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步态分析-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步态 分析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forever304forever3041概述2正常步态3异常步态4评定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1、中枢命令:皮层、脊髓、步行中枢?2、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3、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 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一、 步行中枢二、自然步态的要点自然步态的要点 (1) 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2) 上身姿势稳定。 (3) 最佳能量消耗。三、自然步态的生物力学因素 1、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可以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并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2、支撑
2、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重力方向),以及充分的支撑面(足的位置)。 3、 摆动相有足够的推进力、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和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 四、步态分析的临床意义步态分析的临床意义 1、是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 2、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 3、为分析异常步态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4、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评定康复疗效提供客观依据五、步态分析的目的、步态分析的目的 1 确定异常步态的障碍学诊断。 2 确定异常步态的程度。3 比较不同种类的辅助具(假肢、矫形器)对步态的影响。 六、六、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
3、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骨关节疾病与外伤下肢肌力损伤其他(疼痛)2、禁忌症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下肢骨折未愈合检查不配合者不宜进行步态分析第二节 正常步态正常步态一、步行周期(gait cycle) 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 分为: 1、 站立相(stance phase 60):又称支持相,为足底与地面接触的时期。 2、 迈步相(swing phase 40):又称摆动相,指支持腿离开地面想起摆动的阶段 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二)步行周期分期TITLE1、首次着地 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瞬间,此时骨盆
4、旋前5度,髋关节屈曲30度,膝和踝关节中立位。 正常人首次着地方式为足跟着地,病理步态时表现各异:脑瘫患儿可出现脚掌着地,脚后跟疼痛患者可见足底外侧缘或内侧缘着地。 2、负荷反应期(承重期)双支撑期 指足跟着地后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接触的一段时间,即一侧足跟着地后至对侧足趾离地。此时,膝关节屈曲达到站立相的最大值。 3、站立中期 指从对侧下肢离地至躯干 位于支撑腿正上方时。 TITLETITLE 4、站立末期 指从支撑腿足跟离地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 5、迈步前期(双支撑期 ) 指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 6、迈步初期 从支撑腿离地至该侧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7、迈步中期
5、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退与地面垂直时。 8、迈步末期 指与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摆动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之前。 该怎样进行步态分析呢?该怎样进行步态分析呢?1、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2、常用的基础知识一、一、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步态的定性分析是评定者目测观察患者的行走过程,通过与正常步态对比并结合病理步态的特点从而做出步态分析的定性结论。要求评定者熟悉掌握正常的步行周期及有关肌肉关节活动的特点。了解神经、肌肉、骨关节系统受到不同损害时对行走的速度、协调性、对称性、节律性和平稳程度的影响。(一)步频与步数步频与步数 1、步频(cadence)(步数/min)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正常人平均
6、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 2、步行速度(velocity )(m/s)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5m/s。 步速(m/s)跨步长(m)步频(步/min) 120 二、定量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二、定量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 (二) 步长与跨步长步长与跨步长 1步长步长(steplength) 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 正常人的步长约为50-80cm。偏瘫患者:健侧步长缩短,患侧步长延长。 2 2、跨步长、跨步长( stride length)( stride length) 指同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相当于左右
7、两个步长相加,约100-160cm。 (三)步宽与足偏角(三)步宽与足偏角1、步宽(stride width) 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 (正常人:511cm)2、足偏角(toe out) 指贯穿一侧足底的中心线与前进方向所成的夹角。 (正常人:6.75度左右)第二节、常见的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第二节、常见的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一、疼痛 急、慢性疼痛均可影响运动功能 髋关节疼痛的患者在行走时,为减轻负重期的疼痛,患者站立相时间缩短。 膝关节疼痛时,患者在整个行走周期中以轻度屈曲膝关节为特征。 踝足创伤、炎症、退行性关节炎等可引起疼痛。患者患侧步长明显缩短,正常的足跟-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