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测绘工程管理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774284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格式:PPT
  • 页数:206
  • 大小:2.7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测绘工程管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测绘 工程 管理 课件
    资源描述:

    1、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总称。测量就是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处理、分析和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1.1 蓬勃发展的测绘事业蓬勃发展的测绘事业 1950年成立军委测绘局,管理全国军事测绘并筹划全国基本测绘业务(各经济部门也陆续建立了一些测绘队伍);1956年1月,设立国家测绘总局,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主管全国测绘工作;1973年,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测绘局,充实了测绘队伍。1.1.1 取得的成绩1、建立统一的测绘基准和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重力测量系统;2、建立了由5万多个点组成的全

    2、国天文大地网和总长度23万公里的精密水准网,国家重力网,全国卫星多普勒定位网;布设了由760多个点组成的国家高精度GPS空间定位网;3、开展了南沙群岛定位网与全国天文大地网的联测工作;4、完成了中蒙、中巴、中尼、中缅、中越、中俄等国境线和多国行政区域界限的勘界测绘;5、完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100万数据库、1:25万数据库、1:400万地形数据库、重力数据库等一批全国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6、测量了大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中1:300万、1:25万、1:200万挂图,1:100万、1:50万、1:20万地形图已覆盖全国。1.1.2 法制建设1993年7月1日测绘法正式颁布施行

    3、;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国家测绘局也发布了测绘资格审查认证管理规定、测绘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2007年,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决定在我国测绘行业建立执业资格制度,也就是注册测绘师制度。并印发了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1.1.3 技术体系的转变实现了由传统的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十五”期间截止2005年底,测绘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57.3%,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7.9%,具有中级

    4、以上职称的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3.7%,45岁以下的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3.5%。 1.1.4 保障力为政府首脑机关科学决策服务的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1998年抗洪抢险中,利用以3S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动为有关决策部门及时提供准确的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面积;GPS监测网为是否需要实施荆江分洪重大决策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与外交部共同开发研制的“我国陆地边界谈判与管理信息系统”。 1.2 企业的基本概念1.2.1 正统经济学框架中的企业1、占据舞台中心的是市场。市场中的角色有消费者、工人、企业家、要素所有者;2、在教科书中,经济世界是一个交易的世界,包括商品、

    5、服务和金钱的交易;3、企业在概念上是一个与企业家合一的实体,利润是唯一的目的,行为遵循“最大化”原则。 1.2.2 历史中的企业1、但在现实中,我们所说的“市场”和“企业”是“历史地”出现的。2、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1.2.3 为什么会有企业1、科斯和威廉姆森认为:市场机制存在成本交易费用2、因为“团队生产”中存在偷懒行为;3、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是一个资本雇佣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当时年广久雇佣了10个劳动者,按当时的政策,八人以上为资本家。4、通过分工控制生产过程5、企业的生产是技术决定的。1.2.4 生产率的

    6、源泉1、生产率表现为人均单位时间的产出;2、生产率的提高是市场交易带来的吗?不是,是在企业的组织过程中产生的;3、创新企业;4、劳动者的行为;5、技术研法的“制度化”。1.2.5 企业的形态1、个体户;2、单一业务的企业;3、多单位企业跨国公司;4、企业网络测绘生产企业是指从事测绘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测绘产品和测绘劳务的经济实体。其中心任务是生产经营。其分类从体制上可以分为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测绘企业单位是从事测绘生产经营活动,谋取经济效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它没有事业费投入,生产任务少部分由其主管部门以经济合同形式采用指令性计划下达,大部

    7、分靠通过测绘市场竞争获得。测绘事业单位是指经费来源主要由事业费拨款,生产任务靠主管部门以指令性计划形式下达的从事测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1.3.1 测绘单位的生产技术特点1、外业队(大地测量队、地形测量队、工程测量队、海洋测量队)流动性大,作业工地高度分散,受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为季节性生产;而内业队(航测队、大地计算队、制图队、制印厂和出版社)工作地比较集中,一般为常年性生产。2、成品品种多样,且同一地图只进行一次测图,成果难以类同,所以一般不具有标准产品的性质。3、对一个测绘队来说,它的指成品一般不是最终产品(如观测成果,控制成果、数字图等),必须经过另一个队的加工制

    8、作,才能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最终成品。4、工艺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知识面较宽,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单位。5、产品属中、小批量生产,生产周期长。 1.3.2 测绘企业资格审查认证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十二条规定,承担测绘任务的单位必须具备与其所从事的测绘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设备和设施,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对其测绘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承担测绘任务。第二十八条还规定,未经测绘资格审查违法经营测绘业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或经授权资格审查的部门责令停止测绘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百的罚款。

    9、1.3.3 测绘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一种现代企业财产制度或资本组织形式,是一种能够在最大范围内把社会资本有效组织起来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它通过多方出资和股份制等形式,把分析在各个所有者手中的资本在全社会和世界范围内组织起来。在这里需要声明一点:无论在文件中还是在宣传上,都需要走出“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概念误区。事实上,“现代企业制度”是经济学界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而提炼的一个概括用语,专指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而国际上没有这样一个称谓。但是多年以来影响。所及,不管干什么行业,企业不管处于什么

    10、阶段,都以公司制为首选,似乎其他企业制度都是古代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以台湾中小企业制度分布为例说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商业,中小企业主要的产权组织形式都是独资。所以出于经济转轨的需要而创立的一些过渡性的措施和用语,在转轨完成之后应该适时废止,否则将失去积极意义,只剩下负面作用。1.3.3.1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地理信息产业目前的运行机制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拨款,与信息产业的其他部分相比(如通信、计算机等),国家财政显得包袱沉重,因此对地理信息产业进行公司化改造,成立地理信息公司或测绘工程公司,用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来管理,采取国家出资、社会筹资等形式筹集资本金,是促进地理信

    11、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3.3.2 测绘体制改革的需要首先是政府测绘管理职能不断加强,反映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上,有利于测绘工作更好地为土地、矿产品等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其次是应加大测绘产业内部改革力度,坚持两个转变、两个面向,即转变观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市场,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是加快测绘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精干的承担国家和地方基础测绘任务的“野战军”队伍,它应是少数重点扶持对象,对测绘产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重组。另一方面,要

    12、按照数字化测绘生产的产品模式和工艺流程调整或重新组建测绘生产单位的组织结构,构筑“测绘集团公司”等产业集团。 测绘管理泛指测绘行业管理和测绘生产单位管理。测绘管理泛指测绘行业管理和测绘生产单位管理。 2.1 2.1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概念 “管理管理”一词是一词是“管辖管辖”和和“处理处理”的意思。就其的意思。就其一般一般涵义而言,涵义而言,“管理管理”可以概括为:为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可以概括为:为达到既定的目标而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对有关的人和事物进行计划、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对有关的人和事物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资本论

    13、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中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生产的各种一般职能。一所生产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指挥。个指挥。” 管理,这是一个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它本身却包含着管理,这是一个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它本身却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十分深刻的

    14、内涵。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都试图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定义,这些论述包括:研究,都试图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定义,这些论述包括:1 1、管理就是领导。这种说法强调了管理者个人在管、管理就是领导。这种说法强调了管理者个人在管理活动中的领导作用。理活动中的领导作用。2 2、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完成任务。这种说法强调了管、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完成任务。这种说法强调了管理者发挥下属人员作用的重要性。理者发挥下属人员作用的重要性。3 3、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是从管理过程理论上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是从管理过程

    15、理论上来定义的,它强调管理是由若干职能所组成的活动过来定义的,它强调管理是由若干职能所组成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对日后管理学的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程,这一观点对日后管理学的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4 4、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它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它强调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工作,有自己专有的技能、方法调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工作,有自己专有的技能、方法和技术,突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技术,突出管理的自然属性。5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该理论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该

    16、理论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 出发,强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管理通过激励、出发,强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管理通过激励、沟通等方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完成组织目标。沟通等方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完成组织目标。6 6、管理就是决策。它认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一个由调、管理就是决策。它认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一个由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选择方案以及执行方案的过程,因查研究、制定方案、选择方案以及执行方案的过程,因此管理活动过程就是管理各个阶层制定和执行决策的过此管理活动过程就是管理各个阶层制定和执行决策的过程。程。 2.1.1 2.1.1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概念以上这些观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述了对管理的认识和以上

    17、这些观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述了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综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更确切地说,对管理理解。综合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更确切地说,对管理的概念可作如下的理解:的概念可作如下的理解: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着以下五重含义:这一定义包含着以下五重含义:1.1.管理是为一定组织目标服务的,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管理是为一定组织目标服务的,它是有意识、有目的 的活动过程。组织是

    18、管理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没有组的活动过程。组织是管理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没有组织就没有管理。织就没有管理。2.2.管理活动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是组织的主体,管理管理活动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是组织的主体,管理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人服务的。3.3.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领导、控制等。4.4.管理工作强调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确保组织的工管理工作强调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确保组织的工作效果、效率和效益。作效果、效率和效益。5.5.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根据环境

    19、的特点进行活动。审时度势,根据环境的特点进行活动。 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也是一种艺术,所谓领导艺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也是一种艺术,所谓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领导术就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领导工作技巧,它包括决策技巧、组织技巧、用人技巧、工作技巧,它包括决策技巧、组织技巧、用人技巧、谈话技巧、公关技巧等,孙子兵法中提出:将帅应具谈话技巧、公关技巧等,孙子兵法中提出:将帅应具备智、信、仁、勇、严。智:即智慧。备智、信、仁、勇、严。智:即智慧。“智者,先见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全变也。而不惑,能谋虑,通全变也。信:即取信于人,赏罚信:即取信于人,赏罚 有信

    20、。有信。“信者,号令一也。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信者,号令一也。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即爱人,尊重和关心他人。仁:即爱人,尊重和关心他人。“仁者惠抚恻隐,得仁者惠抚恻隐,得人心也。人心也。”勇,即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勇,即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徇徇又不惧,能果毅也。又不惧,能果毅也。”严:即严明法令,严明军纪。严:即严明法令,严明军纪。“严者,以威严肃众也。严者,以威严肃众也。” 2.1.2 2.1.2 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的基本特征2.1.2.1 2.1.2.1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从科学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

    21、会有管理存在。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不可。 (1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政的等活动。等活动。 (2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1 1、中华传统的管理特征:、中华传统的管理特征: (1 1)“一体化一体化”管理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协调的的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协调的统一体。人生在世,

    22、人类社会不应违背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人生在世,人类社会不应违背自然和社会的“道道”,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心所欲而不逾矩”。在管理上,形成了传统管理的整体观。这种整体观把在管理上,形成了传统管理的整体观。这种整体观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过程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自然、管理过程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协调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状态的最佳协调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能组成为一个统

    23、一的有序结构。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长期以农业为基础,以一家一户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长期以农业为基础,以一家一户小农耕作生产方式为基础,未经历过类似西方工业化小农耕作生产方式为基础,未经历过类似西方工业化的历史巨变。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不发达,专业化、的历史巨变。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不发达,专业化、职业化处于浑沌、未开发状态。理性的开发建立在对职业化处于浑沌、未开发状态。理性的开发建立在对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日常农作经验基础上,加之历史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日常农作经验基础上,加之历史形成的家庭血缘伦理形成的家庭血缘伦理社会政治伦理一宗教伦理一体社会政治伦理一宗教伦理一体化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形成中华管理的一体

    24、化管理传化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形成中华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传统。统。这种一体化管理,把不同领域的管理过程看作同一的这种一体化管理,把不同领域的管理过程看作同一的过程。生产劳作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不同行业、过程。生产劳作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不同行业、职业的特殊要求和特点,都解释为人如何去感悟、体职业的特殊要求和特点,都解释为人如何去感悟、体会万事万物内在的会万事万物内在的“道道”,而后如何使自己的操作符,而后如何使自己的操作符合这种合这种“道道”的问题。的问题。“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典型地反映了,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状况。这种状况。在管理过程中,这种一体化管理表现为以对人的教化、在管理过程中,这种一体

    25、化管理表现为以对人的教化、训练为起点,没有技术规范和职业规范,也没有理性训练为起点,没有技术规范和职业规范,也没有理性的职能化分工体系,观念、行为上的教化是基本工具。的职能化分工体系,观念、行为上的教化是基本工具。凡事以目标为导向,以领导为中心,以控制为根本。凡事以目标为导向,以领导为中心,以控制为根本。一个阶段组织要达到的目标,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和行一个阶段组织要达到的目标,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和行为方式,基于下属忠心、态度、表现的控制、奖惩和为方式,基于下属忠心、态度、表现的控制、奖惩和晋升体系,是管理过程的显著特色。在这种管理方式晋升体系,是管理过程的显著特色。在这种管理方式中,所有的问题都是

    26、一类问题,事物的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一类问题,事物的“善恶善恶”比比“是非是非”更重要,稳定、协调、生存和延续,比效率、更重要,稳定、协调、生存和延续,比效率、效用、效用、“事功事功”更重要。更重要。 (2 2)“安人安人”管理管理直到改革前,中国没有社会性地产生类似西方近代工直到改革前,中国没有社会性地产生类似西方近代工业化以来的业化以来的“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现代企业,而以现代企业,而以“维维持生存性组织持生存性组织”为特征。虽然不同时代都有大量商品为特征。虽然不同时代都有大量商品交易活动存在,历史上也不乏成功的商人交易活动存在,历史上也不乏成功的商人( (晋商、徽晋商、徽帮、宁波帮等等帮

    27、、宁波帮等等) ),但这些商业组织微观层面上形成,但这些商业组织微观层面上形成的功利性逻辑、技术理性从来也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的功利性逻辑、技术理性从来也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制度层面上依然是传统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形制度层面上依然是传统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成的“礼法交融礼法交融”格局。格局。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了。但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了。但制度层面上的变革既非一日之功,也与人们的愿望、心情无关,需变革既非一日之功,也与人们的愿望、心情无关,需要很多历史条件逐步成熟。时至今日,很多企业虽然要很多历史条件逐步成熟。时至今日,很多企业虽然理性层面上的外在形

    28、式都已具备,但制度层面上很多理性层面上的外在形式都已具备,但制度层面上很多传统的逻辑依然起主导作用。企业乃至很多组织处于传统的逻辑依然起主导作用。企业乃至很多组织处于一种一种“非驴非马非驴非马”状态。状态。 维持生存性组织在管理上,以协调和谐和生维持生存性组织在管理上,以协调和谐和生存延续为最终理想,组织的延续和生存是最高目标。存延续为最终理想,组织的延续和生存是最高目标。相应地,管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逻辑或伦理是协相应地,管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逻辑或伦理是协调,是组织的延续本身。调,是组织的延续本身。“治国安邦治国安邦”、“长治久长治久安安”、“丰衣足食丰衣足食等等,都反映这种特征。效率等等

    29、,都反映这种特征。效率和效用如果有违或者会伤害和效用如果有违或者会伤害“协调、生存协调、生存”的目标的目标和基本价值,宁可弃之不用。庄子有一个反对用机和基本价值,宁可弃之不用。庄子有一个反对用机械灌溉节省人力的故事:械灌溉节省人力的故事: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这种状态下,技术理性、功能理性不可能有生这种状态下,技术理性、功能理性不可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因为与制度层面格格不入;它们充存发展的空间,因为与制度层面格格不入;它们充其量也只其量也只能在制

    30、度层面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存在或变能在制度层面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存在或变相存在。相存在。“林家铺子林家铺子”是大部分民间小业主的真实是大部分民间小业主的真实写照,写照,“胡雪岩胡雪岩”除了商业经营的智慧外,成功于除了商业经营的智慧外,成功于对中对中 华管理传统的领悟和熟练运用,也失败于这种传统华管理传统的领悟和熟练运用,也失败于这种传统的既定法则。的既定法则。 安人的管理稳定压倒一切,其他的追求和目标只能在稳定的框架内起作用。组织的稳定更多地与组织成员的利益、态度、观念和组织中人际网络结构有关,更多地与非正式的结构有关。组织自然层面的因素和力量上升为制度层面的文化、观念和实施的制度,在管理中发挥主要

    31、作用,技术理性、功利逻辑的作用空间就会受到限制。中国传统安人的管理,不是在所有成员目标、利益中国传统安人的管理,不是在所有成员目标、利益作用基础上形成的作用基础上形成的“相安无事相安无事”的管理,世界上从的管理,世界上从来也不存在这样的管理状态。它是从管理者出发的来也不存在这样的管理状态。它是从管理者出发的安人,以确立起来的制度层面的观念、意识形态为安人,以确立起来的制度层面的观念、意识形态为理念,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工具,达到理念,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工具,达到“长长治久安治久安”的目标。这是中国传统管理的基本方面。的目标。这是中国传统管理的基本方面。 它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

    32、维人则天”,在社会管理上崇尚“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合一”和“情理合一”、“合情合理”。要求管理主体做到“内圣”与“外王”相统一,达到与自然、社会的适应、协调,实现“天地合德”。 (3 3)“中庸中庸”管理管理 “ “一体化一体化”管理和管理和“安人安人”的管理,追求的管理,追求“天人合天人合一一”必然导致必然导致“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要想达到自然与社会、。要想达到自然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行为与观念、人道与天道、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行为与观念、人道与天道、“人欲人欲” ” ( (社会社会) )与与“天理天理” ” ( (道道) )的高度和谐,交融的高度和谐,交融合一

    33、,就不能走极端。管理行为上力求使事物不致处合一,就不能走极端。管理行为上力求使事物不致处于过分偏离稳态,于过分偏离稳态,“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中也者,天下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育焉”,“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中国管理,是中国管理过程的标准和规范,是中国管理行为的信条。凡事要过程的标准和规范,是中国管理行为的信条。凡事要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在个人行为上,则表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在个人行为上,则表现为凡事不为先,现为凡事不为先, “ “外圆内方外圆内方”之类的

    34、行为方式。之类的行为方式。 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乡土社会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乡土社会的循环往复,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的循环往复,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冒险的中庸精神。因此,中庸的管理不仅来自于冒险的中庸精神。因此,中庸的管理不仅来自于“天人天人合一合一”的天下观,也来自日常生存、生活的经验现实。的天下观,也来自日常生存、生活的经验现实。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观念同时衍生出中国传统理想、道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观念同时衍生出中国传统理想、道德、人格、观念和追求,即所谓德、人格、观念和追求,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

    35、,“内圣而外王内圣而外王”,成为一种人生理想和道德律令。,成为一种人生理想和道德律令。因而,中庸的管理就不仅是一种工具性的理性操作,更因而,中庸的管理就不仅是一种工具性的理性操作,更是一种人们所修养、追求的理想境界。这种管理的理想是一种人们所修养、追求的理想境界。这种管理的理想境界即是孔子的境界即是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老子的,也就是老子的“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管理上的中庸,特别是这种中庸与中国传统的道德化、管理上的中庸,特别是这种中庸与中国传统的道德化、情感化逻辑结合起来,一方面导致是非不清,情感化逻辑结合起来,一方面导致是非不清,

    36、“纲不举,纲不举,目不张目不张”,无法形成规范、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框架,另,无法形成规范、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框架,另一方面,中庸之道与一方面,中庸之道与“礼治礼治”、“德治德治”的制度性压力的制度性压力和情感性压力营造出的现实生存环境,扼杀了个人的创和情感性压力营造出的现实生存环境,扼杀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造成管理方面极为不利的后果。造性和个性,造成管理方面极为不利的后果。 (4 4)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管理)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管理以制度层面的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为最高价值理以制度层面的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为最高价值理念,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工具,必然形成政念,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

    37、工具,必然形成政治化管理。由于技术理性和形式化功能理性的价值治化管理。由于技术理性和形式化功能理性的价值没有确立起来,组织中起作用的力量和逻辑依然是没有确立起来,组织中起作用的力量和逻辑依然是自然层面上形成的不同个体个性、观念、利益和在自然层面上形成的不同个体个性、观念、利益和在此基础上结合而成的不同利益集团、社会力量乃至此基础上结合而成的不同利益集团、社会力量乃至政治势力相互之间的协调、平衡逻辑,导致管理过政治势力相互之间的协调、平衡逻辑,导致管理过程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作用过程。在中国,所有问程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作用过程。在中国,所有问题都是政治问题,官本位、权力本位,其源盖出于题都是政治问

    38、题,官本位、权力本位,其源盖出于此。此其一。此。此其一。其二,政治化管理过程同时也是宗教化管理过程。其二,政治化管理过程同时也是宗教化管理过程。中国正统儒家思想不仅是社会政治思想,同时也是中国正统儒家思想不仅是社会政治思想,同时也是终极道德理想。中国二千年来传统的终极道德理想。中国二千年来传统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具有具有“天理天理”、“良知良知”的至上神圣性和的至上神圣性和“普遍必普遍必然性然性”。 李泽厚先生李泽厚先生(2002)(2002)认为:认为:“宗教睦道德宗教睦道德本源本源于于社会性道德社会性道德,在中国,在中国礼源于俗礼源于俗的历史学的历史学的考察中显露出来。章学诚认为贤智学于

    39、圣人,圣的考察中显露出来。章学诚认为贤智学于圣人,圣人学于百姓。刘师培说,人学于百姓。刘师培说,上古之时,礼源于俗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具有神圣性、要求具有神圣性、要求普遍必然普遍必然的中国的礼制是以的中国的礼制是以民间经验性习俗为来源。它来源于远古至上古民间经验性习俗为来源。它来源于远古至上古( (夏商夏商周周) )的氏族群体的巫术礼仪,经周公而制度化,经孔的氏族群体的巫术礼仪,经周公而制度化,经孔子而心灵化,经宋明理学而哲学化,但始终保存了子而心灵化,经宋明理学而哲学化,但始终保存了原始巫术的神圣性,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原始巫术的神圣性,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准则、生活规范,即

    40、所谓行为准则、生活规范,即所谓礼教礼教。礼教礼教正是被论证和被相信为正是被论证和被相信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历时古放之四海而皆准,历时古今而不变今而不变的中国人的的中国人的宗教性道德宗教性道德。” “” “例如,例如,作为这个作为这个礼教礼教的轴心和中国古代诸道德根基的的轴心和中国古代诸道德根基的孝孝,本是氏族群体为维护、巩固、发展其生存,本是氏族群体为维护、巩固、发展其生存延续而要求个体履行的一种社会性的道德义务。它延续而要求个体履行的一种社会性的道德义务。它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宗族为支柱的小生产的农耕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宗族为支柱的小生产的农耕经济的时代产物。但经由巫术礼仪到礼制化和心灵化济的时

    41、代产物。但经由巫术礼仪到礼制化和心灵化之后,之后,孝孝便成为便成为天之经、地之义天之经、地之义,成为,成为 先验或超验的先验或超验的天理天理,良知良知,即某种具有超,即某种具有超越此世间人际的神圣性的绝对律令。越此世间人际的神圣性的绝对律令。不孝不孝不仅不仅违反人际规则,而且是触犯天条,当遭天谴。从汉违反人际规则,而且是触犯天条,当遭天谴。从汉代代孝经孝经宣告宣告孝孝是天经地义,到历代小传统是天经地义,到历代小传统中关于孝和不孝的传奇故事,都说明中关于孝和不孝的传奇故事,都说明孝孝曾经长曾经长久是中国人的久是中国人的宗教性道德宗教性道德。” 其三,这种社会性道德、宗教性道德,以家族其三,这种社

    42、会性道德、宗教性道德,以家族血缘伦理为基础发展、成熟而来。农业和手工业的血缘伦理为基础发展、成熟而来。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缺乏流动性的长期生产方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缺乏流动性的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使得家族血缘关系和人际情感关系生产生活实践,使得家族血缘关系和人际情感关系成为中国传统主流儒家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主流儒家思想的基础。“尽管不一定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人情味 ( (社会性社会性) )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

    43、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 (李泽厚,李泽厚,1999)1999)。” 在中国,家庭血缘伦理、社会政治伦理、宗教伦理在中国,家庭血缘伦理、社会政治伦理、宗教伦理是内在一致的一套东西。数千年中国的儒家礼教强是内在一致的一套东西。数千年中国的儒家礼教强调的是调的是“道在伦常日用之中道在伦常日用之中”,礼制几乎无所不在,礼制几乎无所不在,贯彻到衣食住行起居饮食各个方面,将人伦规范、贯彻到衣食住行起居饮食各个方面,将人伦规范、社会统治体制与精神信仰体制紧相捆绑在一起。社会统治体制与精神信仰体制紧相捆绑在一起。所谓所谓“天地君亲

    44、师天地君亲师”就是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三纲五常三纲五常”,“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同理家国同理”,等等,内在的,等等,内在的是一套逻辑。道德化管理、政治化管理成为中国管是一套逻辑。道德化管理、政治化管理成为中国管理传统重要特色。理传统重要特色。道德化管理强调个人自身内在的修为,强调道德化管理强调个人自身内在的修为,强调“修修身身”。技能、规范、功利等退居次要地位,。技能、规范、功利等退居次要地位,“德行德行”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管理过程更多依靠道德感化,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管理过程更多依靠道德感化,榜

    45、样、楷模的力量,榜样、楷模的力量,“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重于言传”。这些特征。这些特征与政治化管理强调的忠心、服从,以及宗教化管理与政治化管理强调的忠心、服从,以及宗教化管理强调的观念、思想统一结合起来,便构成中国传统强调的观念、思想统一结合起来,便构成中国传统管理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特征。管理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特征。 中国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管理以中国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管理以“求善求善”、“求治求治”为目标,强调自然层面的心理作用过程,依为目标,强调自然层面的心理作用过程,依靠管理者榜样靠管理者榜样“身教身教的力量和道德感召力来调动、的力量和道德感召力来调动、团结群众,达到管

    46、理的目标。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管团结群众,达到管理的目标。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管理方面各家各派有不同主张,但由于受血缘宗法社会理方面各家各派有不同主张,但由于受血缘宗法社会基础的制约,以情理交融为原则的基础的制约,以情理交融为原则的“德治德治”和和“内圣内圣外王外王”一直居主导地位。一直居主导地位。 (5 5)情感化、经验化管理)情感化、经验化管理在血缘伦理社会和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形在血缘伦理社会和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中国人情感化、经验化思维方式,管理过程中有鲜成中国人情感化、经验化思维方式,管理过程中有鲜明的情感化、经验化特点。明的情感化、经验化特点。在中国,在中国, “

    47、“家国同理家国同理”。社会是家庭的放大,君主。社会是家庭的放大,君主是百姓的是百姓的“严父严父”,“天下一统天下一统”是中国历朝历代社是中国历朝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目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中心是会组织的基本目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中心是“礼礼治治”,礼的核心是,礼的核心是“仁仁”。“仁仁”的要义是维护这种的要义是维护这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 “礼者,履也礼者,履也”。 “礼礼”的实现,不仅仅停留在理的实现,不仅仅停留在理性层面,而且渗透在人们居家日用、饮食起居中。传性层面,而且渗透在人们居家日用、饮食起居中。传统儒家以人性的情感心理作为出发点,以亲情作为中统儒家以人性的情感心理作为出发点,以亲情

    48、作为中心和前提构建社会的一切,由伦理而引伸到政治心和前提构建社会的一切,由伦理而引伸到政治(“迩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之事父,远之事君”),再引申到宗教,再引申到宗教(三年之丧、祖三年之丧、祖先崇拜等先崇拜等)。从而,。从而,“孝悌为仁之本孝悌为仁之本”不是理性哲学不是理性哲学思辨的结果,也不仅是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规范,而思辨的结果,也不仅是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规范,而同时是营造某种感性心理的情理结构。同时是营造某种感性心理的情理结构。这种情理交融的人性,是一种包含情绪、欲望,又和这种情理交融的人性,是一种包含情绪、欲望,又和理性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复合物,基本上是以情一理为理性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复合物,

    49、基本上是以情一理为主体的感性形态的个体心理结构。它不只是由理性去主体的感性形态的个体心理结构。它不只是由理性去控制、引导、支配感性,更重要的是控制、引导、支配感性,更重要的是“理理”中有中有“情情”,“情情”中有中有“理理”,“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理性,是理性与情感的交融和渗透,贯通和统一。与情感的交融和渗透,贯通和统一。因此,因此,“礼治礼治”既要求具有层级分明、秩序井然、分既要求具有层级分明、秩序井然、分工专职的金字塔型的组织框架及其管理、控制过程,工专职的金字塔型的组织框架及其管理、控制过程,也要借重亲子情、朋友义、同学谊、同乡思等等这样也要借重亲子情、朋友义、同学谊、同乡思等等这样一

    50、些情感化的因素去融通、实现。一些情感化的因素去融通、实现。 “礼者,履也礼者,履也”。 “ “礼礼”的实现,不仅仅停留在的实现,不仅仅停留在理性层面,而且渗透在人们居家日用、饮食起居中。理性层面,而且渗透在人们居家日用、饮食起居中。传统儒家以人性的情感心理作为出发点,以亲情作传统儒家以人性的情感心理作为出发点,以亲情作为中心和前提构建社会的一切,由伦理而引伸到政为中心和前提构建社会的一切,由伦理而引伸到政治治(“(“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再引申到宗教,再引申到宗教( (三三年之丧、祖先崇拜等年之丧、祖先崇拜等) )。从而,。从而,“孝悌为仁之本孝悌为仁之本”不是理性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测绘工程管理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742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