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九章农村社会流动.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714635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格式:PPT
  • 页数:53
  • 大小:1.3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九章农村社会流动.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村 社会学 课件 第九 社会 流动
    资源描述:

    1、第九讲第九讲 农村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第一节农村社会流动概述第一节农村社会流动概述 农村社会流动是指农村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它既表现为农村社会成员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农村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换。 根据流动方向流动方向: 垂直流动垂直流动又称纵向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一个阶层结构体系中不同阶层间的流动。 水平流动水平流动又称横向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一个阶层结构体系中同一阶层等级内部的位置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成员地域或职业的变化。 根据流动参照点流动参照点 代内流动代内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社会位置的变化,其参照点是流动者本人最初的社会阶层地位。 代际流动代际流动

    2、是指下一代人相对于上一代人的社会地位变动,其参照点是上一代人的社会阶层地位。 根据引发流动的主要原因:引发流动的主要原因: 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是指主要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方面的变革引起社会结构的大规模变迁,从而导致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 非结构性流动非结构性流动又称自由流动,是指主要因个人原因而造成的个体地位、职业方面的变化或地域变动。 (一)农村社会流动的正功能(一)农村社会流动的正功能 第一,有助于形成一种新陈代谢、拾遗补缺和促第一,有助于形成一种新陈代谢、拾遗补缺和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优汰劣的社会机制,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与社会的良性

    3、运行与协调发展。 1.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有机体新陈代谢基础之上的,新陈代谢则主要通过社会流动来实现。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市场转型与体制转轨时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可能齐头并进,必然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社会成员与其社会位置的匹配状态有好、中、差之分,只有实现社会成员与社会位置的最佳匹配状态,社会发展才有动力。 第二,有助于促进农村发展。第二,有助于促进农村发展。 1.通过从农村向城市、农业向非农职业的流动,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以增加,农村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而夯实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2.通过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农民得以接触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理念与社会文化,从而

    4、有助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发展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3.在城市工作与生活过程中,通过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农民的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意识意识得以增强。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有助于促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有助于促进城市发展。进城市发展。 1.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化,有助于推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竞争,为城市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需要,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4.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客观上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二)农村社会流动的负功能(二)农村

    5、社会流动的负功能 1.1.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可能引发甚至加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可能引发甚至加剧城市社会问题。剧城市社会问题。 (1)可能对城市住房、交通、环境等公共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加重城市负担。 (2)可能对城市劳动力市场产生挤压,加剧城市人口的失业或就业问题。 (3)一些人可能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流落街头并诱发犯罪,影响城市安全。 (4)流入城市的农民在城市生活与工作中可能遭受歧视和排斥,因而可能导致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影响城市稳定。 2.2.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不少农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不少农村成为以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空壳村成为以留守妇

    6、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空壳村,可能影响农村社会发展。村,可能影响农村社会发展。 (1)农村青壮劳动力的短缺可能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男性家庭成员长期在外工作,可能导致留守妇女家庭劳动时间过长、家务负担过重,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缺乏,留守儿童家庭照顾与身心教育不足,对家庭关系、家庭养老与子女成长形成不利影响。 第二节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第二节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 传统社会的农村社会流动就呈现出在流动规模上与封建王朝兴盛或稳定程度成反比、与衰败或动荡程度而正比的规律,也即是随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农村社会成员一旦进入

    7、某个阶层等级序列,就很难改变自己的身份,其结果是农民之子世代务农,工人之子世代为匠,不仅本人难以发生代内流动,其子孙后代也难以发生代际流动。 1. 大量农业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之上,甚至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他们除了隐匿、逃亡或出家,几乎没有其他向非农职业流动的途径。 2.在高度排他的封建行会制度下,职业世袭、手艺不外传的惯例决定了不同行业之间有很强的封闭性,农业劳动者一般很难进入手工业者阶层。 在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通常只有两种方式: 一是经国家许可,从原户籍地迁入新居住地,成为新居住地户籍人口,即“人口正常流动”; 二是未经国家许可,采取隐匿或逃亡的方式,脱离原户籍而流入新居住地,成为无户籍的“

    8、流民”,即“人口非正常流动”。 第一,农村社会流动经历了从大规模快速流第一,农村社会流动经历了从大规模快速流动向常态化稳定流动的发展历程。动向常态化稳定流动的发展历程。 所谓“常态化常态化”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晚期,在工业化、城市化晚期,农村社会流动的规模虽然有所下降,但随着社农村社会流动的规模虽然有所下降,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身份壁垒的消失,农村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身份壁垒的消失,农村社会成员职业变更或地域流动日益成为一种常态会成员职业变更或地域流动日益成为一种常态。 所谓“稳定流动稳定流动”是指农民由农业经营者向非指农民由农业经营者向非农阶层的流出一般比较稳定,从农业中流出又农阶层

    9、的流出一般比较稳定,从农业中流出又回流的比率大大下降回流的比率大大下降。 第二,农村社会成员的垂直流动较为频繁,自第二,农村社会成员的垂直流动较为频繁,自致性因素在农村社会流动占据主导地位。致性因素在农村社会流动占据主导地位。 在现代社会,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富有探险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农村社会成员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向上流动。 底层人群向上流动困难http:/ 第三,国家对社会流动的控制大大减弱,农村第三,国家对社会流动的控制大大减弱,农村社会流动的自由度大大提升。社会流动的自由度大大提升。 在现代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居住权、就业权和迁徙权成为公民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劳动力成为可以自由交换

    10、的商品,农村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也就成为一种常态。 第三节当今世界的农村社会流动第三节当今世界的农村社会流动 根据农村社会流动现代化水平的不同,可以将当今世界各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现状划分为如下五大类别: 除日本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村社会流动典型特征: 一是农村社会流动现代化转型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自发产生并与之同步,较少有人为干扰或阻碍,也没有出现与工业化、城市化脱节或超前的现象。 二是农民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既表现为职业、身份、地位上的变化,又表现为空间的位移,而且,这种转变一般都是彻底的和稳定的,很少有亦工亦农和流而复返的现象。 三是农民大量离开土地流向城市,三是农民大

    11、量离开土地流向城市,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的应用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四是农民社会流动过程中与农村土地制度的资四是农民社会流动过程中与农村土地制度的资本主义化过程密切结合或直接相互联系。本主义化过程密切结合或直接相互联系。 五是农村社会流动的结果,对农民来说有双重五是农村社会流动的结果,对农民来说有双重影响影响: 一是绝大部分农民转变成城市社会各行业、各阶级或阶层的组成部分; 二是少数尚留在农村与农业中的农民,已经完全转变成为能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劳动者与经营者。 这一类别主要是指那些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虽不及发达国

    12、家,却与它们比较接近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其主要代表国家有日本、日本、韩国、巴西韩国、巴西等。 B类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一是流动的进展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是流动的进展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相互配合与促进程度不如的相互配合与促进程度不如A A类国家那样平坦、类国家那样平坦、顺利和协调。顺利和协调。 二是流动的彻底性也不如二是流动的彻底性也不如A A类国家。类国家。 三是流动未能像三是流动未能像A A类国家那样普遍带来小农经类国家那样普遍带来小农经济的消失和新型农民的广泛诞生济的消失和新型农民的广泛诞生。 这一类别是指那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

    13、化虽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尚未完成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其主要代表国家有拉丁美洲的多大数国家、亚洲的印度尼西拉丁美洲的多大数国家、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亚、菲律宾等。 与B类国家或地区相比,C类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遭遇或道路更为曲折,常遭受所在国家或地区种种社会冲突与政治事变的干扰,农民社会流动的不彻底性更为显著,且带有明显的传统型农民社会流动痕迹,没有触动小农经济,也没有带来农民自身的根本变化。 这一类别是指那些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诸进程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整个社会还未摆脱农业社会状态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以当前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农村社会流动为典型代

    14、表。 这类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除了与C类相同的部分外,还特别表现在其人口压力和农村相对贫困、凋敝对农民流动的巨大影响上,即农民流向城市主要是由于不断增长的过剩人口和农村普遍的贫困、凋敝所促使。 属于这一类的是,是目前世界上国民经济收入最低或最贫穷的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情况,如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亚洲的尼泊尔等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亚洲的尼泊尔等。 这类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往往并非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引起和推动,而是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就存在的原因所致,其流向也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社会的约束,因而属于典型的传统型农村社会流动。 以上五种类型,大体上代表了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农村社会流动的:

    15、E E类代表初始阶段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类代表初始阶段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过渡阶段; D D类代表起步阶段;类代表起步阶段; C C类代表快速发展阶段;类代表快速发展阶段; B B类代表基本完成阶段;类代表基本完成阶段; A A类代表完成或最高阶段。类代表完成或最高阶段。 世界各国农村社会流动的整体趋势整体趋势是: 一方面,处于较低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将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世界各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将继续不断地向前进行。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社会流动走向将会有所区别,A类国家或地区的流动规模将稳定在较低水平、流动速度将日渐趋缓;A类以外其他类型国家或地区,其农村社会流动基本上呈

    16、上升趋势,其中C类和D类表现最为强烈,B类E类表现则弱一些。 (一)英国的农村社会流动(一)英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英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现代化转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时期,是从第一时期,是从1515世纪圈地运动开始前后到世纪圈地运动开始前后到1818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 第二时期,是从第二时期,是从1818世纪世纪303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到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到1919世纪末;世纪末; 第三时期,是从第三时期,是从19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四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第四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在第一阶段,大批农民在圈地

    17、运动后失去生产资料而进城,在意识到进城流浪农民是社会转型所致之后,英国政府的流动人口政策开始由控制、惩罚为主向以救济为主转变。 英国政府一方面通过普及中学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培养劳动习惯等方式帮助游民提高谋生计能,另一方面通过鼓励海外移民、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为游民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使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始走上正轨。 二战以后,为适应战后重建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英国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由消极应付向积极创造转变,其目的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英国政府通过加大农业投资、鼓励扩大农场规模、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发展第三产业和“农工综合体”等方式创造并消化农

    18、村剩余劳动力,并通过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除后顾之忧,从而使英国农村社会流动向最优方向发展。 (二)美国的农村社会流动(二)美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美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社会的流动属于自由迁移模式: 一是农村社会流动的自发性。一是农村社会流动的自发性。 二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与农业劳动者经济地位的二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与农业劳动者经济地位的提高同步进行。提高同步进行。 三是三是“交通革命交通革命”为农村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为农村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便利。 (三)法国的农村社会流动(三)法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19世纪以来法国农村社会流动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

    19、段是第一个阶段是1919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 第二个阶段是第二个阶段是1919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 1919世纪前期世纪前期 法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主体是季节性移民,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乡村中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贫困。 季节性移民并未带来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1919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法国农村社会流动开始进入现代移民阶段。 一方面,法国农村社会流动规模迅速加大; 另一方面,以往乡村中的季节性移民逐渐成为在城市定居的永久移民,农村内部的水平流动也随之变成农村向城市的垂直流动。 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农村社会流动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

    20、农村社会流动与工业化进程高度同步。一是农村社会流动与工业化进程高度同步。 二是农村社会流动历程长、进展慢。二是农村社会流动历程长、进展慢。 三是农村社会流动以短距离移民为主,地区之间差异三是农村社会流动以短距离移民为主,地区之间差异较大。较大。在流动距离方面,法国农民一般在省内和行政区内迁移。 (四)日本的农村社会流动(四)日本的农村社会流动 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日本政府对农村社会流动进行了有效地干预和引导,从而走出了一条“农业人口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 一是政府在农村社会流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一是政府在农村社会流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用。 在一系列

    21、国家法规与计划的推动下,日本二、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得以加速推进。 二是二是“农业人口跳跃式转移农业人口跳跃式转移”与与“农村非农化农村非农化转移转移”相结合。相结合。是指,农业劳动者向非农部门的流动,在时间上并未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方向递进转移,而是在一开始就同时流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甚至更多地流入第三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之后,日本政府确定了农村内部转移的发展战略,它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农村中的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城市的企业到农村地区投资建厂,为农民兼业创造条件,从而使得兼业农民成为日本农村的

    22、一个重要阶层。 第一,应重视政府在农村社会流动中的引导第一,应重视政府在农村社会流动中的引导作用。作用。 第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注第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注重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重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应与本国国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情相结合。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一)1949194919581958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正向流动期;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正向流动期; (二)(二)1958195819781978年:城乡人口向农

    23、村的逆向流动期;年:城乡人口向农村的逆向流动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流动模式转换期。(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会流动模式转换期。 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化起步,大批农民流入城镇从事非农业职业并成为城镇居民。 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1958年,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引下,国家发动了大炼钢铁运动。为满足重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国家放松了对招工方针、职业总数和工资总额的控制,农民第二次大规模流向城镇,城镇职工人数急剧增加。 第一个高潮:第一个高潮:由于自然灾害和经济衰退,从1960年起,中央政府开始在城市精简职工、压缩人口。除动员在“大跃进”时期从

    24、农村新招收的职工农村新招收的职工以及以及“盲目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返回农村外,国家还动员原本属于城镇原本属于城镇的人口的人口下放到农村,并逐步清退20世纪50年代的进城人口。 第二个高潮第二个高潮: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1968年发动了“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下乡知青下乡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得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2.市场化改革使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3.随着城乡二元分割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农村

    25、居民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制度壁垒日渐松动,农村社会流动的自由度正在不断提高。 从流动政策变迁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流动又可以细分为松绑期、调控期松绑期、调控期和积极引导期和积极引导期三个阶段。 1978197819881988年是农村社会流动的松绑期年是农村社会流动的松绑期。 在这一阶段,国家的流动政策经历了从严格限制严格限制流动流动到鼓励流动鼓励流动的转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国家逐渐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开店、务工经商的政策限制。在上述背景下,农民开始由农业转入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入城市,由全职农民变成兼业农民,并形成了1989年的第一次“民工潮”。 198919891999

    26、1999年是农村社会流动的调控期年是农村社会流动的调控期 在这一阶段,国家的流动政策经历了从控制盲目流动到规范流动的转变。 在农村社会流动的调控期,城市对农民流动的相关政策呈现出显著的“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特征,从而使流动农民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流动进入积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流动进入积极引导期引导期 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国家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 流动人员医保可跨省转移接续http:/ (一)流动主体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举家(一)流动主体以青壮年农民工为主,举家外迁比例增大外迁比例增大; 农民工是农村社会流动

    27、的主力军; 近年来流动农民工仍以青壮劳动力为主; 农村社会流动已由过去的个体流动为逐渐演变为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并存。 (二)流动方向以跨区职业流动为主,向发达(二)流动方向以跨区职业流动为主,向发达地区流动成为主流地区流动成为主流; 中国农村社会流动主要有三种途径:(包括本地农村型、本地乡镇型和本地城市型三种类型)(包括外地乡镇型和外地城市型。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社会流动以离土不离乡的本地职业流动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在如下两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是离土又离乡的跨区流动比一是离土又离乡的跨区流动比例显著上升;例显著上升; 二是向发达地区流动成为农村二是向发达地

    28、区流动成为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向。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向。 (三)流动方式以自组织为主,农民流动组织(三)流动方式以自组织为主,农民流动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化程度有所提高 根据组织方式的不同,农村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经由政府部门、正式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和帮助而发生的流动;,即通过动员流动者的个人关系网络而发生的流动;,即未动员任何组织资源或个人关系网络而发生的流动。 (四)流动动因以改善生计为主,流动农民市(四)流动动因以改善生计为主,流动农民市民化意愿渐趋强烈民化意愿渐趋强烈 在“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支配下,农民的流动预期往往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 我国农村社会流动呈现双向的、职业与身份相背离的“候鸟式”流动就业状态 1.外出务工农民像钟摆一样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 2.农闲时打工、农忙时返乡的兼业式流动成为普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九章农村社会流动.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1463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