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天辟地 大事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现代史内容摘要近现代史内容摘要金字塔金字塔核心理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适合中国的道路才是适合中国的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19191949)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19491949至今)至今)侵侵略略与与反反侵侵略略战战争争早早期期探探索索开开天天辟辟地地大大事事变变中中国国革革命命新新道道路路抗抗日日战战争争解解放放战战争争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制制度度确确立立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建建设设探探索索
2、中中改改革革开开放放与与现现代代化化建建设设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命开天辟地的大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事变中国革命的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道路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开天辟地大事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国民国民革命革命国共第一国共第一次合作次合作党的党的诞生诞生五四五四运动运动马克思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义在中国的传播的传播新文化新文化运动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3、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时间:时间:1914年年6月至月至1918年底。年底。参战国:同盟国(以德、奥、意为首)与协约国(以英、参战国:同盟国(以德、奥、意为首)与协约国(以英、法、俄为首)两大军事集
4、团。法、俄为首)两大军事集团。性质: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一性质: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场帝国主义战争。结果:协约国取胜。结果:协约国取胜。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亚、非、拉美人民逐步觉醒,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亚、非、拉美人民逐步觉醒,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解放运动开始。 帝国主义形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的所谓新秩序(即帝国主义形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的所谓新秩序(即“凡尔凡尔赛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 战后最大的变化是:战后最大的变化是:1917年俄国十
5、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二、五四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标志标志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要阵地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评价评价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一)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宣传资产
6、阶级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主流主主义思想为主流19151915年年9 9月,月,陈独秀陈独秀在在上海创办上海创办青年青年后改后改名为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成为,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标志。19171917,新青年新青年编辑编辑部迁到北京。部迁到北京。 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胡胡 适适李大钊李大钊鲁鲁 迅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杂志和和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主要阵地要阵地
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旧址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旧址, 新文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提倡白话文提倡白话文、新文学,、新文学,主张主张文学革命。文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
8、方面的革命。(面的革命。(19181918年年5 5月月,鲁迅鲁迅发表发表狂人日狂人日记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以及其后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以及其后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9、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专制主义。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为以五四
10、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化上的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的缺点。 (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
11、误的(哲学上有唯心主义之嫌)。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哲学上有唯心主义之嫌)。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
12、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俄国十月革命对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什么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二)(二)五四五四后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为主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领会(领会1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
13、宁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列宁苏维埃政府两次对华宣言,表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列宁苏维埃政府两次对华宣言,表示欲取消沙皇时代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推动示
14、欲取消沙皇时代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参与,昭示中国先进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参与,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十月革命不久,李大钊以十月革命不久,李大钊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章” 为座右铭,为座右铭,于于1918年年7月月11月发表三篇著名月发表
15、三篇著名的文章: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庶民的胜利;BoIshevism的胜利的胜利。 李大钊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小结小结 标志标志: :19151915年,年,陈独秀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在上海创办青年青年后后改名为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志。19171917,新青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编辑部迁到北京。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陈独秀、李大钊 主要阵地: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和新青年新青年
16、 内容:内容:(1 1)提倡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2 2)提倡提倡白话文,新文学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反对文言文,旧文学学,主张,主张文学革命文学革命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鲁迅)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鲁迅) 此外还宣传此外还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二、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五四爱国运动动时代背景时代背景直接导火线直接导火线发展阶段发展阶段评价评价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的时代条件新的时代条件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
17、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干力量。(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会址巴黎和会会址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学生高呼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废除二十一条一条”、“拒绝在和约上
18、签字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等口号。 强烈要强烈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贼。 学生游行示威学生游行示威1919年年5月月4日,北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动爆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从从6月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接着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
19、罢工。接着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多个省区、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多个城市。 (2 2)工人阶级参战)工人阶级参战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在这关键时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刻,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上海工人罢工上海工人罢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3)北洋政府让步:)北洋政府让步: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
20、目标得到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了实现 第一,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第一,北洋军阀政府被迫于于6月月10日释放捕去的学生。日释放捕去的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北洋政府被迫于第二,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月10日宣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祥、陆宗舆的职务。 曹汝霖:曹汝霖:时任交通时任交通总长,订总长,订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时任外交次长次长章宗祥:章宗祥:驻日公使驻日公使陆宗舆:陆宗舆:币制局总币制局总裁,订二裁,订二十一条时
21、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任驻日公使使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的通告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的通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三,第三,6月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方式方式口号口号主力主力中心中心时间时间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5 5月月4 4日日
22、6 6月月3 3日日6 6月月6 6日日7 7月初月初北京北京上海上海学生学生工人工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废除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等罢课罢课罢课罢课, ,罢工罢工, ,罢市罢市被捕被捕释放释放, ,罢免罢免, ,拒签拒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结果结果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
23、命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劈的大事变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新的时代条件;(新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民族资产
24、阶级与工人阶级)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直接导火线直接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1919年)年)巴黎和会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外交的失败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由学生到工人,由北京到上海)由学生到工人,由北京到上海)(1 1)前期前期(5 5月初到月初到6 6月初)运动的月初)运动的主力主力是是学生学生,中,中心地点是心地点是北京北京。(2 2)后期后期(6 6月初到月初到6 6月末)运动的月末)运动的主力主力是是工人工人,中,中心地点是心地点是上海上海。小结小结 评价(历史特点及意义)评价(历史特点及意义)与辛亥革命局限性对与辛亥革命局限性对应记忆!应记忆!(1 1)五
25、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 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广泛地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动员和组织了群众群众,是一场真正,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 3)五四运动促进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