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疗法-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埋线疗法-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疗法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埋线疗法 概述 (一)埋线疗法的发展 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它在祖国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羊肠线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 埋线疗法结合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方法,也采用现代医学中的一些针具和用品,比如穿刺针、三角针、羊肠线等,并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专用埋线针。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了穴位埋线疗法,利用现代工具,在穴位内埋入有物品,利用这些物品对穴位的刺激来治疗疾病。这时刺激穴位的针具已分工为两种用途,用金属做的工具,如穿刺针、三角针等成为辅助针具,而埋藏物则成了主要的用于直接刺激穴位的工具
2、了。埋藏的物品种类很多,如动物组织,猪、羊、鸡、兔的肾上腺、脑垂体、脂肪及狗的脾脏、药物、钢圈、磁块等,目的除了利用动物组织和药物内含的有效成分外,主要的就是为延长对穴位的刺激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材料来源困难,不易消毒和保存,操作复杂,反应较重,有的埋入物,如钢圈等需再次手术取出。后来人们把羊肠线作为植入物,羊肠线来源广,消毒容易,易于保存,操作简便,反应较轻,术后身体对羊肠线可自行吸收,而且羊肠线本身为动物组织加工而成,既保持了动物组织异种蛋白的特性,又具有一定硬度,兼具了动物组织和钢圈等埋藏物的优点。后来,又有人将羊肠线用中药浸泡,或加以磁化,埋入穴位,更提高了效果,使羊肠线成为一种特殊
3、的治疗工具。埋线疗法是根据留针和埋针原理而形成的,它将羊肠线埋植到穴位内,通过羊肠线这种异种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刺激来达到治病目的,由于羊肠线在穴内要经过软化、液化、吸收的过程,会对穴位产生持久的刺激,就延长了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时间,以起到穴位刺激的续效作用,即埋针作用,因而弥补了一般毫针治疗刺激时间短、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疗效的缺点。同时,埋线疗法也十分重视对穴位刺激的质和量问题,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针法”,同样可通过调节刺激量来达到补泻作用。从穿刺针的切割、摇、摆、提、插,三角针刺入后牵拉肠线的手法,到羊肠线的长短粗细,以及肠线的中药浸泡和磁化,都有详尽的
4、操作方法。由此可见,埋线疗法通过主要的肠线刺激及辅助的针具刺激,实际上也是针灸学从古到今不断丰富的针法的发展和衍生,成为埋线疗法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埋线疗法产生40年来,经过许多同仁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埋线疗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打破了仅治慢性病和虚证的界限,扩大到治疗急症、实证等各种疾病,其治疗病种已达200余种,内容涉及传染、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有效率在51.3%100%,平均85%以上。近几年来,在各级刊物上报道的治疗病种有50种以上病例近万。 (二)(二)埋线疗法的治疗机制埋线疗法的治疗机制 埋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
5、与羊肠线在穴内产生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气血,令其达”的治疗疾病的目的。综观本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包括了“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刺激效应”两大方面,而物理刺激效应又包含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埋针效应及割治疗法效应;化学刺激效应又包括了后作用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刺激效应。所以,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1 1物理刺激效应物理刺激效应(1 1)穴位封闭效应)穴位封闭效应 在腧穴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实际上就是一种穴位封闭的方法,它可对穴位、神经乃至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有三
6、个阶段的不同变化和效应:1)、针尖刺入皮内及注药时产生的疼痛信号传到相应脊髓后角内,抑制了相同节段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的病理信号,并使相应内脏得到调整。由于这种抑制在脊髓水平而非大脑皮层的反应,其抑制效应的产生和抑制效应的时程迅速而短暂,因此,往往局麻疼痛一产生,病痛即可减轻或消失,但疗效多不持久。2)、注药后1-3分钟内即可选择性地阻断末梢神经及神经干冲动的传导,使患病部位对穴位及中枢神经产生的劣性传导受阻(内脏患病,相应经络及穴位可出现敏感现象是这种传导的表现之一),从而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和修复的机会,逐渐恢复正常功能活动。3)、局麻后期,穴位局部组织器官活动能力增强,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迸血液
7、循环及淋巴回流,大大提高了局部新陈代谢能力,改善其营养状况。这些变化产生的特殊刺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作用于相应患病部位,使之也得到改善和调整。故临床上,往往有一些在局麻时局部皮肤疼痛异常,而内脏病痛却马上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可见,虽然局麻的主观目的主要是预防术中疼痛,但客观上对疾病却起着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 (2)2)针刺效应针刺效应 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穴位刺激疗法,同样可起到针刺效应以治疗疾病。其针刺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针具和羊肠线两方面。不管是穿刺针、埋线针、三角针,还是血管销、探针,刺入或进入穴位后,通过刺激手法,均可产生酸胀感觉。由于针具较毫针粗大,其刺激感应也更为强烈,可产生三种效应:1
8、)、针体越粗,其刺激强度就越大,通过针具对穴位的提插、摇摆、松解、剥离手法,可以用压倒优势的“兵力”很快抑制病理信息,具有良好的“穿甲”作用,从而保证”首战告捷”。2)、人体是一个生物体,现代医学证实人体是一个多极化的磁场,有生物电现象。埋线粗大的针具,传导容量较大,接触面广,相对多极,在机体中的大跨度对生物体的调整作用相应较大。3)、针体越粗大,对机体组织细胞的破坏量及程度也越大,产生的活性物质增加,可较好地起到镇静和调整功能的作用。同时,羊肠线在穴内产生的持久性机械性刺激,也可代替毫针在穴内产生针刺效应。所以,在临床埋线时往往用针具施以刺激手法,产生针感来达到一种短期速效作用,然后利用羊肠
9、线的长期续效作用来巩固之,以使疗效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3 3)埋针效应)埋针效应 针灸临床中,为了使之得气或诱发循经感传,延长针效时间,同时为多次施行补泻手法创造条件,多采用留针之法。日本黑须幸男曾对腰痛病人进行留针与不留针治疗效果的对照试验,并经统计学处理,证明留针组的效果优于不留针组,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显示了留针对提高疗效的重要意义。对慢性病病情迁延缠绵,单用留针仍觉效果不佳或不巩固者,则采用埋针之法延长刺激时间,发挥针刺的持续作用,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留针的作用,使用补法后可增加补的效果,使用泻法后可加强泻的作用。因为根据“刺激量=刺激时间刺激强度”的公式,埋线前期针具
10、产生了速效作用,后期用羊肠线代替针具长期刺激于穴位,时间的延长相当于埋针,大大地提高了刺激量,在这期间,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过程,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治愈疾病不巩固,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使病所在这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故能起到比留针和埋针更好的疗效 (4)4)刺血效应刺血效应 刺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调经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去则经隧通矣”(素问三部九候论王冰注)
11、,说明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埋线操作时往往会刺破穴处血络,致针眼有少量出血或渗血,有时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有人测定,刺血对微血管的血色、流变、瘀点、流速具有改善作用,证实刺血改善了微循环,缓解了血管痉挛,从而改善了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帮助了机体组织的恢复,并能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体内防御机制。因此,埋线时起的刺血效应同样可流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经络的虚实,从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功能。故埋线时对某些病需要有意识地刺破血络,挤出血液以达治疗目的 (5 5)割治效应)割治效应 割治疗法是在一定部位或穴位切开皮肤,摘除少量皮下组织,并在切口内进行一定的机械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
12、种方法。埋线疗法中切埋法、割埋法、扎埋法均应用了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除摘除少量脂肪外,还用血管钳在穴位深层进行刺激,以产生较强的针感。针感主要形成于穴区深层组织。其中各类神经干、支、游离末梢,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装置和穴位所在部位为主的感受器,共同组成针感的形态学基础,这种刺激冲动的传入是以躯体神经为主,尤以II、III类神经纤维在传人活动中的作用为最,同时还有血管及其神经装置的参与,通过中枢部位尤以下丘脑的参与和整合,通过交感神经为主的自主神经,反馈到相应的患病部位而进行调整,同时,通过体液系统的参与,以治愈疾病。埋线后,加上羊肠线的配合,更加强和延续了这种调整功能,从而使疾病得到较为彻底的治
13、疗 2.2.化学刺激效应化学刺激效应 (1)1)后作用效应后作用效应 埋线时,粗大的针具如穿刺针、埋线针、三角针、刀片、血管钳等,都对穴位局部组织给予人为的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初看起来,目的是利用这种机械性刺激来产生得气感,但是实际上,这种机械刺激过后,局部的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的某些化学因子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使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为损伤的修复创造条件。根据生物电原理和压电学原理,在病灶区,机械能将转变为热能,使小血管扩张,淋巴循环加快,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能力,既加强了局部营养供应,又通过体液循环把“病理产物”运走,同时,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梢神经递质增加,产生血管神经的活
14、性物质,降低致痛物质缓激肽和5-烃色胺在血清中的含量。这种局部的变化,也会通过神经和经络的作用在全身产生影响。根据生物泛控论原理,通过神经使损伤穴位需要修复或调整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激发体内特定的生化物质组合,产生一种特有的泛作用,并通过体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由于埋线选取的穴位与患病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属于一个同类集,所以,广泛作用在修复或调整受损穴位时,患病部位就同时被修复和调整,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由于这种损伤后的后作用的持续有效的作用,使其能不断地维持机械刺激产生的物理效应。而且,埋线时局部组织的损伤修复过程较长,其积蓄的后作用也较持久,所以其针刺效应和修复时的泛作用得以维持较
15、长时间,使患病部位得到更完善的调整和修复。 (2 2)组织疗法效应)组织疗法效应 组织疗法就是将一些异种组织埋入穴位,利用人体对其产生的排斥反应,对穴位产生生物化学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埋线疗法是把羊肠线植入穴内,羊肠线是用羊的肠衣加工制成的,为异种组织蛋白,埋入穴位后,有如异种组织移植,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细胞致敏,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产生变态反应和无菌性炎症,乃致出现全身反应,从而在对穴位局部产生刺激作用的同时
16、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使活动趋于平衡,疾病得到治愈。有人曾对埋线病员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发现凡治愈好转的病人,免疫球蛋白偏低者升高,过高者降低,均调节至正常值左右,说明埋线疗法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初为物理性的机械刺激,可产生短期速效的治疗效应,后为生物学和化学刺激,具有长期续效的治疗效应。具体而言,局麻时产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具刺激产生的针刺效应,埋线后产生的刺血效应,均可产生短期速效作用;埋线时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组织疗法效应,又可起到长期续效作用。而割治效应和羊肠线产生的埋
17、针效应,则既可产生短期速效作用,又可产生长期续效作用。多种刺激效应融为一体,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而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经传人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抑制相邻的病理信息,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了中枢对病理刺激传人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调整脏腑,使疾病达到治愈目 (三)埋线疗法的特点与作用(三)埋线疗法的特点与作用 1埋线疗法的特点(1)以线代针,效集多法埋线疗法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针灸学理论为指导,源于针刺疗法,却用羊肠线来代替毫针,埋植于穴内,以期起到长期刺激穴位,不断积累治疗信息,使疾病得
18、到彻底治疗的目的。这种以线代针,不但延长了治疗时间,更提高了疗效,成为埋线疗法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在埋线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实际上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组织疗法、割治疗法,同时也包含了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这多种方法和效应集中起来,形成了埋线这个独特的疗法,显示了它独特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故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2)2)刺激持久,顽祛疗痼刺激持久,顽祛疗痼埋线疗法以线代针,埋入穴位,慢慢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一般说来,由于羊肠线刺激平和,对大脑皮层里的急性疾病较强的病理信息干扰和抑疗制力量不足,因而
19、不能迅速产生作用,但对慢性疾病却显示了良好的效果。这是由于“久远之疾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得散”,用羊肠线代替毫针,刺激时间的延长,弥补了刺激强度的不足,根据“刺激量=刺激时间刺激强度”的道理,其刺激量也会增加。由于肠线对穴位的刺激和局部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较长,积蓄的后作用较持久,可达20天或更长时间,使患病部位在这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因此,临床对慢性病甚至对一些病疾运用本法治疗,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但是,要使埋线疗法治疗范围迸一步扩大,就不能仅限于治疗慢性病,临床上许多同仁作了不懈的探讨,如在埋线初期,加上人为的手法刺激,以加强刺激量,对许多急性病仍有较好疗效,而且由于
20、初期机械刺激取效后,有羊肠线的持续柔和的续效作用,往往疗效更为巩固,这样,对许多顽疾,也可用初期手法起到“穿甲”作用,然后由肠线的续效以巩固之,更使顽疾易于攻克 (3)(3)选穴求精,善用透穴选穴求精,善用透穴黄羡明教授出,“善用兵者,兵不在多而在精,善用针者,穴不在多而在精。”同样,埋线疗法也强调取穴精炼。它往往选取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穴位进行埋线,并强调取穴求精,用尽量少的穴位,达到尽量好的效果。因为埋线治疗次数少,间隔时间长,不可能像针刺一样,今日刺此穴乏效,明日又取它穴。它要求一旦找准效穴,将羊肠线埋入,其刺激信息即源源不已,经穴位、经络,到达病所,一举取效。这样,不仅可减少
21、患者手术之苦,且可使处方效专力宏,避免选穴过多,刺激信号过杂,在大脑皮层形成相互干扰,反而不能抑制病理信息,徒增病者痛苦。为了既减少取穴,又能使功能相似的穴位共同发挥作用,埋线疗法在操作上也善用透穴,若一针透双穴,则往往并双穴之力同时发挥作用;若一穴透双经,则往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阴阳相得,经气交贯,其效必速。所以,埋线疗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使用透穴,一可提高疗效,二可减少病人痛苦 (4)(4)精用组穴,交替调息精用组穴,交替调息 埋线疗法是一种手术性治疗方法,术后不可能在数天内使局部完全复原,为了在短期内对疾病加强治疗作用,往往在辨证取穴基础上,对有效穴位进行组合,分成2-3组,交
22、替使用,这样就可缩短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以维持较强的刺激效应,且使穴位有调息之机,避免穴位产生耐受性而乏效。同时,尚可通过分组进行精确配伍,使“君、臣、佐、使”合理搭配,加强其协同作用和增效效益 (5)(5)寻敏感穴,重特定穴寻敏感穴,重特定穴 在敏感穴位埋线是在经络按诊、经络疗法的启示下进行的,往往有较高疗效。敏感穴位是机体疾患通过经络在体表上的反应点,为邪气在经脉中聚会搏结之所,能较准确地反映疾病的情况。临床观察表明,病人患病部位、种类、性质、程度不同,敏感穴位情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病种及类型不同,敏感穴位也不同,如慢性胃炎多在胃俞、足三里,而气管炎多在八华,肺俞产生敏感反应;病变部位不同,
23、敏感穴位亦异。如胃溃疡发生在胃小弯,多反应于巨阙、中腕;发生在胃大弯和十二指肠多在梁门、承满发生敏感反应。疾病寒热虚实不同,其反应有压痛、结节、麻木、凹陷之别;疾病轻重程度不同,其敏感度亦有轻重之差。同样,也可根据敏感穴位的变化情况判断疾病的转机。有人测定,症状消失,敏感反应没消失,仍有复发可能;自觉症状消失,敏感反应消失,为病机转化。由此可见,通过经络穴位的按诊选穴埋线,较之固定穴组埋线具有更大灵活性,能随着病人个体差异和病情有针对性地选取最能反映病情变化的敏感穴位进行治疗,其客观性、科学性、针对性更强,更符合辨证施治原则。于是,敏感穴位作为经络辨证,循经取穴的客观指征,成为埋线疗法选取效穴
24、的一个重要特点。(6)(6)诊次稀疏,经济简便诊次稀疏,经济简便 埋线疗法一般多在1530天埋线1次,36次为一疗程,故诊疗的次数较少,诊次也稀疏,避免了病人每天诊治耽误工作和时间的缺点,而且每次治疗少则10分钟,多则半小时,操作方便简单,所花费用很少。 2 2埋线疗法的作用埋线疗法的作用(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人体之所为病,不外脏腑和阴阳之失去调和和平衡,只要脏腑得到协调,阴阳得到平衡,疾病当然即可痊愈。埋线疗法的这种协调和平衡功能,是得到广大同行确认的。因为埋线疗法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功能,正如灵枢。根结所言:“用针之要,在于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它通过对各个脏
25、腑阴阳都有所调整、修复和平衡的作用,逐渐控制临床症状,并促使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据观察,在足三里、中脘穴埋线,不加任何手法,结果发现,胃肠蠕动强者减弱,蠕动弱者加强;在上巨虚,天枢穴埋线,对因肠蠕动过慢所致的便秘和肠蠕动亢迸所致的腹泻均有疗效。这一方面与输穴功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以下因素有关:1)、埋线疗法本身是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刺激方式和效应呈多样化,对脏腑功能的调节即呈多向性;2)埋线初期刺激强而短暂,后期刺激柔和而持久,刺激效应的强弱对阴阳的盛衰有专门的针对性,初期刺激强,正可克服阴阳的偏亢之部分,后期刺激弱,也正好补益阴阳的不足的部分,这种刚柔相济的整个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