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泻火燥湿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清热药-泻火燥湿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热 燥湿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九章第九章 清清 热热 药药 一、含义一、含义: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二、性能特点二、性能特点:苦寒,沉降 三、作用与适应证三、作用与适应证: 1、作用:清解火热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清虚热。 2、适应证外无表邪,内无积滞的里热证。 四、分类、作用与适应证四、分类、作用与适应证 1.清热泻火清解气分火热热入气分 2.清热燥湿清热燥湿湿热证 3.清热凉血清热凉血热入营分、血分 4.清热解毒清火热,解热毒热毒、火毒证 5.清虚热药清退虚热虚热证 五、配伍五、配伍1 1、正气虚弱者,需配伍补益药。、正气虚弱者,需配伍补益药。2 2、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后清里,或与解表药同用。、
2、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后清里,或与解表药同用。3 3、若里热积滞者,则应配伍泻下药。、若里热积滞者,则应配伍泻下药。4 4、根据热在气分与血分或虚热与实热之不同,分别治、根据热在气分与血分或虚热与实热之不同,分别治之,并适当兼顾。之,并适当兼顾。 六、使用注意六、使用注意1、脾胃虚弱者或阴虚津伤者应慎用。2、禁忌证: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3、中病即止。 第一节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 2 H2O)。生用或煅用。 【处方名】生石膏、煅石膏。 【药性】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应用】 在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 知母 清热泻火
3、温热病气血两燔高热斑疹 后期余热不退,心烦口渴 生用 咳痰黄稠 邪热壅肺咳喘 气喘 牙龈肿痛 除烦止渴胃火上攻头痛 实热消渴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煅用生肌敛疮疮疡不敛、湿疹、烫火伤 【用法用量】煎服,1560g。清热泻火内服宜生用,生肌敛疮外敷宜煅用,内服时应打碎先煎。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知 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生用或盐水炙用。 【处方名】知母、盐知母。 【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热病烦渴石膏(白虎汤) 肺热燥咳贝母(二母散) 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火旺骨蒸潮热 阴虚内热消渴 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盐水炙入肾泻火。 同清热降火,除
4、烦止渴(清解肺胃实热)治肺石膏 胃大热,津伤烦渴。知母 石膏重在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 异 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 知母重在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多选知母。芦 根干 芦 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鲜用或晒干用。【处方名】芦根、苇根。【药性】甘,寒。归肺、胃经。【功效应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止渴,除烦热病烦渴 生津肺热咳嗽 风热咳嗽 清热 肺痈冬瓜仁、薏苡仁(苇茎汤)泻火 止呕胃热呕逆 利尿小便短赤热淋 另能:宣毒透疹麻疹初起【用法用量】1530g,其鲜品可加倍或更大剂量。 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其特点为清热而不伤胃,生津而不敛邪,清热之中又具宣透
5、作用,故为热病口渴,肺痈吐脓,胃热呕逆及麻疹初起等证的常用之品。唯药性平和,用量宜重。 芦根配竹茹,善清胃止呕;配薏苡仁,长于清热消痈排脓。 天花粉药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块根。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切片生用。 【处方名】天花粉。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消肿排脓。 热病烦渴 1.清热泻火 止渴 内热消渴生津肺热燥咳 火热痈肿疮疡 2.消肿排脓 跌打损伤当归、红花(复元活血汤) 另用于:中期引产使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变形坏死 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以水或
6、醋调敷。【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降,凡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用。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天花粉 芦 根 相 同 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同可用于热病津伤烦渴之症。相 异生津作用较强,并能消肿排脓而治疮疡痈肿。 清热作用较强,清润宣透,清热而不伤胃,又能止呕、利尿,并治肺痈。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其卷而未放的幼叶,称竹叶卷心。宜用鲜品。 【处方名】竹叶。 【药性】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热病烦渴 除烦生津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清热 小儿惊热 利尿热淋,小便赤涩热痛 【用法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 【来源】为禾本
7、科淡竹叶的茎叶。【处方名】淡竹叶。【药性】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应用】 热病烦渴 除烦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清热 小儿惊热 利尿热淋,小便赤涩热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 竹叶以清心胃之热除烦见长,淡竹叶则长于清热利尿。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处方名】栀子、山栀、焦栀子、栀子炭。 【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栀子 【功效应用】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热病心烦 1.泻火除烦高热烦躁黄芩、黄连、黄柏(黄连解毒 汤)肝热目赤肿痛大黄(栀子汤) 肝胆湿热证黄疸 2.清热利湿 膀胱湿热证热淋、血淋 3.凉血止血血热
8、出血证(吐、衄) 4.清热解毒火毒疮疡 热性病湿热证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生用清热,炒黑止血,姜汁炒止呕除烦。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用。【鉴别用药】栀子入药,除果实全体入药外,还有果皮、种子分开用者。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焦栀子入血分而凉血止血。 夏 枯 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生用。 【处方名】夏枯草。 【药性】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应用】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目赤肿痛 肝阴不足 目珠痛 1.清热泻火明目 肝郁散结消肿 瘰疬 瘿瘤 乳痈肿痛 2.降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