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上传人(卖家):523738114@qq.com
  • 文档编号:2765083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920.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用户(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吉林省 长春市 第二 实验 2021 2022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资源描述:

    1、长春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 宋超凡 审题人: 沈国华 2022年5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7题,共100分,共7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 35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A自强不息 B厚德载物 C崇德尚贤 D天人合一2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家弑其君”,楚庄王闻之,以“天厚楚邦,思为诸侯正”为由出兵伐郑、围郑三月。这反映了()A礼法观

    2、念余温尚存 B尊王攘夷成为主流C关东诸侯实力削弱 D血缘伦理观念强化3西周金文中有不少“支子(庶子)不祭”原则的记载。但因社会变迁、家族繁衍迁徙及家族内部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支庶独立祭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7。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血缘宗法原则未被遵守 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C尊宗敬祖思想发生动摇 D宗法制度存在张力4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冶,并认为不读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冶,还说读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冶”。 可见在孔子看来,熟读诗经可以()A加强道德自律 B丰富文化素养 C推动礼乐复兴 D增进人际和谐5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

    3、,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 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 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6“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材料反映了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提升个人修养 B宣传“敬天保民”的思想C强化基层教化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7据载,夏后氏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之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宣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A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B常

    4、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C推崇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D注重以礼乐征伐维持社会稳定8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这表明,先秦时期()A百家争鸣中有共通之处 B儒学汇集了各家思想精华C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 D诸子百家的主张基本一致9西周时期的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称为“六艺”。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教育()A扩大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B为统治阶层培养了治理人才C注重治下民众的全面发展 D推动形成较完善的官僚体制10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

    5、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 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11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陪葬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A地域文化的交流 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C宗教信仰的融合 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12顺治帝曾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

    6、。”这说明了()A徐光启是清朝的重臣 B中西文化交流非常顺畅C当时中国接受了西学 D中国历法借鉴西方历法13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时间课程设置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戌学制(1922年)修身课改为公民课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C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 D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14亚历山大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

    7、省的总督所在地。之后,亚历山大城成为托勒密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城市。由此可以推测出()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战争客观上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埃及文化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 北非文化被希腊文化所取代A B C D15南美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印加文化,下列不属于印加文化成就的是()A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系统 B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C会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 D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16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

    8、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这一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 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17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前1世纪至1世纪之间,很多学者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该墓葬群可见证()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凿空”西域后的互动 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A B C D18“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

    9、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西欧封建制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C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社会保留了农奴制19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花等成为基本纹饰,逐渐成为石窟、工艺美术方面的主流图案。这表明()A外来文化丰富了艺术创作 B艺术创作走向自觉C政权更迭阻断了文化传承 D南北经济交流频繁20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关西、关东、江南及龙门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关西、关东(“关”指崤山和函谷

    10、关)是天下财富的生产地与聚集地,江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一带维持着农业生产方式,龙门碣石以北(塞北)基本为畜牧业生产区。这可以说明当时()A经济发展深受环境影响 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提高 D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1宋代户籍根据居民是否有不动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乡村客户“佃人之田,居人之地”。客户在某地定居满一年,即可编入当地户籍之中,甚至可以“置田以为主户”。由此可知宋代()A户籍管理制度懈怠 B允许产权自由流动C社会成员身份固定 D客户对主户有依附性22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

    11、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A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C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 D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23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不周山、后羿射九日等中国远古神话故事共同反映了中华先民()A原始的天人感应理念 B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C丰富的宗教思想观念 D已萌发最早的民本思想24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

    12、移完成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2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的兼并26(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 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27继明代官修元史增加列女传后,清官修明史

    13、列女传增至3卷,妇女形象大多集中在贞烈一类,以“某某烈妇”“某某节妇”开始叙述,几成程式。这体现出明清时期()A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B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官修正史的导向性加强28明代后期和清代前中期长三角地区急递铺(传递军政信息的基层驿传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松江府和苏州府嘉定一带(今上海境内)该现象反映了当时()A邮驿体系日臻完善 B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C地方自治不断加强 D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29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一方面重视民之所欲,谴责忽视人民欲求的苛政;一方面却不赞同人民自作主张,斥责逾越等级的行为。由此可知,王夫之意在()A关注民情、民意 B反对专

    14、制制度C以善治维护秩序 D提倡个性自由30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B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C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D气候条件的日益恶化31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321904年,陈独秀在说国家一文中指出:国家要有一定的土地,国家要有一定的人民,国家要有一定的主权。该

    15、主张()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开展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C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D阐明了民主革命的任务33王阳明的弟子王艮,进行广泛的讲学传道。他“驾一小蒲车,二仆自随”,“沿途聚讲”,以社会为讲坛,以下层民众为宣讲对象。这()A标志儒家学者开始关注社会 B反映了当时生产关系的转型C瓦解了程朱理学的理论体系 D推动了儒学思想趋向平民化34史记周本纪载,虞、芮两国国君因国土产生争执,找周文王仲裁;进入周境后,他们发现农人相互谦让田界,路人相互让路。两人均感叹:“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耻的。”于是两人各自回国,相互谦让原先争执不下的土地。此后,诸侯纷纷向周境靠拢。这一记载可以说明()A周族崛起源于施

    16、行德政 B儒家学说促进周朝壮大C西周土地国有制已瓦解 D西周中央集权体制完备35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 B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C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 D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第卷 非选择题2、 非选择题(36题18分,37题12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相传黄帝族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合蚩尤族。炎、

    17、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变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材料二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

    18、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是造就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的内在动力,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下列是某学者的著作目录:目 录第一章 从中西之别讲起第二章 殷周之变:从尊神到敬德.第三章 周秦之变:从封建到郡县第四章 唐宋之变:从豪族到平民第五章 由元而清:迈向“大中国”时代据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从目录中任选一个章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章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长春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卡36(18分)37(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6508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