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由用户(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济南市 历下区 中考 语文试题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语文试题第1页(共 6 页) 2022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模拟考试 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LX 2022.4) 本试题共 6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 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修改时, 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
2、作答。 一、(一、(1818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感慨(ki) 温驯(xn) 雕镂(lu) 锐不可当(dng) B.粗糙(co) 龟裂(jn) 悄然(qio) 屏息敛声(bng) C.纤维(xin) 遒劲(jn) 赋予(y) 锲而不舍(qi) D.翌日(y) 沼泽(zho) 热忱(chn) 叱咤风云(ch)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烘托 行程码 震聋发聩 诚惶诚恐 B.缄默 暖融融 鞠躬尽瘁 入木三分 C.斑澜 黑匣子 金榜题名 轻歌曼舞 D.霹雳 吉详物 春寒料峭 相辅相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3、项是( )(3 分) A.从三尺讲台到抗疫一线,老师们废寝忘食,以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B.初三复习阶段同学们不仅要提高学习效率,还要保证休息时间,这样才能事倍功半。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欣赏到了山顶的秀美风光。 D.冰墩墩在冬奥会期间受到追捧,火到“一墩难求”,全国人民趋之若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往往是不经意的坏习惯造成的。 B.济南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策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C.扬帆文学社开花结果、吐芽生长,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D.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的济南才女,为我们展示了中华诗词的魅力
4、。 5.下列这组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如果你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每一次的打破都相当于一次重生。 生活亦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面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A. B. C. D. 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指深夜。 B.“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汉阴”指汉水南岸。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语文试题第2页(共 6 页) D.
5、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四书”。 二、(二、(3333 分)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共 9 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丈夫之冠也 冠:
6、行冠礼 B.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C.必敬必戒 戒:告诫 D.与民由之 由:遵从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一怒而诸侯惧 成礼而去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女子之嫁也 已而之细柳军 D.以顺为正者 以其境过清 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探讨的是“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驳有立。 B.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没有独立人格和判断标准。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将“居高位”作为人生追求。 D.文章运用排比句,义正
7、词严,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12 题。(共 8 分)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 【注释】越:越国。智:见识。庄跷(qio) :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0.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 分) 庄 跷 为 盗 于 境 内 而 吏 不
8、 能 禁 此 政 之 乱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12.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3 分) (三)诗歌阅读 语文试题第3页(共 6 页)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 1314 题。(共 7 分) 浪淘沙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这首词是李煜亡国后被囚禁于汴京期间所作。只堪:不堪。桁(hng):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金锁:雕刻在宫门上的金色连锁花纹,这里代指南唐宫阙。 13.下列对
9、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提示:请用 2B 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往事只堪哀”,一个“哀”字领起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B.“闲不卷”是说任凭珠帘垂挂,从不卷起,表现了词人悠然恬淡的心境。 C.本词写景虚实结合,实写“庭院”“月”等眼前景,虚写“金锁”“玉楼”等回忆之景。 D.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敏锐的观察、形象的画面,写出了与昔日帝王之居天壤之别的景象。 14.赏析“秋风庭院藓侵阶”中“侵”的妙处。(4 分) 15.根据原文默写。(共 9 分,每空 1 分) (1)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杨花榆荚无才思,
10、 。 (韩愈晚春)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4)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6) 诫子书 中常被人们用作 “志当存高远” 座右铭的句子是: , 。 (7)钱塘湖春行 中描绘春回大地, 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的诗句是: , 。 三、(三、(7 7 分)分) 16.阅读名著片段,依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名著选段 作品名称 作者 选段人物 他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鲁迅 范爱农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
11、有些驼, 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他的一生,由幼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这二十四年的生活他过得好呢,还是不好?最主要的是在火热斗争的年代他并没有睡觉,在争夺政权的残酷斗争中,他找到了自己岗位,而且在那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语文试题第4页(共 6 页) (1)依次填空:_ _ _(3 分) (2)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上三个选段中的人物都具有抗争精神,请任选其中两个人物,结合书中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4 分) 四、(
12、四、(3 32 2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19 题。(共 11 分) 虎中国文化中的灵物 生肖轮回, 牛去虎来。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虎完成了从动物之虎到文化之虎的升华,其影响遍布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经过华夏文明的洗礼,虎已然脱胎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灵物。 在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虎曾是沟通天地的神兽。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是巫师通天的法器,上面雕有兽面纹饰,有人认为其原型就是虎。仰韶文化中蚌壳堆塑的龙、虎造型和商代青铜器上虎食人的造型,也应该与这一古老的信仰有关。 虎象征着勇敢,代表着杀伐,也是辟邪神兽。在传统观念中,虎为“四灵”之一,是战神、杀伐之神。历史上军营被称为“虎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