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ppt 30页).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ppt 30页).ppt》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风量空调系统工程设计ppt 30页 风量 空调 系统 工程设计 ppt 30
- 资源描述:
-
1、1.设计条件,1.1建筑概况 地点 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 层数 地上40层、地下3层 总建筑面积 70000 建筑总高度 180m 用途 出租办公楼(单一房产公司所有、 分散用户租用、物业集中管理性质) 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1.2标准层概况 建筑面积 1800m2 空调面积 1465 m2 层高4.2m;室内吊平顶净高2.8m 外窗玻璃:中空Low-E玻璃; 遮阳系数SC= 0.6;传热系数K= 1.7 外墙:窗、墙比为0.62;传热系数K=0.53,1.3空调冷、热源 冷 源 离心式冷水机组 3500kW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 1225kW2台。 热 源 油气两用热水锅炉2800 kW2台;水
2、-水板式换热器5055 kW5台。 水系统 冷水系统:机组侧定流量系统,用户侧变流量系统; 冷冻机房侧冷、热4管制; 标准层空调机房侧单冷2管制; 标准层空调,外区风机盘管机组季节性转换冷、热2管制。 用户侧冷、热水温度: 一次冷水612; 二次冷水(29层以上及B314层风机盘管机组用)713; 热水6050。,1.4室内、外设计参数 夏季: 34/28.2; 冬季: -4/75%; 冬/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3.1/3.2m/s。,2.系统选择与设置 2.1基本情况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外区需供热,外围护结构每米热负荷约200W/m 常温电制冷冷机组无冰蓄冷系统 避免采用价格昂贵且可能需进
3、口的高诱导比低温送风口 需保持较高的通风换气次数 标准办公层空调机房比较狭小,变风量空调系统风量受限制 确定采用常温变风量空调系统,2.2系统比较后采用风机盘管+单风道系统,2.3系统设置 数层或整幢大楼组成的大型系统; 每层设一台空调器的中型系统; 每层设多台空调器的小型系统。 经分析采用“周边风机盘管,东、西两套内区单风道单冷型变风量空调系统” 优点: 东、西两个系统,可较好地跟踪朝向负荷变化、还可采用不同的送风温度,保证足够的送风量; 风管半径较小、风管截面积较小,易于布置,系统从两侧集中回风,吊平顶内静压比较均匀。 外区采用低矮式风机盘管,有利于冬季减小窗边区的温度梯度,防止冷气流下沉
4、。 低矮式风机盘管机组设置在楼板沟槽内,降低了窗台高度,增强了外窗的通透性。 缺点: 与每层设置一套的空调系统比较,初投资较高; 由于空调机房设置在筒芯内,集中新风系统无法满足秋、冬、春三季全(变)新风供冷需求。,3.内外分区与负荷风量计算 3.1内外分区 通透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6,大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遮阳系数SC0.4/0.5(东、南、西向/北向), 有窗边风机盘管送风等改善窗边热环境的措施(简易通风窗AFW) 确定外区进深3.5m为中等进深型,其余部分可确定为内区。将划分好的内、外分区再细分成若干个空调区域 3.2负荷与风量计算 采用负荷计算软件对各空调区域的
5、冷、 热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并计算散湿量 按外区的围护结构逐时冷、热负荷的 最大值选择周边风机盘管; 按相关内、外区内热冷负荷合计值选 择内区变风量末端装置。 作线交于相对湿度85线,得送风 温度15 (不合适可调整室内相对湿度),东系统空调区域负荷及风量计算表,西系统空调区域负荷及风量计算表,系统风量计算 风机得热、风管温升及回风温升计算,东、西侧空调系统负荷风量计算表,4.变风量末端装置选型 4.1风量计算 一次风最大风量:根据各区域最大显热负荷计算(如东系统/东北1区) 一次风最小风量:影响因素新风分配(另行计算)、加热需求与气流组织要求(无)、末端装置风速传感器精度(校核计算) 末端装置
6、采用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8位模数转换器;0375Pa气电转换器,最小动压PM为7.6Pa 末端装置最小风量校核计算表,5.新风设计 5.1系统选择 空调机房设置在核心筒内,无对外新、排风进出口。因此,需采用集中新风系统。 为了避免新风管穿越核心筒,对应东、西两个变风量空调系统各设一个集中新风系统。 每层利用新、排风定风量装置控制新、排风量。 5.2 区域新风量计算(略),6.风系统设计 6.1风系统设计要点 变风量系统常采用矩形风管和圆形风管,圆形风管多用于钢结构穿梁方式。本实例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风管系统采用矩形风管; 变风量系统常用的风管布置形式有环状和枝状,环状布置易于压力平衡。本
7、实例设置东侧、西侧两个系统,采用枝状风管系统布置形式; 由于空调系统较小,采用等摩阻法进行风管设计; 考虑到各房间回风的压力平衡,采用吊平顶静压箱集中回风; 变风量末端装置一次风进口接管采用等径管连接,有4倍直径长度的直管段,保证末端装置一次风进口处风速传感器气流稳定; 送风散流器与支管间设置静压箱,保证静压出风并起消声作用; 送风静压箱与末端装置下游支管之间接2m左右消声软管,起消声和方便接管的作用,也可适应风口在安装时可适当移位。,6.2系统选择 作为低速送风系统,空调送、回风管采用等摩阻法计算。 由于东侧与西侧变风量系统仅负担内、外区的内热冷负荷,与室外气候与太阳辐射无关,因此可以按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