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四章德育目的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783989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格式:PPT
  • 页数:35
  • 大小:6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德育目的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 德育 目的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1第一节: 德育目的概述 第四章 德育目的第二节: 德育目的的类型与结构第三节: 德育目的的确立第三节: 我国的德育目的2一、德育目的的内涵 第一节 德育目的概述 大家回忆在教育原理中讲到教育目的的含义是什么?.31、德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 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42、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有三重:第一,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的观点至今仍有许多人认同。

    2、.5第二,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应当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的发展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6第三,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道德发展在教育目的中只是一个概括性的项目,但在德育目的中它就必须予以较为具体的确认。.7 第一、德育目的具有导向性。 德育目的是对德育活动的一种设定,引导着德育活动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第二、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 一是对未来生活的道德期待,指向未来生活;二是对理想生活的道德期待,指向理想生活。第三

    3、、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最近发展区)三、德育目的的特点.8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三、德育目的的功能.9第一、导向功能 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对具体德育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的功能。1.德育目的之教育功能(从教师实施道德教育的角度说).10o第二、调控功能 在理解和掌握德育目的的条件下,德育主体(教师等)在设计和实施德育活动的大小方案时,都会自觉地按照道德教育目的的要求行事,以克服具体德育活动的盲目性;当德育活动偏离德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时,教育工作者也会自觉地反思和予以纠正。.11o第三、评价功能 德育目的的评

    4、价功能是指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效果评价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德育的效果如何主要看德育目的的实现程度。.12 在讲德育目的的道德功能时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的的上述功能主要是隐含性、观念性的,直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功能实现需要德育目的的落实也就是具体的德育过程去完成。否则就会夸大德育目的的作用,流于纸上谈兵的可笑境地.13o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o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之主要特征是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o 古代社会出于人身依附关系的维持的需要,一般说来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在中国,修身的目的主要被导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宏大目标上去。 第二节 德

    5、育目的类型与结构一、德育目的的类型.14 (2)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相反的。个人本位目的论认为,德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许多现当代教育家都持个人本位的立场。.15o卢梭认为,德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主自治的人,“我的目的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旋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o存在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德育

    6、目的应该“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服务”,教育者“不应当违反学生的意愿而勉强他去参加任何俱乐部、小队或团体活动,因为自我实现远比社会适应要真实得多”。.16o2、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融的德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在强调社会需要的同时忽视了个体德行的发展;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可能会走向虚无的境遇。 o杜威认为:“德育目的应该对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应该予以应有的重视”P92.17 德育目的的结构就是德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o德育目的的结构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目的的组成;二是德育目的的层次。o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品德。但是,何谓“品德”?不同的教育理论往往有不同

    7、的,“三因素”、“三维结构说”、“三个子系统说”。P93.二、德育目的的结构.18“知”即道德知识,“情”为道德情感,“信”即道德信念,“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品德结构为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19 一般的德育目的到具体、细化的德育目标的存在 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是德育的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 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P94.P94.德育目的的层次.20 第三节 德育目的的确立一、德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一)德育

    8、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古代学校德育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有一定品德素养的统治者神职人员和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的“治才”。.21o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合作”已经被提到道德教育的议程,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个体成了德育目的之一。o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将不仅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与科技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信息资源的剧增,社会价值多元已成为现实。网络道德和科技伦理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问题等等。.22o(二)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对特定的

    9、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一种认同,进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23o(三)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社会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哲学观念都会对德育目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德育往往强调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德育目的的核心是使教育对象社会化,形成一定的社会人格。 在美国,强调个人价值,认为德育目的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求得个性的自由发展、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24 (四)德育目的的确定还会受到社会历史发展制约 在古代“民族国家”的视阈下,国家就是天下,维护国家统治就是德育的最高目标;近现代,人们发展国家之外还有国家,如何处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成立人们的一个现实任务,也成了德育关注的问题

    10、。.25o第五,德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德育要适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对低年级学生讲“舍生取义”,对高年级学生讲“遵守交通规则”。.26o一、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o 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从现在起,就必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其中“有道德”的主要内涵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等内容。上述德育目的又是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德育目标上的。第四节 我国的德育目的.27 我国小学德育大

    11、纲(1993)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家、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28o 中学德育大纲(1995)规定小学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29o其中初

    12、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为:“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苦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30o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

    13、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31o二、对我国德育目的的正确理解o 理解我国现行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是做好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我们应当注意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o 首先,我国现行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是建国以后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延续。纵向比较,其进展方面主要表现为:o它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基础道德和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强调;.32o注意到了德育的层次性,有了基本要求和较o高要求两个层次,注意到了德育目标分类的必要;o注意到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对个体道德观念、

    14、责任感和道德批判能力等等的培养问 题有了初步的强调;o注意到了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在继承以往德育目的、目标的基础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新的要求。.33o 其次,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科学化目标相比较,我们还必须思考和解决如下方面的问题。o德育目的是由谁决定的?与教师、学生有关吗?我国的德育目的、德育目标目前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德盲目的、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德育目的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积极与实际的参与,我们可以想像的是它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34o目前的德育目的较多体现了国

    15、家主导的意识形态。但是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会导致德育和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其强调基础道德建设的目的的实现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德育目的难以取得应有的德育实效。o总体上看,我国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得不够,仍然是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的和目标体系。如果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完全没有个人存在,这一目标就很难讲是“现代”的。.35o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 没有道德批判能力的个体就只能是无反省的道德主体,同样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的任务是要在自由选择中求得真实的价值真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已经习惯于沿着固定的标准培养类似于工业产品的“标准件”那样的机械划一的道德人格。对于一个日益开放、全球化,因而价值多元化色彩日益明显的世界来说,这一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不适应性将日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章德育目的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8398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