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对等理论-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翻译对等理论-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译 对等 理论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1ppt课件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一、什么是对等二、对等理论的发展三、翻译对等的类型四、翻译界对对等理论的争论2ppt课件一、什么是对等Equivalence refers to the description of one thing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fact translation is about equivalence. “equivalence, when applied to the issue of translation, is an abstract c
2、oncept and actually refers to the equival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理论家在诠释其翻译观点时往往以对等理论为基础理论家在诠释其翻译观点时往往以对等理论为基础 3ppt课件二、对等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泰特勒1790 年年, 他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为他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为好的翻译好的翻译下了下了一个定义一个定义: 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 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
3、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言中去, 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的领悟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的领悟, 强烈的强烈的感受感受, 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 所感受的一样所感受的一样这这就是说就是说, 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效果同等效果,德国翻译理论家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考尔在在1896 年的翻译艺一书中称之为年的翻译艺一书中称之为comparable effect (效果相等效果相等)。1953年里乌(年里乌(E. V. Rieu)首次提出首次提出“对等对等”这一概念这一概念 4ppt课件2
4、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理论形成1. The problem of equivalence in meaning,discussed by Roman Jakobson(1959)and central to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two decades.2. Nidas adapta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model,and scientific methods to analyze meaning in his work on Bible translating.3. Nidas concepts of formal equiv
5、alence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effect :focus on the receptor4.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5. Werner Koller s Correspondence 5ppt课件The major theory1.雅各布逊和他的“差异中的对等” 雅各布逊在他名为论翻译的语言学观 (1959)这篇文章中,论述了三种翻译类型:语际(interlinguistic)翻译、语内(intrali
6、nguistic)翻译和语符翻译(intersemiotic)(Jakobson1959)。他认为在语内翻译时,译者为了清楚地表达信息,可以使用同义词,这就意味着语码单位之间通常没有完全的对等,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语言本身存在差异,译者翻译时可能面临找不到对应词语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不可译。他承认有名词可以用用来语(loan words)、直译语(loan translation)、新语(neologism)、语义转换(semantic shifts)和迂回表达法(circum locutions)等来引述(Jakobson1959:)。他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的重要地位,认为在没有与原文词、
7、句对应的情况下,就该由译者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翻译。由此可见,雅各布逊的理论是以符号学为基础的,译者首先对源语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再把它转换成目的语相应的信息。6ppt课件奈达: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和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奈达翻译理论形成于20 世纪60年代并于80年代介绍到中国, “功能对等”是他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 1964年,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 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 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 奈达再次定义说: “ 动态对等就是译
8、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7ppt课件功能对等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从语言的本质入手, 运用语义学理论对词汇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奈达看来, 各种语言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而且深层结构远比表层结构有共性。 描写语言学翻译中通过语际间深层结构的转换, 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文的忠实, 同时由于译文的表层结构是通过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自由表达, 能尽可能地保证译文的通顺。 既忠实又通顺的译文为读者反应的对等创造了条件, 这就使得功能对等有了实现的可能8ppt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