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清-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与对策-20100108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徐华清-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与对策-20100108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华清 我国 应对 气候变化 发展 经济 形势 对策 20100108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NDRC,P. R. ChinaP. R. China关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关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低碳经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与对策济的形势与对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徐华清,2010年1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
2、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介绍提纲l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l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l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l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工作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工作l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认识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认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3、R. ChinaP. R. China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l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既可能来自内部进程或外部强迫的自然波动(太阳辐射变化、火山爆发等) ,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所造成的(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排放、土地利用的变化等)。l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月到数百年)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而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等。l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4、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太阳(短波短波)辐射陆地(长波长波)辐射冰川和积雪吸收反射发射云风火山喷发:气体和火山颗粒颗粒气冰气冰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海 冰海气相互作用径流径流人类活动陆面过程湖泊与河流洋 流冰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
5、P. R. China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种类种类排放源排放源排放贡献排放贡献(%)(%) 全球变缓潜势全球变缓潜势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2 2) )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森林砍伐等森林砍伐等76.776.71 1甲烷甲烷(CH(CH4 4) )农业和畜牧业、化石燃料开农业和畜牧业、化石燃料开采、废弃物处理等采、废弃物处理等14.314.32525(2121)氧化亚氮氧化亚氮(N(N2 2O)O)工业生产过程、农田土壤等工业生产过程、农田土壤等7.9 7.9 298298(310310)氢氟碳化物氢氟碳化物(HFC(HFCS S) )OD
6、SODS替代品生产和使用等替代品生产和使用等 1.11.1124-14800124-14800全氟化碳全氟化碳(PFC(PFCS S) )半导体制造业等半导体制造业等 7390-122007390-12200六氟化硫六氟化硫(SF(SF6 6) )铝镁生产、电力设备使用等铝镁生产、电力设备使用等2280022800l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放射长波或红外辐射的自然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放射长波或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有:二氧规定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
7、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
8、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l 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暖。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暖。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于20世纪后20年大约升高0.4,到本世纪末可能升高1.1至6.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l 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我国气候变
9、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我国近百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最近50年北方地区增温最为明显,最高已达4。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比20世纪后20年升高1.2至2.0,到本世纪末可能升高2.2至4.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一、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l 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增加、河流径流量减少、农作物产量下降、自然生态退化、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增加等。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直
10、接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温度温度降降水水海平面升高海平面升高健康影响健康影响农业影响农业影响森林影响森林影响水资源影响水资源影响海岸带影响海岸带影响物种和自然物种和自然带带与天气有关的与天气有关的死亡率感染性死亡率感染性疾病疾病;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呼吸性疾病呼吸性疾病农业区农业区灌溉需求灌溉需求森林组成森林组成; ;森林地森林地理范围理范围; ;森林健康森林健康与生产力与生产力水供应水供应; ;水水质量质量; ;水竞水竞争争海岸带侵蚀海岸带侵蚀; ;沿沿岸洪水岸洪水; ;保护海保护海岸群落的额外岸群落的额外费用费用
11、物种和栖息地物种和栖息地的减少的减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 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l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2008-2012)至少比1990年减排5的量化指标。l 2007年12月达成的巴厘路线图,确定就加强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分头展开谈判,并于2009年12月
12、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缔约方会议上取得成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 对造成气候变缓历史责历史责任任的确认是正确认识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l 气候公约明确指出:注意到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l IPCC第四次报告:观测到的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 l 17512005年,全球化石
13、燃料和水泥排放约1177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l 1990年附件一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65,即使到2004年,其所占比重仍占到4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气候公约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社会和发展需要。l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附件一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
14、放为16.1吨二氧化碳当量,是非附件一国家人均排放水平的近4倍。l IEA:非附件一缔约方2005年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比1990年增加85.6%。在参考情景下,2030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上升57%,中国所占份额将由2005年的19上升到27左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 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目标涉及到气候公约对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的界定,关系到人类
15、社会如何处理好减缓、适应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确定全球排放空间的核心,较低的排放域值势必将大大压缩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欧盟主张全球平均温度与工业化前相比上升幅度不超过2,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稳定浓度低于450ppm二氧化碳当量。2008年八国集团首脑峰会达成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方一起,实现至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长期目标共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
16、a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 公平准则是一个包含伦理学内涵的复杂概念,涉及到发展中国家近阶段是否承担减、限排义务问题。从公约原则确认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负主要责任,到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进一步规定具体量化减排指标,都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l IPCC第四次报告:2004年附件一国家占全世界人口的20%,却占全球GHG排放的46%,而非附件一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0%,仅占全球GHG排放的54%。l 美国布什政府在2001年3月解释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立场时,认为该议定书对美国不公,因为议定书并没有要求中国和印度这类发展中大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
17、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l 减排成本关系到发达国家是采取国内实质性减排行动还是借助国际排放市场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进展缓慢,从1990年到2006年,虽然所有附件一缔约方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下降了4.7%,但这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经济转型国家因经济下滑、排放量大幅下降37所致,非经济转型国家的排放量则增加了9.9%,其中澳大利亚增加28.8%,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分别增加21.7%、14.4%和5.3%。国家发
18、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l 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题。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发达国家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也要求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涉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各国的发展空间和经济竞争力。l 气候外交的核心是确定减排义务的分担机制,其实质是争夺能源及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国家间竞争的相对优势地位。气候变化对发展道路和生活模式影响之广泛和深远,是其他全球性问
19、题难以比拟的。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三、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20062006年英国斯特恩报告发表:年英国斯特恩报告发表:l 按目前排放趋势,全球气温将上升2-5,海平面上升将使近2亿人离开家园,成为“气候难民”,约有15-40物种面临灭绝等;l 建议的温室气体稳定目标为450-550ppm二氧化碳当量,提出要达到450ppm以下全球排放必
20、须在10年内停止增长,到2050年全球排放量要比目前降低70%;l 提出稳定浓度不仅可行,而且与可持续发展一致,需要深度国际合作,尤其是建立碳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并呼吁采取国际集体行动。20082008年年5 5月,斯特恩发表月,斯特恩发表新报告,提出了苛刻新报告,提出了苛刻的温室气体稳定浓度的温室气体稳定浓度目标目标:l 要求稳定浓度目标为450-500ppm;l 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降低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电力生产零排放),人均排放限额为2吨CO2e左右;l 2020年后所有所有发展中国家需提出制定约束约束性排放限制。性排放限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21、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三、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20072007年年IPCC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表:第四次评估报告发表:l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l 2004年全球六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4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占76.8%;与1970年比,排放总量增加约70%,其中二氧化碳增加80%;l 如果没有能源政策重大调整,2030年全球GHG排放将比2000年增加40110%,
22、其中2/3至3/4的排放增长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l 研究表明未来全球GHGGHG的减排有相当大的经济潜力,其中自下而上研究表明到2030年具备净负成本减排潜力为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三、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l “十一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主要目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10;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5200万
2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l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担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0072007年年5 5月,中国政府发布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 (国发国发200717200717号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24、R. China三、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20072007年年6 6月八国峰会,在联月八国峰会,在联合声明中,以合声明中,以 “气候变气候变化、能源效率和能源安全化、能源效率和能源安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挑战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机遇”为题:为题:l 在制定全球减排目标时,我们将认真考虑欧盟、加拿大和日本提出的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少50%的提议;l 发达国家的减排努力是不充分的,其他国家新的贡献方式是必须的,邀请新兴经济体减少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强度。20082008年年7 7月举行的八国峰会:月举行的八国峰会:l 八国集团达成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一起,实现
25、至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长期目标, 与“认真考虑”的态度相比,向前更进了一步;l 发展中五国领导人集体会晤政治声明:发达国家应根据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后率先进行有雄心水平的绝对减排,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排25-40,2050年减排80-95,其减排努力应具有可比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DRC NDRC,P. R. ChinaP. R. China三、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20072007年年9 9月月2424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