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目的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章教育目的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教育 目的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5/26/2022.1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5/26/2022.2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v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 v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v三、教育目的的功能三、教育目的的功能5/26/2022.3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v(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一)教育目的的内涵v(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 的质的规定性的质的规定性v(三)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三)教
2、育目的和教育方针5/26/2022.4(一)教育目的之内涵(一)教育目的之内涵 (1)狭义理解: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狭义理解: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2)广义理解: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广义理解: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的领域(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标系列。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5/26/2022.5(二)教育目的的对教育活动(二)教育目的的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的质的规定
3、性v 1. 教育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哪个社会、为哪个社会、阶级服务?阶级服务?”v 2. 教育教育“培养谁?培养谁?”-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成为成为哪个社会、阶级的人?哪个社会、阶级的人?”v 3. 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有有哪些方面的素质?哪些方面的素质?” 5/26/2022.6(三)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三)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v 1. 两者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两者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原则。v 2. 教育目的包含教育目的包含“为谁培养
4、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人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方面要求较为的问题,对人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还含有明确;教育方针还含有“怎么办教育怎么办教育”和和“怎怎么培养人么培养人”的问题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的问题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则。5/26/2022.7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v(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v(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v(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的(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的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5/26/2022.8
5、(一)价值性教育目的(一)价值性教育目的 和操作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v 1. 1.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5/26/2022.9v 2. 2. 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体教育
6、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列短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5/26/2022.10(二)终极性教育目的(二)终极性教育目的 和发展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v 1. 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发展要求具有“完人完人”的性质。的性质。5/26/2022.11v 2. 发展性教育目的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
7、实的教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5/26/2022.12(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和非正式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的教育目的v 1. 1.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是指被社会一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是指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定权利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它一般是由国家(或一定须遵循的教育目的。它一般是由国家(或
8、一定地区)作为主体提出,其决策过程要经过一定地区)作为主体提出,其决策过程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常常体现在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教的组织程序,常常体现在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教育文本或有关法令之中育文本或有关法令之中。5/26/2022.13v 2. 2. 非正式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非正式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正式确立它不是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理论主张和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社会根基而存在的。 5/26/2022.14三、教育目的的功能三、教育目的的功能v(一)定向
9、功能(一)定向功能v(二)(二)调控功能调控功能 v(三)评价功能(三)评价功能 5/26/2022.15(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v 教育目的及其所具有的层次性,不仅内教育目的及其所具有的层次性,不仅内含对整体教育活动努力方向的指向性和结果含对整体教育活动努力方向的指向性和结果要求,而且还含有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规要求,而且还含有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规定性。定性。5/26/2022.16(二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v 1. 1. 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主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
10、的把握上。v 2. 2. 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的标准要求。5/26/2022.17v 3. 3. 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一种教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一种教育目的的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育目的的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目标,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期的目标,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调控的对象:(调控的对象:(1 1)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调控。(教育行为的调控。(2 2)对受教育者的调控,)对受教育者的调控,具体体现为对学
11、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具体体现为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控制。5/26/2022.18 (三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v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则,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1.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2. 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上。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上。5/26/2022.19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v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v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二、教育目
12、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 取向取向v三、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三、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 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5/26/2022.20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v(一一)社会依据社会依据v(二二)人的依据人的依据5/26/2022.21(一一)社会依据社会依据 v 1. 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确定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培养现代人是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培养现代人是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否则,将无益于现展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否则,将无益于现代化制度的确立。代化制度的确立。5/26
13、/2022.22 2.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生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生产、管理越来越走向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产、管理越来越走向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因此,生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作用的日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作用的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制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直益显著,已经成为制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直接的因素。接的因素。5/26/202
14、2.23(二二) 人的依据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在把教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为依据,这样必须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为依据,这样的目标不仅具有实际可行性,也能对学生身心的目标不仅具有实际可行性,也能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5/26/2022.24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价值取向v(一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v(二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v(三三)价值取
15、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v(四四)如何认识解决教育目的选择中确立人与社如何认识解决教育目的选择中确立人与社会的关系会的关系 5/26/2022.25(一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倡导者:倡导者: 古希腊的智者派古希腊的智者派 卢梭、卢梭、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 福禄倍尔、福禄倍尔、 爱伦爱伦. 凯凯5/26/2022.26(一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n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
16、主张。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n2.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不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不同。同。 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本位的价值取向5/26/2022.27v(1)弘扬人性、发展人的个性)弘扬人性、发展人的个
17、性古希腊智者派古希腊智者派v(2)人的解放和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培养独立个人)人的解放和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培养独立个人文文艺复兴艺复兴v(3)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自然人自然人”,促进人的自,促进人的自然发展(然发展(1819世纪自然主义)世纪自然主义)v(4)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的发展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的发展人文主义人文主义v(5)培养人的独立自主性、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人的独立自主性、个性的自由发展20世纪的世纪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5/26/2022.28v
18、3.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激进和非激进之分。取向具有激进和非激进之分。v卢梭是激进的人本位价值取向典型的代表人卢梭是激进的人本位价值取向典型的代表人物。物。v非激进的人本位价值取向不否认人的社会性,非激进的人本位价值取向不否认人的社会性,不否认人的发展是有其社会需要的。如裴斯不否认人的发展是有其社会需要的。如裴斯泰洛齐是典型代表人物。泰洛齐是典型代表人物。5/26/2022.29(二二)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w倡导者:倡导者:柏拉图、荀况柏拉图、荀况 、孔德、孔德、涂尔干、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纳托尔普
19、5/26/2022.30v这种观点理论的鼎盛时期是在这种观点理论的鼎盛时期是在19世纪到世纪到20世纪初,其主要代世纪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表人物有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等。等。v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
20、应从社会需要出发,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5/26/2022.31(三三)价值取向中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5/26/2022.32(四)如何认识和解决教育目的选择(四)如何认识和解决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v1. 动态、发展性的把握教育目的中人和社会关系。动态、发展性的把握教育目的中人和社会关系。v2.就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其就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
21、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v3. 在价值实现过程中二者应是互为基点。在价值实现过程中二者应是互为基点。v4.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5/26/2022.33三、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三、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的问题意的问题v(一)确立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一)确立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v(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5/26/2022.34(一)确立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一)确立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v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1987年
2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长篇调查报告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长篇调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选择确立教育目的要把人选择确立教育目的要把人-社会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作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避免教育目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避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单向度、片面化的价值取向的单向度、片面化。5/26/2022.35v2适应与超越问题适应与超越问题 教育要适应现实社会当前要求和需要,因为这是社教育要适
23、应现实社会当前要求和需要,因为这是社会继承所必须。超越,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会继承所必须。超越,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超出性,是教育基于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超出性,是教育基于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教育也要讲究超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教育也要讲究超越,因为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越,因为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5/26/2022.36v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 教育的功利性,即它自身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生产、经济教育的功利性,即它自身活动所产生的
24、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及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功用性和效益。发展及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功用性和效益。 教育的人文性,即它自身活动对社会精神生活、文化发展、教育的人文性,即它自身活动对社会精神生活、文化发展、价值精神建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价值精神建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 从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来看,教从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来看,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要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育目的的选择确立要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 怎样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
25、结合?怎样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5/26/2022.37v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民族性涉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民族性涉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传递、保持、敬重及维护问题。其根本在于不使自己民族失传递、保持、敬重及维护问题。其根本在于不使自己民族失去独立和自主,从而得以凝聚和发展。去独立和自主,从而得以凝聚和发展。 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与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认同或接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与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认同或接受,进而使自身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受,进而使自身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 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