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南京某站降压井设计方案(doc 20页).doc

  • 上传人(卖家):欢乐马
  • 文档编号:280053
  • 上传时间:2020-02-23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14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南京某站降压井设计方案(doc 20页).doc》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南京某站降压井设计方案doc 20页 南京 降压 设计方案 doc 20
    资源描述:

    1、南京中胜站降压井设计方案目 录一、前言3二、降水设计有关参数4三、地质条件叙述5四、降水目的及要求6五、基坑底板稳定性验算6六、降压井的布置依据8七、降压井工作量的初步布设13八、布井合理性验证14九、降压井构造与设计要求16十、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16十一、降水运行18十二、施工技术措施20十三、主要机械设备选用20十四、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21十五、附图表21一、前言在建车站基坑内降水井于2003年2月11日开始施工,成井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深度及要求进行,成井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确保了成井施工的质量,并按要求打完一口井就及时下泵加真空抽水。抽水工作于2003年2月16日开始正式抽

    2、水,抽水初期采用真空加潜水泵交替抽水,基坑开挖后即采用潜水泵抽水,真空泵停止运行。基坑开挖施工于3月22日开始进行,挖土工作先由1#活塞风井部位开始进行,上部疏干降水效果良好,出土很干。在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资料有所出入:根据勘察提供的地质情况(1#活塞风井部位):00.50m为软可塑状素填土,0.501.80m为软可塑状粉质粘土,1.8016.40m为流塑状饱和淤泥质粉质粘土,16.40m以下为砂层,该层为承压含水层,为影响地铁施工的主要含水层;在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01.50m为素填土层,1.50m以下为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互层,在基坑内观测孔施工过程

    3、中,深度为15.50m时已经进入了承压含水层。当1#活塞风井部位在挖至9m深左右时基坑底部多处发生管涌现象,无法制止。经计算、并经多方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是由于下部承压含水层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致使基坑底部失稳造成的。因此,为了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在基坑开挖时必须降低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位,才能满足基坑底板稳定性的要求。由于其它部分(包括部分区间段)承压含水层顶板都比该部分的埋深要浅,局部部位已经被揭穿,因此在开挖过程中也都必将发生突涌现象,故必须降低承压含水层的水位。实践证明原降水设计不能满足基坑底板稳定性要求,为了保证基坑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经多种方案的

    4、讨论、对比,根据施工要求和前期施工的经验设计了此承压水降水方案。二、降水设计有关参数(一)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为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西延线中胜站主体结构以及中胜站小行站区间线路。设计的线路范围里程:中胜站XK3+477.10XK3+734.10,总长257m;区间线路XK3+734.100XK4+241.078,总长506.978m。根据设计,中胜站主体结构基坑采用明开挖,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区间线路分地下段与路基段两部分,而地下段又分出露段与暗埋段两部分。地下段线路的结构为隧道结构。整个地下段的结构由小行站向中胜站方向倾斜,斜率约为2.1%3.1%。地下段基坑采用灌注桩加深搅的围护结构,基坑

    5、开挖采用明开挖。本次降承压水设计的范围主要是在中胜站主体结构和区间隧道地下段XK3+734.100XK4+834.100范围的部位。(二)基坑开挖深度1、中胜站主体1)车站主体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1.580m12.052m,相应的绝对标高为-5.080m-5.552m; 2)废水泵房:基坑开挖深度:13.452m,相应的绝对标高为-6.952m; 2、区间线路 暗埋段:(里程:XK3+734.100XK3+834.100):基坑开挖深度:9.334m11.432m,相应的绝对标高为2.834m4.932m(三)基坑宽度:车站主体结构:10.75m15.80m26.00m;区间线路:12.00

    6、m;(四)车站主体结构基坑围护情况: 中胜车站四周采用SMW工法围护,深度为:20.580m21.052m,相应的绝对标高为-14.080m-14.552m;区间地下段基坑采用灌注桩加深搅的围护结构。(五)本方案以地面绝对标高+6.500m为0.000,方案中所涉及的深度及标高均以此为准。三、地质条件叙述根据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勘察报告,本场地分布的地层主要是:在深度为11.70m16.40m(绝对标高为5.00m10.00m)以上主要分布的地层是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在该深度以下主要分布的地层是粉土、粉砂、粉细砂层。根据地层的水文地质特性,上部以粘性土为主的淤泥质粉质粘

    7、土与粉质粘土的渗透性较差,其渗透系数一般可达107cm/s。而下部的粉土与粉细砂层的渗透性较好,土层中的含水量较大,地下水的补给速率也较快。根据本场地的该两大层土的分布与埋藏条件,按其水文地质类型,可分为:上部潜水层,下部承压含水层型两大类型。根据勘察报告,下部承压含水层为影响地铁施工的主要含水层(施工中测得该层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为:2.50m)。四、降水目的及要求(一)降水的目的是:通过降压井抽水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防止基坑底板突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基坑开挖后基坑底的稳定,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二)根据设计及实际的地质情况本次需将承压水水头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0

    8、m左右,即12.50m左右。五、基坑底板稳定性验算(一)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 Hs Fswh 式 中: H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m) s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加权平均重(kN/m3) h 承压水水头高度,静止水位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w 水的重度(kN/m3) Fs 安全系数(取1.05)(二)车站部分: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有关数据,1#活塞风井部位基坑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土层的重度为18KN/m3,该部分基坑开挖约12m,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为16.40m,承压水水位按2.50m计算。具体如下:1、1#活

    9、塞风井部位上覆土压力为:Hs =184.4=79.2 kPa2、1#活塞风井部位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的顶托力为:Fswh =1.051013.9=145.95 kPa3、稳定性验算Fswh - Hs = 79.2 145.95 = -66.75 kPa则: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上部土压力66.75kPa。4、根据上述验算结果分析:当车站在的1#活塞风井部位基坑开挖至地表以下12.00m时,下部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即基坑会发生突涌现象。故该部位在基坑开挖时必须降低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才能满足基坑底板稳定性的要求。需降低的值如下:h降 = 66.75/w =66

    10、.75/10 6.7m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1#活塞风井部位承压水水头降至地面下9.2m(绝对标高-2.70m),可保证基坑底板的稳定。由于车站其它部分承压含水层顶板都比该部分的埋深要浅,局部部分已经挖至承压含水层顶板,因此也必将发生此现象,必须降低承压含水层的水头。(三)区间隧道部分: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有关数据,区间在里程XK3+834.100部位基坑开挖面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土层的重度为18KN/m3,该部分基坑开挖约9m,承压含水层顶板埋深约为14m,承压水水位按2.50m计算。具体如下:1、里程XK3+834.100部位上覆土压力为:Hs =185=90 kPa2、里程XK3+834.10

    11、0部位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的顶托力为:Fswh =1.051011.5=120.75 kPa3、稳定性验算Fswh - Hs = 90 120.75 = -30.75 kPa则: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上部土压力30.75kPa。4、根据上述验算结果分析:当区间在里程XK3+834.100部位的基坑开挖至地表以下9m左右时,下部承压水的顶托力大于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即基坑会发生突涌现象。故该部位在基坑开挖时必须降低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才能满足基坑底板稳定性的要求。需降低的值如下:h降 = 30.75/w =30.75/10 3.1m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在区间里程XK3+834.

    12、100部位承压水水头降至地面下5.6m(绝对标高0.90m),可保证基坑底板的稳定。由于区间里程:XK3+734.100XK3+834.100范围内其它部分承压含水层顶板都比该部分的埋深要浅,因此也必须降低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六、降压井的布置依据(一)抽水试验1、抽水试验的目的 1)测定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值S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确定该区域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包括: a)水平渗透系数Kh与垂直渗透系数Kv。 b)越流因子(无量纲)Br。 c)压力传导系数a。 d)含水层的各向异性系数Kv/Kh。 3)根据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初步设计降压井。2、抽水试验工作量的布置 1)根据降水目的与要

    13、求及降水目的层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多孔抽水试验。布置一组抽水试验井(包括一口抽水井、一口观测井)。 2)井位布置 a)本次进行的一组抽水试验井均位于2#活塞风井部位基坑外侧,详见“降压井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 b)抽水井:抽水井为Y27号降压井。 c)观测井:观测井为Y25号降压井,距抽水井Y23的距离为:20.00m。3)井径 抽水井与观测井的井径均为250mm。4)井深抽水井与观测井的结构相同,井深均为:30.00m,详见“降压井井结构图”(图4)。3、抽水试验方法 本次抽水试验采用非完整井非稳定流的方法进行抽水试验,做一次抽降。本次抽水试验历时约2760分钟。4、抽水设备及观测器

    14、具 1)根据降压井的实际出水量选用175QJ32-48/4型深井潜水泵。 2)水位观测仪器采用毫安表式水位测量计,抽水井及观测井的水位读数均读到厘米。 3)出水量的观测仪表应选用2寸流量表(水表)来测定。5、动水位测定 1)抽水试验前测得静止水位的深度及绝对标高: a)抽水井为2.25m(井口标高6.20m),即绝对标高: 3.95m。 b)观测井为2.70m(井口标高6.70m),即绝对标高: 4.00m。 2)动水位观测时间:开泵后按第1,2,3,4,5,6,7,8,9,10,12,14,16,18,20,25,30,40,50,60,70,80,90,100,110,120min进行观测

    15、,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300min以后每隔60min观测一次,720min以后每隔120min观测一次。 3)观测井内测水位下降值,抽水井测恢复水位值。6、出水量的观测 1)为了保证抽水井有相对恒定的出水量,故在泵的出水口处接一三通用于回水,并在回水口处接一阀门以控制井的出水量,经观测本次抽水试验出水量控制在30m3h。 2)出水量观测的间隔时间开始为1530min观测一次,2个小时后每30min观测一次。本次抽水试验观测得出水量一般为3129.70m3h,保证了抽水期间流量的变化不超过5%的要求。7、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1)由抽水井与观测井的结构可知本次抽水试验采用的抽水井及观测井均属

    16、非完整井。 2)根据观测井的水位降(S)与时间(t)的实测数据,在双对数纸上绘制LgSLgt曲线,见图6。3)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分析,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Q 4KhM r Br 2M2 2(L-d)(L1-d1 )S= W(ur , )+ 1 n2 nd1 M nL1 M nd M nL MSin( )-sin( )Sin( )-sin( ) n=1 KV Kh nr M r BrWur( ( )2+ ( )2) 式中: Br 越流因子(无量纲)。 Kv、Kh 分别为含水层垂直向和水平向渗透系数(m/d)。 Q 抽水井出水量(m3/d)。 S 干扰抽水水位降(m)。 M 含水层厚度(m),根据有

    17、关资料本次取35m。 T 导水系数 m2/d, T = Kh M。 r 观测孔至抽水井距离(m)。 L、L1 分别为抽水井及观测井的过滤器底部至含水层顶板距离(m)。 d、d1 分别为抽水井及观测井的过滤器顶部至含水层顶板距离(m)。 W(Ur) 井函数。 Ur 井函数自变量,Ur =r2/4at。 a 导压系数(m2/d)。t 抽水延续时间(d)。 4)实测曲线与标准曲线的拟合根据观测井的抽水试验实测数据采用上述计算公式,在计算机内与多条标准曲线进行拟合,经拟合获得一条与实测曲线拟合最佳的计算曲线。实际拟合情况如下:序号时 间(min)实测降深值(m)标准降深值(m)110.020.0152

    18、20.050.057330.090.098490.260.255100.280.2676140.330.3217200.390.388300.450.4469400.490.49310500.5150.52811600.540.55612800.570.598131000.5850.628141500.600.676152100.6450.708164000.720.746175200.790.753186400.770.756198200.760.758209400.760.7592111800.750.762214200.7650.76 注:拟合图见图55)经计算机拟合后计算出该承压含水层

    19、的水文地质参数如下:参 数计算方法水 平渗透系数Khmd垂 直渗透系数Kvmd导 水系 数Tm2d导 压系 数am2d越 流因 子Br曲线拟合法8.154.075285.2559800600(二)抽水试验结果分析1、从本次抽水试验结果得到的LgsLgt曲线光滑,其尾部有些波动是由于受潮汐影响(由于潮水的涨落,致使河床底部的荷载发生变化,含水层受到压缩或膨胀)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 2、由于受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本场地地质条件很复杂,承压含水层顶板起伏很大,因此本次抽水试验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根据拟合情况来看该理论方法计算的水文地质参数基本符合本场地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的,本次抽水试验已达到了预

    20、期目的。七、降压井工作量的初步布设(一)中胜站主体根据抽水试验的有关资料,并考虑到周围的施工环境,车站部分降压井做如下布设:车站主体结构基坑外南北两侧各布置一排降压井,具体如下:1、基坑南侧设计布置14口降压井,设计单井出水量为:30 m3h,设计井的结构详见“降压井结构图”(图34)。2、基坑北侧设计布置14口降压井,设计单井出水量为:50 m3h(由于Y20、Y22号降压井距周围房屋太近,该两井设计单井出水量按30 m3h),设计井的结构详见“降压井结构图”(图4)。(二)区间线路根据抽水试验的有关资料,并考虑到周围的施工环境,区间隧道部分降压井做如下布设:在区间隧道基坑外北侧布置一排降压

    21、井,具体如下:设计布置6口降压井,设计单井出水量为:50 m3h,设计井的结构详见“降压井结构图”(图4)。注:由于承压含水层顶板起伏较大,实际施工时在保证单井出水量的前提下,可根据施工时进入承压含水层的情况调整井的深度及结构。降压井的平面位置详见“降压井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2)。八、布井合理性验证(一)各抽水井对各预测点的距离: 单位:m 预测点抽水井号特征点A特征点B特征点C特征点DY2145.9678.41Y2236.3570.63Y2328.7058.81Y2420.8151.95Y2518.3239.61Y2618.5834.77Y2718.8419.69Y2834.0413.46

    22、36.52Y2917.5527.06Y3016.63Y3116.46Y3226.7550.22Y3340.1236.15Y3423.67(二)计算结果根据本次抽水试验计算的参数,采用上述计算公式按照设计的单井出水量进行群井抽水对预测点A、B、C、D四点的干扰水位下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单位:m 时间(天)预测点0.51235710特征点A8.099.009.8210.2310.6310.8110.93特征点B7.678.709.6110.0710.5210.7210.86特征点C7.678.539.309.6810.0510.2310.34特征点D3.203.563.944.134.32

    23、4.404.46(三)从以上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在车站基坑开挖时,按照设计的单井出水量抽水3天以后,车站预测点A、B三点的水位下降值均已超过10m,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降深10m的要求;在部分区间段基坑开挖时,按照设计的单井出水量抽水5天以后,区间预测点C的水位下降值已超过10m,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降深10m的要求,而预测点D的水位下降值为4.32m,按稳定性验算的结果,此处的安全降深深度为:3.1m,此时也已能满足要求。 (四)结论采用本次抽水试验的成果,进行了水位下降预测,经计算本次布井能满足本工程基底稳定性的要求。说明在这种场地和水文地质条件下本次布井是合理的。九、降压井构造与设

    24、计要求 1、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封闭深度详见“降压井结构图”(图34)。 2、井壁管: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井壁管的直径为250mm(内径)。 3、过滤器(滤水管):滤水管采用桥式滤水管,滤水管外包两层30目4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4、沉淀管:沉淀管焊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1.00m,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5、填砾料(砾砂):滤水管部位围填磨圆度较好的绿豆砂掺粗砂(按1:1比例混合),填入部位详见“降压井结构图”(图34)。 6、填粘性土封孔:为防止抽潜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在砾料的

    25、围填面以上必须采用优质粘土围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7、各井结构及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详见“降压井结构图”(图34)。十、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填砾、粘性土等成井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1、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和草辫子填实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3、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

    26、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降压井开孔孔径为500mm,一径到底。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5、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6、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

    27、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7、填砾料: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稀释泥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稀释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8、井口封闭:在砾料的围填面上采用优质粘性土围填至地表,为防止围填时产生“架桥”现象,围填前需将粘土捣碎(粒径小于5cm为宜)。围填时应控制下入速度及数量,沿着井

    28、管周围按少放慢下的原则围填。然后在井口管外做好封闭工作。 9、洗井:回填完毕后先在井内下如活塞,用活塞洗井,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再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 10、安泵试抽:成井施工结束后,根据开挖进度在降水井井内及时下入深井潜水泵、铺设排水管道、电缆等,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进行试抽水。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不被挖土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 11、排水: 洗井及降水

    29、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沟(渠)内,通过排水沟(渠)将水排入场外预设的排水沟渠中,场地四周的排水管道应定时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十一、降水运行 (一)试运行 1、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2、试运行时,观测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以验证抽水量与下降能否满足降水设计的要求。3、每一口井单独用一台水泵进行抽水,抽水设备的抽水能力要和单井的涌水量相匹配,不能低于单井涌水量,也不宜大于单井涌水量。 (二)降水运行 1、正式降水运行根据施工情况可在基坑开挖到5m左右时开始抽水,以降低下部承压水头,保证施工

    30、时基坑底板的稳定。 2、降水运行过程中,对各停抽的井及时做好水位观测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承压含水层水头的变化情况。3、在降水运行过程中当承压水头降至设计要求时,可适当调控降压井的开启数量,以控制承压水水头的下降幅度,减少因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 4、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并密切注意基坑开挖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刻向有关负责人如实反映。5、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如有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6、

    31、降水的设备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7、工地现场要备足抽水泵,并有一定的备用泵。使用的抽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 8、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降水井的运行数量。 9、降水运行阶段,电源必须保证,如遇电网停电,甲方须提前两小时通知施工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应设双电源,确保降水运行工作的连续性,以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十二、施工技术措施 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条件及能满足本次降水技术要求的洗井、降水的机械设备(具体设备见“机械设备选用表”)。 2、排设

    32、排水管道与集水坑。 3、电缆线、配电箱的排设与安装布置要合理,不影响挖土施工作业。 4、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了本工程的技术要点,有的放矢的做好本工程各项工作。十三、主要机械设备选用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电功率(Kw)1工程钻机GPS-10型1台套372泥浆泵3PNL1台22386泵1台7.54空压机3W-6-7DX1台755电焊机BX1-400-31台106深井潜水泵30m3/h12台7.5/台7深井潜水泵50m3/h17台15/台8深井潜水泵75m3/h3台15/台十四、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序号岗 位人 数备 注1项目经理12项目工程师13施工员14技术员15专职安全员16机班长2兼安全员7钻探工8十五、附图表1、中胜站主体降压井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2、中胜站小行站区间隧道工程降压井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3、降压井井结构示意图 图344、实测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和图 图55、抽水试验实测lgs-lgt曲线 图6 2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南京某站降压井设计方案(doc 2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800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