍保留常态心理生活,甚至有某些积极因素。常态心理生活,甚至有某些积极因素。三、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三、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意义1、揭示犯罪心理的特殊矛盾性、揭示犯罪心理的特殊矛盾性2、解释犯罪人发生犯罪行为的内部原因、解释犯罪人发生犯罪行为的内部原因3、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建立犯罪心理

    45、学的、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建立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开展对策研究理论体系和开展对策研究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一、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一、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反社会意识;强烈的、畸变的需包括:反社会意识;强烈的、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不良兴趣。要;犯罪动机;不良兴趣。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要素: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扭曲要素: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扭曲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

    46、:气质、性格、能力;包括:气质、性格、能力;要素:特定的气质;消极的性格特征;要素:特定的气质;消极的性格特征;与犯罪活动的适应能力;不良的行为习与犯罪活动的适应能力;不良的行为习惯。惯。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呈弥散状态,对动力结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呈弥散状态,对动力结构、调节结构和全部个性心理活动均产构、调节结构和全部个性心理活动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消极、不良的心境;消极、不良的心境;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心理状态;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心理状态;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五、犯罪心理结构里的潜意识五、犯罪心理结构里

    47、的潜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是指被压抑的、当时知觉不潜意识(无意识)是指被压抑的、当时知觉不到的本能、欲望和经验)到的本能、欲望和经验)大量证据表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其大量证据表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其心理结构中确实存在着潜意识。心理结构中确实存在着潜意识。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包括: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包括: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犯罪心理结构的各要素是综合地起动力作用的。犯罪心理结构的各要素是综合地起动力作用的。人们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欲望、冲动与现们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欲望、冲动与

    48、现实社会道德、法律、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社会道德、法律、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产生各种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心理过失是产生各种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心理过失的根源。的根源。弗洛伊德将人的人格分成弗洛伊德将人的人格分成“本我本我”、“自我自我”、“超我超我”三种,当三种力量维持平衡时三种,当三种力量维持平衡时,人就会生活得安稳,工作就会有成效,三,人就会生活得安稳,工作就会有成效,三种力量不平衡,就会导致心理异常。种力量不平衡,就会导致心理异常。 潜意识:未知远远大于有知潜意识:未知远远大于有知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比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比作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作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

    49、觉察到的意识只不过是露出所觉察到的意识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潜藏在水水面的那一小部分,潜藏在水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潜意识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虽然不被自己所觉知。潜意识虽然不被自己所觉知,但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但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却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常人的却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是受潜意识驱动的。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本本 我我 自自 我我 超超 我我快乐原则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现实原则理想原则理想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

    50、变化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一)一般模式(一)一般模式(常见模式、典型模式)(常见模式、典型模式)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以犯罪需要为核心,、故意犯罪心理结构:以犯罪需要为核心,形成从意向到行为的心理锁链,以一定的情形成从意向到行为的心理锁链,以一定的情绪状态和能力作为引发犯罪行为的条件;绪状态和能力作为引发犯罪行为的条件;2、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各种要素一应俱全、无任何缺损。如:惯犯、各种要素一应俱全、无任何缺损。如:惯犯、累犯。累犯。3、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一类以生理的、物质的畸变需求作为内驱力,一类以生理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犯罪心理学-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0689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