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 18页).doc

  • 上传人(卖家):欢乐马
  • 文档编号:274953
  • 上传时间:2020-02-23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28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 18页).doc》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 18页 公路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设计 doc 18
    资源描述:

    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 总则总则 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 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 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 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 并 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

    2、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术语、符号 21 术语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 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 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con

    3、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 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 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 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

    4、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 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 安全等级 safety classes 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 2112 可靠度 reliability 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13 目标可靠度 objective reliability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度。 2114 可靠指标 reliability index

    5、 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的一种数量指标。 2115 目标可靠指标 objective reliability index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指标。 2116 可靠度系数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单 一综合系数。 22 符号符号 221 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 Ne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s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P轴载 Ps标准轴载 w弯沉 s h干缩应变 p r荷载疲劳应力 p s标准轴载的引力 s钢筋应力 t m最大温度梯度时的温度翘曲应力 t r温度梯度疲劳应力 222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符号 Bx

    6、温度应力系数 Cv变异系数 Cx温度翘曲应力系数 gr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k c综合影响系数 k f荷载疲劳应力系数 k j接缝传荷系数 k p轴载当量换算系数 k r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 k s粘结刚度系数 k t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k u层间结合系数 p概率或频率 Tg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s钢筋线膨胀系数 r可靠度系数 i轴-轮型系数 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c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 s t钢筋温度应力系数 b裂缝宽度系数 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 配筋率 f钢纤维体积率 钢筋刚度贡献率 223 几何参数符号 A s钢筋面积 bj 裂缝缝隙宽度 d f 钢纤维直径

    7、d s钢筋直径 h结构层厚度 f l钢纤维长度 l 面层板长度 Ld裂缝间距 224 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板抗力符号 D面层的弯曲刚度 Dg双层混凝土面层的总弯曲刚度 E土基或基、垫导线材料回弹模量 Ec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 Es钢筋的弹性模量 Et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fr 混凝土弯拉强度 fr m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 fs p 混凝土劈裂强度 fs y 钢筋屈服强度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 r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 3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301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目标可靠指 标和目标可靠度,应符合表 3 .0 .1 的规定。各安全等级路面的材料性能

    8、和结构尺 寸参数的变异水平等级,宜按表 3 .0 1 的建议选用。 表表 3。0。1 可靠度设计标准可靠度设计标准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设计基准期(a) 30 30 20 20 目标可靠度 () 95 90 85 80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变异水平等级 低 低中 中 中高 302 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异水平分为低、中和高三级。各变异水平等级主要 设计参数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应符合表 3 .0 .2 的规定。 表表 3。0。2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cv的变化范围的变化范围 变异水平等级

    9、低 中 高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弯拉弹性模量 cv 0.10 0.10 cv 0.15 0.15 cv0.20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cv 0.25 0.25 cv 0.35cv0.55 0.35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 cv 0.04 0.04 cv 0.06 0.06cv0.08 30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 设计的极限状态,其表达式采用式(3 .0 .3) 。 () prtrr f (3 .0 .3) 式中: r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按表 3 .0 3 确定; p r行车荷载疲劳应力(Mpa) ,计算方法见附录 B.1;

    10、t r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 ,计算方法见符录 B.2; fr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见 3. 0. 6 条。 表表 3。0。3 可靠度系数可靠度系数 变异水平等级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低 1.201.33 1.091.16 1.041.08 中 1.331.50 1.161.23 1.081.13 1.041.07 高 1.231.33 1.131.18 1.071.11 注: 变异系数在表 3 .0 .2 所示的变化范围的下限时, 可靠度系数取低值; 上限时, 取高值。 304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不同

    11、轴- 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3 .0 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 1 100 n i sii i P NN (3.0.4-1) 30.43 2.22 10 ii P (3.0.4-2 ) 或 50.22 1.07 10 ii P (3.0.4-3 ) 或 80 . 2 2 2 . 2 41 0 ii P (3.0.4-4 ) 式中: Ns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KN) ; 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N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i 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 i =1;单轴-单轮时,

    12、按式(3.0.4-2)计算;双 轴-双轮组时,按式(3.0.4-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3.0.4-4)计算。 305 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轴载作用,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 累计作用次数分为 4 级,分级范围如表 3.0.5。 表表 3。0。5 交通分级交通分级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设计车道标准轴 载累计作用次数 Ne(104) 2000 1002000 3100 3 注:交通调查和分析及 Ne计算,参照本规范附录 A。 306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 28d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当混凝土浇筑后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当混凝土浇筑后 90d 内不开

    13、放内不开放 交通时,可采用交通时,可采用 90d 龄期的弯拉强度。各交通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龄期的弯拉强度。各交通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 值不得低于表值不得低于表 3。0。6 的规定。的规定。 表表 3。0。6 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5.0 5.0 4.5 4.0 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6.0 6.0 5.5 5.0 307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的总厚度不应小于表 3.0.7 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 表表 3.0.7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冻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冻厚度(m

    14、) 路基干湿 类型 路基土质 当地最大冰冻深度(m) 0.501.00 1.011.50 1.502.00 2.00 中湿路基 低、中、高液限粘土 0.300.50 0.400.60 0.500.70 0.600.95 粉土,粉质低、中液限粘土 0.400.60 0.500.70 0.600.85 0.701.10 潮湿路基 低、中、高液限粘土 0.400.60 0.500.70 0.600.90 0.751.20 粉土,粉质低、中液限粘土 0.450.70 0.550.80 0.701.00 0.801.30 注:冻深小或填方路段,或者基、垫层为隔湿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低值;冻深大或 挖方

    15、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或者基、垫层为隔湿性能较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 冻深小于 0.50m 的地区,一般不考虑结构层防冻厚度。 308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 Tg ,可按照公路所在地的公路自然区划 按表 3.0.8 选用。 表表 3.0.8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 Tg 公路自然区划 、 、 最大温度梯度(/m) 8883 9095 8692 9398 注:海拔高时,取高值;湿度大时,取低值。 4 结构组合设计结构组合设计 41 路基路基 411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412 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床填

    16、料或二级 和二级以下公路和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数大于 16 或膨胀率大于 3 的低液限粘土, 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路床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 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改善。 413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堤设计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 路基临界高度时, 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 填料;未能达到潮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除采用上述填料措施外,还应采取 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414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的要求。多雨潮湿地区,对 于高液限土及塑性指数大于 16

    17、 或膨胀率大于 3的低液限粘土,宜采用由轻型 压实标准确定的压实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传佳含水量时压实。 415 岩石或填石路床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 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床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为 100500mm。 4 2 垫层垫层 421 遇有下述情况时,需在层基下设置垫层: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表 3.0.7)时,其差 值应以垫层厚度补足;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 422 垫层的宽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 150mm。

    18、423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可采用低剂量无机结 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43 基层基层 431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 432 基层类型宜依照交通等级按表 4.3.2 选用。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 料基层。 表表 4.3.2 适宜各交通等级的基层类型适宜各交通等级的基层类型 交通等级 基层类型 特重交通 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 重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中等或轻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433 湿润和多雨地区,路基为低透水性细粒土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者承受特重或 重交通的二级公路,

    19、宜采用排水基层。排水基层可选用多孔隙的开级配水泥稳定 碎石、沥青稳定碎石或碎石,其孔隙率约为 20。 434 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 300mm(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或 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 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路肩采用混 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宜与路基同宽。级配粒料基层 的宽度也宜与路基同宽。 435 各类基层厚度和适宜范围见表 4.3.5。 436 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贫混凝土基层在其弯拉强度 超过 1.8MPa 时,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横向缩缝;一次摊铺宽度大于 7.5m 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20、。 437 基层下未设垫层,上路床为细粒土、粘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 时) ,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 ,应在基层下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 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厚度一般为 200mm。 表表 4.3.5 各类基层厚度的适宜范围各类基层厚度的适宜范围 基层类型 厚度适宜的范围(mm) 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 120200 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 150250 沥青混凝土基层 4060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80100 级配粒料基层 150200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 100140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 80100 438 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

    21、水泥稳定粒料或者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厚度一 般为 200mm。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44 面层面层 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 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 沉降时, 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 4.4.2 选用。 表表 4.4.2 其他面层类型选择其他面层类型选择 面层类型 适用条件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 高速公路 沥青上面层与连续配筋混凝土或横缝设传力杆的普 通

    22、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 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 碾压混凝土面层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服务区停车场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 标高受限制路段、收费站、混凝土加 铺层和桥面铺装 矩形或异形混凝土预制块面层 服务区停车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 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其 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 3.04.5m 范围内确定。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 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 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 46m,面层板的长

    23、宽不宜超过 1.30,平面尺寸不 宜大于 25m2;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 610m; 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 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 4.4.6 所示参考范围并按 4.4.9 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公路等级 高速 一级 二 级 高速 一级 二级 变异水平等级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面层厚度(mm) 260 250 240 270240 260230 250220 交通等级 中等 轻 公路等级 二级 三、四级 三、

    24、四级 三、四级 变异水平等级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面层厚度(mm) 240210 230200 220200 230 220 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 0.61.0时, 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 0.650.75 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 其最小厚度为 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 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 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 B.1 和 B.2 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 厚度按 10mm

    25、 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 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 进行应力分析。 上、 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 附录 C.1 和 C.2 计算。上、下层板的计算厚度应分别满足式(3.0.3)的要求。 具有沥青上面层的水泥混凝土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 力分别按附录 D.1 和 D.2 计算。 混凝土板的计算厚度, 应满足式 (3.0.3) 的要求。 4410 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构造深度在使用初 期应满足表 4.4.10 的要求。 表表 4.4.10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各级

    26、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mm)要求)要求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一般路段 0.701.10 0.500.90 特殊路段 0.801.20 0.601.00 注:特殊路段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系指立交、平交或变速车道等处, 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系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 年降雨量 600mm 以下的地区,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 4411 混凝土预制块可采用异形块或矩形块。预制块的长度为 200250mm,宽度为 100125mm,长宽比通常为 21。预制块厚度为 100120mm。预制块下稳 平层的厚度为 3050mm。 45 路肩路肩 451 路肩铺面结构

    27、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结构导线组合和材料选用应与行车道路 面相协调,并保证进入路面结构中的水的排除。 452 路肩铺面可选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沥青面层。 453 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通常采用与行车道面层等厚,其基层宜与行车道基 层相同。选用薄面层时,其厚度不宜小于 150mm,基层应采用开级配粒料。 454 路肩沥青面层宜选用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基层可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级 配粒料。行车道路面结构不设内部排水设施时,沥青面层和不透水基层的总厚度 不宜超过行车道面层的厚度,基层下应选用透水性粒料填筑。 46 路面排水路面排水 461 行车道路面应设置双向或单向横坡,坡度为 12。路肩铺面

    28、的横向坡度值 宜比行车道路面的横坡值大 12。 462 行车道路面结构设置排水基层或垫层时,应在排水基层或垫外侧边缘设置纵向集 水沟和带孔集水管,并间隔 50100m 设置横向排水管。 463 排水基层的纵向边缘集水沟,路肩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时,可设在路肩下或路肩 外侧边缘内;路肩采用沥青面层时,可设在路肩内侧边缘内。排水垫层的纵向 边缘集水沟设在路床边缘。 464 带孔集水管和孔径通常采用 100150mm。集水沟的宽度通常采用 300mm。集水 沟的深度应能保证集水管管顶低于排水层底面, 并有足够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 管不被施工机械压裂。沟内回填料宜采用与排水基层或垫层相同的透水性材 料,或

    29、者不含细料的碎石或砾石粒料。回填料与沟壁间应铺设无纺反滤织物。 横向排水管不带孔,其管径与集水管相同。 465 集水沟和集水管的纵坡宜与路线纵坡相同,但不得小于 0.25%。横向排水管的坡 度不宜小于 5%。 466 横向排水管出口端应设端墙。端头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出水口应进行冲刷 防护。在横向排水管上方的路肩边缘处应设置标志,标明出水口位置。 5 接缝设计接缝设计 51 纵向接缝纵向接缝 511 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 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 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 3040mm,宽度为 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构

    30、 造如图 5.1.1a)所示; 一次铺筑宽度大于 4.5m 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 的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 采用粒料基层时, 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 1/3; 采用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为板厚的 2/5。其构造如图 5.1.1b)所示。 512 纵缝应与路线中缝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 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 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 1m。 513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后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 100mm 范围内进行防锈 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可参照表

    31、 5.1.3 选用。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 按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 100 mm。 表表 5.1.3 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mm) 面层厚度 (mm) 到自由边或未设拉杆纵缝的距离(m) 3.00 3.50 3.75 4.50 6.00 7.5 200250 14*700*900 14*700*800 14*700*700 14*700*600 14*700*500 14*700*400 260300 16*800*900 16*800*800 16*800*700 16*800*600 16*800*500 16*800*40

    32、0 注: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的数字为直径长度间距。 51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缝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 52 横向接缝横向接缝 521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 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其构造如 图 5.2.1a)所示;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 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其构造如图 5.2.1b)所示。 522 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 以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 3 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构

    33、造如图 5.2.2a)所示。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构造如图 5.2.2b)所示。 523 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 1/51/4,宽度为 38mm,槽内填 塞填缝料。高速公路的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深 20mm、宽 610mm 的浅槽口,其 构造如图 5.2.3 所示。 524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设置的胀缝 条数,视膨胀量大小而定。低湿浇筑混凝土面层或选用膨胀性高的集料时,宜酌 情确定是否设置胀缝。胀缝宽 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胀缝 的构造如图 5.2.4 所示。 525 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

    34、可按表 5.2.5 选用。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 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 150250mm。 表表 5.2.5 传力杆尺寸和间距(传力杆尺寸和间距(mm) 面层厚度(mm) 传力杆直径 传力杆最小长度 传力杆最大间距 220 28 400 300 240 30 400 300 260 32 450 300 280 35 450 300 300 38 500 300 53 交叉口接缝布设交叉口接缝布设 531 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和直道部分均保持本身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各 条道路的横缝位置应按相对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两条道路的纵横缝 垂直相交,互不错位。两条道路斜交时,主要道路的直道

    35、部分保持纵缝的连贯, 而相交路段内的横缝位置应按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与次要道路 的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出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 角板。 5 3 2 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 应采用胀缝形式。 膨胀量大时, 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 23 条胀缝。 54 端部处理端部处理 541 混凝土路面与固定构造物相衔接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毗邻构造物的板 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或在长度约为 610 倍板厚的范围内逐渐将板厚增加 20%。 542 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桥头设有搭板时,应在搭板与混凝土面层板之间设置 长 610的钢筋混凝土面层过渡板。

    36、后者与搭板间的横缝采用设拉杆平缝形式, 与混凝土面层间的横缝采用设传力杆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连续设置 23 条 设传力杆胀缝。当桥梁为斜交时,钢筋混凝土板的锐角部分应采用钢筋网补强。 桥头未设搭板时,宜在混凝土面层与桥台之间设置长 1015m 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板;或设置由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或沥青面层铺筑的过渡段,其长度不小于 8m。 543 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其间应设置至少 3m 长的过渡段。过渡段的路面 采用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布置,其下面铺设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的厚度不得 小与 200mm,如图 5.4.3 所示。过渡板与混凝土面层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直径 25mm、长 700

    37、mm、间距 400mm 的拉杆。混凝土面层毗邻该接缝的 12 条横向 接缝应设置胀缝。 54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与其他类型路面或构造物相连接的端部,应设置锚固结构。 端部锚固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地梁或宽翼缘工字钢梁接缝等形式: 钢筋混凝土地梁一般采用 35 个,梁宽 400600mm,梁高 12001500mm, 间距 50006000mm;地梁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连成一体;其构造如图 5.4.4-1 所示; 宽翼缘工字钢梁的底部锚入钢筋混凝土枕梁内,枕梁一般长 3000mm、厚 200mm ;钢梁腹板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端部间填入胀缝材料;其构造如 图 5.4.4-2 所示。 55 接缝填

    38、封材料接缝填封材料 551 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复原率高和耐久性 好的材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选用泡沫橡胶板、沥青纤维板;其他等级公路 也可选用木材类或纤维类板。 552 接缝填料应选用与混凝土接缝槽壁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 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的材料。常用的填缝材 料有聚氨酯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类、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类、沥 青玛蹄脂及橡胶嵌缝条等。 6 面层配筋设计面层配筋设计 61 特殊部位配筋特殊部位配筋 611 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下基础薄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的平缝时,可在面层边缘的 下部配置

    39、钢筋。通常选用 2 根直径为 1216mm 的螺纹钢筋,置于面层底面之上 1/4 厚度处并不小于 50mm,间距为 100mm,钢筋两端向上弯起, 如图 6.1.1 所示。 612 承受特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和自由边的面层角隅及锐角面层角隅,宜配置角隅 钢筋。通常选用 2 根直径为 1216mm 的螺纹钢筋,置于面层上部,距顶面不小 于 50mm,距边缘为 100mm,如图 6.1.2 所示。 613 混凝土面层下有箱形构造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小于 400mm 或 嵌入基层时,在构造物顶宽及两侧各(H+1)m 且不小于 4m 的范围内,混凝土 面层内应布设双层钢筋网,上下层钢筋网

    40、各距面层顶面和底面 1/41/3 厚度处, 如图 6.1.3-1 所示。构造物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在 4001200mm 时,则在上述长 度范围内的混凝土面层中应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顶面 1/41/3 厚度处, 如图 6.1.3-2 所示。钢筋筋直径为 12mm,纵向钢筋间距 100mm,横向钢筋间距 200mm。配筋混凝土面层与相邻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传力杆缩缝。 614 混凝土面层下有圆形管状构造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小于 1200 mm 时, 在构造物两侧各(H+1)m 且不小于 4m 的范围内,混凝土面层内应设 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面层顶面 1/41/3 厚度处,

    41、如图 6.1.4 所示。钢筋尺寸 和间距及传力杆接缝设置与 6.1.3 条相同。 62 钢筋混凝土面层配筋钢筋混凝土面层配筋 621 钢筋混凝土面层的配筋量按式(6.1.2)确定。 16 s s sy L h A f (6.1.2) 式中: A s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mm2) ; L s纵向钢筋时,为横缝间距(m) ;横向钢筋时,为无拉杆的纵缝或自由边 之间的距离(m) ; h 面层厚度(mm) ; 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磨阻系数,基层为水泥、石灰或沥青稳定粒料时,可取 1.8;基层为无结合料的粒料时,可取 1.5; f sy钢筋的屈服强度(Mpa) ,按附录 F.4 选用。

    42、622 纵向和横向钢筋宜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直径,其直径差不应大于 4mm。钢筋的最 小直径和最大间距,应符合表 6.2.2 的规定。钢筋的最小间距为集料最大粒径的 2 倍。 表表 6.2.2 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mm) 钢 筋 类 型 最 小 直 径 纵向最大间距 横向最大间距 光面钢筋 8 150 300 螺纹钢筋 12 350 750 623 钢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 1/31/2 厚度范围内, 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 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 35 倍钢筋直径,搭接位置应错开,各搭接 端接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小于 600; 边缘钢

    43、筋至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 100150mm。 63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 613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向配筋率按允许的裂缝间距(1.02.5m) 、缝隙宽度 (80 5680 3155 31 834 板底脱空可根据面层板角隅处的多级荷载弯沉测试结果,并综合考虑唧泥和错台 发展程度以及接缝传荷能力进行判别。 84 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调查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调查 841 旧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标准值可根据钻孔芯样的量测高度按式(8.4.1)计算确定。 1.04 e es h hh (8.4.1) 式中: e h旧混凝土面层测量厚度的标准值(mm) ; eh旧混凝土面层量

    44、测厚度的均值(mm) ; sh旧混凝土面层厚度量测值标准差(mm) 。 842 旧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的标准值可采用钻孔芯样的劈裂试验测定结果按式 (8.4.2-1)和式(8.4.2-2)计算确定。 0 . 6 2 12 . 6 4 rs p ff (8.4.2-1) 1.04 spspsp ffs (8.4.2-2) 式中: r f旧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 sp f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标准值(Mpa) ; sp f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测定值的均值(Mpa) ; sp s旧混凝土劈裂强度测定值的标准差(Mpa) 。 843 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可按式(8.4.3)计算确定。 4 10

    45、 0.9634 0.0915 c r E f (8.4.3) 式中: c E旧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Mpa) ; r f旧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 844 旧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标准值,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标准荷载 100KN、承载板半径 150mm)量测板中荷载作用下的弯沉曲线,按式(8.4.4-1) 和式(8.4.4-2)确定。 0 . 0 5 70 . 2 2 2 0 3 . 6 02 4 . 0 31 5 . 6 3 100 wSI te E (8.4.4-1) 0300600900 0 wwww SI w (8.4.4-2) 式中: t E基层顶面的当量

    46、回弹模量标准值(Mpa) ; SI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 0 w荷载中心处弯沉值(m) ; 300 w、 600 w、 900 w距离荷载中心 300mm、600mm 和 900mm 处的弯沉值 (m) 。 当采用落落锤式弯沉仪的条件受到限制时, 出可选择在清除断裂混凝土板后的基 层顶面进行梁式弯沉测量后按式工(B.16)反算或根据基层钻芯的材料组成及性 能情况依经验确定。 85 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 851 当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中或次,或者新旧混凝土 板的平面尺寸不同、 接缝形式或位置不对应或路拱横坡不一致时, 应采用分离式 混凝土加铺层。加铺层铺筑前应更换破碎板,修补裂缝,磨平错台,压浆填封板 底脱空,清除夹缝中失效的填缝料和杂物,并重新封缝。 852 在旧混凝土面层与加铺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材料可选用沥青混凝土、沥 青砂或油毡等, 不宜选用砂砾或碎石等松散粒料。 沥青混合料隔离层的厚度不宜 小于 25mm。 853 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的接缝形式和位置,按新建混凝土面层的要求布置。 854 加铺层可采用普通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 18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49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