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高考作文押题素材与作文范文:美育.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2802106
  • 上传时间:2022-05-2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8.1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高考作文押题素材与作文范文:美育.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高考作文 押题 素材 作文 范文 美育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高考作文押题素材与作文范文:美育主题解读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坚持立德树人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2、、塑造美好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育的宗旨。一、立德树人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优良传统美育是一个近代兴起的语汇,在中国古代与美育大体相当的词是“乐教”,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乐教。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用诗歌、音乐等艺术来教导人,以使人神相和的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帝舜让夔掌管音乐,负责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庄重,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八类乐器的

    3、声音能够调和,不使它们乱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会因此而和谐了。这段话简洁而清晰地表明,我国早在上古时代,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就已经十分重视礼乐之教,重视以美育人。孔子作为首创私人教育的教育家,十分重视礼乐之教。他把礼乐之教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既重视礼对人的道德影响,又重视乐对人的品质的影响。他用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认为对人的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礼作为人生的根本,把乐作为人生的完善。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重视并专注于乐教,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教人“成仁”、“成人”,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将其潜在的

    4、德性经由礼的规范和约束,在实践中实现为完美的人格。论语宪问篇记载子路问孔子“成人”之道,孔子即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像臧武仲那般的智,孟公绰那般的不欲,卞庄子那般的勇,冉求那般的才艺,再加上礼乐修养,就可算得上成人了。可见,“文之以礼乐”是任何人“成人”的必由之路,少了这一步,即使拥有“知”、“不欲”、“勇”、“艺”等优秀素质,也不可谓之“成人”。荀子的乐论是先秦重要的艺术理论著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荀子在乐论中更明确地指出:“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先王之所以制定礼乐,并不是用它来

    5、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它来教导民众节制自己的好恶之情,从而归于人生正途。显然,荀子的乐论对艺术的教化功能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总之,先秦儒家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教育功能,强调了用诗、书、礼乐进行教化,要求统治者以人情为美,以仁义为贵,形成以乐养性、安定祥和的人间气象。需要说明的是,乐教之乐,乃是和乐性情、提升修养之乐,而非一般纯粹满足感官享乐的音乐。因此儒家提倡中正平和与“道”相应的音乐,认为有违中和、满足感官欲乐的音乐会让人“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强调“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这种思想影响深远,三国时期阮籍的乐论也表达了这种观念:“猗靡哀思之音发,愁怨偷薄之辞兴,则人后有纵欲奢侈之

    6、意,人后有内顾自奉之心”,强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中国自进入近代以来,王国维提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首倡“美育”。但真正对美育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是蔡元培。他将美育作为教育方针提出来,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了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他特别说明,将美育单独提出来,并不意味着割裂美育与德育,在教育实践中,美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美育与智育、体育也是不可分割的。蔡元培的教育观以培育健全的人格为中心,强调美育与智育相辅并行,以图德育之完成。正如他所言,“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

    7、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总之,立德树人是中国美育精神的重要传统。虽然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美育”概念,但有行美育之实的乐教传统,乐教传统的根本在于“成人”、育人,养成健全的人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立德树人”。近代以来,无论是首倡美育的王国维,还是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都把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以来,中国美育精神的立德树人的传统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在当代,立德树人的美育传统更加被发扬光大。二、立德树人是当代中国美育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始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特别

    8、是改革开放以来,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有了实质性提升。这体现在党和国家颁布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随着美育地位的提升,美育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的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培养学生高尚情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从而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确定,美育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后的十年,学校美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美育的重要功能也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美育与德智体的

    9、有机融合日益放到了重要地位。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些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中,美育都是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具有相同的重要地位。立德树人作为美育的根本任务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得到了明确。意见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

    10、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4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两份意见是党和国家直接针对美育工作做出指示的重要文件,对美育的功能、作用有了更充分的阐述,对

    11、美育的根本任务有了更明确的界定。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艺术的重要价值,高度重视美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学艺术界发表讲话,对高校美育发表重要指示精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在这次讲话中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提法:“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

    12、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文艺在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为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

    13、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针对美育,他特别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论述高瞻远瞩,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明了美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为美育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素材名言好句1、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2、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3、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

    14、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凯洛夫4、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赞科夫5、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王国维6、美能唤起人的善良感情,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作用的力量。赞科夫7、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苏霍姆林斯基8、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吴冠中9、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朱光潜10、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绚丽多彩。网络评论11、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

    15、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12、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蔡元培13、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人民网14、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15、美是一种没有目的的快乐。康德16、门是实用,窗是审美。钱钟书17、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木心18、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

    16、都与你无关。19、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人民网20、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21、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柏拉图22、除非灵魂是美的,否则便看不到。普罗丁23、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24、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25、“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26、泱泱大国要有风

    17、土之美、文明之美,彬彬君子要有礼仪之美、德行之美。精彩语段1.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今天,美在中国有了更加多元、开放、包容的形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在“雪如意”“冰玉环”等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透过敦

    18、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赓续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比如,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千里江山图中,能领略锦绣河山的壮丽和

    19、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先天的亲近感,引导他们接近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有利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4.引导年轻人对美的追求,有助于以美为媒,沟通世界。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欢迎并接纳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对美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我们相信,更懂得欣赏自己国家、民族之美的年轻一代,也是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美的使者。培养年轻人懂得欣赏中国之美,让他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连接中外,并把这种精神和气质传递到全世界,一定能让世界更多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5.泰戈尔说:“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

    20、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价一个人。”美是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更高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是人类文明高度的象征,是多元而独特的。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并没能解决精神给养问题,洗刷出一批美盲患者。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6.美的核心是自由,是让人选择美好事物的自由,以及追求和创造美的力量。统一制式物化的所谓美,禁锢了人的想象力,也限制了人选择美好事物的空间。“A4腰、蛇精脸”不断刷新着人审美的下限,甚至是逐渐对美学进行着肢解和歪曲。7.蒋勋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审美是历史的积淀和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对个

    21、人而言,审美是品德和修养。任何的美都不是孤立于时代背景而存在的,任何美也不局限于它所产生的时代。精彩观点1、美育的起源“美育”一词在中国的首次提出,源于1906年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在王国维看来,精神之能力,包含“真、善、美”三个层次,总称为心育,即德育、智育、美育三者协调发展,而美育不但可以促进德育、智育发展,且能促使人的情感“达完美之域”。2、美育的作用(1)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

    22、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2)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3、美育事关文化传承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

    23、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4、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5、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

    24、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6、美育是一种自我教育美育是一种自我教育。尤其是青年人,应该以自己敏感的心灵和勃发的生命力,去激发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艺术经典中发现美,在现实中创造美,为网络时代的平面化生活,增添审美的立体维度。而一旦建立起高尚的审美素养,就会自然地远离低俗,以高蹈的精神,创造美好人生。7、美育是一种人生需求美育是一种人生需

    25、求。生活可以平淡,境界务求高远。阅读使人优雅,经典启人心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阅读的欲望,每个人的精神领域都潜伏着一种阅读的热情。那些最能够提升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那些沉淀着艺术家思想与品格的艺术作品,那些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传承下来的影视作品都像参天的大树,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凝结着前人的智慧,为我们提供精神的营养。8、经典是美的载体经典是美的载体。亲近经典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体验,是人文底蕴中具有思想外延的对象。亲近经典,首先要养成努力学习的习惯,并能够在反思的过程中感受经典的魅力。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

    26、扬的精神面貌;在千里江山图中,能领略锦绣河山的壮丽和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经典之中,浸润着浓浓的书香,承载着悠悠的文化。在审美的过程中,需要静下心来,透过经典感受文化的芬芳,提升自我的境界。9、亲近经典,获得美感亲近经典,能够让我们与先哲正面交流,能够获得美学陶冶、思想启迪。每一部经典,都能够流淌出美好的意蕴;每一部经典,都能够焕发时代的风采。“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久别重逢之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典雅含蓄之美;“生命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追求真理之美。美育,不仅仅是让我们看见生活中的美,更是让我们发现思想上的美,10、诗经中的审美

    27、数千年来,诗经以审美教育传播风雅精神。风起于民间而具有乡野的鲜活性,雅来自国家政治文化中心而成为艺术标准。风主情感,雅偏理性;风基于人性自然流露,雅起于后天礼乐陶养;风代表民间活力,雅代表官方价值。在两两相契中,双方都克服各自的偏至向中间地带靠拢,既“发乎情”又“止乎礼义”,既表现哀乐、怨刺,又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两者融会则铸成一种情理合一、人性涵咏、官民共赏的艺术和社会理想,其审美表现就是一种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风雅之美。11、超越功利,体验美感使世界失去生动色彩的,往往是过度的世俗功利。在精于算计的现实逻辑面前,带有超越性的美无处安身。如何超越功利?审美。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

    28、在实践中的显现。人本来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和创造一切。审美,应是人生的一种高级境界。张开双眼、敞开心扉欣赏美,往往带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而这种体验能将人生向更宽处开掘、更高处提升。13、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今天,美在中国有了更加多元、开放、包容的形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在“雪如意”“冰玉环”等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

    29、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4、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教育才动人中国知名画家吴冠中曾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如果说智育教的是科学求真,德育教的是思想向善,那么美育教的是心灵尚美。美育能提升审美、陶冶情操,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心灵得以净化。正因如此,电影无问西东中,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在简陋的校舍中“静坐听雨”的场景格外动人;而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艺术更是驯服了一群打架斗殴、冷漠自闭的孩子,让他们慢慢变得活泼开朗,找寻到人生的希望与生命的热忱。15、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

    30、必然绚丽多彩美育,既在课堂内又在课堂外。对学校而言,要把培养美的心灵作为美育的目标,用美育的个人价值、国家民族价值、中华文化坚守与自信的价值来滋养青少年的心性、温润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心智。对社会和政府而言,要通过高雅艺术、艺术展演、博物馆展品、城市景观等各个方面,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贯穿在个人成长的始终。要重视“尽精微,致广大”的美育,达成美育共识,营造美育环境,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绚丽多彩。16、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美育绝不是“

    31、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物理学家钱学森雅好书画,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热爱文学,农业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他们在享受美的同时创造美,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斩获殊荣。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呼唤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美育的种子播进每个幼小的心灵,一朵朵美好的青春之花终将绽放于中华大地。17、深耕美育沃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让我们加强美育培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我们要相信:美是一片沃土,只有勤加耕耘、施肥、浇水,才能使这片土壤更加肥沃,才能让美育出更加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成就个人之福,才能撑起国家之幸。18、美无

    32、处不在美无处不在。从让人驻足凝神欣赏名画的美术馆,到令人微笑颔首聆听名曲的音乐厅;从晨曦初起时吸引学生目光的“青春美”主题的校园雕塑,到晚霞映照下震撼游客心灵的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从反映农村风貌展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宣传墙,到代表城市发展速度洋溢科技美感的高铁动车组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温润了我们的心灵。19、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

    33、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20、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福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福。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审美能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善于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制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正如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引来了评审们的好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同样的破损,不同的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哪种答案更让人有幸福感?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

    34、的心灵的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可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因此,个人的成绩系于美育培养之上。21、加强美育培养是国家之福加强美育培养是国家之福。中华传统文化中,高山流水是伯牙子期的阳春白雪的音律之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精妙绝伦的书法之美;秦腔梆子是黄土地人民的下里巴人的独特之美。美是一种享受,一种修行,虽说美的种类有千千万万,然美绝不能堕于低俗、下流,美决然不能成为恶俗文化的代名词。“污”文化的流行,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现如今美育培养的缺位,这些低俗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时,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会在向国外展示形象的时候,拉低国人的素质,抹黑大国形象。冯骥才

    35、的感叹:“中华民族的审美,现在是低谷,充满了乱象。”因此,对于美育的培养和灌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唯有加强美育培养,才能使国家形象高大伟岸。题目及范文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近代的蔡元培先生更是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但是美育在落地的过程中,却总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某媒体对同学和家长进行了一次关于美育的调查,收集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声音:家长1:美育就是唱歌、跳舞、画画,和考试无关

    36、,学点也好,不学没什么关系。家长2:学学绘画和音乐挺好,多一门才艺将来升学求职都有用,但是学校不怎么教,想学只能报课外班。家长3:我家孩子学习不好,准备让他报考艺术类专业,正在纠结哪个辅导班更好。学生1:我喜欢唱歌,但不喜欢音乐课,老师总讲乐谱,各种符号比数学还难。学生2:我们的音乐美术老师总是“被生病”,然后就上数学和英语了。学生3:美术课本上那些画,尤其是中国画一点不好看,日韩漫画里的人多漂亮,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着描或者画。你是否听到过类似的声音,是否也有过类似遭遇?请将你的感受和思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37、800字。【优秀范文】深耕美育沃士,擎举民族大任中华之美,古来共谈。我们就是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并获得美的体验。牙牙学语时,我们含混地吐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我们对美最初的体验;学海泛舟时,我们高声诵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长之路,繁花似锦,美的体验与培育,浇灌着我们的精神百花园。我们见过青莲居士笔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绝美峭景;我们品过“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的忧思氤氲;我们听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悠远绵长美育正是经由生动形象来传达,以融合善和真理、力量的美感形象开蒙启智、滋润心灵,从而培养道德,涵养精神。犹

    38、记得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的确,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而美育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一直滋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但是,放眼当下,美育却正遭遇着尴尬的处境。不知从何时起,有些家长迫于孩子的学业压力,只能让美育靠边站;有些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有些学校任意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美育课变成少数特长生的必修课试问,不施以美育,何以谈人生积淀?何以谈人格气蕴?何以谈素质教育?何以谈美育中国?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的手中时,我们不仅需要具备真才实学,还应具备蓬勃昂扬的生命张力和刚健奋发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扛起民族复兴的

    39、伟大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的突围显得刻不容缓。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够摒弃学习的功利心,让智与美共同助力自己的成长;我真诚地祈愿家长与学校能够摒弃教育的功利心,保护好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好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探索科学的美育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是民族大任的擎举者,唯有在美的沃土中深耕不辍,才能真正强健我们的筋骨。我们的强烈担当意识来自志士弘毅的雄浑气魄,我们的无私奉献追求来自家国情怀的精神底色,我们任重道远的担当精神来自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人生立场和态度。【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可以分成两部分:第

    40、一部分分别给出孔子、蔡元培和国家对待美育的态度,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一次调查研究结果指出实际生活中美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也是同学们听说或亲身经历的,只要从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或几点进行思考和生发就能完成写作任务,这保证了人人都有话说。但是仅仅有话说无法撑起一篇有质量的作文,要想写得深刻、有见地,还要对材料中的各种声音进行有深度的挖掘,想想这些声音背后代表着我们美育存在共性的理解误区。考生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思考:美育功利化。当美育与文化课学习相冲突时,自然就是可以被舍弃的,这是学校教育中美育被忽视的最重要原因。美育功利化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不管学生是否有特长或

    41、者意愿,都要学习某种“才艺”,以作为升学和求职的敲门砖。两种表现的本质都是将美育作为一种点缀,忽略了美育对于人精神的滋养和提升。美育狭窄化。认为美育就是唱歌、跳舞、画画,就是某种“艺术特长”。音乐、美术固然是美最直接的载体,但是绝非全部。美其实无处不在,语文、英语课上学到的文学作品是文字之美;数学、物理课上进行的严密的推理和论证则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抽象之美;运动场上自由挥洒是一种刚健的身体之美;甚至在厨房中跟妈妈学习烧菜也能体会到味觉之美和技巧之美美并非只是风花雪月和小资情调。人们常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双识美之眼的缺少,恰恰是我们窄化美的恶果。美育缺位主要表现在学校

    42、美育。有的学校没有艺术教师,有的学校有艺术老师但是受功利化思维影响,艺术课被侵占。有的学校有老师也正常上课,但是教学效果不佳,正像学生1所说,音乐和美术教师将太多专业性的内容直接填充进课堂,压制和伤害了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美育的匮乏让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偏好处于任其自流的状态。就像学生3说的,学生其实对于美是有需求的,但是得不到正确的开发和引导,流行文化就会全面占据学生的头脑。而流行文化的审美标准往往是单一的,如近些年流行文化中持续走红的花样美男们,代表的就是一种阴柔之美,而刚健的、奇崛的美就受到抑制。日韩欧美审美趣味的盛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更是有莫大的伤害。学生可以从以

    43、上一点或几点出发,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进行写作。议论文或记叙文均可。如果考生没有对审美和美育的完整认识,以就其中一点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不必为追求面面俱到而导致破碎零散。【参考立意】(1)美育是一种刚需。(2)别让美育成为教育的瘸腿。(3)美育突围,刻不容缓。0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无处不在。孔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认为美的不一定都是善的,要尽善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趋向“仁”,即所谓尽善尽美。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则推崇自然与简朴之美。孟子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认为美需要高扬人的主体力量,美好显露于外,强调内在

    44、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美育形式多样。“乐行而志清”(因音乐的流传而使人志趣清明)是艺术之美的体悟,“清辉能娱人”(山水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让人愉悦)是自然之美的观照,“以文化人”是美的熏陶与化育,等等。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作为一名高三学子,你心中的“美”和“美育”是怎样的?团委邀请你在周一升旗仪式上,为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谈谈你的理解。请你结合实际写一篇国旗下讲话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谈的是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认识。孔子认为美的不一定都是善的,要用“礼”来约

    45、束它,使之趋向“仁”,达到尽善尽美;庄子推崇自然与简朴之美;孟子则更注重人的主体力量,强调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材料第二段谈“美育的形式”,可以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来体悟,可以通过自然之美来关照,可以通过文章等熏陶与化育。总之,“美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任务要求是谈你心中的“美”和“美育”是怎样的,注意这是两个关键词,不能只谈其中一个。另外要求写一篇讲话稿,发言身份是高三学子,情境是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对象是高一的学弟学妹们。除了注意发言稿格式外,还应有身份意识,注意对象,此次发言带有引导学弟学妹感受美,主动接受美育的目的。写作时可以先从感受身边的美写起,启发学弟学妹去寻找生活中的美;然后论

    46、述“美”的多种表现形式,尤其注意“美”并非尽善尽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现美,美更多的是来自人的主体,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品质,达到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接着可以论述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美育”。最后号召学弟学妹们,通过“美育”完善自我,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立意】1.感知多样的美好。2.美是世界的镜子。3.主动寻找美,让人生更多彩。4.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范文】让美照亮生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能够代表高三学生开启这次国旗下讲话,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美照亮生活”。学弟学妹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的校园美吗?美在哪里?我看到好多

    47、同学都在四处张望寻找,我们每天生活在校园中,大家却没有留意到校园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美,其实无处不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日升月落,清明高远;红尘陌上,芳华无限;竹影荷露,风情万种;翰墨书海,满纸淋漓大千世界,万物皆美。美,穿越眼眸,抵达心灵;美,滋养生命,净化灵魂。美,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们耗尽一生,孜孜以求。我们生活在美的屋檐下,要学会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让美照亮我们的生活。心中有美,美自在我。朱光潜先生曾言:“常有青年问我,美是什么,其实你们从小就懂得美与丑的差别了。”是的,我们对美的感知无需过多教育,只要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美便无处不在。“翩若惊鸿,

    48、婉若游龙”,曹植梦中惊鸿一瞥,留下洛神摄人心魄的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草木凝结天地雨露,伸展出自然之美;“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品行高洁,修身自好的生命也是美。不必苦苦探寻美的定义,只要心中有美,一刹那的心动,便足以感受到美。心中有美,美自随我。西塞罗的一句话深得我心:“我对事业的追求和抱负,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主动寻找美,主动接受“美育”,让美照亮我们的生活,更照亮我们的心灵。不必说美术家不舍昼夜,只为捕捉那一瞬间的美,将其定格为永恒;也不必说数学家、物理学家为探索自然本质之美,沉迷其中兀兀穷年;单是文人墨客那一句句令人心动的诗文,就足以让我们含英咀华、回味无穷。生活在美的屋檐下,我们依柴门看风光无限,靠着窗棂,品淡酒浓茶。或许还能在这屋檐上,再挂一串风铃,让美在心灵回响。心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高考作文押题素材与作文范文:美育.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0210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