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二节-感觉的种类-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731378
  • 上传时间:2022-05-22
  • 格式:PPT
  • 页数:21
  • 大小:6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节-感觉的种类-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二 感觉 种类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2、视敏度、视敏度 心理学和医学上将分辨两个发光点之间的最心理学和医学上将分辨两个发光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叫视力,又称视敏度。小距离叫视力,又称视敏度。 视力愈好,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愈小。这两视力愈好,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愈小。这两点在眼前报形成的夹角称为视角,视力是测量点在眼前报形成的夹角称为视角,视力是测量视角的,正常眼的分辨力,即视力是一分视力,视角的,正常眼的分辨力,即视力是一分视力,视力表就是根据这原理制定的。视力表就是根据这原理制定的。 视力表上视力表上“E”字符每一线条宽度和线条向间字符每一线条宽度和线条向间的距离场为一分视角,整个的距离场为一分视角

    2、,整个“E”字是一分视角字是一分视角的的5倍。倍。 眼睛的视力情况则可以通过视力表反映出来。眼睛的视力情况则可以通过视力表反映出来。 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两种,前种为查两种,前种为5米或米或5米以外的视力;后一种米以外的视力;后一种为检查阅读(为检查阅读(30厘米)时的视力。厘米)时的视力。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3、视觉后像和闪光融合、视觉后像和闪光融合 视觉后像是指视觉后像是指“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的现象。而

    3、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的现象。 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印象称为后象。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目光。然后把目光移任何白色的区移动目光。然后把目光移任何白色的区域。域。 看到灯泡发光了吗?看到灯泡发光了吗? 这就是经典的这就是经典的“视觉后像视觉后像”。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视觉后象是怎么怎么样产生的?视觉后象是怎么怎么样产生的? 视觉系统对变化的刺激更敏感。当刺激变成视觉系统对变化的刺激更敏感。当刺激变成白色时,原来注意黑色的细胞,反应比其它细白色时,原来注意黑色的细胞,反应

    4、比其它细胞更强烈,产生更亮的后象,好像是一盏点燃胞更强烈,产生更亮的后象,好像是一盏点燃的灯。的灯。 视觉后象分正后象和负后象两种:视觉后象分正后象和负后象两种: 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象。 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 如光亮部分变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变为光如光亮部分变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变为光亮部分。亮部分。 正负后象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正负后象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的作用。迹的作用。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闪光融合闪光融合: 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

    5、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断续频率,是连续的刺激。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断续频率,叫做临界频率。叫做临界频率。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一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而感到是一种固定而感到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在视觉中或连续的光。在视觉中,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现象。 例如,使用交流电的日光灯,虽然每秒钟闪动约例如,使用交流电的日光

    6、灯,虽然每秒钟闪动约100次,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它是断续的。次,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它是断续的。 又如又如,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是以极快的速度放映一张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是以极快的速度放映一张张电影幻灯图片张电影幻灯图片,由于闪光融合由于闪光融合,我们感觉这些画面我们感觉这些画面是连续的。是连续的。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二、听觉二、听觉 (一)听觉的刺激与听觉现象(一)听觉的刺激与听觉现象 声波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感觉。 听

    7、觉是仅次于听觉是仅次于视觉视觉的重要的重要感觉通道感觉通道。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人耳能感受的声波人耳能感受的声波频率频率范围是范围是1620000赫兹,以赫兹,以10003000赫兹是最为敏感。赫兹是最为敏感。 除了视分析器以外,听分析器是人的第二个最重要的除了视分析器以外,听分析器是人的第二个最重要的远远距离距离分析器。分析器。 从生物进化上看,随着专司听觉的从生物进化上看,随着专司听觉的器官器官的产生,的产生,声音声音不仅成为动物攫取食物或逃避灾难的一种不仅成为动物攫取食物或逃避灾难的一种信号信号,也成为,也成为它们彼此相互它们彼此相互联络联络的一

    8、种的一种工具工具。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刺激,刺激耳蜗耳蜗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觉。 声源声源耳廓(收集声波)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外耳道(使声波通过)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

    9、神经听神经(传递冲动)(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觉)。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感觉的种类类 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鼓膜振动又通过听小骨而传达到前庭窗(卵圆窗),鼓膜振动又通过听小骨而传达到前庭窗(卵圆窗),使前庭窗膜内移,引起前庭阶中外淋巴振动,从而使前庭窗膜内移,引起前庭阶中外淋巴振动,从而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螺旋器螺旋器等也发生相反的等也发生相反的振动。振动。 封闭的蜗窗膜也随着上述振动而振动,其方向与前封闭的蜗窗膜也随着上述振动而振动,其方向与前庭膜方向相反,起着缓冲压力的

    10、作用。庭膜方向相反,起着缓冲压力的作用。 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与盖膜相连的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与盖膜相连的毛细胞毛细胞发生弯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与声波相应频率的电位变化(称为微曲变形,产生与声波相应频率的电位变化(称为微音器效应),进而引起听音器效应),进而引起听神经神经产生冲动,经听觉传产生冲动,经听觉传导道传到中枢引起听觉。导道传到中枢引起听觉。 听觉传导道的第一级听觉传导道的第一级神经元神经元位于耳蜗的螺旋神经节,位于耳蜗的螺旋神经节,其树突分布于耳蜗的毛细胞上,其轴突组成耳蜗神其树突分布于耳蜗的毛细胞上,其轴突组成耳蜗神经,入桥脑止于延髓和脑桥。经,入桥脑止于延髓和脑桥。 第二节第二节

    11、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交界处的耳蜗核,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后,交界处的耳蜗核,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后,发出发出纤维纤维横行到对侧组成横行到对侧组成斜方体斜方体,向上行经中脑下,向上行经中脑下丘交换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后上行止于丘交换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后上行止于丘脑丘脑后后部的部的内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换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后发换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后发出纤维经内囊到达大脑皮层出纤维经内囊到达大脑皮层颞叶颞叶听觉中枢。听觉中枢。 当冲动传至听觉中枢则产生听觉。另外,耳蜗核发当冲动传至听觉中枢则产生听觉。另外,耳蜗核发出的一部分纤维经中脑下丘,下行终止于出的一部分纤维经中脑下

    12、丘,下行终止于脑干脑干与脊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是听觉反射的反射弧。髓的运动神经元,是听觉反射的反射弧。 此外,声音传导除通过声波振动经外耳、中耳的气此外,声音传导除通过声波振动经外耳、中耳的气传导外,尚可通过颅骨的振动,引起颞骨骨质中的传导外,尚可通过颅骨的振动,引起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发生振动,引起听觉,称为耳蜗内淋巴发生振动,引起听觉,称为骨传导骨传导。 骨传导极不敏感,正常人对声音的感受主要靠气传骨传导极不敏感,正常人对声音的感受主要靠气传导。导。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外耳和中耳担负传导声波的作用,这些部位发生外耳和中耳担负传导声波的作用,这些部位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减退

    13、,称为病变引起的听力减退,称为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如慢性,如慢性中耳炎所引起的听力减退。中耳炎所引起的听力减退。 内耳及听神经部位发生病变所引起的听力减退。内耳及听神经部位发生病变所引起的听力减退。称为称为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可损伤听神。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可损伤听神经而引起耳鸣、耳聋,故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慎重。经而引起耳鸣、耳聋,故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慎重。 在一般在一般情况情况下,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下,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次次/秒(赫)的声波,也叫秒(赫)的声波,也叫可听声可听声。不不过,不同年龄的人,其听觉范围也不相同。过,不同年龄的人,其听觉范围也不相同。

    14、 例如:小孩子能听到例如:小孩子能听到3000040000赫的声波,赫的声波,50岁以上的人只能听到岁以上的人只能听到13000赫兹的声波。赫兹的声波。 一一般人对般人对16赫以下和赫以下和20000赫以上的声波,是难赫以上的声波,是难以听到的。以听到的。当声强超过当声强超过140分贝时,声波引起的分贝时,声波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压不再是听觉,而是压痛觉痛觉。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神经电生理学的研究神经电生理学的研究证明证明,虽然由数千条神经纤维组虽然由数千条神经纤维组成的听神经的放电频率可以与刺激的声波频率相同成的听神经的放电频率可以与刺激的声波频率相同步步 但是,单个听神

    15、经纤维的放电频率却不超过每秒数但是,单个听神经纤维的放电频率却不超过每秒数百次。百次。 为了解释整个听神经的这种同步活动,为了解释整个听神经的这种同步活动,E.G.韦弗韦弗1949年提出了排放学说。年提出了排放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整条听神经对高频的同步放电,可这种学说认为,整条听神经对高频的同步放电,可能是听神经内具有不同兴奋时相的许多神经纤维协能是听神经内具有不同兴奋时相的许多神经纤维协同活动的结果,由于对不同时相发生反应的神经纤同活动的结果,由于对不同时相发生反应的神经纤维之间的交替排放,便能达到与较高的刺激频率相维之间的交替排放,便能达到与较高的刺激频率相同步。同步。 但是,当声波频率

    16、超过但是,当声波频率超过5000赫时,听神经就不再产赫时,听神经就不再产生同步放电,这时,赫尔姆霍茨所假定的共振位生同步放电,这时,赫尔姆霍茨所假定的共振位置原则就可能起作用了。置原则就可能起作用了。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如上所述,在耳蜗内对频率进行分析,位置学说和如上所述,在耳蜗内对频率进行分析,位置学说和频率学说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可能都是正确的。频率学说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可能都是正确的。 正像贝凯西(正像贝凯西(1960)所证明的那样)所证明的那样,对低于对低于100赫以赫以下的频率来说,基底膜的振动模式不再按频率的函下的频率来说,基底膜的振动模式不再按频率的函数而变化,这说明

    17、位置原则对低频来说不适用,然数而变化,这说明位置原则对低频来说不适用,然而频率学说所说的在信号的特定相位上发生反应的而频率学说所说的在信号的特定相位上发生反应的低频神经元这时可能发生作用。低频神经元这时可能发生作用。 同样,当刺激的频率超过同样,当刺激的频率超过5000赫时,听神经也不再赫时,听神经也不再发生同步放电反应,这时位置原则中的行波学说可发生同步放电反应,这时位置原则中的行波学说可能在发生作用。对比较宽的中频范围来说,两种学能在发生作用。对比较宽的中频范围来说,两种学说可能都有效。说可能都有效。 由此可见,在听觉理论中,位置学说中的行波学说由此可见,在听觉理论中,位置学说中的行波学说

    18、与频率原则中的排放学说相结合,在耳蜗中便可以与频率原则中的排放学说相结合,在耳蜗中便可以初步完成对整个可听声频范围的频率分析。初步完成对整个可听声频范围的频率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辨别音高的神经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从神经解剖学辨别音高的神经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从神经解剖学来看,自耳蜗到大脑听皮层的来看,自耳蜗到大脑听皮层的神经通路神经通路是所有感觉通路是所有感觉通路中最复杂的。中最复杂的。神经电生理学的研究已证实,单个神经纤维的放电多发神经电生理学的研究已证实,单个神经纤维的放电多发生在刺激波形的特定相位上。因此生在刺激波形的特定相位上。因此,在听神经纤维的放电在听神经

    19、纤维的放电模式中包含着刺激的时间信息。模式中包含着刺激的时间信息。此外,不同的听神经纤维对不同的声刺激频率也有其特此外,不同的听神经纤维对不同的声刺激频率也有其特有的频率选择性。有的频率选择性。并且具有不同频率选择性的纤维,在听神经中又是按一并且具有不同频率选择性的纤维,在听神经中又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定次序排列的。对高频选择反应的纤维在听神经束的外周,从神经束的对高频选择反应的纤维在听神经束的外周,从神经束的外周到中心,神经纤维可选择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降低。外周到中心,神经纤维可选择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降低。这表明,频率分析沿基底膜分布的位置原则在听神经中这表明,频率分析沿基底膜分布的位置原则

    20、在听神经中被保存了下来。被保存了下来。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证明,这种音调定位的组织结构沿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证明,这种音调定位的组织结构沿着听觉系统传导通路直到大脑听皮层区也都明显地存在着听觉系统传导通路直到大脑听皮层区也都明显地存在着。着。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听觉系统高级中枢的多数神经元都和视觉系统的听觉系统高级中枢的多数神经元都和视觉系统的神经元一样神经元一样,只对刺激的某些特征发生反应。只对刺激的某些特征发生反应。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听觉系统也有不同的特征觉察器。听觉系统也有不同的特征觉察器。 这些特征觉察器使不同水平的中枢都具有相当复这些特征觉察器使不同水平的中枢都具有相

    21、当复杂的功能。杂的功能。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对于声音频率的识别不一定对于声音频率的识别不一定必须在大脑皮层进行。必须在大脑皮层进行。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音高的辨别似乎也可以在因此,对于人类来说,音高的辨别似乎也可以在听觉中枢的低级水平上进行,而大脑皮层的功能听觉中枢的低级水平上进行,而大脑皮层的功能很可能是存储和分析那些比音高更为复杂的刺激很可能是存储和分析那些比音高更为复杂的刺激因素,如因素,如言语言语、音乐旋律的时间序列等。、音乐旋律的时间序列等。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三)听觉的理论与学说(三)听觉的理论与学说 解释听觉现象及其机制的各种学说。解释听觉

    22、现象及其机制的各种学说。 声波如何产生听觉,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声波如何产生听觉,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完整的听觉理论应当是对整个听觉机制的阐一个完整的听觉理论应当是对整个听觉机制的阐述。述。 但是,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的听觉理论但是,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的听觉理论,实际上只涉实际上只涉及到耳是如何辨别音高的及到耳是如何辨别音高的,因而只是一种耳蜗的音因而只是一种耳蜗的音高学说。高学说。 随着近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神经随着近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电生理学电生理学的进展,的进展,虽然对听觉中枢的功能有了某些了解,但总的说虽然对听觉中枢的功能有了某些了解,但总的说来,对听觉系统如何加工来自外周的听

    23、觉信息以来,对听觉系统如何加工来自外周的听觉信息以及如何产生听觉,仍然知道很少。及如何产生听觉,仍然知道很少。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在耳蜗对声波分析的功能方面,根据音高在耳蜗对声波分析的功能方面,根据音高知觉知觉及及其辨别的其辨别的方式方式,曾提出过几种不同的听觉理论。,曾提出过几种不同的听觉理论。 位置学说位置学说 它有两个假定:它有两个假定: 声音刺激在耳蜗中经过频谱分析,不同频率引声音刺激在耳蜗中经过频谱分析,不同频率引起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具有一定特征频率的神经元起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具有一定特征频率的神经元的兴奋。的兴奋。 某种声音刺激的音高与由该刺激所产生的兴奋某种声音刺激

    24、的音高与由该刺激所产生的兴奋模式有关。模式有关。 第一点假定已经被证实,特别有力的证据来自对第一点假定已经被证实,特别有力的证据来自对基底膜运动的直接观察。基底膜运动的直接观察。 第二点假定则还有争论。第二点假定则还有争论。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听觉共振位置学说听觉共振位置学说 又称共鸣说。又称共鸣说。 1857年年H.von赫尔姆霍茨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赫尔姆霍茨提出耳蜗是一排在空间上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分析器。 在基底膜上有长短不同的横纤维,其作用很像一个在基底膜上有长短不同的横纤维,其作用很像一个微小的共鸣器微小的共鸣器,每一根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

    25、谐。每一根纤维都与不同的频率相调谐。 位于耳蜗基底部的短纤维对高频发生反应,而在耳位于耳蜗基底部的短纤维对高频发生反应,而在耳蜗顶部的长纤维则对低频发生反应。基底膜的纤维蜗顶部的长纤维则对低频发生反应。基底膜的纤维由短到长连续排列,与其相调谐的频率也由高到低由短到长连续排列,与其相调谐的频率也由高到低连续变化。连续变化。 当受到某一当受到某一音调音调刺激时,基底膜相应刺激时,基底膜相应区域区域的共鸣器的共鸣器便发生共振,与其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因而也发生兴便发生共振,与其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因而也发生兴奋。奋。 音调的频率不同它所刺激的基底膜上的共鸣器和相音调的频率不同它所刺激的基底膜上的共鸣器和相应

    26、的神经元也不同。应的神经元也不同。 因此,每一种音调在基底膜上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因此,每一种音调在基底膜上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神经代表。神经代表。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此后,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使赫尔姆霍茨的共鸣此后,新的科学事实的发现使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不断受到冲击。说不断受到冲击。 例如,研究发现,基底膜是由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例如,研究发现,基底膜是由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组成的。纤维组成的。 因此,每一根横纤维作为一种共鸣器对不同的频因此,每一根横纤维作为一种共鸣器对不同的频率单独发生反应看来是不可能的。率单独发生反应看来是不可能的。 此外,从横纤维的数量来看,也远不能与我们可此

    27、外,从横纤维的数量来看,也远不能与我们可以辨别的音高数目相比。以辨别的音高数目相比。 对共鸣器的调谐、选择性等其他特性,赫尔姆霍对共鸣器的调谐、选择性等其他特性,赫尔姆霍茨也没能给予很好的解释。茨也没能给予很好的解释。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行波学说行波学说 1928年以来年以来,G.von贝凯西进行了一系列贝凯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的实验。 他首先注意到,任何具有弹性的他首先注意到,任何具有弹性的物体物体受到振动时,受到振动时,总要产生一种波的运动,即行波。总要产生一种波的运动,即行波。 他进而发现基底膜的横向和纵向的他进而发现基底膜的横向和纵向的张力张力几乎是相几乎是相同的。

    28、同的。因此,基底膜的横纤维不可能是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共因此,基底膜的横纤维不可能是对不同频率调谐的共鸣器。鸣器。 后来他又发现,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弹性很不同,后来他又发现,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弹性很不同,其基底与蜗顶相差约其基底与蜗顶相差约100倍。倍。 同时同时,自耳蜗基底到蜗顶基底膜的宽度和硬度也逐自耳蜗基底到蜗顶基底膜的宽度和硬度也逐渐变化。渐变化。 耳蜗基底膜的这些物理特性,可以完成对声波频耳蜗基底膜的这些物理特性,可以完成对声波频率的初步分析。率的初步分析。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贝凯西首先在耳蜗贝凯西首先在耳蜗模型模型上,后来又在显微镜下直上,后来又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人的耳蜗基

    29、底膜的运动。接观察人的耳蜗基底膜的运动。 发现当蹬骨底板运动时,在基底膜上的确产生一发现当蹬骨底板运动时,在基底膜上的确产生一种行波。种行波。 它们从比较硬的基底向比较柔韧的蜗顶运动,该它们从比较硬的基底向比较柔韧的蜗顶运动,该行波的波幅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值时便迅速下降。行波的波幅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值时便迅速下降。 行波在各瞬间的波峰所联成的包络的最大值在基行波在各瞬间的波峰所联成的包络的最大值在基底膜上形成一个区域。底膜上形成一个区域。 这一区域内的基底膜偏转也最大,基底膜的不同这一区域内的基底膜偏转也最大,基底膜的不同区域与不同的声波频率有关。区域与不同的声波频率有关。 高频位于耳蜗的

    30、基底,而低频则位于耳蜗的顶部,高频位于耳蜗的基底,而低频则位于耳蜗的顶部,这与赫尔姆霍茨的早期假定是一致的。这与赫尔姆霍茨的早期假定是一致的。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频率学说频率学说 以以W.卢瑟福为代表的频率学说认为,耳卢瑟福为代表的频率学说认为,耳蜗的基底膜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的声波频率发生蜗的基底膜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的声波频率发生相应振动的,相应振动的,音高辨别音高辨别不依赖声音频率在基底膜上不依赖声音频率在基底膜上的的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听神经发放的听神经发放的神经脉冲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可以复制外界声波的频率。耳的作用就像电话机的送话器一样,是波的频率。耳的作用就像电

    31、话机的送话器一样,是声音刺激的转换机制声音刺激的转换机制 因此,人们常常把这种学说称作电话学说。因此,人们常常把这种学说称作电话学说。 虽然卢瑟福在当时已经注意到破坏耳蜗的不同部位虽然卢瑟福在当时已经注意到破坏耳蜗的不同部位会给音高辨别带来不同的影响,即不同频率的听力会给音高辨别带来不同的影响,即不同频率的听力与耳蜗基底膜的不同部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与耳蜗基底膜的不同部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事实是电话学说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是电话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排放学说排放学说 又称共振排放学说。它既承认不同的刺又称共振排放学说。它既承认不同的刺激频率在基底膜上起作用的部位不同,也肯定声刺激频率在基底膜上起作用的部位不同,也肯定声刺激引起的神经脉冲能反映声音的频率,所以它是频激引起的神经脉冲能反映声音的频率,所以它是频率与位置学说的结合。率与位置学说的结合。 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三、其它感觉三、其它感觉(一)嗅觉(一)嗅觉(二)味觉(二)味觉(三)皮肤感觉(三)皮肤感觉(四)机体觉(四)机体觉(五)运动感觉(五)运动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二节-感觉的种类-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313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