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课件1-共.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课件1-共.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教材 分析 ppt 课件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整体内容分布:整体内容分布: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在具
2、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图形与坐标”的内的内容打下基础。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的位置。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的位置。 结合生活实例引出数对,使学生体会用数对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引出数对,使学生体会用数对可以准确、简洁地表示物体的位置。准确、简洁地表示物体的位置。 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有两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有
3、两个问题:个问题: 1. 通过让学生找出哪个是张亮,明确通过让学生找出哪个是张亮,明确“列列”“”“行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2.给出了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并通过给出了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并通过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强调有序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强调有序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 教学时,要使学生明确:教学时,要使学生明确: 1.“列列”“”“行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先说列,再说行;从左往右数列,从下般规则。
4、(先说列,再说行;从左往右数列,从下往上数行。这样就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表示一个往上数行。这样就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是一致的。)点的位置是一致的。) 2.用数对如何表示位置。用数对如何表示位置。 3.两个数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两个数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例例2 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与例与例1 1的区别的区别 把具体怀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把具体怀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这时物体用一个点代替。这时物体用一个
5、点代替。 具体化编排具体化编排 1. 1.把动物园的各场馆的位置画在方格纸上。把动物园的各场馆的位置画在方格纸上。 2. 2.两个学生对话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两个学生对话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3.下面的两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下面的两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1分数乘法(安排了分数乘法(安排了6个例题。)个例题。) 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基础上学习。 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
6、的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与运算顺序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与运算顺序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例例1(教学分数乘整数)(教学分数乘整数) 从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从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法教学,帮
7、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从人的步距与袋鼠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从人的步距与袋鼠步距的比较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四个步骤安排教学步距的比较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内容。(1)给出信息,提出问题。)给出信息,提出问题。(2)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求人跑)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求人跑 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3个个 是多少,为探究计算方法做好准备。是多少,为探究计算方法做好准备。112(3 3)探究计算方法。)探究计算方法。 先出示加法计算,是同分
8、母分数相加,属已学过的内先出示加法计算,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属已学过的内容。容。 再出示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将乘式转化为加再出示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将乘式转化为加法算式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法算式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同分子连加的形式转化为乘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将同分子连加的形式转化为乘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4 4)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例2(说明分数乘整数,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说明分数乘整数,为
9、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分再计算) 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 把积化为最简分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乘得的积把积化为最简分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乘得的积的分子与分母约分;另一种方法是在乘的过程中将分数的的分子与分母约分;另一种方法是在乘的过程中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 教材突出第二种方法,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可教材突出第二种方法,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以使计算简便。例例3(教学分数乘分数)(教学
10、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较难理解,所以本例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较难理解,所以本例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理解算理。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再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具体说明)再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具体说明) 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分两步操作。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分两步操作。第一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看作一面墙,先涂出第一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看作一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即这面墙的 ,第二
11、步再涂出,第二步再涂出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即 的的 ,直观得出的是,直观得出的是 。在此基础上,根据操作的。在此基础上,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小时粉刷多少?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4151415141434151例例4(说明分数乘分数应先约分再乘)(说明分数乘分数应先约分再乘) 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
12、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这里提出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除了像例这里提出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除了像例2写成写成后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把分后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对比与联系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对比与联系.1053 例例5 5(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通过观察计算得出通过观察计算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率和分配率,对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率和分配率,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于分数
13、乘法也适用”例例6 6(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结合具体计算,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运算中的应用。结合具体计算,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运算中的应用。 “ “做一做做一做”安排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安排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这一部分适当多做练习,增强学习做题的熟练性以及技巧性;这一部分适当多做练习,增强学习做题的熟练性以及技巧性;还要注意结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像还要注意结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像 这样的错误写法。这样的错误写法。101352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共安排教材共安排3个例题,分个例题,分2个层次教学。个层次教学。 例例1教学
14、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例2、例、例3 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问题。例例1(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这两个量的比较引入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这两个量的比较引入 用线段图表示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要求的问题,用用线段图表示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要求的问题,用“想想”提示提示学生根据线段图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是学生根据线段图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15、”与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是表示单位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求我国人均,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最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是多少。最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最后针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国情教育。最后针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国情教育。 “做一做做一做”安排一道与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安排一道与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决思路与方法。例例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16、少的问题) 这是一个数量与它的部分量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这是一个数量与它的部分量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 教材选取了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题材,出示一幅情教材选取了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题材,出示一幅情景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景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80分贝,经绿化隔离带后,测试噪音降分贝,经绿化隔离带后,测试噪音降低了低了 。提出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提出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
17、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教材用线段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式提示出先求什么。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式提示出先求什么。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 81 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教材仅出示线段图,提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教材仅出示线段图,提示要找出先求什么,没有给出解答
18、算式,意图要求学生自主探示要找出先求什么,没有给出解答算式,意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索解决问题。 最后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最后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例例3(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即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这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即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 教材以人心脏跳动次数为素材引入例题
19、。教材以人心脏跳动次数为素材引入例题。 其中其中“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是解题的关键。是解题的关键。教材由小精灵提出教材由小精灵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表示什表示什么意思?么意思?”让学生理解其含义。这句话可以转化为让学生理解其含义。这句话可以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理解了这句理解了这句话,就应该知道把什么看作单位话,就应该知道把什么看作单位“1”,就容易理解数量关系了,接,就容易理解数量关系了,接着教材还是利用线段
20、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着教材还是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这题也有两种解答方法,教材只出现一种,另一种方法教材没这题也有两种解答方法,教材只出现一种,另一种方法教材没有出示,只是用有出示,只是用“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提示让学生结合例提示让学生结合例2的学习自己想出。的学习自己想出。5454543倒数的认识倒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 安排了安排了2个例题,教学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个例题,教学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法。例例1(教
21、学倒数的含义)(教学倒数的含义) 编排了几组乘积为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 要让学生理解要让学生理解“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含义,即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倒数不能单独存在。如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倒数不能单独存在。如“不能说不能说 是倒数是倒数”。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说出几组倒数,理解是否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说出几组倒数,理解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和掌握。 2
22、1例例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从而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从而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总结求倒数的方法,分三种情况:总结求倒数的方法,分三种情况: 一般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一般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子是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子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母的位置。 1和和0的倒数的问题,教材提出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结论。的倒数的问题,教材提出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结论。(在讨论的基
23、础上归纳: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所以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1;因为;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所以0没有倒数。)没有倒数。)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例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材采用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教材采用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首先由整数乘法的实际例子首先由整数乘法的实际例子“每盒水果糖重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盒有多重?重?”引入整数乘法,同时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得出两个引入整数乘法,
24、同时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得出两个相应的除法算式。然后将其中的相应的除法算式。然后将其中的100g改成改成 kg,引出一个分,引出一个分数乘法算式和两个分数除法算式。使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无论涉及数乘法算式和两个分数除法算式。使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无论涉及整数还是分数,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整数还是分数,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个因数的运算。 “做一做做一做”,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直接写出两,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直接写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旨在通过练习,巩固对分数除法意义的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旨在通过练习,巩固对分数除法意义
25、的认识。识。101例例2(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通过折纸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折纸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分两个层次教学:分两个层次教学: 1.先解决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即把一张纸的先解决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即把一张纸的 平均平均分成分成2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一般情况:把这张纸的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一般情况:把这张纸的 平均平均分成分成3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体会到用整数去除分数的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