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之地下工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工程地质学之地下工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地质学 地下工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1 1第六章 地下工程.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2 2第六章 地下工程6.16.1 概述概述6.26.2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6.36.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围岩的变形与破坏6.46.4 地下建筑稳定性评价地下建筑稳定性评价6.56.5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地下工程:地下工程: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内的构筑物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内的构筑物,也称为地下建筑或地下洞室。,也称为地下建筑或地下洞室。分类分类按其用途可分为:按其用途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矿山巷道,交通隧道、水工隧道、矿山巷道,地下厂房和仓库、
2、地下铁道及地下军事工程等类型地下厂房和仓库、地下铁道及地下军事工程等类型按其内壁是否有内水压作用:按其内壁是否有内水压作用:无压洞室、有压洞室无压洞室、有压洞室按其断面形状:按其断面形状:圆形、矩形、马蹄形等圆形、矩形、马蹄形等按洞室轴线与水平面对关系:按洞室轴线与水平面对关系:水平洞室、竖井、倾斜水平洞室、竖井、倾斜洞室洞室按围岩介质类型:按围岩介质类型:土洞、岩洞土洞、岩洞3 36.1 概述.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4 46.1 概述l地下工程的共同特点地下工程的共同特点: :都要在岩土体内开挖出具有都要在岩土体内开挖出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并具有较大的延伸长度的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并具有
3、较大的延伸长度的洞室。洞室。l洞室开挖之前洞室开挖之前,岩体处于一定的应力平衡状态,岩体处于一定的应力平衡状态; ;l洞室开挖洞室开挖使洞室周围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和应力重使洞室周围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和应力重新分布。新分布。l 围岩足够强固,不会因卸荷回弹和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围岩足够强固,不会因卸荷回弹和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形和破坏,开挖出的洞室就是稳定的。发生显著变形和破坏,开挖出的洞室就是稳定的。l 围岩适应不了回弹应力和重分布应力的作用,随着时围岩适应不了回弹应力和重分布应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挖出的洞室就会逐渐丧失其稳定性。间的推移,开挖出的洞室就会逐渐丧失其稳定性。.6 6地地下
4、下工工程程5 56.1 概述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计算计算重分布应力重分布应力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计算计算位移位移、确定、确定破坏范围破坏范围围岩压力问题围岩压力问题计算计算围岩压力围岩压力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计算计算围岩抗力围岩抗力洞室洞室围岩力学问题围岩力学问题hV5 5.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6 6第六章 地下工程6.16.1 概述概述6.26.2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6.36.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围岩的变形与破坏6.46.4 地下建筑稳定性评价地下建筑稳定性评价6.56.5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6 6
5、.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6.2 6.2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7 7应力重分布作用应力重分布作用: :地下开挖以后,由于围岩质点地下开挖以后,由于围岩质点应力、应变调整而引起起天然应力大小、方应力、应变调整而引起起天然应力大小、方向和性质改变的作用向和性质改变的作用。重分布应力状态重分布应力状态: :经应力重分布作用后形成的新经应力重分布作用后形成的新的应力状态。的应力状态。围岩围岩: :把重分布应力影响范围内的岩体。把重分布应力影响范围内的岩体。重分布应力与围岩性质、洞形、洞室受外力状态重分布应力与围岩性质、洞形、洞室受外力状态有关。有关。.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6.2 6.2
6、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8 8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 开挖前开挖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确定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确定 开挖后开挖后围岩重分布应力的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的计算 支护衬砌后支护衬砌后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善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善8 8.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一、一、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9 9坚硬致密坚硬致密的块状岩体,当天然应力大约等于或的块状岩体,当天然应力大约等于或小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一半时,围岩呈小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一半时,围岩呈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其围岩重分布应力可
7、根据,其围岩重分布应力可根据弹性力学弹性力学计算。计算。如果洞室半径相对洞长很小,按如果洞室半径相对洞长很小,按平面应变问题平面应变问题考虑,概化为两侧受均布压力的薄板中心小圆孔周考虑,概化为两侧受均布压力的薄板中心小圆孔周边应力分布的计算问题。边应力分布的计算问题。.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1 1、圆形洞室圆形洞室 假定一半径为假定一半径为R R0 0的水平圆的水平圆形洞室,深埋于均质、连续形洞室,深埋于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岩体中,、各向同性的弹性岩体中,开挖后仍保持弹性。开挖后仍保持弹性。 一、一、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如果洞室半径相对于洞长很小时,可按平面应变问如果洞室
8、半径相对于洞长很小时,可按平面应变问题考虑,设岩体中的铅直与水平天然应力分别为题考虑,设岩体中的铅直与水平天然应力分别为vv和和hh则可概化出如图的力学模型,围岩中任意一点则可概化出如图的力学模型,围岩中任意一点M(rM(r,)的重分布应力状态可用的重分布应力状态可用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求得。求得。1010.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围岩中任意一点围岩中任意一点M(r,)的重分布应力状态可用弹的重分布应力状态可用弹性理论求得:性理论求得:式中,式中,r:径向应力径向应力、 : 环向应力、环向应力、r : 剪应力剪应力 : M点的极角,点的极角,自水平轴自水平轴(x轴轴)起始,反时钟方向为正起始,反时钟
9、方向为正r : 极极距距一、一、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1111.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一、一、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洞壁上的应力洞壁上的应力, 令令r=Rr=R0 0 可得:可得:1212围岩内一点围岩内一点(r,)的重分布应力:的重分布应力:表明:洞壁上的表明:洞壁上的r=0r=0, r=0r=0,仅有,仅有 作作用,为单向应力状态,其用,为单向应力状态,其大小与水平应力、铅直应大小与水平应力、铅直应力和力和有关。有关。.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当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当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均等于均等于00时,即当时,即当=l=l时,时,有有h=v=0h=v=0,则有,则
10、有: :1313.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即当即当=l=l时,时,n有有h=v=0h=v=01414.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1515.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l讨论讨论1:洞壁上的重分布应力洞壁上的重分布应力l洞壁上的洞壁上的r0,r0,为,为单向应力状态单向应力状态l大小与与洞室尺寸大小与与洞室尺寸R0无关,无关, 取取= h/vl当当=0、180o,=3V -h=(3- )Vl 当当=90、270o,=3h -V=(3 -1)V当当1/3时,时,=洞顶底洞顶底0,将出现拉应力将出现拉应力当当1/33时,时,为压应力且分布较均匀为压应力且分布较均匀当当3时,洞壁两侧时,洞壁两侧0,出现拉应力;洞
11、顶底出现较出现拉应力;洞顶底出现较高的压应力集中高的压应力集中 02cos)1(212cos)(20 rVVhVhrl洞壁,洞壁,l即即r=R01616.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1717由右式由右式,取,取= h/v为为1/3,1,2,3,等等不同数值时,可求得不同数值时,可求得洞壁上洞壁上0,90,180,270四点的四点的应力应力。 .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1818当当1/31/3时,洞顶和洞底都将出现拉应力;时,洞顶和洞底都将出现拉应力; 当当1/331/333时洞壁两侧出现拉应力,洞顶和洞底则出时洞壁两侧出现拉应力,洞顶和洞底则出现较高的压应力集中。现较高的压应力集中。1818.6 6地
12、地下下工工程程讨论讨论2:静水压力式天然应力场中的围静水压力式天然应力场中的围岩重分布应力岩重分布应力n围岩内重分布应力与围岩内重分布应力与角无关,仅与角无关,仅与R0和和0有关有关n由于由于r=0,则,则r、均为主应力,且均为主应力,且恒为最大主应力,恒为最大主应力,r恒为最小主应力恒为最小主应力n当当rR0(洞壁洞壁)时,时,r=0,=20,可知洞壁上的应力差最,可知洞壁上的应力差最大,且处于单向受力状态,说明洞壁最易发生破坏大,且处于单向受力状态,说明洞壁最易发生破坏nr增大,增大,r增大,增大,减小,都渐趋于减小,都渐趋于0值。值。n在理论上,在理论上,r,要在要在r处才达到处才达到0
13、值,但实际上值,但实际上r,趋近于趋近于0的速度很快,当的速度很快,当r=6R0时,时,r和和与与0接近。接近。n一般认为,地下洞室开挖引起的围岩分布应力范围为一般认为,地下洞室开挖引起的围岩分布应力范围为6R0。 01122002200 rrRrRr静水压力式天然应力场是静水压力式天然应力场是=11919.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l为了最有效和经济地利用地下开挖空间,地下为了最有效和经济地利用地下开挖空间,地下洞室的断面形状常根据实际需要,开挖成洞室的断面形状常根据实际需要,开挖成非圆非圆形的各种不同形状形的各种不同形状。l在这些非圆形洞室的在这些非圆形洞室的急剧变化部位急剧变化部位和和拐点拐
14、点处,处,常存在较大的常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应力集中。l为了研究各种不同形状洞室洞壁上重力分布应为了研究各种不同形状洞室洞壁上重力分布应力变化情况,在此引进力变化情况,在此引进应力集中系数应力集中系数的概念。的概念。l把地下挖开后,洞壁上一点的应力与开挖前该把地下挖开后,洞壁上一点的应力与开挖前该点天然应力的比值,称为应力集中系数。点天然应力的比值,称为应力集中系数。2020.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式中,式中,、为应力集中系数。为应力集中系数。对于圆形洞室洞壁上一点:对于圆形洞室洞壁上一点: 有有=1-2cos2,=l+2cos2。洞壁上一点的洞壁上一点的重分布应力可重分布应力可以表示为:以表示
15、为:2121.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常见几种洞形的应力集中系数常见几种洞形的应力集中系数这些系数是这些系数是根据弹性理根据弹性理论及光弹实论及光弹实验求得的。验求得的。在已知天然在已知天然应力时,利应力时,利用这些系数用这些系数和式和式(6-4)即可求得不即可求得不同洞形洞壁同洞形洞壁上的应力。上的应力。2222.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不同洞形洞壁上的应力特点椭圆形洞室椭圆形洞室长轴两端点应力集中最大,易引起压碎破坏;长轴两端点应力集中最大,易引起压碎破坏;短轴两端易拉应力集中,不利于围岩稳定短轴两端易拉应力集中,不利于围岩稳定各种形状洞室各种形状洞室的角点或急拐弯处应力集中最大,如正方形的角
16、点或急拐弯处应力集中最大,如正方形或矩形洞室角点等。或矩形洞室角点等。长方形长方形短边中点应力集中大于长边中点,而角点处应力集短边中点应力集中大于长边中点,而角点处应力集中最大,围岩最易失稳。中最大,围岩最易失稳。当岩体中天然应力当岩体中天然应力h和和v相差不大时相差不大时,以圆形洞室围岩,以圆形洞室围岩应力分布最均匀,围岩稳定性最好。应力分布最均匀,围岩稳定性最好。当岩体中天然应力当岩体中天然应力h和和v相差较大时相差较大时,则应尽量使洞室,则应尽量使洞室长轴平行于最大天然应力的作用方向。长轴平行于最大天然应力的作用方向。在天然应力很大的岩体中在天然应力很大的岩体中,洞室断面应尽量采用曲线形
17、,洞室断面应尽量采用曲线形,以避免角点上过大的应力集中。以避免角点上过大的应力集中。2323.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2424.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2525l 地下开挖后,洞壁的应力地下开挖后,洞壁的应力集中集中最大最大, ,当它超过围岩当它超过围岩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就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就由弹性状态转化为由弹性状态转化为塑性状态塑性状态,并在围岩中形成一个,并在围岩中形成一个塑性塑性松动圈松动圈。l 随着距洞壁距离增大,径向应力随着距洞壁距离增大,径向应力r r由零逐渐增大,由零逐渐增大,应力状态由洞壁的单向应力状态逐渐转化为双向应力应力状态由洞壁的单向应力状态逐渐转化为双向应力状态,到一
18、定距离后,围岩也就由塑性状态逐渐转化状态,到一定距离后,围岩也就由塑性状态逐渐转化为为弹性状态弹性状态。围岩中出现。围岩中出现塑性圈和弹性圈塑性圈和弹性圈。.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l 塑性松动圈塑性松动圈的出现,使圈内一定范围应力释放而明的出现,使圈内一定范围应力释放而明显降低,而显降低,而最大应力集中最大应力集中由原来的洞壁移至塑性松由原来的洞壁移至塑性松动圈与弹性圈的动圈与弹性圈的交界处交界处,使弹性区的应力明显升高。,使弹性区的应力明显升高。l 弹性区以外则是应力基本未产生变化的天然应力区弹性区以外则是应力基本未产生变化的天然应力区( (或称原岩应力区或称原岩应力区) )。2626.6
19、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 为了求解为了求解塑性圈围岩塑性圈围岩的分布应力,假定在均质、的分布应力,假定在均质、各向同性、连续的岩体中开挖一各向同性、连续的岩体中开挖一半径为半径为R R0 0的水平圆形的水平圆形洞室;开挖后形成的洞室;开挖后形成的塑性松动圈半径为塑性松动圈半径为R R1 1,岩体中的,岩体中的天然应力为天然应力为h h=v v=0 0;圈内岩体强度服从;圈内岩体强度服从莫尔强莫尔强度度条件。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可求得当条件。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可求得当洞壁支护力洞壁支护力为为p pi i时,时,塑性松动圈内的重分布应力为:塑性松动圈内的重分布应力为:2727.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塑性松
20、动圈内的重分布应力2828由式可知:塑性由式可知:塑性圈和应力与岩体圈和应力与岩体天然应力无关,天然应力无关,而取决于支护力而取决于支护力(pi)和圈内岩体的和圈内岩体的强度强度(c、值值)。当当r=Rr=R0 0时时mmmmmiirctgCppsin12sin1sin1当当r=Rr=R0 0,P Pi i=0=0时时mmmrctgCsin120洞壁上洞壁上.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塑性圈与弹性圈交界面塑性圈与弹性圈交界面(r= R(r= R1 1) )上的重分布应力上的重分布应力(rperpe、pepe、rperpe) );利用该面上弹性应力与塑;利用该面上弹性应力与塑性应力相等的条件得:性应
21、力相等的条件得:弹弹性性应应力力塑塑性性应应力力在式中,在式中,c、为岩体抗剪强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度参数;rperpe、pepe和和rperpe分别分别为为r=R1 1处的径处的径向,环向和剪向,环向和剪应力。应力。塑性圈与弹塑性圈与弹性圈交界面性圈交界面应力应力01100rpeperpecosC)sin(cosC)sin(2929.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3030由式可知:塑、弹性区交界面上的应力取决于天然由式可知:塑、弹性区交界面上的应力取决于天然应力和岩体强度,而与支护力无关。这说明支护力应力和岩体强度,而与支护力无关。这说明支护力不能改变交界面上的应力只能控制塑性松动圈半不能改变交界面
22、上的应力只能控制塑性松动圈半径径(R1)的大小。的大小。塑性圈与弹性圈交界面应力01100rpeperpecosC)sin(cosC)sin(.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3131第六章 地下工程6.16.1 概述概述6.26.2 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6.36.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围岩的变形与破坏6.46.4 地下建筑稳定性评价地下建筑稳定性评价6.56.5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3131.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6.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n地下开挖后,岩体中形地下开挖后,岩体中形成一个自由变形空间,成一个自由变形空间,使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使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围岩,由于
23、失去了支撑围岩,由于失去了支撑而发生向洞内而发生向洞内松胀变形松胀变形;n如果这种变形超过了围如果这种变形超过了围岩本身所岩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能承受的能力,则围岩就要发生破坏,则围岩就要发生破坏,并从母岩中脱落形成并从母岩中脱落形成坍坍塌、滑动塌、滑动或或岩爆岩爆。3232.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n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取决于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取决于围岩应力状态、岩体围岩应力状态、岩体结构及洞室断面形状结构及洞室断面形状等因素。等因素。3333.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l围岩变形破坏是由外向内逐步发展的结果,常可在洞围岩变形破坏是由外向内逐步发展的结果,常可在洞室室周围形成松动圈周围形成松动圈,围岩内的
24、应力状态也将因松动圈,围岩内的应力状态也将因松动圈内的应力被释放而重新调整,形成一定的应力带。内的应力被释放而重新调整,形成一定的应力带。l围岩表部低应力区围岩表部低应力区的形成往往又会促使岩体内部的的形成往往又会促使岩体内部的水水分分由高应力区向围岩的表部转移,这不仅进一步恶化由高应力区向围岩的表部转移,这不仅进一步恶化围岩的稳定条件,而且能使某些易于吸水膨胀的表部围岩的稳定条件,而且能使某些易于吸水膨胀的表部围岩发生强烈的围岩发生强烈的膨胀变形膨胀变形。6.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围岩的变形与破坏3434.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一、一、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脆性围岩变形破坏的形式
25、和特点与脆性围岩变形破坏的形式和特点与岩体初始应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力状态及及洞形洞形所决定的围岩应力状态有关外,主要所决定的围岩应力状态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取决于围岩的结构围岩的结构。 1 1、张裂坍落张裂坍落2 2、劈裂、劈裂3 3、剪切滑动或剪切破坏剪切滑动或剪切破坏4 4、岩爆岩爆5 5、弯折内鼓弯折内鼓3535.6 6地地下下工工程程一、一、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1 1、张裂坍落张裂坍落l当当铅直应力铅直应力大于大于水平应力水平应力时,且具有厚层状或时,且具有厚层状或块状结构的岩体中开挖宽高比较大的地下洞室块状结构的岩体中开挖宽高比较大的地下洞室,在其,在其顶拱常产生切向拉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