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量管理-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企业计量管理-培训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计量 管理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企业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企业计量管理概念企业计量管理概念 企业计量管理内容企业计量管理内容 企业计量管理重要性企业计量管理重要性 企业计量管理要求企业计量管理要求 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 企业计量管理职责企业计量管理职责 一、一、计量管理概念 1、企业计量企业计量是企业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计量保证开展的各项活动。 2、企业计量管理主要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的计量活动,保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和分析改进活动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计量保证,从而提高社会效益。企业计量管理内容企业计量管理
2、内容 企业计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确定企业计量方针和目标;确定计量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企业计量管理制度;保证计量体系有效运行。企业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计量管理的重要性n1、计量管理是企业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基础n2、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n3、计量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n4、计量是企业经济效益核算的重要依据企业计量管理的要求企业计量管理的要求n 企业计量管理的一般要求:领导挂帅、成立计量管理机构、建立计量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计量人员。n 1、领导职责n 2、计量管理机构n 3、计量管理制度n 4、计量人员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n 企业计量管理的几个基本方法: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计量
3、器具的标识管理;计量数据的监督管理;计量设备的质量保证。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n1、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企业要根据计、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企业要根据计量器具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用途、作量器具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用途、作用和国家对该种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以用和国家对该种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以及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及使用情况,对及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及使用情况,对计量器具实行计量器具实行 A、B、C三类管理。三类管理。n A类计量器具及管理类计量器具及管理n B类计量器具及管理类计量器具及管理n C类计量器具及管理类计量器具及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n 2、计量器具的标识管理:标识管
4、理是通过使用颜色鲜艳的彩色标识,能够醒目、直观地掌握计量器具所处状态,使用者可根据标志来决定对该计量器具使用、不使用或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使用。标志管理是对计量器具使用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达到对计量器具简便、有效管理的目的。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 标识管理型式(仅提供参考):一次性检定用椭圆形标识;周期强制性检定的用圆形标识;一般检定及校验用长方形标识。 标识的颜色区分:标识的颜色主要指边框及标识名称颜色,计量标准用紫红色;合格证用绿色;禁用证及报废证用红色;停用证用淡兰色;限用证用蓝色;封存证用紫色。 标识的内容:设备唯一编号、有效日期、责任人签名等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
5、方法n3、计量数据监督管理n计量数据监督管理的意义企业计量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准确的计量数据。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企业在生产、检验、经营、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可测参数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可靠,是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成本考核、经济效益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n计量数据管理的过程:包括计量数据采集、认证、分析、反馈和应用五个环节。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n4、计量设备的质量保证为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首先提供计量数据的测量设备要合格有效。为保证测量设备的合格有效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n做好计量设备的周期检定与校准n计量设备管理纳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
6、测记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方法n计量管理体系要定期审查和定期考核,确保体系运行良好有效n量传计量设备定期保养、按要求溯源n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计量设备使用和开展检定检测的要求n开展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的人员要有相应的资格,配备受过培训、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员开展企业计量管理与计量检测企业计量管理职责企业计量管理职责n 企业计量管理应当设立与企业相适应的计量机构,明确各级人员与组织的职能与职责。n 1、计量机构一般形式:主管计量工作的领导承担计量管理的职能科室计量测试机构(计量室或组)车间(班组)计量组企业计量管理职责企业计量管理职责 2、计量计量管理者职责与权限厂长厂长贯彻国家的有关计量、法规
7、,并督促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增强职工的计量意识。组建计量机构,并选配计量部门领导。负责计量手册的批准及监督实施。负责计量管理评审工作。技术副厂长技术副厂长贯彻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协助厂长组建计量机构和全厂计量管理体系。落实本企业计量体系在计量设备、环境条件和人员方面的需要,保证本企业计量工作的正常开展。审批计量程序文件,并颁布实施。根据工厂发展规划,审定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计划。审查内部审核情况,组织计量体系评审。 企业计量管理职责企业计量管理职责质量监督处长质量监督处长贯彻国家的有关计量、法规。按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计量检测体系,负责计量手册的审核和计量程序文件的审
8、定。组织建立计量标准、审核量值溯源体系。负责体系内部审核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向副厂长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提出完善体系的建议。负责年度周检计划的审批,负责计量设备配备、报废、封存、启用的批准。负责计量人员的培训考核。计量管理人员计量管理人员贯彻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有关程序、文件。负责统一管理全厂计量设备、编制计量设备总台帐和分台帐。编制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确定管理方法和检定(校准)周期。负责编制年度、月度周期检定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新购计量设备的验收。负责计量设备的储存、发放等流转管理。负责各类计量技术文件的归档保管。企业计量管理职责企业计量管理职责计量技术人员计量技术人员贯
9、彻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有关程序、文件。负责建立、保存和正确使用本企业的计量标准器,建立企业内部量值溯源体系,制定量值溯源图。负责编写和修改校准方法等技术性程序文件,经技术副厂长批准后发布实施。负责采购计量设备验收的技术工作,负责计量人员的技术培训。负责计量技术文件实施执行的技术服务、技术监督工作。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人员)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人员)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有关程序、文件。正确使用和维护本企业的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施。按周期检定任务书的要求,严格按检定规程(或校验方法)做好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负责在用计量设备的巡回检定工作。对
10、不合格计量设备提出处理意见。企业计量管理职责企业计量管理职责计量内部审核员计量内部审核员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有关程序、文件。按照“计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编制内审检查表,实施内部审核。对内审结果做出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后情况实施验证。计量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规范计量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规范n一、计量法律法规n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n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n相关法律: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计量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规范计量法律、法规和各
11、类规章规范n二、计量规章和规定n 1、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办法n 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n 3、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n 4、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n 5、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n 6、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n 7、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8、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n 9、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规范计量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规范n三、计量规程和规范n 1、JJGJJF各类检定规程与校准规范n 2、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n 3、GB/T17167-2006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通则n 4、计量认证及计量器具合格确
12、认考核办法新中国成立后的计量法律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计量法律制度n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技术管理局设立度量衡管理处n195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计量局,统一管理全国的计量工作n1959年3月22日颁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n1977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n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及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意见n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计量法我国的计量管理体制我国的计量管理体制 n计量行政管理体系n计量技术保障体系n计量中介服务体系n计量学术教育体系计量行政管理体系计量行政管理体系n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国
13、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n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n市级计量行政部门 市(州、盟)质量技术监督局n县级计量行政部门 县(市、区、旗)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级计量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市级计量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1. 宣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起草本市(州)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有关计量方面的文件监督实施;2. 制定本市(州)计量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本市(州)的计量工作;3. 组织本市(州)的量值传递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建立各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目,为本市(州)工农业生产、科研和群众生活服务;4. 负责本市(州)各类计量
14、器具生产、修理、使用和销售等方面的监督管理;5. 组织本市(州)各类计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6. 负责本市(州)计量情报的收集、管理、研究、利用和计量技术咨询服务活动;7. 领导各县(市、区)计量行政部门,协调各县(市、区)计量行政管理工作。县级计量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县级计量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县级计量行政部门的职责与市级计量行政部门的职责基本相同。但县级计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要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密切的法制计量(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和法定计量单位的贯彻实施工作认真抓好。国家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国家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n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n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
15、都)n国家专业计量站15个(包括轨道衡、大容量、水大流量、高电压、原油大流量、海洋、气象、纤维、矿山安全、通信、船舶、家用电器等计量站)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n东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沈阳)n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北京)n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上海)n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西安)n西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成都)n华中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武汉)n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州)地方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地方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n省级质监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n市级质监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n县级质监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 计量行政许可管理计量行政许可管理 市级质监部门负责的计量行政市级质监
16、部门负责的计量行政许可项目许可项目 计量标准器具核准; 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核准; 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证核发; 计量授权; 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 (项目表) 计量标准的管理计量标准的管理 测量标准的分类与管理测量标准的分类与管理 国家根据管理的需要,将测量标准国家根据管理的需要,将测量标准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有证标准物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三类。质三类。 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计量基准和有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计量基准和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鉴定、证标准物质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鉴定、审批和管理;对计量标准的管理采用的审批和管理;对计量标准的管理采用的是考核制度,计量标准考核由各
17、级质量是考核制度,计量标准考核由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实施。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实施。 测量标准的分类图测量标准的分类图测量标准测量标准计量基准计量基准有 证 标 准有 证 标 准物质物质基准基准计量标准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副基准副基准部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企事业计量标准企事业计量标准一级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n量值传递: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量值的准确和一致。n溯源性:溯源性:通过一条有规定不确定
18、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我国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我国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构成构成 国家计国家计 量量 基基 准准社会公用社会公用 计量标准计量标准 部门部门 计量标准计量标准企、事企、事 业业 计量标准计量标准 工作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考核的法律依据计量标准考核的法律依据 计量法计量法第六条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计量法计量法第七条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
19、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计量法计量法第八条第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的规定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的规定n申请建标考核,可以用于开展计量检定工作,也可以是以校准的方式开展量值传递。n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的范围:1)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规定的范围内对社会开展计量检定和校准;2)部门计量标准在本部门内部开展非强制计量检定和校准;3)企事业计量标准在本单位内部开展非强制
20、计量检定和校准。n如果需要超越以上范围开展量值传递或者执行强制计量检定工作,建立计量标准的单位应当向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计量授权或相应项目的扩项考核。n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或者检定合格印证;检定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n开展校准工作,可以依据国家校准规范或者计量检定规程,也可以根据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国际通用技术规范或者用户的需要和要求进行校准(计量标准器具除外),其结果可以出具校准证书或者校准报告。n列入国家强制计量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和纳入计量标准考核范畴的计量标准器具必须进行计量检定(没有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检定
21、规程不能覆盖其测量范围的,应当进行校准);其他的计量器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溯源。使用计量标准的规定使用计量标准的规定 计量法实施细则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条第七条 计量标准的计量标准的使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使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经计量检定合格;经计量检定合格; 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计量标准的管理规定计量标准的管理规定n计量标准器具(含配套设备)应接受考核发证计量标准器具(含配套设备)应接受考核发证单位组织的强制检定
22、。单位组织的强制检定。n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有效期为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有效期为4年。计量标准年。计量标准应在考核证书到期前应在考核证书到期前6个月向发证单位申请复个月向发证单位申请复查考核。查考核。n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的更换,应向发证单位申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的更换,应向发证单位申请并备案。请并备案。n计量标准应自觉接受有关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的计量标准应自觉接受有关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的量值比对活动。量值比对活动。计量标准考核的受理和发证计量标准考核的受理和发证n省级高标由总局受理和主持考核;省级高标由总局受理和主持考核;n市、县级高标由上一级质监部门受理和主持考核。省局规市、县级高标由上一级质监部门受
23、理和主持考核。省局规定国家重点管理的九种计量器具(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定国家重点管理的九种计量器具(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出租车计价器、衡器、加油机、热量表、粉尘测量仪、瓦出租车计价器、衡器、加油机、热量表、粉尘测量仪、瓦斯计等)的检定计量标准器具由省局受理和主持考核;斯计等)的检定计量标准器具由省局受理和主持考核;n市级次标由市质监局受理和主持考核;市级次标由市质监局受理和主持考核;n部门高标由同级质监部门受理和主持考核;部门高标由同级质监部门受理和主持考核;n省级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高标由省质监局受理和主持考省级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高标由省质监局受理和主持考核;核;n无主管部门企业高标由
24、企业工商注册地的质监部门受理和无主管部门企业高标由企业工商注册地的质监部门受理和主持考核。主持考核。n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由主持考核部门负责颁发。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由主持考核部门负责颁发。计量标准考核的组织计量标准考核的组织n主持考核的质监部门所辖区域内的计量技术机主持考核的质监部门所辖区域内的计量技术机构具有被考核计量标准相同或更高等级的计量构具有被考核计量标准相同或更高等级的计量标准,并有该项目备案的计量标准考评员的,标准,并有该项目备案的计量标准考评员的,应当自行组织考核;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当应当自行组织考核;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当呈报上一级质监部门组织考核。呈报上一级质监部门组织考核。n组
25、织考核的质监部门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组织考核的质监部门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单位或考评组承担计量标准考核的考评任务。单位或考评组承担计量标准考核的考评任务。n计量标准的考评工作由计量标准考评员执行。计量标准的考评工作由计量标准考评员执行。计量标准考核的主要内容计量标准考核的主要内容n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齐全,并经检定合格;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齐全,并经检定合格;n具备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及完整的技术资料;具备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及完整的技术资料;n具备合格的环境条件和工作场所;具备合格的环境条件和工作场所;n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检定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检定人员;n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具有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